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梅盛开 喜获众芳 ——不同唱法诠释《红梅赞》唱段的审美感受

红梅盛开 喜获众芳 ——不同唱法诠释《红梅赞》唱段的审美感受

论文摘要

中国声乐艺术高等教育不足百年的历史,但今天的中国声乐艺术已成就斐然,取得成就的背后,这是无数声乐艺术者在中国声乐艺术发展道路上的不断探求与创新的结果,也是本民族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吸收与借鉴融合的结果。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洋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影响进一步加深,给中国的声乐艺术注入了新鲜血液,在经历过几次“土洋之争”后,使许多演唱者对美声唱法有了更新的认识,并且开始尝试着借鉴美声唱法的技巧来演唱传统的本民族歌曲,在尝试中我们看到这种新的演唱方式不但没有丧失或削弱传统民歌本身的艺术感染力,反而产生了新的亮点并得到了良好的反响和观众的好评,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其中歌剧《江姐》的主题曲《红梅赞》就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首作品。不管是第一代“江姐”万馥香用传统的民族唱法来演唱《红梅赞》,还是第五代“江姐”王莉用西洋美声唱法演唱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就启迪我们可以通过对《红梅赞》这首作品的不同唱法所带来不同审美感受的研究来探索分析中国民族唱法与西洋美声唱法的异同,通过比较可以更好的促进两种唱法的相互融合并能逐渐完善中国声乐艺术体系,推动其向一个更高层次的方向发展。歌剧《江姐》改编于红色革命小说《红岩》,它的诞生是中国歌剧史上的第二次高峰,曾经红遍大江南北。《红梅赞》作为《江姐》主题曲也是一首被传承了近五十年之久的经典红色歌曲,它经过老一辈艺术家的艰辛努力、仔细打磨并恰如其分的契合《江姐》整部歌剧表达出了革命先烈的爱国奉献精神。本文从歌曲《红梅赞》的诞生、创作反响、不同演唱者通过民族、美声两种演唱方式演唱作品所产生的不同审美效果与感受,以及对两种唱法融合的一些思考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并结合作者本人在学习民族与美声两种唱法时的体会与感受,形象直观的对民族和美声唱法演唱的异同点进行了比较与研究。《红梅赞》不同唱法所收到的良好艺术反响对于启迪今后声乐艺术如何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从五代“江姐”演唱《红梅赞》的各自特点和给我们的不同审美感受可以看出不论是中国民族唱法还是西洋美声唱法都有各自的优点。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在世界文化大融合的背景趋势下,两种唱法要在相互借鉴融合、兼容并包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掘新的亮点,使中国声乐艺术向着一个更高的水平发展。本论文以歌剧《江姐》的主题曲《红梅赞》民、美两种唱法产生的不同审美感受为研究对象,分三章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是对歌剧《江姐》主题曲《红梅赞》创作背景的介绍,首先是分析了小说《红岩》的创作背景以及歌剧《江姐》的创作来源,其次是《红梅赞》的诞生以及几位主创人员在创作时的艰辛历程。第二章先是细致的分析了《红梅赞》的曲式结构,找出整部歌剧《江姐》中出现过《红梅赞》旋律的片段进行详尽的分析,其次论述了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的概念以及铁金用民族唱法演唱的《红梅赞》和王莉用美声唱法演唱的《红梅赞》给人带来的不同审美感受,最后比较了五代“江姐”对《红梅赞》的不同演绎以及所带来的不同审美感受。由此表明了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虽然各有特点,但不管是哪种唱法都是对情感的表达,这就决定了两者可以求同存异,相互融合。第三章是对《红梅赞》传承五十年之久的思考,主要是对歌曲《红梅赞》的创作以及作品本身在当时以及现在所产生的巨大反响与现实意义的分析;在词曲的创作以及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融合三个方面来论述的。《红梅赞》这首作品不但歌词优美、谱曲悠扬,而且在几十年的表演中,我们在它身上看到了中西文化的交融。《红梅赞》的辉煌成就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东方与西方相交流,探索与创新共努力的结果。随着大批优秀青年歌唱家的涌出,那么在今后声乐发展的道路中,我们改革取向应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去努力。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歌曲《红梅赞》的创作背景
