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烟台商业技工学校烹饪专业实践教学有特色(论文文献综述)
焦彦霜[1](2021)在《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学徒制实践教学调查研究 ——以上海市第二批9个试点专业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现代学徒制作为一项旨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适应新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实践教学是其成功实施的核心要素之一。国家已相继出台相关政策推进现代学徒制从试点到全面推广。上海市自2014年正式启动中等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以来,目前已先后开展3批,试点取得显着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为了促进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学徒制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以上海市第二批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学徒制9个试点专业为研究案例,通过调查现代学徒制实践教学的实施状况,分析当前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可为现代学徒制的推广和中职校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意见。本文首先从阐述研究的问题及意义、核心概念等入手,简要阐释现代学徒制实践教学的相关理论基础:默会知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建构主义教学观;其次,基于国内外现代学徒制实践教学经验提出现代学徒制实践教学基本要求,依据基本要求构建本文主要的研究分析框架;再次,通过问卷法、访谈法等方法调查上海市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对调查结果进行呈现并分析初步成效,同时基于问卷和访谈结果,找出现代学徒制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剖析原因;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市第二批现代学徒制9个试点专业的实践教学在目标认知、教学环境、师资力量和内容针对性上取得不错成效。但是,还存在企业育人责任意识不强,校企合作深度不够;实践教学内容转化存在困难,校企合作开发的课程数量较少;“双导师”培训不理想,带教师傅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实践考核不够规范,实践教学第三方评价主体缺失;学徒权益保障不足,未来职业发展规划不明确等问题。而企业利益保障机制和政府补贴机制不健全,市场环境变化急速,带教师傅聘任标准与“双导师”激励机制欠缺,专业监督与评价平台缺失,学徒权益法律保障不足等是影响现代学徒制实践教学成效的主要原因。因此最后从优化校企合作政策环境,搭建课程开发平台,明确导师选拔标准,完善师资培训与激励机制,健全实践教学考评机制,制定学徒权益保护法等方面考虑,进一步促进现代学徒制实践教学的完善。
陈小凤[2](2020)在《基于SWOT-AHP分析法的技工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系统的改革研究》文中认为技工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而当前国内外学者对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研究多数基于传统的研究手段,有很多局限性,研究主体单一,从系统的角度去研究技工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改革研究比较少。所以,本文利用系统工程相关理论、以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为根据,分析技工院校人才培养系统中存在的复杂性问题。随着电子商务行业快速发展,人才缺口大,传统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电商发展的更新速度,技工院校电子商务所教授的电商技能与企业实践和需求严重脱节,是目前电子商务人才状况的主要特征。因此,进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创新势在必行。本文采用文献检索、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广州市属技工院校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分析表明,当前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系统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模式单一、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薄弱、校企合作效果不佳等问题。本研究工作从系统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出发,分析了它们的复杂性、协同机制、系统内涵发展路径选择,构建了由学校、学生、政府、企业、行业为主体的系统层级结构模型。同时研究系统的聚集、非线性等一共7个重要特征。用SWOT和AHP分析等方法对系统组成要素、SWOT矩阵、SWOT战略和层次结构模型进行系统分析。构建SWOT矩阵和战略矩阵,通过构建AHP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各层次指标的单排序权重计算和层次总排名权重计算。结果表明,适合当前技工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总体战略是SO开拓型。从方案层的权重分析中,排名第一的是深化技工院校的内涵发展。这与目前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的“深化技工院校的内涵发展”的指导思想相吻合,反映了本论文的研究是具有实践意义的。构建了技工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系统管理的三维结构模型,根据相关理论和综合评价结果,提出了人才培养系统改革的优化管理策略。本论文对技工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改革优化策略,为中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更多的参考。
周俐萍[3](2020)在《黄炎培产教融合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指出在大力弘扬大国“工匠精神”,努力实现“中国制造2025”和“中国制造2035”的宏伟蓝图的今天,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职业教育的发展,倍受全社会关注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最近国家在新颁布的职教政策中,将产教融合作为一种战略提上日程。产教融合是培养职业人才的必备教育手段,是我国劳动者素质提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但也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黄炎培是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史上的开拓者,他所从事的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和成功的实践活动,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精神,很好地推动了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大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他提出的校企合作的思想是今日“产教融合”思想的源头,尽管当时没有“产教融合”这种表述,但是他的教育实践活动完全是在践行“产教融合”思想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然而他的“产教融合”这种超前思想只是散见于他的着作、文章和日记以及他的职业教育实践活动中,没有系统化,后人至今也没有将其挖掘整理出来。面对我国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困境,迫切需要找到一套解决的办法。本研究正是致力于考证和梳理黄炎培先生的产教融合思想,让百年前的瑰宝重见于人世,以期为解决当前的职业教育难题提供借鉴参考,这是本研究的主要意义所在。运用文献研究法,在大量阅读黄炎培先生的论着文章、档案资料、民国期刊、汇编史料,以及当代理论界相关学术着作、研究文章的基础上,追寻他创办中华职业教育社和下设学校工厂等职业教育实践活动,扒梳抉剔,寻幽探微,提炼其产教融合思想内涵,考证其形成背景及路径。并运用问卷和访谈法调查了 50所职业学校的产教融合现状,结合个案分析,力求较全面准确地寻找到我国当前职业学校产教融合存在问题和产生原因,首次运用黄炎培的产教融合思想为当前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的问题把脉,并借鉴黄炎培先生的“学以致用”、“做学合一”、“手脑并用”、“专家指导”、“大职业教育主义”、“专科一贯制”“职业陶冶”等百年前成功实践的产教融合思想,结合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提出了一套产教融合的完整思路,力图使黄炎培的产教融合思想重焕生机,为当今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启示。
