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原子论文-谭志阳,陈森,吴平

钠原子论文-谭志阳,陈森,吴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钠原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低压钠灯,谱线强度,非等温等离子体,日冕模型

钠原子论文文献综述

谭志阳,陈森,吴平[1](2019)在《钠原子光谱实验中双黄线谱线强度比值的讨论》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低压钠灯的工作原理,发现低压钠灯中等离子体处于非局域热平衡态.本文采用适用于非等温等离子体的日冕模型对钠原子光谱实验中双黄线谱线强度比值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误差5%,很好地解释了实验现象.(本文来源于《大学物理》期刊2019年05期)

孙闻,杨绍斌,沈丁,董伟[2](2019)在《单层石墨烯表面钠原子吸附行为的第一性原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构建了3种典型的石墨烯吸附钠原子模型(Na_xC_(72)(1≤x≤7)),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对其进行了系统计算,研究了最低能量构型的吸附能、平均电压、重迭布居以及原子布居、电荷密度差分、电子局域密度和态密度等性质。通过吸附能确定石墨烯表面最可能的钠原子吸附形式,当钠原子吸附数量x<5时,钠原子优先以双面吸附的形式吸附于石墨烯表面;当x≥5时,钠原子以团簇的形式吸附于石墨烯表面。平均电压计算结果表明,随着x的增加,平均电压先降低后出现升高趋势,对应x=4时石墨烯吸附钠的最大容量达124 mAh/g。电荷密度差分、电子局域密度及Mulliken布居分析表明,临近石墨烯表面的钠原子3s电子转移至石墨烯的反键π轨道,钠原子和碳原子之间形成弱离子键,距离石墨烯表面较远的钠原子3s电子与周围钠原子共享,钠原子之间形成金属键。态密度计算结果表明,随着x的增加,Na_xC_(72)(1≤x≤7)的费米能级向石墨烯反键π轨道移动,导电性增强。(本文来源于《新型炭材料》期刊2019年02期)

杨俊伟[3](2018)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钠原子在不同直径碳纳米管内部和外部的吸附》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钠原子在不同直径的碳纳米管内部和外部的吸附。选取(8,0)~(22,0)手性的碳纳米管模拟不同直径的碳纳米管。在碳纳米内部,钠原子能吸附在碳纳米管中心位置或靠近管壁的位置;而在碳纳米外部,钠原子仅能吸附在靠近碳纳米管壁位置。对于不同直径的碳纳米管,钠原子在(8,0)手性碳纳米管内部吸附能最强,这是由于钠原子几乎位于(8,0)碳纳米管的中心位置,导致钠原子与碳纳米管上多个碳环有相互作用。此外研究了钠原子的吸附距离,Mulliken布局分布,以及吸附钠原子引起体系电荷密度的重新分布。(本文来源于《上海电机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师应龙,刘晓斌,张登红,颉录有,董晨钟[4](2018)在《钠原子KLL俄歇衰变速率和电子角分布特性的理论计算(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Since Mehlhorn’s[1] prediction that Auger electrons will in general show an anisotropic angular distributi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is phenomenon has found increasing interest and considerable progress has been achieved. The main reason for this(本文来源于《第七届全国计算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8-08-07)