  • 第一节 历史的烙印
  • 第二节 《红梅赞》的诞生
  • 第二章 《红梅赞》的不同演唱方法所取得的审美感受
  • 第一节 《红梅赞》作品分析
  • 第二节 《红梅赞》民族唱法审美感受
  • 第三节 《红梅赞》美声唱法审美感受
  • 第四节 比较五代“江姐”对《红梅赞》的演绎
  • 第三章 对《红梅赞》传承五十年之久的思考
  • 第一节 《红梅赞》创作的反响及意义
  • 第二节 优美的词曲创作
  • 第三节 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融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铮铮忠骨魂,芬芳梅花韵——花灯戏《红梅赞》·江姐形象謭析[J]. 艺术评鉴 2020(10)
    • [2].红梅赞[J]. 华北国土资源 2017(01)
    • [3].浅析歌曲《红梅赞》的演唱风格[J]. 黄河之声 2017(09)
    • [4].红梅赞[J]. 晚霞 2018(01)
    • [5].又唱红梅赞[J]. 老友 2017(03)
    • [6].革命英雄“一抹红”——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观的原理试析舞剧《红梅赞》[J]. 明日风尚 2017(15)
    • [7].红梅赞[J]. 开心老年 2013(08)
    • [8].红梅赞[J]. 山西老年 2011(01)
    • [9].红梅赞[J]. 炎黄纵横 2020(03)
    • [10].分析歌曲《红梅赞》[J]. 山西青年 2017(22)
    • [11].永恒的意象 永久的经典——歌曲《红梅赞》浅析[J]. 大众文艺 2011(23)
    • [12].优秀的时代之歌——《红梅赞》和《敢问路在何方》赏析[J]. 职大学报 2012(02)
    • [13].以《红梅赞》为例,看中国“红色舞蹈”[J]. 艺术科技 2016(08)
    • [14].三峡集团《红梅赞》亮相央视[J]. 中国京剧 2017(05)
    • [15].红岩上红梅开——歌剧选段《红梅赞》中江姐音乐形象塑造探析[J]. 北方音乐 2014(08)
    • [16].傲霜斗雪引领百花的诗意人生——《红梅赞》歌词赏析[J]. 职大学报 2016(02)
    • [17].弘扬革命精神,再观红色经典——浅析现代舞剧《红梅赞》[J]. 黄河之声 2013(16)
    • [18].红梅赞——发现事物的意义[J]. 东方少年·阅读与作文 2019(04)
    • [19].不忘初心唱经典 美丽歌声中国行 《红梅赞》2017阎肃经典作品全国公益巡演北京演唱会剪影[J]. 商业文化 2017(17)
    • [20].歌曲《红梅赞》的演唱艺术处理——优美、抒情的英雄主题[J]. 北方音乐 2012(07)
    • [21].灵魂在诉说——观舞剧《红梅赞》有感[J]. 文化月刊 2015(20)
    • [22].生命的涅槃——评现代革命舞剧《红梅赞》[J]. 群文天地 2012(18)
    • [23].两朵“梅花”两岸开放——评阎肃先生的《红梅赞》和刘家昌先生的《梅花》[J]. 词刊 2011(09)
    • [24].红色文化唱响——现代舞剧《红梅赞》的经典诠释[J]. 北方文学 2019(08)
    • [25].红梅赞[J].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17(10)
    • [26].红梅赞,国香第一枝[J]. 名家名作 2016(01)
    • [27].红岩文化 英雄赞歌——舞剧《红梅赞》之简析[J]. 北方文学(下半月) 2011(12)
    • [28].《红梅赞》诞生的前前后后[J]. 晚晴 2008(06)
    • [29].一场精神的洗礼 我演《红梅赞》江姐[J]. 中国戏剧 2020(01)
    • [30].红梅赞 2019阎肃经典作品全国公益巡演(保定演唱会)[J]. 商业文化 2019(25)

    标签:;  ;  ;  ;  ;  

    红梅盛开 喜获众芳 ——不同唱法诠释《红梅赞》唱段的审美感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