聂振传[4](2019)在《中高职一体化背景下职业院校办学模式研究 ——以梧州职业学院(梧州市职业教育中心)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高职一体化办学模式的实践和探索是一个发展、经营职业院校的系统性工作,从管理到教育再到学生就业,职业院校担负着为社会提供急缺人才的重任。在当前经济结构调整转型的背景下,中高职一体化办学模式下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师资配备等,通过相关的行政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和优化,促进中高职一体化办学模式下的职业院校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成为一项必要且有价值的研究课题。第一章绪论主要交代了论文选题的缘由、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并从两个方面对已有研究做了梳理和归纳:一是国内中高职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二是国外中高职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梳理发现相关研究存在的不足和空白需要填补,对于以中高职一体化办学模式下运行的职业院校作为具体个案研究,探析职业院校未来的发展方略,其为本论文的研究重点和创新之处。第二章为中高职一体化办学模式的主要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中高职一体化问题,二是行政管理方式问题。首先要回答“中高职一体化究竟何以必要?”这个问题,这既是当前开展教学的首要问题,也是教育教学理念问题。本文将从中高职一体化职业教育形式的构建基础、发展现状、可行性及优势等方面展开论述。其次,本文从职业院校办学模式的现状入手,从行政管理存在的现实问题、行政管理问题的内在弊端、行政管理方式的优化与改革三个方面论述行政管理对职业院校的影响。第三章为梧州职业学院(梧州市职业教育中心)的实践与分析。以梧州职业学院(梧州市职业教育中心)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査法和访谈调查法,从中高职一体化办学模式下的招生情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规模、就业情况等方面出发进行现状调查。通过梧州职业学院(梧州市职业教育中心)的实践经验,旨在寻找出一条适合中高职共生共存,共同发展进步的新路子,为类似职业院校的发展提供借鉴。第四章为优化中高职一体化办学模式的对策。本文从职教理念、培养特色、专业设置、师资配置、政府行政管理建设五个方面积极探讨了中高职一体化办学模式下的职业院校未来发展的优化路径,给出了相关的战略发展建议。并且,提出了“现代职教理念”“核心竞争力”“院校品牌”等关键词,倡导职业院校打造自身的办学特色,构建职业院校品牌,从而实现中高职一体化职业院校的可持续发展。第五章为结语。本文以梧州职业学院(梧州市职业教育中心)中高职一体化办学近8年的实践探索为例,努力寻找中高职一体化办学模式下职业院校的发展方略。对中高职一体化办学模式进行了系统梳理,并结合梧州职业学院(梧州市职业教育中心)调研问卷做出的数据分析,探讨中高职一体化办学模式下的职业院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及其优化措施。
王红艳[5](2013)在《变革下的本土化进程 ——20世纪上海职业教育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是中国职业教育发生发展的百年:1904年,晚清政府以日本实业教育制度为蓝本确立了实业教育制度,1913年的民国教育部沿袭了该制度;1922年“新学制”实行仿照美国的综合中学制度,黄炎培等职业教育家一度梦想它能扩大职业教育的实施范围;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急剧的政治制度转变,引发职业教育制度走向苏联模式;“文革”十年,职业教育几乎被毁灭;20世纪八十年代,职业教育重新开始恢复,打开国门后的职业教育实践者面对欧美先进的科技文明,他们又一次启动学习的历程,德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职业教育模式都被介绍引入。每一次国家制度变革,引发教育制度变化,职业教育制度也随之改变。职业教育制度的每一次转变都彻底否定过去,但新的制度却未能如愿以偿,职业教育的命运在兴起与停滞之间循环往复。笔者从不同历史时期的学制变革入手,以上海职业教育制度实施为主体,思考驱动职业教育制度数次重构的原因。20世纪中国职业教育的制度变革是一个努力探索职业教育中国化、本土化的过程。上海作为在中国近代迅速崛起的一个城市,其职业教育制度变迁基本遵从国家的法律法规,体现了区域服从中央的精神。通过对不同阶段影响制度变革的原因进行分析比较,得出影响上海职业教育的主导因素是是外力作用,尤其是政府行为;而在职业教育内部缺乏足以影响制度变革的力量。职业教育的发展总限于规模的变化,而其质量的提高举步维艰。如何构建一个适合中国上海特点的职教制度体系,仍是一个长期的努力过程。专业设置是实施职业教育的起始环节,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本质特征,是职业教育实现培养目标和实施教学活动的基础工作。职业学校师资队伍是按照专业进行配备。如何设置专业是实施职业教育的核心问题。自1843年上海被开放后,上海职业教育的专业发展和它的经济结构变迁有着重要关联。20世纪,上海职业教育的专业发展存在着数次转向:20世纪上半叶,商业教育占主导;五六十年代,因上海城市功能转型,工科教育大发展;八九十年代,中国经济走向改革开放,上海重新恢复多元化城市功能,第三产业的专业逐步发展起来。由于受到政治制度变迁、城市功能转型、择业观变化以及校长的影响力等因素的制约,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也在调整,但由于专业设置缺乏科学性,其总滞后于经济发展,始终在“追赶”经济的步伐,而缺乏一定的前瞻性。职业教育课程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在学校教育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职业学校的类别很多,每类的具体分科更多。不同的类别与分科需要设定相应的课程,职业学校课程纷繁复杂在所难免。最初各校多根据自己需要,参考日本及欧美的成例,自行拟定。1934年,教育部开始规划各科课程标准。职业学校的课程从学校各自为政逐渐走向标准化、统一化。1953年,职业教育课程确立苏联的技术教育课程模式,这个模式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20世纪八十年代,国内教育领域逐步重视课程理论。职业教育界也开始学习和模仿德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职业教学模式,又引发职业教育课程新变革。其在长期实践中纠结于针对性与普适性、升学目标与就业目标、理论内容与实践技能之间的矛盾。不管学制如何变迁,教学模式怎样转变,普通文化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技能课之间比例是课程理论研究者与实践者永恒的难题。教师是影响职业教育课程实施的一个关键因素。20世纪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并逐渐壮大的发展过程。教师的来源渠道和培训形式问题一直是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两个基本问题。而师资培养制度的长期缺失,其运行机制远远滞后于职业教育发展,这是制约职业教育再发展的瓶颈。建立完善的职业师资养成制度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20世纪,上海的职业教育是变革与探索的百年,在移植西方先进职业教育经验的进程中,尽管遭遇到“水土不服”曾踯躅不前,但是有志于职业教育探索的先行者不断进行本土化实践。20世纪,上海的职业教育又是构建与发展的百年,在引进西方职业教育制度的基础上努力构建符合自身需要的职业教育制度,尽管遇到挫折会重构体系,但每一次构建都推动职业教育向前发展。20世纪,上海的职业教育既要遵循中央法律法规,又要立足工商业大都会的经济特点,寻求部章规定与地方需要之间的变通,在实际运行中逐步形成地方特色。上海职业教育界在数次学制变革的引领下努力进行本土化探索,试图构建符合自身实际的职业教育制度,但至今尚未形成一条具有中国元素、上海特色的独特路径。
任晓琴[6](2013)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技工学校的实践研究》文中认为2012年全国中职教育工学结合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出了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最根本的目标和关键在于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扎实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注重内涵发展。职业教育应转变自身的发展方式,按照其特点和规律进行科学谋划。坚持“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和“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同时,职业教育应加快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进一步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实现经济发展“三个转变”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如何推进工学结合,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已经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突出问题,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通过对国家在宏观层面工学结合方向的研究及微观下某技工学校数控加工技术专业培养模式的建构,从理论层面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培养方向、培养目标进行科学定位。通过转变教育理念,进行政府、企业、学校、学生四位一体的资源整合,不断丰富和完善职业教育理论体系。进行切实可行的提高学生的理论、实践、社会道德及职业素养能力培养,为探索新形势下教育教学改革,实现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满足企业用人要求,使学生的专业学习和职业能力更好的结合,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综合素质以及就业竞争实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价值。工学结合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是数控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本文以数控加工技术专业为案例,围绕当代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以紧密校企对接为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了数控加工技术专业人才一体化培养实施流程。该设计得到了实际运用和验证,具有一定的示范推广意义。同时,转变教师教学手段,通过行之有效的理论指导进行实践,有助于全面提升教师的职业能力、岗位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使学校永葆青春。