任立庆,刘孝利,李凡,王兆华,李小龙[5](2018)在《钠原子系统中叁光子跃迁的理论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微扰理论研究了纳原子系统中叁光子跃迁过程。该过程涉及到了共振与近共振通道组内和组间的干涉效应。研究了终态布居与激发光场中心波长,带宽以及相位阶跃幅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光场相位整形技术可以调节干涉的性质,从而实现终态布居的操控。(本文来源于《榆林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巴金,胡雄,闫召爱,郭商勇,程永强[6](2018)在《廊坊地区中间层顶钠原子垂直动力学输送特征观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廊坊观测站(40.0°N,116.3°E)钠荧光多普勒激光雷达观测数据对钠原子的重力波输送和湍流输送进行分析,利用流星雷达观测数据对钠原子的环流输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重力波动力学输送、重力波化学输送、湍流混合输送及环流输送对钠原子输送贡献的量级相当.其中重力波动力学输送在85~100km整体为负向,在90~95km占主要地位的平均输送速度为-3.1cm·s~(-1);重力波化学输送在85~94km为正向,94~100km基本为负向,在85~90km占主要地位的平均输送速度为3.3cm·s~(-1);湍流混合输送在85~95km为负向,95~100km为正向,在85~90km占主要地位的平均输送速度为-4.9cm·s~(-1);85~100km环流输送整体为正向,平均输送速度为1cm·s~(-1).88~95km四种动力学输送产生的平均合速度为-1cm·s~(-1),负向的垂直输送特征对钠原子"源""汇"平衡十分重要.本文结果可为不同大气圈层之间重力波产生的能量物质交换机制研究和圈层之间的耦合过程研究提供观测事实参考,为大气化学成分的垂直输送机制建模提供参数化依据.(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孙闻,杨绍斌,唐树伟,董伟,李思南[7](2018)在《单层石墨烯吸附气态钠原子第一性原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单层石墨烯不同嵌钠结构NaxC18(x=1~6)的能量、嵌钠电位和电子结构.结果表明:在石墨烯嵌钠过程中,钠优先选择嵌入六碳环正上方,并将自身电子转移给相邻近的6个碳原子形成离子键.随着x的增加,钠原子的电子密度减少,导致C-Na键平均键长增大,C-C键平均键长减小;随着x的增加,嵌钠电位逐渐下降并在0.08 V左右出现电压平台;当x=6时,Na6C18的电压为0.01.(本文来源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李礼航[8](2017)在《钠原子集群后向共振散射增强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望远镜不仅是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重要科学工具,也是监测地球轨道、预警飞行器碰撞的守望者。但是大气湍流导致的波前畸变会导致大型地基望远镜的实际分辨率大幅下降,因此世界各大望远镜正竞相发展基于钠导星的自适应光学(AO)技术,以校正大气湍流导致的波前畸变。钠导星作为AO系统的信标源,其亮度是决定AO系统波前探测精度和响应速度的关键因素。尽管当前的钠导星亮度仍然限制着AO系统性能,科学家们已经开始研究下一代AO系统,并对导星亮度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根据钠导星激光技术的最新进展,从利用钠原子集群自旋极化和钠原子高能级两方面重点探索提高钠导星亮度的方法,并评估钠导星亮度提升潜力。1.提升钠导星亮度,需要深入理解在钠层的特殊环境下光与原子相互作用物理机理。本文引入“集群”的概念描述钠原子在态空间和速度空间的运动特性。推导了包含电偶极跃迁、电子磁矩与磁场的耦合、自旋交换碰撞、自发辐射、运动弛豫、光子反冲和速度交换碰撞的Bloch方程。在处理速度交换碰撞的过程中使用了更加符合实际的碰撞函数。根据Bloch方程建立了可以并行计算的数值模型,尤其适合求解钠原子集群在态空间和速度空间的时间演化过程。2.双频再泵浦既是防止下泵浦效应的有效方法,也是维持钠原子自旋极化的重要条件。开展了基于单频连续波激光器在钠池中的共振散射实验,测量了最佳再泵浦频移为1712 MHz,最佳再泵浦比例为14%,说明(3S_(1/2),F=1)→(3P_(3/2),F’=2)跃迁是把钠原子从(3S_(1/2),F=1)态抽运到(3S_(1/2),F=2)态的高效通道;实验结果与欧洲南方天文台的理论预测和星火光学靶场的实地测试数据相吻合,证明基于钠池的实验有重要参考价值;通过分析自旋弛豫速率和泵浦强度对再泵浦效果的影响,合理地解释了不同文献再泵浦效果不一致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用再泵浦远程测量大气自旋弛豫速率的新方法。3.综合考虑钠原子在态空间和速度空间的分布是优化激光参数的关键。分析了圆偏振光学泵浦动力学过程,演示了拉莫尔进动同步光学泵浦;一方面,提高泵浦强度能有效提高原子极化速度和极化率,另一方面,光子反冲和饱和效应会分别从速度空间和态空间降低较高泵浦强度时钠原子的激发效率,所以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来优化激光参数。鉴于钠导星的多普勒展宽为1 GHz,远远大于钠原子的10 MHz自然线宽,功率小于50 W的连续波和长脉冲激光器还不能使多普勒宽度范围内的原子都达到最佳泵浦强度,所以在优化光谱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激光功率仍然能有效提升导星亮度。4.把钠原子激发到比3P_(3/2)更高的能级,有望提高钠原子利用效率和导星亮度。本文详细论证通过3S_(1/2)→3P_(3/2)→3D_(5/2)闭环级联跃迁产生589 nm+819 nm双色钠导星的可行性。使用589 nm+819 nm两台单频激光器开展了级联双共振散射实验:测量了级联共振中心波长和吸收光谱、589 nm和819 nm相对荧光亮度,为双色钠导星对光源的频率稳定性、光谱和泵浦强度的要求提供参考;建立了基于Bloch方程的双色钠导星数值模型,计算了用平均功率为20 W的长脉冲激光器激发的回波光子,计算结果显示:与589 nm钠导星相比,双波长钠导星对589 nm回波光子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同时有望在819 nm额外获得40%的近红外回波光子,从而有效提高钠导星亮度;如果激光的平均功率都达到100 W,仅819 nm波长就有望得到8-17×10~6 ph/s/m~2的回波光子,对应7.5-6.5等星。589 nm+819 nm双色钠导星不仅有望提高钠导星亮度,也是最具现实意义的近红外导星方案。(本文来源于《国防科技大学》期刊2017-11-01)

