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寿光市实验中学262700
一、模式解读
目标引领式单元整合课堂教学模式具体分为六个环节:一是激趣导入,明确目标(是教师根据课标、教材、学生在课前预设的课堂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目标);二是复习回顾,整体感知;三是探究新知,达成目标(通过多种形式来完成学习目标);四是总结归纳,提炼升华;五是类文学习,拓展迁移;六是当堂检测,巩固提升(多种评价检测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
二、操作流程
1.激趣导入,明确目标。
(1)导入新课。这是课堂教学的初始环节,教师应创设情境,采用丰富多样的形式导入新课。常用的导入方式有材料导入、故事导入、热门话题导入、疑问悬念导入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当然,也可以开门见山,直接切入正题。
(2)明确目标。导入新课后,教师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带着问题进入自主学习环节。预设的目标不求面面俱到,但务必要准确,简洁明了。一般来讲,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感情朗读课文;2.体会情感;3.掌握某种语文学习的方法,并加以运用。在向学生交代目标时,如果是教师来读,那么语速要慢,让学生理解并能记住有关的学习要求。我一般出示目标后让学生齐读或指名读。
2.复习回顾,整体感知。设置这个环节,是为了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同时也是对预习内容的一个复习回顾。
3.探究新知,达成目标。这是课堂的中心环节。这个流程一般分为:出示目标,引领学习——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小组互动,合作探究——汇报展示,多向交流。
(1)出示目标,引领学习。这个环节的学习目标是本节课总目标的一个具体的分目标,由学生自主质疑、师生共同梳理归纳所得。
(2)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学生根据分目标的指导和要求,有步骤地或通过默读课文或通过联系上下文、自我猜测等学习方式,自主、独立地去自学知识,并记下学习过程中的疑难和困惑,为下面的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探究奠定基础。
要求:学生自学时,教师要加强督查,及时表扬自学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激励他们更加高效地完成自学过程。当然,巡视的重点还应该是中下游学生,可以给后进生多进行一些必要的提示和督促,帮助其端正自学态度,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3)小组互动,合作探究。四人小组之内对在自学过程中发现的疑难问题进行交流讨论,是学生之间释疑解惑的过程,是团队精神的体现,也是实现生生互动、协作探究的有效手段。由组长根据本小组学习进展情况,组织讨论小组成员个别和共同的疑难问题。
要求:交流过程中,老师不能做游离于讨论探究之外的看客,而要穿插于学生中间,及时掌握各小组的讨论进程,并适时对探究活动受阻的小组进行启发、点拨和引导,实现良好的师生互动。同时,还要对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进行总结、整理、归类,获取尽可能多的直接信息,根据生成的问题,有效地组织好后面的教学活动。
(4)汇报展示,多向交流。学生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对合作交流中的重、难点进行展示。让中下游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用板演或口答的形式对本组讨论的结果进行交流展示,如果回答得不全面,可以由其他同学补充。
要求:尽可能在学生之间进行点评,力求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个别难点可由师生共同总结,从而达到完善。
4.总结归纳,提炼升华。在学生自学、讨论、展示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引导学生科学、准确地发现学科知识的规律,生成正确、灵活的学习方法。
5.整合类文,拓展迁移。从课内或课外选择类似文章,对本课所学进行学法的迁移和实践应用。选择类文时需要遵循这样一个原则,那就是与本节课重点学习的某一个语言文字训练点有契合之处,而且最好是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可以是一篇,也可以是多篇,视具体的课堂容量而定。
6.当堂检测,巩固提升。通过具有针对性的训练,来检测学生本节课的目标达成情况,不留任何死角,真正做到“堂堂清”。这个环节旨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也是将知识转化为技能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检测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背诵、问答、对话练习、仿写练笔等。
要求:检测题要典型、适度和适量,紧扣本课学习目标,并具有层次性。特别要关注后进生,可以设计难度相对较低的题目让其回答,根据其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