刘蓉[7](2013)在《中山市中等旅游职业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中山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战略目标,这给中山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极佳的机会。2007年,中山市委市政府提出超常规发展职业教育,计划未来三年投入15亿把职业教育做大、做强。中山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及市委市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不但给中等旅游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也为中山市中等旅游职业教育带来蓬勃生机。本文利用文献法、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从中山市旅游行业人力资源现状及需求情况出发,总结了中山市中等旅游职业教育的基本情况,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从建立适应中山旅游业发展的中等旅游职业教育体系、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增强学生为旅游业服务能力及加强中等旅游职业教育的实训基地建设和加强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等四个方面提出了适合当前中山市中等旅游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以充分发挥其服务于中山市旅游、经济建设的作用。
朱远来[8](2012)在《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新疆哈萨克族和哈萨克族地区正发生着深刻的社会变革,这种变化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观念和适应新生产生活方式的新的行为方式。这就需要教育充分发挥出文化功能,肩负起传播新观念、塑造培育现代化人的神圣责任、由此推动科技发展、经济振兴、文化繁荣与社会进步。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要切实解决好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特别是要解决好教育发展问题。因为,发展民族教育是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素质,振兴民族经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逐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大计本研究在借鉴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整合运用民族学、社会学、教育人类学、教育生态学和历史学等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建构对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和分析的框架,通过对所选取的哈萨克族聚居地区有代表性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伊犁师范学院等所属不同办学类型和层次学校教育的田野调查,结合当前哈萨克族教育发展所处的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现实背景,借助历时与共时的比较,为正确制定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相关规划提供明确有针对性的实证依据,为当前哈萨克民族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最佳的教育选择和设计行之有效的未来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研究结论可为后继的研究以及教育政策的关怀提供一定的(文献)参考与咨询,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新疆民族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全文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相关研究的状况及动态、研究依据的主要理论与方法以及论文的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在叙述新疆哈萨克族形成发展简史、经济社会及人口分布等基本概况的基础上,借助教育生态学理论,探讨了哈萨克族教育所依存的自然生态环境与教育发展的互动关系及其影响作用机制,从传统游牧经济及其生产生活方式、牧民定居及人口的国际迁移等方面对哈萨克族教育与其所依存的社会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优化社会生态环境的思考和建议;第三部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在借鉴教育人类学和教育生态学有关理论方法的基础上,选取了哈萨克文化生态环境中宗教和民俗两个方面的内容,探讨分析了它们与哈萨克族教育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第四部分,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从新疆清末民初,盛世才统治时期,国民党统治时期等三个不同历史阶段,回顾了哈萨克族经堂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型与现代学校教育形成发展的主要历程;第五部分,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分别从社会主义改造和初步建设时期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两个历史阶段回顾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重点就新时期以来新疆哈萨克族义务教育和“两基”工作,牧区教育以及双语教育的改革发展情况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与分析;第六部分,新形势下新疆哈萨克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个案研究—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为例。详细描述了新疆哈萨克地区一个哈萨克族作为主体民族的国家级贫困县-尼勒克县的自然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通过对该县“两基”达标和巩固提高工作情况、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以来学前教育,双语教育的改革发展情况的调查分析,反映出了当前西部大开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新疆哈萨克族各级各类教育事业获得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困难与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建议;第七部分,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的重镇—伊犁师范学院。通过对所选取的全国唯一的以培养哈萨克族师资和各类人才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伊犁师范学院办学历史与现状的细致描述,结合当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边疆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实际,就伊犁师范学院如何实现弘扬与传承哈萨克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目标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针对新形势下新疆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促进学院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路与建议;第八部分,结语。对照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的发展历程,哈萨克族现代教育自身发展中所具有的规律与特点,无一不与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在当前新疆大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过程中,必须正视和解决由于历史、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造成的哈萨克地区教育基础设施落后,经费投入不足,总体水平不高,区域发展不够均衡,软硬件建设和发展不协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政府大力推行的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工程,适应了新时期社会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在不断提升整体办学水平,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提高规模办学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这对缩小民、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差距,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培养和增强各族师生的相互理解和认同感,促进民族团结,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满足了广大农牧民群众渴望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愿望,得到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高度认同与支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重点要抓好农牧区学前双语幼儿园的建设工作,把普及农牧区学前双语幼儿园作为新疆大力推进双语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突破口;作为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重镇的伊犁师范学院必须认真研判形势,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确立“地方院校,立足地方,服务地方”总体定位的基础上面向区内,为区域基础教育服务,做优做强传统教师教育专业,同时主动适应区域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管理服务现代化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抢抓机遇,着力推进学院从传统师范教育为主体向现代教师教育和非教师教育并重转型,并逐步向综合性大学方向迈进。