许昌[9](2017)在《基于双光子激发钠原子回光的589nm和820nm激光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基望远镜对空间目标进行观测时,大气湍流等扰动引起的波前相位畸变将极大地降低成像分辨率,即望远镜“看的清”问题;在高功率激光系统中,大气湍流等扰动导致的倾斜误差,使得发射激光在远场目标物上晃动,降低远场的能量集中度,即望远镜“看的准”问题。采用基于单色回光的自适应光学技术可以解决“看的清”问题;采用双色或多色回光可以解决“看的准”问题。通过上述两个问题的解决,可以实现100%的天空观测覆盖率。钠回光是自适应光学望远镜的理想回光。钠回光光源是产生钠回光的核心之一,按照其运转方式,可分为连续波和微秒脉冲两种。相比连续波钠回光,准连续微秒脉冲钠回光可提供时间选通机制,消除大气瑞利散射的干扰,大大提高大气波前畸变探测信噪比。鉴于此,本文提出了采用589 nm和820nm激光进行双光子级联激发中层大气钠原子获得钠回光来校正波前畸变和倾斜误差的路径;开展了准连续589nm和准连续820 nm钠回光激光技术研究,以期解决上述两个问题。理论上,对影响钠回光激光器功率或能量、光束质量的增益介质热效应这一共性问题进行了分析,介绍了热近非稳腔的设计以及热致双折射补偿技术,对589 nm和820 nm激光腔型设计提供了指导作用;接着对钠回光激光器产生特殊波长这一共性技术——非线性变频技术进行了介绍,因倍频是和频特例,以和频为例,通过理论推导和数值计算,得到了基频光功率密度和晶体的尺寸与和频效应的关系,为589 nm和820 nm激光设计中的高效的频率变换提供了理论基础。实验方面,在增益介质热效应、变频技术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的基础上,选用叁镜环形振荡腔方案,采用高功率侧泵激光头技术、热管理与热效应补偿技术、弛豫振荡抑制技术、线宽压窄及波长控制等技术,利用双棒串接热近非稳腔的设计,获得了高光束质量、窄线宽、可调谐准连续微秒脉冲1064 nm和1319 nm种子激光输出;采用主振放大的结构,利用空间模式匹配、时域匹配、双程放大等技术,获得了功率100 W的1064 nm激光输出以及72 W的1319 nm激光输出;接着采用LBO晶体I类非临界相位匹配,进行了高效和频,获得了35 W的589 nm激光;同时基于Labview语言编写控制程序,采用步进电机与PZT复合系统分别粗调谐和精调谐标准具角度实现黄光频率的稳定控制,获得了扫描范围589.002nm-589.182nm(155GHz),线宽0.3 GHz,波长漂移±0.2 GHz的波长可大范围高精密调谐的589.159 nm钠回光激光器,在此基础上,成功研制了最高输出功率33 W,光束质量因子M2=1.4,线宽0.3 GHz,波长漂移±0.2 GHz的微秒脉冲钠回光激光器实用化样机,并稳定工作12小时以上;最后,于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成功进行了激光钠回光外场试验,观测到钠回光,回波效率大于140 photons-m2/s/W/ion,超过了TMT的要求,通过了TMT组织的方案可行性评审,实现了国内此领域的重要突破。同样在增益介质热效应、变频技术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的基础上,首先采用热致双折射补偿技术,利用双棒串接热近非稳腔、主振放大的结构的设计,获得了大能量微秒脉冲1064 nm激光输出;接着,使用具有高损伤阈值的LBO晶体I类非临界相位匹配进行腔外倍频获得了大能量532 nm激光输出;选用驻波腔结构,理论上使用速率方程对振荡腔的输出能量进行了计算,实验上利用大能量532 nm激光器,通过选取合适的泵浦区域,采用模式匹配、棱镜调谐技术完成了89 m J的819.7 nm激光输出,接着通过增大钛宝石晶体尺寸,采用双折射滤光片选频、标准具压窄线宽技术实现了能量132.5 m J,脉宽100μs的819.710 nm激光输出,该脉冲能量为目前百微秒量级819.710 nm钠回光激光器的最大能量。(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7-06-01)

