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豆疫霉根腐病菌分离检测及致病型研究

黑龙江大豆疫霉根腐病菌分离检测及致病型研究

论文摘要

大豆疫霉根腐病(Soybean Phytophthora Root Rot)是由大豆疫霉根腐病菌(Phytophthora sojae Kaufmann and Gerdemann)侵染大豆引起的,是大豆的毁灭性病害。其特点是土壤传播、分布广、危害重。大豆疫霉根腐病菌已广泛分布于世界大部分大豆生产区。在我国1989年沈崇尧等首次分离到大豆疫霉根腐病菌并证实大豆疫霉根腐病在我国的存在。目前该病害在黑龙江大豆产区发生逐年加重,呈扩大蔓延之势,对大豆生产构成严重威胁。本文研究了黑龙江省P. sojae的分离、ITS分子检测、致病型分布和对主要杀菌剂的敏感性。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1病原菌的分离:在黑龙江省各大豆产区采集238份土壤样品。应用王子迎的从土壤中直接分离P. sojae的方法,从112份土壤样品中分离到P. sojae,阳性土样分离率为47.1%。本研究明确了黑龙江省P. sojae的分布。2ITS分子检测:从土壤中提取DNA,应用P. sojae的ITS序列设计的特异引物PS1/PS2检测土壤中的P. sojae。在42份样品中扩增到与阳性对照大小相同的330bp的特异性条带,阳性率为65.6%。ITS分子检测的阳性率高于从土壤中直接分离大豆疫霉根腐病菌的阳性率。3致病型鉴定:采用下胚轴伤口接种法对112株P. sojae进行致病型鉴定,结果共鉴定出4个主要致病型,即1、3、13和17号,其中1号为优势致病型,此外还有3个新毒力类型,说明黑龙江省P. sojae存在明显的致病性分化。4敏感性测定:采用菌落生长速率法测定P. sojae对四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P. sojae对甲霜灵、甲霜灵锰锌、霜脲锰锌和三乙膦酸铝的敏感性高,没有产生抗药性;并确定四种杀菌剂的敏感性基线分别为0.966、3.141、11.343和146.289μg·mL-1。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大豆疫霉根腐病概述
  • 1.1.1 病害危害与症状
  • 1.1.2 病原菌
  • 1.1.3 发病规律
  • 1.2 大豆疫霉根腐病菌的分离
  • 1.2.1 病组织分离法
  • 1.2.2 土壤分离法
  • 1.3 PCR 技术在病原菌检测中的应用
  • 1.4 大豆疫霉根腐病菌致病性分化
  • 1.5 大豆疫霉根腐病菌对杀菌剂抗性研究
  • 1.6 本试验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大豆疫霉根腐病菌的分离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大豆疫霉根腐病菌土壤分离
  • 2.1.3 培养基的制备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土壤中大豆疫霉根腐病菌的分离
  • 2.2.2 大豆疫霉根腐病菌的分布
  • 2.2.3 不同茬口土壤中大豆疫霉根腐病菌分离结果
  • 2.3 讨论
  • 第3章 大豆疫霉根腐病菌的 ITS 分子检测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土壤中 DNA 的提取
  • 3.1.3 土壤中卵孢子死活的检测
  • 3.1.4 PCR 扩增体系及引物
  • 3.1.5 电泳检测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土壤中大豆疫霉根腐病菌卵孢子死活的检测
  • 3.2.2 土壤中大豆疫霉根腐病菌 ITS 检测结果
  • 3.2.3 土壤分离与 ITS 分子检测结果比较
  • 3.3 讨论
  • 第4章 大豆疫霉根腐病菌致病型鉴定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致病型鉴定
  • 4.2.2 致病型分布
  • 4.2.3 病原菌对不同抗病基因的毒性
  • 4.2.4 不同地点分离物的毒力比较
  • 4.3 讨论
  • 第5章 大豆疫霉根腐病菌对杀菌剂的敏感性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大豆疫霉根腐病菌对甲霜灵的敏感性
  • 5.2.2 大豆疫霉根腐病菌对甲霜灵锰锌的敏感性
  • 5.2.3 大豆疫霉根腐病菌对霜脲锰锌的敏感性
  • 5.2.4 大豆疫霉根腐病菌对三乙膦酸铝的敏感性
  • 5.2.5 大豆疫霉根腐病菌对杀菌剂的敏感性基线
  • 5.3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6.1 土壤中大豆疫霉根腐病菌的分离