学院要继续运用人才优势和学科优势,服务于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特别是要在传承与弘扬哈萨克族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罗莹[9](2010)在《职业学校办学特色形成研究》文中提出特色是衡量一所学校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它决定着学校的兴衰成败,追求和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已经成为职业学校的共识。职业学校办学特色形成研究,包括研究和探索职业院校办学特色形成的理论依据、表现形式、模式和具体措施,既是提炼职业院校办学特色的前提,又是对我国职业学校办学特色形成实际应用的指导,对指导职业学校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本论文运用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对职业学校办学特色形成过程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从理论依据上来看,职业学校形成办学特色要认真分析贯彻自己独到的办学理念的需要与现实办学水平之间的矛盾,根据自己的优势、条件和实际需要,体现地方性和行业,找准自己优于其他院校的优势,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从表现形式来看,职业学校办学特色可体现在教育目标、文化品格和培养目标上,特别是由于“职业”两字,在教学模式、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校园文化上与普通学校有所区别。职业学校在找准自己的特色项目时可注重从这些方面着手区别于普通教育形成特色。从模式选择来看,职业学校相对于普通教育和普通高校而言大多数职业学校办学历史较短,办学条件较差。职业学校形成办学特色紧紧围绕“职业性”、“社会性”、“实践性”的特点来做文章,更适合选择理想实施式和空白填补式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职业学校在认真贯彻校本理论的基础上,找准定位,重点突破,全员参与,长期打造,以点带面,实行整体优化,逐步形成一种独特的、优质的、稳定的办学特色。
梁海岫[10](2009)在《协同发展观念下的广东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规划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二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建成了许多富有特色的大学校园并产生了一大批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中针对占据50%高等教育容量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的较少,高职院规划设计基本套用本科研究型大学的设计模式,不完全符合高职院的特点,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职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造成空间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深入研究高职院这一细分的大学类型是我国大学规划研究的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选取广东高职院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江浙高职院作为参考对比,用案例分析、理论推演、访谈调查等方法进行研究。首先是结合职业教育学回顾了当前高职教途径总结高职院不同的发展特点,引入协同发展观念探寻高职院协同发展理论框架,分析了高职院功能经济、校园形态、人文地域三个层面的协同内容,论述了高职院在规划设计、单体设计与建设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设、设计与管理方面的策略:高职教育与普通高教不同,前者是培养高技能操作性人才的教育培训机构,后者是培养研究型人才。高职院校发展趋势是学校与企业、社区的一体化。校园规划建设应围绕实训进行。高职院校园应拓展到外置实训基地、社区培训中心。规划设计应重视高职教育的内涵实质,符合高职院协同发展要求。职教园区应以共享实训为中心,以产业链中端的制造生产为依托,教育与产业并行,不能简单套用研发型高科技产业园区模式或者快速发展的大学城模式来建设职教园区,否则无法形成相互依托聚集发展的优势。高职院单体建设应以实训中心为重点。应根据高职教学特点、学生特点、产业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单体建筑设计。本文研究了高职院发展中出现的新类型校舍。提出高职院的部分指标和评估依据应根据各地的特点加以修正,不应一刀切。广东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应紧密结合高职教育的实质、区域产业经济特点和地域文化特点,吸收合理的规划建设模式,建设协同发展和兼收并蓄的校园。
二、烟台商业技工学校烹饪专业实践教学有特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烟台商业技工学校烹饪专业实践教学有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1)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学徒制实践教学调查研究 ——以上海市第二批9个试点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促进 |
1.1.2 现实需求 |
1.2 研究的问题及意义 |
1.2.1 研究的问题 |
1.2.2 研究意义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中等职业学校 |
1.3.2 现代学徒制 |
1.3.3 实践教学 |
1.3.4 现代学徒制实践教学 |
1.4 文献综述 |
1.5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默会知识理论 |
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3 建构主义教学观 |
2.4 相关理论对本研究的启发 |
第3章 现代学徒制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 |
3.1 国内外现代学徒制实践教学 |
3.1.1 国外现代学徒制实践教学 |
3.1.2 国内现代学徒制实践教学 |
3.2 现代学徒制实践教学基本要求 |
3.2.1 校企协同育人,双主体承担育人责任 |
3.2.2 教师层面实行“双导师”制 |
3.2.3 实践教学内容与岗位对接,工学结合更紧密 |
3.2.4 评价主体多元化,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 |
3.2.5 整合校企优势,优化实践教学资源与环境 |
3.2.6 开展实践教学,保障学徒身份与权益 |
3.3 研究框架体系 |
第4章 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学徒制实践教学的现状调查 |
4.1 调研说明 |
4.2 调研对象 |
4.3 调研形式 |
4.3.1 问卷调查 |
4.3.2 访谈调查 |
4.4 调研过程 |
4.5 调研结果分析 |
4.5.1 校企育人机制 |
4.5.2 实践教学主体 |
4.5.3 实践教学条件 |
4.5.4 实践教学过程 |
4.6 现代学徒制实践教学取得的初步成效 |
4.6.1 师徒对实践教学目标认知程度逐步提高 |
4.6.2 实践教学环境明显改善 |
4.6.3 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力量有所增强 |
4.6.4 实践教学内容针对性不断提高 |
第5章 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学徒制实践教学存在问题与成因分析 |
5.1 存在问题 |
5.1.1 企业育人责任意识不强,校企合作深度不够 |
5.1.2 实践教学内容转化存在困难,校企合作开发的课程数量较少 |
5.1.3 “双导师”培训不理想,带教师傅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
5.1.4 实践考核不够规范,实践教学第三方评价主体缺失 |
5.1.5 学徒权益保障力度不足,未来职业发展规划不明确 |
5.2 成因分析 |
5.2.1 企业利益保障机制和政府补贴机制不健全 |
5.2.2 市场环境急速变化和教师专业能力制约课程开发 |
5.2.3 带教师傅聘任标准与“双导师”激励机制欠缺 |
5.2.4 专业监督与评价平台缺失影响实践教学考评 |
5.2.5 学徒权益保护的法律建设与职业规划指导滞后 |
第6章 对策建议 |
6.1 重视企业利益诉求,优化校企合作政策环境 |
6.2 搭建课程研发平台,多方助力实践课程开发 |
6.3 明确导师选拔标准,完善师资培训与激励机制 |
6.4 设立专业化的考评组织,健全实践教学评价体制 |
6.5 制定学徒权益保护法,加强学徒职业规划指导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学徒制实践教学调查问卷(教师师傅版) |
附录 B 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学徒制实践教学调查问卷(学生学徒版) |
附录 C 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学徒制实践教学访谈提纲 |
附录 D 访谈对象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基于SWOT-AHP分析法的技工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系统的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点 |
2 相关理论概述 |
2.1 技工院校人才培养的相关理论分析 |
2.1.1 技工教育 |
2.1.2 技工院校办学理念 |
2.1.3 技工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特色 |
2.1.4 教育教学改革 |
2.2 系统学理论概述 |
2.2.1 系统的一般特性分析 |
2.2.2 复杂适应性分析 |
2.2.3 三螺旋理论 |
2.2.4 霍尔三维结构模型 |
2.2.5 SWOT-AHP分析法 |
3 基于SWOT-AHP分析法的技工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调查 |
3.1 广州市属技工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调查设计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方法 |
3.2 调查内容及发放情况 |
3.2.1 校企合作企业方面的调查内容及发放情况 |