任珂娜[10](2017)在《激光冷却俘获中性钠原子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冷原子的科研研究领域,冷原子的制备无疑是所有基于冷原子研究的实验的第一步,也是实验能否取得进一步研究的基础,可以说冷原子的制备在整个冷原子相关实验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本文是关于激光冷却俘获中性钠原子的实验研究中制备钠冷原子的详细说明,其中包括整个真空系统的设计,用于激光冷却中性钠原子的各个激光束的生成光路,能够产生589nm的激光源的选择,以及二维磁光阱,塞曼减速器,叁维磁光阱所需要的磁场的来源,最后说明了具体优化哪些实验参数使得在叁维磁光阱真空玻璃腔室中冷却俘获钠原子数达到108。本文首先介绍在冷原子以及超冷原子领域近年以来发展起来的一些成熟的新兴技术,其中包括光晶格技术,Feshbach共振技术,原位成像,光学锁相环,以及利用拉曼光耦合自旋态的方式产生的自旋-轨道耦合超冷原子气体的技术等。这些技术极大的丰富的冷原子以及超冷原子的研究领域,使得越来越多的科研学者投身到物理学前沿领域探索物理世界未知的美丽与精彩。接着引入本文的研究对象钠原子,说明了为什么选取钠原子作为我们的实验研究对象,介绍了冷却俘获钠原子的真空系统,说明了真空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每一部分的功能以及作用,各个部分直接如何相互衔接,使得钠原子最终被冷却俘获到叁维磁光阱真空玻璃腔室中,其中的亮点是钠源在真空系统中的放置。其次本文介绍了用于冷却俘获钠原子的激光系统。我们实验上冷却俘获钠原子的基本手段是磁光阱和塞曼减速器的相互配合,采用二级冷却的方法,首先是二维磁光阱和塞曼减速器首先冷却俘获一部分钠原子,然后将这些冷原子源通过一束推送光束经由差分管被推送到叁维磁光阱真空玻璃腔室中再次被冷却俘获。目前市场上并没有直接产生589nm的二极管激光器,而可以直接产生589nm的染料激光器不符合我们的实验要求,最终我们采用激光倍频技术获得冷却俘获钠原子的激光光源。接着在文章中详细介绍了如何规范安全的开启和关闭激光器,真个实验光路图的设计以及用于冷却俘获钠原子的各个激光束的频率失谐的设置问题。紧接着介绍我们在实验中冷却俘获中性钠原子的亮点四极磁场的设计,我们并没有采用传统的使用亥姆霍兹线圈通过通以恒定电流产生稳定四极磁场的传统设计,而是选用由永磁铁构成的永磁铁组产生我们实验所需要的用于二维磁光阱和塞曼减速器的磁场。这样使得整个二维磁光阱和塞曼减速器对钠原子的冷却俘获装置变得更加简洁,在确保实验效果的前提下。之后介绍我们在叁维磁光阱真空玻璃腔室中看到初次被冷却俘获的钠原子后通过合理优化各个实验参数,其中包括塞曼减速冷却光的频率失谐量,塞曼减速冷却光的偏振,二维磁光阱冷却光的频率失谐量以及推送光的频率失谐量,最终实现了在叁维磁光阱真空玻璃腔室中冷却俘获的钠原子数达到108,当然这并不能满足我们后续实验的要求。最后通过对全文的总结,指出整个实验我们取得的一些成果以及经验,说明我们后续需要努力的方向。(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17-06-01)

