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城市再生是城市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催化视角下的城市研究是国外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领域出现的新理念和新方法,文化则是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再生关注的焦点。本文综合三者的研究特点,提出了“城市再生的文化催化”命题,逻辑论证则是通过“是什么?用什么?怎么样?怎么用?”四个基本设问而顺序展开。一个问题:城市催化式再生“是什么”?基于城市催化剂理论与城市针灸理论,本文提出从催化视角研究城市再生,明确提出“城市催化式再生”的内涵、研究特点以及三个研究要素,从而引出全文的研究框架。第二个问题:“用什么”来催化?引出“文化”作为城市再生催化剂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研究了文化催化城市再生的国际历程,文化影响城市发展的未来趋势,以及当前国际城市的文化定位,得出文化是当前启动城市再生的必然引擎。第三个问题:城市再生的文化催化“怎么样”发挥催化效能,对城市带来“怎么样”的效应?不同类型的文化在城市再生过程中的实践效果和特点如何?本文从催化反应动力的角度,将文化的“活性”和“载体”分离,提取出文化的“物”、“事”、“人”三种载体类型,进而建构城市催化的三个模型:前摄催化、倒摄催化、整合催化。在此基础上,本文从环境、经济、社会三个方面研究文化催化的实效。第四个问题:城市开发部门和规划部门可以采取哪些策略,“怎么用”文化的催化活性?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选取了上海市8个典型案例,按照“历史文化、外来文化、先锋文化、大众文化”四种类型进行个案研究和横向对比,总结出上海在利用文化来启动城市开发的主要特点。在全文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从“战略平台、规划管治、支持系统”三个层面建构了城市文化催化的战略机制,以进一步从制度层面引导和保障文化在城市中的地位和作用。最后,是对本文的研究工作进行归纳总结,基于以上研究提出“城市再生的文化催化”这一命题的主要创新之处和研究意义,并对未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1章 绪论1.1 缘起1.1.1 现象:莫干山路50号艺术仓库(M50)的走访与思考1.1.2 思考:文化对城市再生的促进作用1.1.3 方法:城市催化剂理论的启示1.2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2.1 研究背景1.2.2 研究意义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1.3.1 研究目的1.3.2 研究方法1.4 研究内容与文章框架1.4.1 研究内容1.4.2 文章框架分析图第2章 基础理论——催化视角下的城市研究2.1 城市催化剂理论2.1.1 城市催化剂理论的提出和内涵2.1.2 城市催化剂理论的特点2.1.3 城市催化剂理论的案例运用——密尔沃基的市区再生2.1.4 城市催化剂理论的其他应用与发展2.2 城市针灸理论2.2.1 城市针灸理论的提出和内涵2.2.2 城市针灸理论的特点2.2.3 城市针灸理论的案例运用——巴塞罗那的城市再生2.2.4 城市针灸理论的其它应用与发展2.3 城市催化式再生:城市再生的催化研究2.3.1 城市再生的内涵2.3.2 催化视角的引入2.3.3 催化视角引入的理论支持2.3.4 城市催化式再生的内涵、研究要点与结构体系2.3.5 相关理论辨析:城市催化剂、城市针灸、城市催化式再生理论第3章 催化因子——文化是城市再生的引擎3.1 催化剂活性研究3.1.1 催化剂活性的内涵3.1.2 催化剂活性的社会学语境转换3.1.3 活性与活力的差异辨析3.1.4 城市研究的焦点转换——从活力到活性3.2 文化的内涵与层次3.2.1 文化内涵的中外界定3.2.2 文化的三层次理论3.3 文化是城市再生催化因子的必然选择3.3.1 系统整合与要素分解——文化因子的析出3.3.2 历史——文化与城市发展的国际历程3.3.3 未来——文化与城市发展的国际趋势3.3.4 当下——国际城市的文化定位3.3.5 中国——跨时代城市建设的文化强音第4章 催化模型——基于文化载体的模型建构4.1 载体和催化剂载体的内涵4.2 文化载体的类型4.2.1 文化通过载体发挥效能4.2.2 从文化三层次论到文化载体三层次论4.2.3 文化的"物"载体4.2.4 文化的"事"载体4.2.5 文化的"人"载体4.3 建构城市再生的催化模型4.3.1 模型与模型方法4.3.2 催化反应过程的分解4.3.3 城市催化式再生的模型建构4.3.4 三个模型的关系辨析4.4 城市催化式再生模型的国际案例阐释4.4.1 倒摄催化——伯明翰的创意产业园4.4.2 前摄催化——毕尔巴鄂的古根海姆博物馆4.4.3 整合催化——"欧洲文化之都"格拉斯哥第5章 连锁反应——文化催化与城市整体再生5.1 文化催化的效应分析5.1.1 文化催化的连锁反应5.1.2 文化的评价与研究5.2 基于"物"载体的文化功能融入与城市环境再生5.2.1 文化重塑城市的物质空间5.2.2 分析逻辑——"点、线、面"的空间解读5.2.3 