3.2.2 学生层面的调查内容设计及发放情况 |
3.2.3 教师层面的调查内容设计及发放情况 |
3.3 调查结果分析 |
3.3.1 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缺口大 |
3.3.2 课程设置不合理 |
3.3.3 教学方式单一 |
3.3.4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薄弱 |
3.3.5 校企合作效果不佳 |
3.3.6 实训基地建设落后 |
3.3.7 企业对电商人才培养的改革要求 |
3.3.8 政府政策制度不健全 |
3.3.9 人才培养模式调查 |
3.3.10 对外交流不足 |
4 基于SWOT-AHP分析法的技工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系统建模分析 |
4.1 广州市属技工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系统的机制与结构模型 |
4.1.1 外部环境的复杂性 |
4.1.2 外部协同机制 |
4.1.3 内部环境的复杂性 |
4.1.4 内部协同机制 |
4.1.5 技工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系统的内涵发展路径选择 |
4.1.6 技工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系统的层级结构模型 |
4.2 构建SWOT矩阵和战略矩阵 |
4.2.1 人才培养的SWOT矩阵分析 |
4.2.2 SWOT的战略分析 |
4.2.3 构建层次结构模型 |
4.3 构建判断矩阵并计算权重指标及一致性检验分析 |
4.3.1 构建判断矩阵 |
4.3.2 战略层指标权重及一致性检验分析 |
4.3.3 其它层指标权重及一致性检验分析 |
4.3.4 方案层P的排序分析 |
4.3.5 检验模型 |
5 基于SWOT-AHP分析法的技工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系统的优化管理策略 |
5.1 广州市属技工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系统的管理模型 |
5.2 广州市属技工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系统的优化策略 |
5.2.1 注重系统的整体性,深化技工院校内涵发展 |
5.2.2 注重系统的开放性,加强对外交流,深化校企合作 |
5.2.3 注重系统评估机制的多样性,启动多元协作的实时监控系统 |
5.2.4 加强政府统筹协调性,健全政策制度 |
5.2.5 注重系统的聚集,发挥行业协会的指导与评价 |
6 技工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系统的改革实践--以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为例 |
6.1 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的情况分析 |
6.2 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实践 |
6.2.1 制定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标准(方案) |
6.2.2 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
6.2.3 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课程改革 |
6.2.4 改变教学模式 |
6.2.5 进行教学实训基地建设 |
6.2.6 教学质量与教学管理制度监控改革 |
6.3 实施效果分析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3)黄炎培产教融合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1、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
2、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的新要求 |
3、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
4、个人职业情结与研究兴趣 |
(二) 研究价值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 概念界定 |
1. 职业学校 |
2. 产教融合 |
(五) 文献综述 |
1、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 |
2、产教融合的研究 |
二、黄炎培产教融合思想的产生背景 |
(一) 黄炎培产教融合思想的产生背景 |
1、教育背景 |
2、理论背景 |
3、实践经历 |
(二) 黄炎培产教融合思想的形成路径 |
三、黄炎培产教融合思想的基本内涵 |
(一) “学以致用”: 产教融合思想出发点 |
(二) “做学合一”: 产教融合的教学原则 |
(三) “校企一体”: 产教融合的实施路径 |
1、学校建工场 |
2、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 |
3、国外职考察的经验总结 |
(四) 普职融通:产教融合的拓展延伸 |
1、专科贯通 |
2、普职融通 |
(五) 实践课程:产教融合的具体落实 |
1、专业设置应符合社会实际 |
2、新学制下的课程标准制订流程 |
四、当前我国职业学校产教融合现状及问题 |
(一)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实施环境 |
1、从政府的角度看 |
2、从社会背景来看 |
(二) 职业学校产教融合实施现状 |
1、职业学校对产教融合的认识不到位,负责部门设置较随意 |
2、职业学校对产教融合的观念上普遍认为重要但差异较大 |
3、职业学校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形式多样 |
4、产教融合管理部门承担的职能重实训与就业而不重教研 |
5、校企合作中产教融合的具体项目以校外活动为主 |
6、产教融合的合作效果情况参差不齐 |
(三) 职业学校产教融合问题分析 |
1、政府部门对产教融合缺乏主动协调与优惠政策扶持 |
2、企业主体参与职教的动力不够 |
3、行业指导专业的能力不足 |
4、学校自身意识淡簿、内功不强 |
5、产教融合模式相对单一,形式多于实质 |
五、黄炎培产教融合思想对当今职教改革的启示 |
(一) 深刻领会黄炎培产教融合思想,做好顶层设计与制度安排 |
(二) 强化产教融合的社会责任意识,合作建立“校中厂、厂中校” |
(三)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指导作用,促进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 |
(四) 积极探索职业学校的改革模式,引入专家委员会指导专业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学习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二: 《职教院校与企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调查问卷(院校版)》 |
附录三: 《职教院校与企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调查问卷(院校版)汇总报告》 |
附录四: 某省职业学校校长访谈提纲 |
附录五: 某学校教师下企业实践报告 |
附录六 X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总结会新闻稿 |
(4)中高职一体化背景下职业院校办学模式研究 ——以梧州职业学院(梧州市职业教育中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研究重点与创新 |
2.中高职一体化办学模式的主要内容 |
2.1 中高职一体化职业教育理论分析 |
2.1.1 中高职一体化的构建基础 |
2.1.2 中高职一体化的发展现状 |
2.1.3 中高职一体化的可行性及优势 |
2.2 职业院校办学模式的现状分析 |
2.2.1 职业院校行政管理的现实问题 |
2.2.2 职业院行政管理的内在弊端 |
2.2.3 职业院校行政管理改革的必要性 |
3.梧州职业学院(梧州市职业教育中心)的实践与分析 |
3.1 梧州职业学院(梧州市职业教育中心)发展概况 |
3.2 梧州职业学院(梧州市职业教育中心)的运行模式分析 |
3.2.1 招生情况的调查 |
3.2.2 培养目标调查 |
3.2.3 课程设置调查 |
3.2.4 师资配备情况的调查 |
3.2.5 就业情况的调查 |
3.3 梧州职业学院(梧州市职业教育中心)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
3.3.1 生源不足与质量下降 |
3.3.2 人才培养方案不健全 |
3.3.3 行政管理不完善,校企合作受限 |
4.优化中高职一体化办学模式的对策 |
4.1 消除招生壁垒,树立现代职教理念 |
4.2 突出培养特色,打造核心竞争力 |
4.3 以市场为导向,改革专业设置 |
4.4 优化教师队伍,加强师资配置 |
4.5 发挥政府作用,构建院校品牌 |
5.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变革下的本土化进程 ——20世纪上海职业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缘起 |
二、 选题的意义 |
三、 研究对象及范围 |
四、 文献综述 |
五、 论文思路和研究方法 |
六、 本文的价值与不足 |
第一章 制度构建:外力驱动的变革 |
第一节 建立日本模式的上海实业教育制度 |
一、 日本模式实业教育制度建立 |
二、 上海实业教育制度草创 |
三、 日本模式实业教育制度深化 |
四、 上海实业教育制度的初步发展 |
第二节 转向美国模式的上海职业教育制度 |
一、 短暂的综合中学制 |
二、 职业教育制度的本土化探索 |
第三节 构建苏联模式的上海技术教育制度 |
一、 苏联模式的技术教育制度建立 |
二、 新型教育制度出现 |
三、 职业教育制度的实施暂停 |
四、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互为消长 |
第四节 走向市场化的上海职业教育制度 |
一、 中等职业教育的变迁 |
二、 中等职业教育衰退的原因 |
三、 高等职业教育的建立与发展 |
四、 国家政策:制度构建的推动力 |
第五节 制度构建与外力驱动 |
一、 制度构建的本土化进程 |
二、 国家政策的支持 |
三、 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的互动 |
第二章 专业建设:追赶经济的步伐 |
第一节 清末民初:上海商业教育崛起 |
一、 清末各类实业学堂出现 |
二、 民初商业学校崛起 |
三、 商业教育崛起的原因 |
第二节 国民政府时期:上海商业教育发达 |
一、 科类设置的法规变革 |
二、 商业教育日趋发达 |
三、 商业教育发达的原因 |
第三节 五六十年代:上海工业教育大发展 |
一、 专业设置以苏为师 |
二、 工科专业大发展 |
三、 影响专业建设的因素 |
第四节 八九十年代:上海第三产业专业兴起 |
