杵针疗法结合地佐辛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性疼痛的疗效观察

杵针疗法结合地佐辛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性疼痛的疗效观察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血管外科四川成都610072)

【摘要】目的:探讨杵针疗法结合地佐辛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周静息痛发生频次变化及疼痛程度的差异。结果:治疗前后周静息痛发作频次降低率试验组大于对照组(P<O.O1),试验组疼痛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O.05)。结论:杵针疗法结合地佐辛是一种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性疼痛的有效方法,且安全、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杵针疗法;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性;疼痛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5-0081-02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四大血管并发症之一,发病率较非糖尿病患者高20倍。最近完成的流行病学调查[1]显示:我国50岁以上糖尿病人群周围动脉闭塞病变(Peripheralarterialocclusivedisease,PAOD)的患病率是19.47%,70岁以上PAOD患病率上升到31.9%,成为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大多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缺血性疼痛,严重的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选取有静息痛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杵针辅助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6月—2O16年2月在我院血管外科就诊住院符合纳入标准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中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48~79岁,平均(60±10)岁。纳入标准:(1)糖尿病患者(2)年龄40~80岁男性或非孕期女性;(3)有静息痛;(4)影像学检查证实下肢动脉任一节段(包括髂、股、腘、膝下动脉)出现>50%的狭窄或闭塞;(5)wagner分级在2~3级之间;(6)能够理解试验的目的,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受试者;排除标准:(1)其他非血管原因所致的下肢疼痛;(2)有严重言语障碍、智力障碍或合并心、脑、肝、肾等严重危及生命的原发性疾病者;(3)参与其他药物临床试验者;(4)患者依从性差,或者研究者认为不适宜入选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杵针组40例。入组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脉络痹阻型2种证型。2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病人均实施保守治疗。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l0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ml静脉推注,Q12h;肠溶阿司匹林100mg口服,qd;伤口治疗根据湿性愈合理论运用新型辅料换药;患肢疼痛时肌肉注射地佐辛注射液100mg。治疗组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同时选用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学校监制,成都市新亚机电设备厂生产的太极杵针(产品专利号:89213016.4)进行杵针干预。杵针处方:命门八阵,配三阴交、阳陵泉、足三里、合谷.运用杵针在特定穴位上进行点叩、升降、开阖、运转和分理;行杵力度以杵力透达皮肉为度,以患者感到酸、麻、胀、重针感外及刺激部位皮肤潮红、局部温热感以及病人特有的全身及局部轻松、舒适、愉悦感。局部行杵的速度每min90~120次,每次30min,每日1次,左右穴位轮流,共干预2周。

1.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对以下指标分别测评:每周静息痛发作频次、疼痛程度。(1)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对疼痛程度予以测评。VAS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测量工具,100mm水平线或垂直线,两端分别标有“无痛”、“剧痛”,患者可指出代表自己疼痛强度的一点。采用自行拟定疼痛分级评定标准,其中VAS数字0为0级;1~33为I级;34~66为Ⅱ级;67~100为Ⅲ级[2]。(2)疼痛疗效评定标准,痊愈:疼痛程度由I~Ⅲ级降为0级;显效:由Ⅲ级降为I级;有效:由Ⅲ级降为Ⅱ级、Ⅱ级降为I级;无效:未变化或增加者。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均数资料先行方差齐性分析,方差齐同者采用t检验,否则先行对数值转换,再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两组周静息痛发作频次

见表1。治疗后两组周静息痛发作频次与治疗前相比,周静息痛发作频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8,P<0.01)。

治疗2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0级例数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Ⅱ和Ⅲ级例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治疗组较对照组减少明显。两组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足的重要原因之一。晚期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大多伴有静息痛。临床上往往采用药物止痛,具有一定疗效,但仍有部分患者疗效不佳,一方面,由于DF患者大多为老年人,由于衰老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一般止痛药物难以奏效。另一方面,一些针对中强度疼痛的止痛药对缺血性疼痛有效,但不持久,按常规剂量和常规间隔,患者仍有很大一部分时间仍将忍受疼痛的煎熬[3]。寻找更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案迫在眉睫。

传统医学认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引发的疼痛多因经络、气血不通而致。外感六淫入侵,可致营卫凝涩,经络闭塞不通而痛,临床上多以益气养阴、温经散寒、活血化瘀通络为法。笔者选用杵针作为主要治疗工具,以命门八阵、河车命强段为主要杵针穴位,结合止痛药物与传统单纯使用药物止痛疗法作对比观察,结果显示治疗前后周静息痛发作频次降低率试验组大于对照组(P<O.O1),试验组疼痛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O.05),提示本法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疼痛的总有效率高,效果明显。

杵针疗法与传统针灸同宗同源,具有温经散寒、行气活血、疏筋通络、补益气血、疗瘫起痹、调和阴阳等功效。在以命门为中宫的八阵穴上行杵针运转、点叩手法,可达到温肾助阳之功。在河车路命门至长强段行杵针升降手法,可温散寒湿。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合谷均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正所谓“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故为治疗下肢疼痛之要穴,杵针点叩此穴可温经散寒、祛湿止痛,达到疏通足太阳经经气之功,通则不痛。诸穴相配寒散湿除,疼痛自止。此外,杵针疗法不仅具有针刺的治疗作用,还兼有按摩之长。在散寒除湿的同时,还可以按摩局部肌肉组织,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同时联合地佐辛用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引起的疼痛,可以增加止痛效果,避免了单纯药物止痛的耐药性、成瘾性。而由于其作为一种无创伤疗法,不会刺破皮肤,避免了对糖尿病血管病变患者造成针刺点易感染、不易愈合的问题,使得患者易于接受,临床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管珩,李光伟,刘志民,等.50岁以上糖尿病人群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相关因素分析.血管外科,2006,7(2):6-10,12.

[2]HerK,MobilyP.Comparisonofselectedpainassessmenttoolsforusewitlltheeldedy.ApplNursRes,1993,6(1):39-46.

[3].李环.张明.王浩.腹浮针辅助治疗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疼痛35例[J].山东中医杂志,2010,29(12):385-386.

标签:;  ;  ;  

杵针疗法结合地佐辛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性疼痛的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