建筑设施:城市物质空间的"点"再生策略5.2.4 公共交通:城市物质空间的"线"再生策略5.2.5 公共空间:城市物质空间的"面"再生策略5.3 基于"事"载体的文化价值链联动与城市经济再生5.3.1 文化价值的二重性和文化资本化5.3.2 价值链与文化价值链的内涵5.3.3 分析逻辑——文化价值链联动下的城市经济响应5.3.4 文化的直接经济效应5.3.5 文化的间接经济效应5.4 基于"人"载体的文化参与与城市社会再生5.4.1 文化与社会文明的共振5.4.2 分析逻辑——"理念与实践"的整合研究5.4.3 理念:基于人本主义的文化影响研究5.4.4 实践:基于文化参与建构城市的社会资本5.5 城市再生实践中的误区分析5.5.1 辩证视角下的误区分析5.5.2 目标错位5.5.3 实践错位第6章 实证分析——上海市8个典型案例研究6.1 上海市的近代历程与典型案例筛选6.1.1 上海城市发展的近代历程简述6.1.2 "海派文化"的演变与时代特征6.1.3 案例筛选原则6.1.4 典型案例的初步分析6.2 文化催化的"VCE"分析矩阵——从建筑走向城市的实证判定6.2.1 "V"——维特鲁威(Vitruvius)的建筑三要素6.2.2 "C"——文化催化(Catalysis)的六要素分析6.2.3 "E"——城市再生效应(Effect)的综合评价6.3 上海外滩——现代城市空间下的符号展演6.3.1 文化脉络——外滩的历史变迁6.3.2 建筑再生——外滩万国建筑群的前世今生6.3.3 文化催化的要素分析6.3.4 文化催化"VCE"解读——现代城市空间下的符号展演6.3.5 从外滩走向世界——奏响2010世博会的文化乐章6.4 多伦路步行街——时空转换的文化限度6.4.1 文化脉络——名人风采与城市记忆6.4.2 街区再生——从文化名人到商业步行街的开发6.4.3 文化催化的要素分析6.4.4 文化催化"VCE"解读——时空转换的文化限度6.4.5 多伦路与四川北路的贯通——融入商圈的文化助力6.5 松江新城——英伦风貌的移植6.5.1 文化定位——纯粹的新城新貌6.5.2 文化原型——英伦经典风貌的移植6.5.3 文化催化的要素分析6.5.4 文化催化"VCE"解读——外来文化的整体移植6.5.5 从泰晤士小镇到松江新城——特色风貌聚焦下的新城发展6.6 安亭新镇——德国风貌的移植6.6.1 文化定位——从国际汽车城到德国小镇6.6.2 文化模型——"K城"模式与包豪斯风格6.6.3 文化催化的要素分析6.6.4 文化催化"VCE"解读——外来文化的移植与折衷6.6.5 从魏玛原墅到安亭新镇——以建筑文化定义城市未来生活6.7 莫干山路50号——先锋文化与产业建筑的契合6.7.1 历史脉络——莫干山路50号的前世今生6.7.2 建筑再生——从工业区到艺术仓库的功能转换6.7.3 文化催化的要素分析6.7.4 文化催化"VCE"解读——先锋文化与产业建筑的契合6.7.5 从M50到苏州河畔仓库群——先锋文化激活的老工业区再生6.8 泰康路"田子坊"——创意产业与居住里弄的共生6.8.1 历史脉络——泰康路"田子坊"的变迁6.8.2 建筑再生——从里弄工厂到"田子坊"创意街区6.8.3 文化催化的要素分析6.8.4 文化催化"VCE"解读——创意产业与居住里弄的共生6.8.5 从田子坊到淮海社区——先锋文化激活的社区再生6.9 新福康里——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6.9.1 里弄旧貌6.9.2 新社区建造6.9.3 文化催化的要素分析6.9.4 文化催化"VCE"解读——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6.9.5 从新福康里到"静安模式"——在城市生活中建构形式的意义6.10 上海新天地——建筑表皮下的功能再生6.10.1 文化脉络——上海的里弄情结6.10.2 街区再生——融入文化的地产开发6.10.3 文化催化的要素分析6.10.4 文化催化"VCE"解读——建筑表皮下的功能再生6.10.5 从"新天地"到"大新天地"——文化催化下的版图重构6.11 综合比较与主要结论6.11.1 历史文化的催化6.11.2 外来文化的催化6.11.3 先锋文化的催化6.11.4 大众文化的催化第7章 路径探索——建构文化催化的战略机制7.1 研究定位与战略层次7.1.1 路径探索的研究定位7.1.2 战略机制的三个层次:战略平台、规划管治、支持系统7.2 搭建文化催化的战略平台7.2.1 认知层次——确立城市再生的文化催化的愿景7.2.2 实践层次——建立文化载体的资源系统7.3 增强文化催化的规划管治7.3.1 能力建设的概念与历史演进7.3.2 能力建设的二位一体:领导力建设、多方合作7.3.3 "以行动为中心"的领导力建设7.3.4 推动文化催化的多方合作7.4 保障文化催化的系统支持7.4.1 资金支持7.4.2 政策法律支持7.4.3 技术支持第8章 结论与展望8.1 新的视角:城市催化的理念引入8.2 新的体系:城市催化式再生的理论探索8.3 新的方法:文化的活性和载体的分离与整合8.4 新的实证:上海市文化催化典型案例的系统梳理8.5 新的机制:城市文化催化的战略机制8.6 新的方向:城市再生的文化催化研究向横纵拓展致谢参考文献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城市再生论文; 城市催化论文; 文化论文; 上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