一、 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与专业建设 |
二、 中专和技校专业建设的转型 |
三、 补缺型角色:职业中学的专业建设 |
四、 专业建设的品牌战略:重点专业建设 |
第五节 影响专业建设变迁的因素分析 |
一、 政府与学校:此消彼长的牵制 |
二、 校长的影响力 |
三、 上海城市功能转变的影响 |
四、 择业观的变化 |
第三章 课程之困:徘徊于“学问化”和“职业化” |
第一节 日本课程模式的建立与转变 |
一、 清末实业教育课程 |
二、 民初实业教育课程 |
三、 上海实业教育课程的特点 |
第二节 美国课程模式影响下的本土化探索 |
一、 本土化探索的背景 |
二、 课程标准的推出 |
三、 上海的本土化探索实践 |
四、 本土化探索的特点 |
第三节 苏联课程模式的确立与变革 |
一、 苏联模式课程体系确立 |
二、 职业教育课程“大跃进” |
三、 调整时期的课程设置变革 |
第四节 多元化课程模式的引进与探索 |
一、 八十年代职业学校课程实践领域的摸索 |
二、 九十年代职业学校课程模式本土化的探索 |
第五节 上海职业教育课程演变动因 |
一、 社会经济发展制约 |
二、 培养目标变化波及 |
三、 劳动力市场需求引导 |
第四章 师资培养:数量到质量的追求 |
第一节 清末民初实业教员养成:制度先行 |
一、 清末实业教员养成制度确立 |
二、 清末实业教员的现实来源 |
三、 民初实业教员养成机构建立 |
第二节 国民政府时期职业师资养成:理论与现实的矛盾 |
一、 经验至上:职业教育师资的理论标准 |
二、 学历至上:职业教育师资的现实要求 |
三、 上海职业教员的现状及特点 |
四、 职业教员养成:理论与现实 |
第三节 1949年至1978年间的职业师资培养 |
一、 职业教育师资要求变化 |
二、 上海职业教育师资来源及特点 |
三、 职教教师在职培养 |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实质突破 |
一、 八十年代三类职业学校师资状况及不均衡性 |
二、 教师资格的发展:提高学历标准 |
三、 职业学校师资养成体系初建 |
四、 完善职教教师的在职进修 |
五、 “双师型”教师需求 |
第五节 上海职业教育师资养成的思考 |
一、 职业教育师资问题地再现 |
二、 教师任职条件的“学历化”进程 |
三、 师资养成与进修体制的理想构建 |
结语 |
一、 学习先进引发本土化探索 |
二、 制度构建推进职业教育发展 |
三、 实践运行中形成地方特色 |
四、 对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技工学校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综述 |
1.4 研究目标、内容和章节安排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技工学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内涵、构建原则及发展现状 |
2.1 概念界定 |
2.1.1 技工学校的涵义 |
2.1.2 工学结合的涵义 |
2.1.2.1 工学结合相关概念及发展 |
2.1.2.2 工学结合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3 人才培养模式的涵义 |
2.2 技工学校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构原则 |
2.2.1 技工教育的培养目标 |
2.2.2 技工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理论 |
2.3 技工学校人才培养原则 |
2.3.1 共同发展原则 |
2.3.2 三赢原则 |
2.3.3 普遍性与独特性原则 |
2.4 国内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现状 |
2.4.1 国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现状 |
2.4.1.1 美国“合作教育”模式 |
2.4.1.2 德国“双元制”模式 |
2.4.1.3 英国“三明治”模式 |
2.4.1.4 澳大利亚 TAFE 模式 |
2.4.1.5 新加坡“教学工厂”模式 |
2.4.2 国内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现状 |
2.4.2.1 国内发展现状 |
2.4.2.2 我国现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类型及研究现状 |
2.5 国内技工学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瓶颈 |
2.5.1 理论的缺失 |
2.5.2 观念上的滞后 |
2.5.3 组织机构建设滞后 |
2.5.4 基础支撑不够,合作缺乏力度 |
2.5.5 学校自身实力不足制约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开展 |
第三章 技工学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以烟台某技师学院数控加工技术专业为例 |
3.1 学校及专业发展情况 |
3.1.1 学校工学结合开展情况 |
3.1.2 学校数控专业发展情况 |
3.1.3 数控加工技术专业面临的瓶颈 |
3.2 数控加工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
3.2.1 总体目标 |
3.2.2 具体实施目标 |
3.2.2.1 体制机制建设 |
3.2.2.2 人才培养模式及培养方案 |
3.2.2.3 课程体系的构建和核心课程建设 |
3.2.2.4 教学团队建设 |
3.2.2.5 实训条件建设 |
3.2.3 构建“内外两循环,学做三合一”的工学结合一体化培养模式 |
3.3 改革课程体系,突出综合职业能力培养 |
3.3.1 职业岗位能力分析 |
3.3.2 专业人才培养实施进程设计 |
3.3.3 专业技能训练实施流程设计 |
3.3.4 职业核心能力素养培养实施流程设计 |
3.4 建立核心课程内容,融“教、学、做”于一体 |
3.4.1 核心课程内容分析 |
3.4.2 核心课程内容的构建 |
3.4.3 创新行动导向教学方法,突出能力本位 |
3.5 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
3.5.1 实施教师双证上岗,完善教师企业顶岗实习制度 |
3.5.2 吸收企业技术专家和骨干,建立“专家级”兼职教师队伍 |
3.6 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 |
3.6.1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
3.6.1.1 学习工作站的设计 |
3.6.1.2 模拟实习工厂及校内实习工厂的建设 |
3.6.2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
3.7 实训保障机制的建立 |
3.7.1 组织保障 |
3.7.2 制度保障 |
3.7.3 安全保障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4.1 实践成效及反思 |
4.1.1 实践改革效果 |
4.1.1.1 带动了学生就业率的提升 |
4.1.1.2 建立了稳定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
4.1.1.3 初步形成技能精湛的教学团队 |
4.1.1.4 教学改革成效显着 |
4.1.1.5 保障机制初显成效 |
4.1.2 反思 |
4.1.2.1 校企合作层次相对较低 |
4.1.2.2 企业盲目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 |
4.1.2.3 理论与实践教学尚无法完全融合 |
4.1.2.4 某些培养模式“重单一技能训练、轻理论基础学习” |
4.1.2.5 学生实践中教学性指导不足 |
4.1.2.6 学生技能评价机制不完善 |
4.1.2.7 科研一体化尚未健全 |
4.1.2.8 师资队伍还需加强 |
4.2 展望 |
4.2.1 从教师培养“三合一”模式到多元化教师队伍 |
4.2.2 建立完善的评价反馈体系 |
4.2.3 校企之间深度合作 |
4.2.4 继续深化课程体系建设 |
4.2.5 融合国外先进教育理念 |
4.3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
附录二 |
(7)中山市中等旅游职业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国内外旅游职业教育研究综述 |
1.1 国外旅游职业教育研究综述 |
1.1.1 美国的旅游职业教育 |
1.1.2 瑞士的旅游职业教育 |
1.1.3 日本的旅游职业教育 |
1.1.4 澳大利的旅游职业教育 |
1.1.5 德国的旅游职业教育 |
1.2 国内旅游职业教育研究综述 |
1.2.1 关于旅游教育发展的研究 |
1.2.2 旅游教育结构体系的研究 |
1.2.3 关于中等旅游职业教育的研究 |
第二章 中山市旅游业人力资源状况与需求情况 |
2.1 中山市基本情况 |
2.2 中山市旅游行业人力资源状况 |
2.2.1 星级酒店人力资源状况 |
2.2.2 旅行社行业人力资源状况 |
2.2.3 旅游景点人力资源状况 |
2.2.4 餐饮企业人力资源状况 |
2.3 中山市近期旅游发展及人力资源需求情况 |
第三章 中山市中等旅游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 |
3.1 招生情况 |
3.2 专业设置情况 |
3.3 课程设置及教材使用情况 |
3.3.1 课程设置由各学校自行决定 |
3.3.2 教材版本不一 |
3.4 师资情况 |
3.5 学生情况 |
第四章 中山市中等旅游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
4.1 旅游职业教育投资不足,招生规模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
4.2 办学缺乏特色,培养目标过于广泛 |
4.3 课程设置缺乏科学的系统的体系 |
4.4 教材内容陈旧,跟不上发展需求 |
4.5 教学手段落后,不重视实践教学 |
4.6 师资力量不足,教师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
4.7 生源质量差,学生职业素质低,缺乏职业认同感 |
第五章 发展中山市中等旅游职业教育的对策及建议 |
5.1 建立适应中山旅游业发展的中等旅游职业教育体系 |
5.1.1 更新职业教育观念,加大宣传和舆论引导力度 |
5.1.2 抓住机遇,适当扩大发展规模 |
5.1.3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学校办学模式 |
5.2 深化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提高学生旅游职业能力 |
5.2.1 设置就业导向型课程,凸显旅游服务能力培养 |
5.2.2 突出能力本位,以岗位分析为基础进行课程开发 |
5.2.3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实现教与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5.3 加强中等旅游职业教育的实训基地建设 |