  • 6.2 大豆疫霉根腐病菌的 ITS 分子检测
  • 6.3 大豆疫霉根腐病菌致病型鉴定
  • 6.4 大豆疫霉根腐病菌对杀菌剂的抗性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解决大豆疫霉根腐病的有效途径——转基因育种[J]. 大豆科技 2020(03)
    • [2].亮盾种衣剂包衣对防治大豆疫霉根腐病的效果分析[J]. 现代化农业 2017(05)
    • [3].大豆疫霉根腐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J]. 现代化农业 2015(06)
    • [4].不同肥料对大豆疫霉根腐病的影响[J]. 基层农技推广 2016(10)
    • [5].大豆疫霉根腐病的综合防治[J]. 大豆科学 2014(04)
    • [6].大豆疫霉根腐病的研究进展[J]. 种子世界 2012(12)
    • [7].大豆疫霉根腐病的综合防治[J]. 农民致富之友 2011(16)
    • [8].大豆疫霉根腐病的发生与防治[J]. 现代化农业 2009(05)
    • [9].大豆疫霉根腐病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对其致病力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学 2008(02)
    • [10].大豆疫霉根腐病的综合防治措施[J].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2(08)
    • [11].论述大豆疫霉根腐病防治技术措施[J]. 民营科技 2014(08)
    • [12].大豆疫霉根腐病的研究进展及展望[J]. 养殖技术顾问 2012(06)
    • [13].大豆疫霉根腐病的防治对策[J].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4(10)
    • [14].大豆疫霉根腐病与综合防控措施[J]. 农业科技通讯 2012(10)
    • [15].大豆疫霉根腐病3号生理小种抗性遗传及抗病种质创新[J].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08(03)
    • [16].张淑珍课题组在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J]. 农药市场信息 2018(24)
    • [17].大豆疫霉根腐病防治措施[J]. 农民致富之友 2014(04)
    • [18].大豆疫霉根腐病防治药剂研究[J]. 中国农业信息 2013(03)
    • [19].大豆疫霉根腐病的识别与防治[J]. 农技服务 2011(06)
    • [20].转基因大豆种质资源对大豆疫霉根腐病的抗性评价[J]. 东北农业科学 2019(04)
    • [21].三江平原主栽大豆品种对大豆疫霉根腐病的抗性分析[J]. 大豆科学 2016(02)
    • [22].防治大豆疫霉根腐病的药剂筛选[J]. 大豆科技 2011(03)
    • [23].接种体密度、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温度对大豆疫霉根腐病发生的影响[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8(03)
    • [24].大豆疫霉根腐病部分抗性的遗传分析[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1(02)
    • [25].国家自然基金项目《SSH结合cDNA芯片筛选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相关基因》通过验收[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0(06)
    • [26].与耐大豆疫霉根腐病相关的QTL分析[J]. 大豆科学 2008(04)
    • [27].大豆疫霉根腐病研究进展[J]. 大豆科技 2011(01)
    • [28].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游动孢子侵染野生大豆下胚轴的透射电镜观察[J]. 大豆科学 2012(03)
    • [29].安徽省大豆疫霉根腐病菌的鉴定及rDNA-ITS序列分析[J]. 植物保护学报 2017(01)
    • [30].Harpins诱导POD酶活性防治大豆疫霉根腐病研究[J]. 现代化农业 2011(12)

    标签:;  ;  ;  ;  ;  

    黑龙江大豆疫霉根腐病菌分离检测及致病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