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当代中国文明协调发展既是一个十分重大的理论课题,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实践课题。进一步深入研究文明协调发展问题,对帮助我们全面理解、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实践中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要求,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更加成熟和完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对文明协调发展问题,虽然近年来国内学术界有不少学者做了一些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大多是就文明协调发展问题的某个方面(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或者政治文明)问题展开讨论,而从宏观上针对文明协调发展问题展开较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成果还不多见。本文在吸取学界有关文明协调发展问题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注重运用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历史与逻辑相一致、从具体到抽象等辩证思维方法,以及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试图对这一课题做较深入的探讨。在研究思路上,按照以下逻辑思路展开:首先,梳理、界定“文明”概念,讨论文明的基本结构,阐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而科学界定“文明协调发展”的内涵和基本要求;其次,分前期探索、酝酿萌芽、初步形成和完善发展四个阶段,对当代中国文明协调发展的历史进程进行了较为全面、客观的考察,对每个阶段的主要成就和不足做了深入的分析,力图从文明协调发展角度,通过回顾总结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和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形成对当代中国文明协调发展的一些规律性认识,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再次,从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出发,深入分析了当代中国文明协调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通过对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地位和作用的分析,指出当代中国文明协调发展存在诸多问题的原因;最后,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提出推进当代中国文明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笔者在研究过程中,本着创新的学术要求,注重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一些自己的思考和看法,力求使本文的观点达到一定的深度,具有一定的新意。研究当代中国文明协调发展问题,涉及“文明”的概念、文明的结构、“协调发展”等问题。对于“文明”的概念,古今中外的学者有不同的认识。本文认为,所谓“文明”,是指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积极成果,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上所体现出来的进步程度,是一个民族、国家、地域或具有共同精神信仰的群体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关于文明的基本结构,学术界也一直存在着不少争论,有“二分法”、“三分法”、“四分法”甚至“五分法”。本文认为,当代中国文明是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相互适应、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所谓文明“协调发展”即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四个文明之间相互适应、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有序发展的过程和状态。可以从三个层次来概括:在发展内容(发展什么)上要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整体推进;在发展形式(怎样发展)上要求“协调发展”,即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之间的性质上相互适应、数量上比例合理、功能上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和谐有序发展;在发展目的(为什么发展)上,要求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当代中国文明协调发展的历史进程,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即前期探索阶段、酝酿萌芽阶段、初步形成阶段和完善发展阶段。自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促进我国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思想文化建设全面发展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既有极为宝贵的物质文明建设实践经验,也有在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历史教训,本文称之为前期探索阶段。在酝酿萌芽阶段,即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十三届四中全会前,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纠正了前一个时期我们党所犯的历史性错误,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提出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思想,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同时由于在某种程度上相对忽视精神文明建设,也造成了“一手硬,一手软”的失误。初步形成阶段是指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既继承前人,又开拓创新,第一次提出了政治文明概念,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一次较系统地阐述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思想,但在推进文明协调发展的实践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导致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仍比较突出。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科学发展观理论,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在强调加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同时,把社会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确立了社会主义建设四位一体的格局,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和发展观思想,也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贡献。本文称这一阶段为完善发展阶段。宏观上看,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走向文明协调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由不成熟、不系统、不完善的“协调发展”到逐步成熟、系统、完善的“协调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紧紧围绕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不断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而不断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的过程。