5.3.1 建立健全的旅游专业实训基地 |
5.3.2 “开放式”教学,积极开展校企合作 |
5.3.3 政府给予政策支持,进行旅游职业教育资源整合 |
5.4 建设专兼职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
5.4.1 调整专业教师的结构 |
5.4.2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专业素质 |
5.4.3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意义与目的 |
一、研究的缘由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研究目的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关于哈萨克族教育研究现状 |
二、国外关于哈萨克教育的研究 |
三、文献评价 |
第三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
一、研究理论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 |
第一节 新疆哈萨克族概况 |
一、哈萨克族与哈萨克先民 |
二、哈萨克族的人口与分布 |
三、经济生活 |
第二节 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 |
一、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 |
二、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社会生态环境 第二章 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 |
第一节 文化生态环境理论概述 |
一、文化与教育 |
二、文化生态环境理论 |
第二节 宗教与哈萨克族教育 |
一、宗教的本质与教育 |
二、哈萨克族原始宗教与教育 |
三、伊斯兰教与哈萨克族教育 |
第三节 哈萨克族民俗与教育 |
一、民俗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
二、哈萨克民俗的教育功能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 |
第一节 清末民国初年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的兴起 |
一、清末新疆近代学校教育的兴起 |
二、新疆哈萨克经文宗教教育向现代学校教育的转变 |
第二节 盛世才统治时期新疆哈萨克现代教育的发展 |
一、盛世才统治时期的教育方针、政策与措施 |
二、盛世才统治时期哈萨克族各级各类教育的新发展 |
三、师资培训和教材建设 |
第三节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
一、三区政府时期的教育政策和措施 |
二、三区政府时期哈萨克族教育的恢复与发展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改造和初步建设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
一、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特点、性质和任务 |
二、哈萨克族教育的整顿与改造 |
三、社会主义初步建设时期的哈萨克族教育 |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哈萨克族教育 |
五、民族语言文字与教材建设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
一、新时期以来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历史回顾 |
二、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义务教育和“两基”工作 |
三、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牧区教育 |
四、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双语教育 第五章 新形势下新疆哈萨克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个案研究—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为例 |
第一节 尼勒克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认识 |
一、尼勒克县的自然生态环境 |
二、近年来尼勒克县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第二节 尼勒克县基础教育发展的实证描述 |
一、尼勒克县“两基”攻坚达标工作情况 |
二、尼勒克县“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情况 |
三、尼勒克县基础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
第三节 对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后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的调查 |
一、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的现实背景 |
二、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的现状 |
三、实施学校布局调整、民汉合校中尼勒克县学前教育的迅速发展与面临的问题和出路 |
四、实施学校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对尼勒克县双语教学工作产生的影响与变化 |
五、尼勒克县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及今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第六章 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的重镇—伊犁师范学院 |
第一节 伊犁师范学院的历史沿革—传承与发展 |
第二节 伊犁师范学院的发展现状 |
一、发展现状 |
二、伊犁师范学院最具办学特色的院系--人文学院发展现状扫描 |
第三节 连心牵手促发展—对伊犁师范学院对口支援工作现状的考察 |
一、对口支援的基本情况 |
二、对口支援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
三、对口支援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
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举措 |
第四节 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对伊犁师范学院未来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
一、伊犁师范学院的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二、今后发展的主要思路与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访谈录辑要 附录2:尼勒克县学前双语幼儿园布局图 附录3:2011年秋季少数民族农村双语幼儿园免费教育教学用书发货结算专用表 附录4:“国培计划”初中数学02班课程培训总结报告 附录5:“国培计划”--网络课堂培训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6: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职业学校办学特色形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一、关于办学特色内涵的研究 |
二、关于办学特色表现形式的研究 |
三、关于办学特色形成因素的研究 |
四、关于办学特色形成途径的研究 |
五、关于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特点研究 |
第二章 职业学校办学特色形成的理论依据 |
第一节 矛盾分析理论 |
第二节 比较优势理论 |
第三节 组织理论开放系统模式的权变理论 |
第四节 价值工程理论 |
第三章 职业学校办学特色表现与比较 |
第一节 职业学校办学特色价值表现 |
一、渗透于行为方式的特色 |
二、凝结于文化品格的特色 |
三、体现于培养目标的特色 |
第二节 职业学校办学特色与普通学校办学特色的比较 |
一、体现于教学模式上的区别 |
二、体现于学科/专业建设上的区别 |
三、体现于师资队伍建设上的区别 |
四、体现于校园文化上的区别 |
第四章 职业学校办学特色形成的模式 |
第一节 学校特色形成的模式与分析 |
一、传统发扬式 |
二、弊端矫正式 |
三、借机发挥式 |
四、空白填补式 |
五、困境奋起式 |
六、理想实施式 |
第二节 职业学校办学特色形成模式的选择 |
一、理想实施式的职业学校办学特色形成模式 |
二、空白填补式的职业学校办学特色形成模式 |
第五章 职业学校办学特色形成的措施 |
第一节 全方位贯彻“校本理论” |
一、开展校本研究 |
二、开发校本课程 |
三、加强校本培训 |
四、实施校本管理 |
第二节 办学特色项目定位 |
一、树立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 |
二、把握学校的科学定位 |
三、多维度的考虑特色 |
第三节 在持续发展中形成特色 |
一、在全面中重点突破 |
二、全员参与,形成风气 |
三、刻意追求,长期打造 |
第六章 案例:湖南省商业技术学院办学特色形成的实践 |
第一节 学校办学历史与现状 |
第二节 学校办学特色形成的检索 |
一、办学特色形成模式 |
二、办学特色表现形式 |
三、办学特色形成的措施 |
四、持续发展形成特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协同发展观念下的广东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背景 |
1.1.2 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 |
1.1.3 高职院校园建设新动向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2.3 制度意义 |
1.3 研究的内容 |
1.3.1 与普通大学的共性与个性差异 |
1.3.2 高职院之间的共性与多样性、差异性的问题 |
1.3.3 功能经济、校园形态、人文地域的问题 |
1.4 文献综述 |
1.4.1 对高校规划与设计的研究 |
1.4.2 对高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方面的研究 |
1.4.3 对文献综述分析 |
1.5 本研究创新之处 |
1.5.1 对细分的大学类型的研究 |
1.5.2 结合教育学研究大学校园建设发展与规划设计 |
1.5.3 引入协同发展的观点研究高校发展与规划设计 |
