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简.奥斯丁后期作品看英国社会各阶层的变化

从简.奥斯丁后期作品看英国社会各阶层的变化

论文摘要

简.奥斯丁(1775-1817)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英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女性作家,她创作了举世公认的英国第一批现实主义小说。尽管有评论家指责,奥斯丁的作品视野狭小,对社会层面关注不够宽广,但她的作品却是当时英国社会的缩影,真实地反映了英国社会的现实。奥斯丁在世时没有在英国文坛上引起任何反响。不过,她辞世后,其名声倒是与日俱增;尤其是到二十世纪,她更是被评论家和史学家们看成是英国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本文立足于作家的后期三部重要作品:《曼斯费尔德庄园》(1814)、《爱玛》(1818)和《劝导》(1818),旨在从社会各阶层变化的角度,结合奥斯丁生活的社会背景,揭示在英国上层阶层的衰落、中间阶层的兴起和女性阶层的变化的背景下,社会道德、婚姻、职业及地产等传统价值观的变化。首先,奥斯丁生活的社会环境对她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战争等重大事件无一不对当时的英国的社会和生活造成巨大震撼。本文从经济、社会历史、社会各阶层的变化三个方面着手指出构成奥斯丁生活的社会背景的几个因素对其文学创作产生的影响。其次,奥斯丁的作品揭示了英国的社会上层开始衰落。十九世纪初,英国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兴的资产阶级逐渐取代了没落的封建地主阶级。英国社会上层所倡导的道德观开始动摇,传统的继承制度及家长占主导地位的贵族的婚姻观开始变化。这些都在奥斯丁的后期作品中一一体现。再次,奥斯丁对自己生活的阶层尤为关注。当时英国的中间阶层呈现新气象。工业革命和拿破伦战争促使商业和海军行业的空前繁荣。奥斯丁的作品反映了以商人和海军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开始壮大,英国传统的职业观和地产观开始变化。商人不再是可鄙的行业,海军不再是收入不稳定的没前途的职业。贵族阶层的命脉——地产已经逐渐失去了吸引力。最后,奥斯丁笔下的女性的社会地位有明显的改善。奥斯丁认为女人和男人一样智力发达、有一样的理性作为出发点;妻子不能盲目顺从丈夫,只有建立在爱情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的婚姻才会和谐持久。另外,随着旧秩序的瓦解,妇女在家庭中的职能的逐步丧失,妇女作为“理智的人”要履行一定的社会职能。根据以上分析,不难理解奥斯丁在英国文坛上经久不衰的原因。迄今,她的小说被翻译成三十多种语言,并拍成电视剧和电影,深受各国人喜爱。毫无疑问,奥斯丁是深受每一代人青睐的文学巨匠。

论文目录

  • Acknowledgement
  • Abstract
  • 摘要
  • Contents
  • List of Abbreviations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Critical Review Abroad
  • 1.2 Domestic Critical Review
  • 1.3 The Layout of The Thesis
  • Chapter Two The Social Background of the Late Eighteenth and the EarlyNineteenth Centuries
  • 2.1 The Economic Reality of Austen's Day
  • 2.2 The Social History of Austen's Day
  • 2.3 Changes of Social Classes of Austen's Day
  • Chapter Three The Fall of the Upper Class in Austen's Later Works
  • 3.1 The Decline of Social Moral Standards
  • 3.2 The Change of the Concept of Heredary System
  • 3.3 The Change of the Marriage Concept of the Upper Class
  • Chapter Four The Rise of the Middle Class in Austen's Later Works
  • 4.1 The Change of the Conventional Concept of the Estate
  • 4.2 The Change of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the Profession
  • Chapter Five Changes of Women's Social Status in Austen's Later Works
  • 5.1 Equal intelligence and Reason
  • 5.2 Romantic Marriage Concept
  • 5.3 The Shift of Women's Function from Family to Society
  • Chapter Six Conclusion
  • Works Cited
  • Publications
  • 相关论文文献

    • [1].罗曼司之迷与奥斯丁的解药[J]. 书城 2020(03)
    • [2].20世纪以来英美奥斯丁研究述论[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8(11)
    • [3].纪念奥斯丁逝世两百周年小辑[J]. 世界文学 2017(04)
    • [4].写与不写之间:谈奥斯丁的文学创新[J]. 世界文学 2017(04)
    • [5].奥斯丁式悖论:“婚”还是“不婚[J].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7(02)
    • [6].从《傲慢与偏见》浅析奥斯丁的婚恋观[J]. 文学教育(上) 2017(11)
    • [7].对约翰·奥斯丁理论的反思和再审视——基于《法理学的范围》之解读[J]. 甘肃理论学刊 2017(04)
    • [8].“奥斯丁热”中的文化研究[J]. 外国文学动态 2013(04)
    • [9].尺牍里的奥斯丁[J]. 世界文学 2014(05)
    • [10].奥斯丁·霍吉 用25年时间寻找答案[J]. 茶博览 2016(11)
    • [11].法理论本质的探讨——兼评判哈特的描述性法理论[J]. 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 2016(00)
    • [12].《理智与情感》与奥斯丁的女性意识[J]. 校园英语 2017(19)
    • [13].约翰·奥斯丁:生平、观点与批判[J]. 北航法律评论 2010(00)
    • [14].“保守奥斯丁”的历史化研究[J].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15(02)
    • [15].穿越时空的经典——奥斯丁作品的现代意义[J]. 芒种 2016(06)
    • [16].大卫·奥斯丁玫瑰[J]. 花卉 2015(02)
    • [17].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文学史中的简·奥斯丁[J].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06)
    • [18].奥斯丁对传统婚姻叙事的解构与超越[J]. 芒种 2012(18)
    • [19].论奥斯丁小说中的父亲形象[J]. 芒种 2013(06)
    • [20].独立法学的存在意义——对奥斯丁《法理学的范围》的简要解析[J]. 山西青年 2013(04)
    • [21].“蛇迷”奥斯丁[J]. 少年月刊 2009(Z1)
    • [22].永远的奥斯丁[J]. 青岛文学 2010(12)
    • [23].教孩子控制情绪的公式[J]. 女性天地 2011(10)
    • [24].浅析简·奥斯丁笔下的女性形象[J].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 2009(03)
    • [25].近70年国内简·奥斯丁小说译介和研究述评[J]. 武陵学刊 2020(02)
    • [26].浅析奥斯丁作品中的“灰姑娘”情结的成因[J]. 戏剧之家 2017(08)
    • [27].文本踪迹中的奥斯丁[J]. 外国文学动态 2014(05)
    • [28].简·奥斯丁的传记研究[J]. 国外文学 2015(01)
    • [29].奥斯丁小说中房子的象征意义[J]. 疯狂英语(教师版) 2011(03)
    • [30].奥斯丁反讽语言中的理性与感情[J]. 作家 2013(24)

    标签:;  ;  ;  ;  ;  

    从简.奥斯丁后期作品看英国社会各阶层的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