近60年来,当代中国文明协调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是也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认为,文明协调发展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各个文明之间发展上有不协调、不平衡性,二是指从各个文明内部看,文明发展存在诸多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前者集中表现为过于重视物质文明建设,而相对忽视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导致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协调;而从各个文明内部看,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也很突出。就物质文明建设来看,内部不协调表现在:城市和农村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没有根本改变;不同地区之间物质文明发展不平衡也很突出;物质文明建设的效益低,环境破坏和资源资本消耗代价过大。政治文明建设中的问题集中表现在理论和实践的脱节,政治体制改革和法治进程缓慢。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对思想道德建设尽管非常重视,由于缺乏可操作性的措施,致使效果不明显;而对文化教育事业重视不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滞后,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待提高。社会文明发展内部不协调集中表现在,社会利益关系日趋复杂,社会事业滞后,社会组织建设滞后,社会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文明协调发展中之所以产生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指导思想或思想方法上,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以“重点论”取代了“两点论”,没有坚持全面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如,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忽视了其他方面,对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重视不够;强调思想文化建设,就忽视了经济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其结果是在实践中造成“一手硬,一手软”或“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局面;二是制度和体制机制层面,缺乏完善的保障和促进文明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制度安排,导致在实践上促进和保障四个文明协调发展的能力不足。当代中国文明协调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重大课题。推进当代中国文明协调发展,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要解决好当代中国文明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推进文明协调发展,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见解和看法。一是确立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实现文明协调发展要求的内在统一性,通过宣传教育引导,提高公众和社会各界对文明协调发展的内涵和意义的认识,使文明协调发展的价值共识深入人心。二是从我国现阶段国情出发,正确制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四位一体”协调发展的基本目标,提出分阶段的目标和任务,循序渐进地推动文明实现协调发展。三是以政治文明建设为突破口,推动四个文明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政治体制改革,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建立健全文明协调发展的机制,综合发挥政府-市场-社会三种机制的作用;建立健全能够综合体现文明协调发展状况的指标体系和考核体系,不断完善有利于促进文明协调发展的法律体系和各项政策措施。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三代”与中国文明政教传统的形成[J]. 文化纵横 2019(06)
- [2].漫说文明[J]. 农村百事通 2020(11)
- [3].中国人与中国文明[J]. 全国新书目 2015(10)
- [4].茶叶伴随中国文明 制茶饮茶工艺考究[J]. 中国食品 2020(14)
- [5].特色小镇与文化自觉[J]. 中华民居(上旬版) 2016(06)
- [6].下吐京小学队员网上祭英烈[J]. 辅导员 2017(12)
- [7].中国古文明的诞生[J]. 飞碟探索 2017(04)
- [8].昆仑第一城[J]. 中华书画家 2017(04)
- [9].“新型中国文明”之构建的多维层面[J]. 宁夏党校学报 2019(02)
- [10].道家与中国文明[J].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14(06)
- [11].充满智慧的文明——张舜徽《中国文明的历程》荐读[J]. 语文学习 2020(07)
- [12].走出孤芳自赏的老屋——读李济《中国文明的开始》[J]. 丝绸之路 2013(04)
- [13].“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J]. 时代人物 2010(12)
- [14].日本学者视角中的中国文明——《中国文明:农业与礼制的考古学》述评[J]. 江汉考古 2020(01)
- [15].孙中山的中国文明观[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 [16].新民主主义理论与中国文明发展的道路选择[J]. 法制与社会 2015(02)
- [17].沙漠简史 如何影响中国文明[J]. 科学大观园 2018(24)
- [18].传统水墨象思维学科论——浅析中国文明原创性思维模式[J]. 荣宝斋 2013(03)
- [19].文化经典与中国共产党[J]. 博览群书 2020(08)
- [20].国家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即将评出首批“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J]. 中国医药导报 2017(24)
- [21].气候与中国文明的起源[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9(05)
- [22].秦守雍及其所著《中国文明的起源与中国文明大系》介绍[J].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04)
- [23].读书人站起来[J]. 法制资讯 2011(11)
- [24].文明的自识与自信——“中国文明西来说”及其评论[J].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 2018(01)
- [25].中国最古怪姓氏的趣闻与尴尬[J]. 语文新圃 2008(10)
- [26].把握“爱国真义”大不易[J]. 同舟共进 2009(11)
- [27].古今中西与中国的现代性探索[J].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01)
- [28].论大传统在中国文明和早期国家探源中的意义[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2)
- [29].令人“望而生畏”的怪姓氏[J]. 科海故事博览(智慧文摘) 2008(03)
- [30].令人“望而生畏”的怪姓氏[J]. 传奇文学选刊(女人100)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