1.5.4 实地调研与理论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 |
1.6 研究的范围 |
1.6.1 高职教育的相关概念 |
1.6.2 研究的范围 |
1.7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1.7.1 文献资料收集整理 |
1.7.2 比较分析归纳 |
1.7.3 实地调研 |
1.7.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高等职业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
2.1 世界范围内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简述 |
2.1.1 古代萌芽时期 |
2.1.2 近代发端期 |
2.1.3 现代发展期 |
2.1.4 高等职业教育文化的多样化 |
2.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育的发展 |
2.2.1 匠人、实业到职业的发展路线 |
2.2.2 90 年代至今广东高职教育发展历程 |
2.2.3 广东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发展简述 |
2.3 广东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发展现状 |
2.3.1 广东高等教育的层次与产业结构 |
2.3.2 高职院校发展类型溯源 |
2.3.3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发展及转变 |
2.4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发展的动力 |
2.4.1 大众化教育 |
2.4.2 政府 |
2.4.3 企业 |
2.4.4 学校 |
2.4.5 其他 |
2.5 当代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建设问题分析 |
2.5.1 功能经济问题 |
2.5.2 校园形态问题 |
2.5.3 人文及地域方面的问题 |
2.6 政府相关文件梳理及调研数据整理 |
2.6.1 政府文件及评估指标梳理 |
2.6.2 调研数据的整理与使用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协同发展观的建立 |
3.1 协同发展视角的引入 |
3.1.1 协同的内涵与作用 |
3.1.2 协同发展的分析 |
3.2 协同发展观的原则与方法 |
3.2.1 原则、目标与方法 |
3.2.2 协同发展观念的含义 |
3.2.3 协同发展观念下的建筑设计观 |
3.3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协同发展观的构成 |
3.3.1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协同发展的内容 |
3.3.2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协同发展的子层次构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规划设计与建设研究 |
4.1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总体规划理论研究 |
4.1.1 城市空间形成的两种方式 |
4.1.2 现代建筑思潮与大学校园规划 |
4.1.3 校园空间协同发展与建序过程 |
4.1.4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规划设计内涵 |
4.1.5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规划特点 |
4.2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子系统的规划研究 |
4.2.1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功能系统 |
4.2.2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交通系统 |
4.2.3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景观环境系统 |
4.3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规模、选址 |
4.3.1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规模研究 |
4.3.2 校园发展决策与选址 |
4.4 改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规划建设研究 |
4.4.1 SWOT 分析法的引入 |
4.4.2 改建更新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分析 |
4.4.3 改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协同发展策略 |
4.5 扩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规划建设研究 |
4.5.1 扩建的机遇 |
4.5.2 扩建中的问题 |
4.5.3 扩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协同发展策略 |
4.6 新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规划建设研究 |
4.6.1 新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分析 |
4.6.2 新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协同发展策略 |
4.7 职业教育园区规划建设研究 |
4.7.1 职教园区的功能组成 |
4.7.2 职教园区的发展模式 |
4.7.3 职教园区的形态模式 |
4.7.4 职教园区协同发展策略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计与建设研究 |
5.1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与管理 |
5.1.1 举办的途径 |
5.1.2 单体分期建设时序 |
5.1.3 校企合作模式 |
5.2 单体建设趋势 |
5.2.1 实训教学与理论教学一体化 |
5.2.2 更弹性的单体建设 |
5.2.3 “亦厂亦校”的趋势 |
5.3 实训中心 |
5.3.1 实训中心的形式 |
5.3.2 实训中心的功能要求 |
5.3.3 实训中心的设计分类 |
5.3.4 实训中心的设计 |
5.3.5 实训中心的地域与人文特点 |
5.4 图书馆 |
5.4.1 大学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
5.4.2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功能定位 |
5.4.3 图书馆评估体系与建设现状 |
5.4.4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设计与建设协同策略 |
5.5 教学楼 |
5.5.1 公共教学楼 |
5.5.2 阶梯课室 |
5.5.3 教学工厂概念下的一体化教学楼 |
5.5.4 教学楼的改造 |
5.6 学生宿舍 |
5.6.1 宿舍建设现状 |
5.6.2 在校生、居住人员的结构 |
5.6.3 学生宿舍作为实训场地 |
5.6.4 宿舍发展趋势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当前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回顾与反思 |
6.1.1 建设回顾 |
6.1.2 对政府行为的反思 |
6.1.3 对学校行为的反思 |
6.1.4 对企业行为的反思 |
6.1.5 对规划设计的反思 |
6.2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规划建设发展趋势 |
6.2.1 适应功能需求、高效利用资源 |
6.2.2 建立多元化、开放性的校园形态 |
6.2.3 建设人文与地域性兼顾的环境 |
6.2.4 建设兼收并蓄的南粤高职院校园新风貌 |
6.3 工作总结与研究成果 |
6.3.1 工作总结 |
6.3.2 研究成果 |
6.4 本研究的不足与后续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项目实践 |
附录二:广东高职院部分数据汇总 |
附录三:广东省教育厅及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负责人访谈节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烟台商业技工学校烹饪专业实践教学有特色(论文参考文献)
- [1]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学徒制实践教学调查研究 ——以上海市第二批9个试点专业为例[D]. 焦彦霜.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基于SWOT-AHP分析法的技工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系统的改革研究[D]. 陈小凤.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0(06)
- [3]黄炎培产教融合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周俐萍.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4]中高职一体化背景下职业院校办学模式研究 ——以梧州职业学院(梧州市职业教育中心)为例[D]. 聂振传. 武汉大学, 2019(06)
- [5]变革下的本土化进程 ——20世纪上海职业教育研究[D]. 王红艳. 华东师范大学, 2013(05)
- [6]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技工学校的实践研究[D]. 任晓琴. 鲁东大学, 2013(12)
- [7]中山市中等旅游职业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D]. 刘蓉.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1)
- [8]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D]. 朱远来.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
- [9]职业学校办学特色形成研究[D]. 罗莹. 湖南师范大学, 2010(02)
- [10]协同发展观念下的广东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规划设计研究[D]. 梁海岫. 华南理工大学, 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