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随着深海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小型水下潜器的研究已经成为了现在的研究热点。鱼类游动具有高速、高效、高机动性和低噪音等特点,对研制小型水下潜器的推进系统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鱼类的游动模式可分为尾鳍摆动式和胸鳍摆动式两大类,本文先后以尾鳍摆动式和胸鳍摆动式为研究对象,运用CFD软件对三维尾鳍和三维胸鳍的非定常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给出了各相应计算工况下的水动力性能和流场结构。本文首先研究了三维柔性尾鳍弦向变形的非定常流场,研究了弦向变形系数、幂指数和弦向变形长度对其水动力性能的影响,随后在此基础上,考虑了弦向展向同时变形对水动力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弦向展向相位角以及展向变形系数、展向变形长度在相位角为90度和0度时的水动力性能。其次,建立三维胸鳍的计算模型,对刚性胸鳍单自由度、两自由度的运动,以及柔性胸鳍的摇翼运动情况分别进行了计算,研究了各计算工况下的水动力系数变化情况。最后,以蓝鳍金枪鱼为原型,建立了鱼体+尾鳍+胸鳍的计算模型,探讨了由于尾鳍、胸鳍运动而产生的涡流场结构。本文的研究表明,在考虑了展向变形后,柔性尾鳍的推进性能相比较只有弦向变形时有一定的提高,在弦向展向相位角90度时,能获得最佳的推进效果;建立的三维胸鳍运动模态与数值计算模型,为探讨胸鳍在不同姿态下的水动力特性提供了研究基础;同时建立的鱼体+尾鳍+胸鳍数值计算模型,能够为小型水下航行器的水动力设计和运动控制提供设计依据。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1.2 仿生推进模式的研究进展1.2.1 鱼类推进模式的分类1.2.2 BCF 推进方式1.2.3 MPF 推进方式1.3 鱼类推进机理的研究进展1.3.1 仿生推进机理的理论研究1.3.2 仿生推进机理的实验研究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二章 计算流体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和数值计算方法2.1 数学模型2.1.1 控制方程2.1.2 湍流模型2.2 数值计算方法2.2.1 数值离散方法2.2.2 数值离散算法2.3 动网格技术2.3.1 动网格守恒方程2.3.2 网格更新算法2.3.3 网格交界面的处理2.4 FLUENT 软件简介2.5 本章小结第三章 三维柔性尾鳍非定常流场数值计算3.1 计算模型3.1.1 新月形尾鳍尺寸的确定3.1.2 计算区域的确定与网格划分3.1.3 边界条件的确定3.2 三维柔性摆动尾鳍的运动模型3.2.1 运动方程3.2.2 弦向变形方程3.2.3 展向变形方程3.2.4 力系数和推进效率的定义3.3 数值计算及结果分析3.3.1 弦向变形对水动力性能的影响3.3.2 展向变形的验证计算3.3.3 三维尾鳍弦向展向变形的水动力性能计算3.3.4 尾迹涡系流场结构特点的分析3.4 本章小结第四章 三维仿生胸鳍非定常流场数值计算4.1 计算模型4.1.1 三维仿生胸鳍尺寸的确定4.1.2 计算区域的确定与网格划分4.1.3 边界条件的设定4.2 数值计算及结果分析4.2.1 验证计算4.2.2 刚性胸鳍的水动力性能计算4.2.3 柔性胸鳍的水动力性能计算4.2.4 胸鳍表面压力分布分析4.3 本章小结第五章 鱼体+尾鳍+胸鳍非定常流场数值计算5.1 计算模型5.1.1 三维鱼体整体模型尺寸的确定5.1.2 三维鱼体整体模型的建立5.1.3 网格的划分5.1.4 二维模型的建立5.1.5 边界条件的确定5.2 数值计算及结果分析5.2.1 三维鱼体+尾鳍的水动力计算5.2.2 二维鱼体+尾鳍+胸鳍的水动力计算5.3 本章小结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6.1 主要结论6.2 研究展望参考文献致谢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奖详细摘要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仿生推进论文; 柔性鳍论文; 数值模拟论文; 水动力性能论文; 流场结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