论文题目: 20世纪《孙子兵法》英译本研究——以翟林奈与格里菲思为中心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历史文献学
作者: 王铭
导师: 程钢
关键词: 孙子兵法,翟林奈,格里菲思,卡尔斯罗普
文献来源: 清华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作为中国传统“武经”之首的《孙子兵法》,在国外同样享有很高声誉。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范围内掀起研究“孙子学”的热潮,至今方兴未艾。西方对《孙子兵法》的认识和了解,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孙子兵法》英文译本。所以,要想知道西方世界是怎么理解《孙子兵法》的,就必须先认识作为其理解基础的20世纪《孙子兵法》英译本。自从1905年第一个英文译本《孙子兵法》面世,到20世纪末,总共产生了13种不同的英译本《孙子兵法》。20世纪《孙子兵法》英译本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可以称为草创期,主要以20世纪初卡尔斯罗普和翟林奈的两个英译本为代表,以英国为代表的英语世界开始注意到《孙子兵法》,为翻译《孙子兵法》作了初步探索。第二个阶段称为展开成熟期,主要是二战期间及以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军界把《孙子兵法》提高到军事战略的高度加以认识,出现了风靡世界的格里菲思英译本。第三个阶段为繁荣期,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掀起了“孙子热”,英语世界对于《孙子兵法》的关注从军事倾向转到文献和文化倾向,这一时期有克利里、安乐哲、索耶尔和加葛里亚蒂等各具特色的英译本。总的说来,英译《孙子兵法》有两个明显不同的视角,即分别为军事的视角,和文献的、文化的视角。本文旨在比较《孙子兵法》英译本的两种不同视角及其基本特点。首先,在梳理20世纪《孙子兵法》英译本的基础上,对最早的《孙子兵法》英译本即英国军官卡尔斯罗普译本作一研究,分析近代日本军事实践对其重大影响,以此观察英语世界从军事的视角对中国经典的一种理解。本文的重点是分析1910年英国汉学家翟林奈英译本的文献学特点,以及1963年美国军事家塞缪尔·B·格里菲思英译本的军事学特点,并从《孙子兵法》的关键范畴和兵阴阳内容这两方面入手,对两种英译本作一翻译对比,以期更清晰地看到两种不同视角所导致的差异。而这一翻译视角的差异,最终应该归结为《孙子兵法》本身的两重属性,即实践性与文本性。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原因
1.2 研究现状
1.3 本文思路和主要内容
第2章 20 世纪《孙子兵法》英译本概述
2.1 草创期:20 世纪初《孙子兵法》英译本的最初面世
2.1.1 卡尔斯罗普的英译本
2.1.2 翟林奈的英译本
2.2 展开成熟期:二战期间及以后军界对《孙子兵法》的重视
2.2.1 二战期间的《孙子兵法》英译本
2.2.2 格里菲思的英译本
2.2.3 陶汉章著《孙子兵法概论》的英译本
2.3 繁荣期:80 年代以后西方对中国文化的关注
2.3.1 克拉维尔编辑的翟林奈英译本
2.3.2 克利里的英译本
2.3.3 安乐哲的英译本
2.3.4 索耶尔《武经七书》英译本
2.3.5 加葛里亚蒂的英译本
2.4 小结
第3章 卡尔斯罗普的《孙子兵法》英译本
3.1 卡尔斯罗普的第一个英译本及其修订本
3.2 卡尔斯罗普所受日本近代军事实践的影响
第4章 翟林奈对《孙子兵法》的翻译和研究
4.1 翟林奈简介
4.2 翟林奈英译本的翻译体例
4.2.1 翻译的底本
4.2.2 分段编号方法和文本印刷方法
4.2.3 保留重要汉字的处理方法
4.3 翟林奈英译本对中国文献材料的使用
4.3.1 对比多种文献所辑《孙子》文本
4.3.2 引用中国各注家注解
4.3.3 引用中国文献的情况
4.4 翟林奈对《孙子》原文的校勘
4.4.1 采前人之说进行校勘
4.4.2 独到的校勘见解
4.5 翟林奈对前人《孙子》译本的批评
4.5.1 对钱德明法文译本的批评
4.5.2 对卡尔斯罗普英译本的批评
4.6 从翻译的“信、达、雅”标准看翟林奈英译文
4.7 翟林奈译本商榷
第5章 格里菲思对《孙子兵法》的翻译和研究
5.1 格里菲思简介
5.2 格里菲思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革命的研究
5.3 从现代军事科学看格里菲思对《孙子兵法》的研究
5.3.1 战略学和战术学的关注
5.3.2 兵器学的关注
5.3.3 战史战例学的关注
5.4 格里菲思英译文的军事特色
5.5 格里菲思译本商榷
第6章 两种英译本的文本翻译比较
6.1 关键兵学范畴翻译比较
6.1.1 “计”的翻译
6.1.2 “势”的翻译
6.2 兵阴阳内容的翻译比较
第7章 余论
附录 《孙子兵法》英译本列表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发布时间: 2007-03-14
参考文献
- [1].布迪厄社会学理论视角下的《孙子兵法》英译本对比研究[D]. 霍瑞花.北方工业大学2017
- [2].从译者主体性角度看《孙子兵法》英译本的多样性[D]. 杨敏.华中师范大学2007
- [3].功能主义视角下四部英文版《孙子兵法》译者主体性解析[D]. 谢道挺.福建师范大学2010
- [4].论《孙子兵法》模糊数字的英译[D]. 贺凯达.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
- [5].《孙子兵法》泰文译本对比研究以及对泰国社会的影响[D]. 庄培洁(PAWONWAN BOONDICHARERN).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
- [6].从跨文化视角看《孙子兵法》在德国的传播[D]. 栾慧鑫.黑龙江大学2013
- [7].《孙子兵法》英译的显化研究[D]. 孙飞红.南京农业大学2011
- [8].《孙子兵法》三英译本之比较研究[D]. 杨列军.北京语言大学2008
- [9].论《孙子兵法》之最佳英译本[D]. 曾四凯.浙江大学2006
- [10].从描述性翻译研究视角比较《孙子兵法》的两个英译本[D]. 金姗姗.华中师范大学2013
相关论文
- [1].《孙子兵法》中“势”的语篇意义及英译[D]. 孟祥德.苏州大学2007
- [2].对《孙子兵法》Lionel Giles译本误读误译的案例研究[D]. 李军.苏州大学2007
- [3].论《孙子兵法》翻译中的“动态平衡”[D]. 徐娟.重庆大学2007
- [4].《孙子兵法》误译的认知解读[D]. 彭朝忠.苏州大学2008
- [5].从译者主体性角度看《孙子兵法》英译本的多样性[D]. 杨敏.华中师范大学2007
- [6].《孙子兵法》动词研究[D]. 杨文霞.西南大学2006
- [7].以“目的论”为基础对《孙子兵法·计篇》四个英译本的比较研究[D]. 黄海翔.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
- [8].日本《孙子兵法》研究史[D]. 森下智史.华东师范大学2005
- [9].《孙子兵法》管理哲学及其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D]. 张力丹.华中科技大学2005
- [10].论《孙子兵法》之最佳英译本[D]. 曾四凯.浙江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