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新机场航站楼关键减隔震技术之复合隔震结构设计研究

昆明新机场航站楼关键减隔震技术之复合隔震结构设计研究

论文摘要

昆明新机场项目是昆明市2007年开始投资建设的一项国家级重大项目,预计在2010年竣工投入使用,建成后将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机场之一。机场的航站楼吞疑是整个工程的重中之重。航站楼内人流集中,属于生命线工程,该航站楼建设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且距离小江断裂带仅有9公里之遥,据专家预测,在未来的几十年中,小江断裂带是云南省内地震发生几率最高的地区之一。’因此,对于该工程进行工程抗震方面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此外,由于该建筑的功能要求,建筑平面和立面变化丰富,体型庞大,柱网,荷载均较大。如果采用传统的抗震结构,其效果不理想也不经济。即使采用单一隔震元件进行隔震设计也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本文力求寻找一种合适的隔震布置方案,使航站楼的抗震设计达到即安全又经济的目标。针对昆明新机场航站楼这一特殊工程,本文首先介绍了计算分析该工程所需的理论知识,然后就航站楼在隔震结构中水平刚度和竖向承载力难以同时满足的问题,本文提出了附加间隙式阻尼器复合隔震体系,并用一六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作为算例,分析了该体系的隔震效果,该体系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可以很好的控制隔震层位移。在上述分析基础上,在ANSYS中建立该工程的非隔震结构模型,对其进行计算分析,将ANSYS中的计算结果与MIDAS的计算结果对比,确定ANSYS中所建模型可以作为后续隔震结构计算的基础。然后对航站楼进行隔震方案设计研究,确立复合隔震方案后,进行有限元动力响应计算分析,根据计算结果对隔震方案进行优化,通过三轮优化过程,在原方案的基础上拓展和优化组合隔震的形式,最终得出该工程的最优方案,最终方案可以很好的起到隔震效果,并满足上部结构按降低一度设计的要求。该方案已用于昆明新机场航站楼工程中。最后,总结了本文的研究工作,同时指出了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对今后的研究提出建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基础隔震体系概述
  • 1.2.1 基础隔震机理
  • 1.2.2 基础隔食体系的基本特征
  • 1.2.3 基础隔震体系的优越性
  • 1.3 复合隔震体系分类
  • 1.3.1 夹层橡胶支座与摩擦滑板并联复合隔震体系
  • 1.3.2 夹层橡胶支座与摩擦滑板串联复合隔震体系
  • 1.3.3 夹层橡胶支座与弹性滑板并联复合隔震体系
  • 1.4 复合隔震体系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隔震装置性能及有限元理论基础
  • 2.1 隔震消能装置的性能
  • 2.1.1 叠层橡胶支座的性能
  • 2.1.2 滑动支座
  • 2.1.3 阻尼器的性能
  • 2.2 有限单元理论
  • 2.2.1 有限单元法简介
  • 2.2.2 有限单元法分析的基本过程
  • 2.3 ANSYS概况
  • 2.3.1 ANSYS软件功能简介
  • 2.3.2 ANSYS分析的主要步骤
  • 2.4 ANSYS中模拟单元的特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附加间隙式阻尼器复合隔震体系研究
  • 3.1 引言
  • 3.2 隔震结构设计方法
  • 3.2.1 初步设计
  • 3.2.2 隔震支座的布置与选型
  • 3.2.3 计算水平减震系数
  • 3.2.4 隔震层水平位移验算
  • 3.2.5 隔震层下部结构验算
  • 3.3 隔震结构实例分析
  • 3.3.1 工程概况
  • 3.3.2 隔震和非隔震的模态分析
  • 3.3.3 隔震和非隔震的时程分析
  • 3.3.4 附加间隙式阻尼器设计
  • 3.3.5 附加间隙式阻尼器复合隔震结构时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昆明新机场航站楼复合隔震结构设计研究
  • 4.1 引言
  • 4.2 隔震技术在机场中的应用
  • 4.3 昆明新机场航站楼概况
  • 4.3.1 工程简介
  • 4.3.2 地震作用的各项指标
  • 4.4 昆明新机场航站楼ANSYS计算模型的建立
  • 4.5 非隔震结构的计算分析及结果
  • 4.6 昆明新机场航站楼隔震结构设计研究
  • 4.6.1 隔震层位置的确定
  • 4.6.2 隔震层布置方案的选择
  • 4.6.3 复合隔震结构的时程分析及计算结果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高层隔震结构提离摇摆耦合动力理论模型及地震响应分析[J]. 建筑结构学报 2019(12)
    • [2].罕遇地震下大跨隔震结构随机地震响应[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9(30)
    • [3].超长剪力墙隔震结构温度应力分析[J]. 世界地震工程 2019(04)
    • [4].隔震结构的抗风分析与等效风荷载[J]. 建材与装饰 2020(04)
    • [5].不规则隔震结构研究进展及展望[J]. 四川水泥 2020(01)
    • [6].土-隔震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系统综述(英文)[J].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2020(01)
    • [7].大跨隔震结构竖向地震响应的振动台试验研究[J]. 建筑结构学报 2020(04)
    • [8].滑移隔震结构与相邻建筑物的碰撞分析[J]. 结构工程师 2020(01)
    • [9].山地掉层框架隔震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J]. 建筑结构学报 2020(09)
    • [10].新型抗拉装置在大高宽比隔震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20(04)
    • [11].曲面隔震结构的动力模型与振动台试验研究[J]. 振动与冲击 2019(09)
    • [12].强震作用下橡胶隔震结构非线性动力分析[J]. 建筑结构 2019(S1)
    • [13].竖向近断层地震下隔震结构-非结构系统耦合控制研究[J]. 振动与冲击 2019(22)
    • [14].随机地震作用下层间隔震结构的损伤分析[J]. 工业建筑 2017(02)
    • [15].基于灰色区间层次法的隔震结构建筑经济性评价[J].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2017(01)
    • [16].超长复杂隔震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分析[J]. 土木工程学报 2016(S1)
    • [17].大跨隔震结构基于结构随机因子法的响应分析[J]. 振动与冲击 2017(10)
    • [18].串联隔震结构体系的地震易损性分析[J]. 工程力学 2017(S1)
    • [19].层间隔震结构随机响应与动力可靠度研究[J].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 [20].谈房屋建筑工程的隔震结构设计[J]. 建材与装饰 2017(15)
    • [21].土-桩-隔震结构动力相互作用[J]. 岩土力学 2017(S1)
    • [22].大跨隔震结构多维地震响应有限元模拟[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4)
    • [23].基于性能的层间隔震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14(05)
    • [24].土-结构相互作用对层间隔震结构的影响分析[J]. 土木工程学报 2014(S1)
    • [25].基于小波分解的基底隔震结构的抗震分析[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2)
    • [26].隔震结构抗震性能分析[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5(07)
    • [27].设置后浇带隔震结构施工期受力分析[J]. 低温建筑技术 2015(06)
    • [28].隔震设计分析及隔震结构变形缝设置探讨[J].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2015(S1)
    • [29].再生混凝土框架-核心筒隔震结构抗震性能分析[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 2015(03)
    • [30].浅议隔震结构隔震层构造不规范的应对措施[J]. 考试周刊 2017(54)

    标签:;  ;  ;  ;  

    昆明新机场航站楼关键减隔震技术之复合隔震结构设计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