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交新词新语的社区文化透视

世纪之交新词新语的社区文化透视

论文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新生事物的层出不穷,现代汉语词汇得到了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在新时期的汉语发展现象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新词语的大量产生,当代社会经济、文化及生活方式的大变动,给新词新语带来了丰富的文化含蕴。新词新语的快速增生,不仅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词汇,增强了现代汉语的表现力,表现出现代汉语构词能力强和兼容性强的特点,也更能准确透露出各阶层人们不同的情绪、心态及文化价值取向、反映出社会观念的更新和群体意识的变化趋势,记录和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习俗和风气。关于汉语新词语前人论述颇多,从现象分析、特点分析、变异形式、产生途径、来源、与社会的关系、意义来研究,从社会、文化及心理功能的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的也层出不穷,但从社区角度来进行新词语的研究却还不多见,以世纪之交这一时间段作为划分来分析新词语研究也很少。新词是指通过各种途径而新创造(或从别的语言中借用)出来的词形,也指一个产生了新语义的固有词形,它是具有基本词汇没有的新形式、新意义或新用法的词语。新词语在不同社会范畴中会受到使用人群的影响,不断发展变化。不同的言语社区有不同的语言风格、语言特色,他们对待语言使用的态度也各不相同。不同的语用主体,使用的新词新语就有所不同。现代社会是经济社会、提倡知识经济、随着电脑的普及,已经进入了网络社会的E时代,学校、网络、商业社区做为现代社会较为活跃的三个领域,具有个案的典型性。本文试图以三个典型的言语社区来研究其中新词语的产生和流行的文化心理因素。并以纪之交为研究的时间界定,因为这段时期的新词语其实质内容与之前的新词新语相比较有很大的不同,文化及生活方式的大变动,使其具有新时期特有的特点。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新词新语的界定以及新词与研究中的一些问题;第二、三、四部分分别是对校园新词语、网络新词语、商业新词语及其文化心理的分析;最后一部分简单阐述了世纪之交新词语带来的启示。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新词新语的界定
  • 1.1 新词新语的定义
  • 1.2 关于新词新语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 1.2.1 新词新语与流行语的关系
  • 1.2.2 字母词可否纳入新词新语
  • 1.2.3 数字词能否纳入新词新语
  • 1.3 本文选取研究对象的典型意义
  • 1.3.1 世纪之交新词新语的特点
  • 1.3.2 学校、网络、商业社区的典型性
  • 第2章 校园新词新语的社区文化透视
  • 2.1 校园新词新语的特点
  • 2.1.1 新颖鲜活、生动幽默
  • 2.1.2 简洁时尚,带有强烈的青春色彩
  • 2.1.3 浓厚的书卷味和校园文化气息,隐含较强的感情色彩
  • 2.2 校园新词新语产生的文化心理机制
  • 2.2.1 富有创造性和批判精神
  • 2.2.2 求知欲和表现欲
  • 2.2.3 较强的现代意识和解放意识
  • 第3章 网络新词新语的社区文化审视
  • 3.1 网络新词新语的特点
  • 3.1.1 表述生动,沟通便捷,情景性突出,具有人情味
  • 3.1.2 专业性强,群族性突出
  • 3.1.3 强烈的语义变异性
  • 3.2 网络新词新语的文化心理
  • 3.2.1 崇尚简单,追求时效的心理
  • 3.2.2 平等心理与参与意识
  • 3.2.3 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的意识
  • 3.2.4 自由开放的时代意识与追逐轻松环境的心理需求
  • 第4章 商业新词新语的社区文化考察
  • 4.1 商业新词新语的特点
  • 4.1.1 数量多,内容庞杂,来源不同,影响深远
  • 4.1.2 风格高雅时尚,具有形象性,富有时代感
  • 4.1.3 生成性与体系性
  • 4.2 商业新词新语的文化心理
  • 4.2.1 营造科技、时尚、委婉的语言氛围的求雅心理
  • 4.2.2 追求品位、崇尚高贵与崇洋的心理
  • 4.2.3 仿效心理
  • 4.2.4 商品意识和新的价值取向
  • 第5章 世纪之交新词新语带给我们的启示
  • 5.1 词语的发展变化及其应用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诱因
  • 5.1.1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 5.1.2 宽松的政治环境造就了开放的社会大环境
  • 5.1.3 不同文化的交流和影响带来了新的活力
  • 5.1.4 新词新语大量出现是语言发展的必然趋势
  • 5.1.5 大众传媒与新词新语的传播密不可分
  • 5.2 新词新语的规范问题
  • 5.2.1 对待新词新语的不同态度
  • 5.2.2 规范化的意义
  • 5.2.3 规范与引导并重,突出灵活、宽容对待,鼓励适当的创新
  • 5.3 结语
  • 第6章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确认过眼神”走红探析[J]. 语文建设 2018(24)
    • [2].新闻传播中新词新语运用方略[J]. 新闻战线 2018(22)
    • [3].基于2015-2017年的新词新语研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03)
    • [4].20新词新语展示中国脉动[J]. 中国科技产业 2017(04)
    • [5].模因论观照下的网络新词新语研究[J].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2)
    • [6].生态翻译学理论对新词新语翻译的启示[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21)
    • [7].从跨文化的角度探讨汉语新词新语的英译[J]. 语文建设 2015(24)
    • [8].高中语文教学如何对待新词新语[J]. 语文天地 2019(07)
    • [9].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对中学生的影响[J]. 语文天地 2019(10)
    • [10].简析汉语政治新词新语的文化负载及其翻译原则[J]. 校园英语 2019(14)
    • [11].如何看待流行文化——以新词新语为例[J].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 2019(05)
    • [12].新媒介与新词新语的发展关系浅析[J]. 中国校外教育 2017(S1)
    • [13].再谈中国新词新语的英译[J]. 文教资料 2009(20)
    • [14].网络新词新语的汉维互译研究[J].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6(04)
    • [15].宛转新词递相传——探究新词新语的文化特征及使用[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08(08)
    • [16].“山寨、躲猫猫、雷人、囧”及其它——2008、2009年新词新语新谈[J]. 语文学刊 2009(21)
    • [17].艺术中职学校语文课堂新词新语运用研究[J]. 现代职业教育 2017(09)
    • [18].浅谈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的关系[J]. 青年文学家 2018(29)
    • [19].流行语变迁记[J]. 求学 2017(07)
    • [20].汉英新词新语的类型学对比研究初探[J]. 校园英语 2016(12)
    • [21].2014年网络新词新语现象探析[J]. 山海经 2015(06)
    • [22].100年,汉语新词新语知多少?[J]. 晚霞 2015(18)
    • [23].网络新词新语[J]. 晚霞 2014(07)
    • [24].学生的智慧让课堂灵动[J]. 课外语文 2014(06)
    • [25].英汉语言新词新语探微[J].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05)
    • [26].网络新词新语[J]. 晚霞 2013(03)
    • [27].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的集体备课[J]. 新课程(教研版) 2009(05)
    • [28].新词新语[J]. 黄金时代 2010(01)
    • [29].走进新词新语 探究流行文化——《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教学设计[J]. 语数外学习(高考语文) 2011(03)
    • [30].如何看待作文中的新词新语[J]. 新课程导学 2011(11)

    标签:;  ;  ;  ;  

    世纪之交新词新语的社区文化透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