钠原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构建了3种典型的石墨烯吸附钠原子模型(Na_xC_(72)(1≤x≤7)),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对其进行了系统计算,研究了最低能量构型的吸附能、平均电压、重迭布居以及原子布居、电荷密度差分、电子局域密度和态密度等性质。通过吸附能确定石墨烯表面最可能的钠原子吸附形式,当钠原子吸附数量x<5时,钠原子优先以双面吸附的形式吸附于石墨烯表面;当x≥5时,钠原子以团簇的形式吸附于石墨烯表面。平均电压计算结果表明,随着x的增加,平均电压先降低后出现升高趋势,对应x=4时石墨烯吸附钠的最大容量达124 mAh/g。电荷密度差分、电子局域密度及Mulliken布居分析表明,临近石墨烯表面的钠原子3s电子转移至石墨烯的反键π轨道,钠原子和碳原子之间形成弱离子键,距离石墨烯表面较远的钠原子3s电子与周围钠原子共享,钠原子之间形成金属键。态密度计算结果表明,随着x的增加,Na_xC_(72)(1≤x≤7)的费米能级向石墨烯反键π轨道移动,导电性增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钠原子论文参考文献

[1].谭志阳,陈森,吴平.钠原子光谱实验中双黄线谱线强度比值的讨论[J].大学物理.2019

[2].孙闻,杨绍斌,沈丁,董伟.单层石墨烯表面钠原子吸附行为的第一性原理[J].新型炭材料.2019

[3].杨俊伟.密度泛函理论研究钠原子在不同直径碳纳米管内部和外部的吸附[J].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18

[4].师应龙,刘晓斌,张登红,颉录有,董晨钟.钠原子KLL俄歇衰变速率和电子角分布特性的理论计算(英文)[C].第七届全国计算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摘要集.2018

[5].任立庆,刘孝利,李凡,王兆华,李小龙.钠原子系统中叁光子跃迁的理论模拟[J].榆林学院学报.2018

[6].巴金,胡雄,闫召爱,郭商勇,程永强.廊坊地区中间层顶钠原子垂直动力学输送特征观测分析[J].地球物理学报.2018

[7].孙闻,杨绍斌,唐树伟,董伟,李思南.单层石墨烯吸附气态钠原子第一性原理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8].李礼航.钠原子集群后向共振散射增强机理研究[D].国防科技大学.2017

[9].许昌.基于双光子激发钠原子回光的589nm和820nm激光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

[10].任珂娜.激光冷却俘获中性钠原子的实验研究[D].山西大学.2017

标签:;  ;  ;  ;  

钠原子论文-谭志阳,陈森,吴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