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是“以人为本”,提高素质,注重终身教育和持续发展,转变学习方式。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深入,中学语文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很多有经验的教师感到语文越教越难教,越教越不会教,不再是轻车熟路了。中学语文教学需要树立怎样的新理念呢?1.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3.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4.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5.增强现代意识,注重创新精神。
关键词:语文教学;新课程改革;新理念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是“以人为本”,提高素质,注重终身教育和持续发展,转变学习方式。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深入,中学语文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很多有经验的教师感到语文越教越难教,越教越不会教,不再是轻车熟路了。时代的发展和人才的竞争要求我们广大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走出传统,大胆尝试,力求创新,让“立人”、“治本”和“个性化”的教育思想逐渐渗透在课堂实践中,从而满足学生主体生命发展的需求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那么,中学语文教学需要树立怎样的新理念呢?
一、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什么是语文素养呢?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文积累、思维感情、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崔峦《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深化语文教学政策》)
语文素养是人的素质的重要因素,它往往包括人的心理素质、文化品味、审美情趣等多种品质,是学生学习其它课程的基础,更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所以,语文素养在“立人”的教育中具有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
传统意义上的语文教学,目标狭窄,重知识的传授,内容单调,以课本为主,方法简单,学生只能被动、机械地接受,气氛沉闷,学生失掉主体本位,不能充分品味蕴含在课文里的人文情思,绽放不出思维的火花。新课标提出的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就要求语文教学不仅传授语文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有端正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具有处理和搜集语文信息(包括网上信息)的能力。在课堂上,要给学生略读、浏览等感悟文本的机会,提供主观发挥的空间,养成叶圣陶先生所说的“三多”习惯,即多动口、多动手、多动脑;注重方法指导。加强口语训练,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特别是口头交流,口头表达沟通的能力;提高阅读、书写和写作的速度;扩充阅读量,扩大学生的视野,吸收人类进步文化的丰富营养。关注当代文化的变革与发展,与时俱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灿烂文化的思想情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文化积累,培养语感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浓郁的文化性和人文性。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和人文意蕴,反对离开文本思想内容的纯工具性训练,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有重文字、轻文学的倾向,把语文教学变成文字教学,甚至把一些考试也变成了语言文字游戏,注重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也许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只适应于考试,不利于语文能力的真正提高。
教育的核心是人,教育的对象是学生。语文教学首先得视学生为人,而不是灌输知识的容器,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作用在于助学、导学,组织教学,营造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搭建师生“对话”的平台,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个体感受,体现语文的熏染功能。正确处理“人本”与“文本”的关系,打破书本中心理念,实现大语文教学。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是组织教学的凭借,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不必追求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也不必苛求教学环节的齐全,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认知能力,有效利用学习资源,鼓励思想交锋,捕捉闪光点。“满堂灌”、“满堂问”,或者以教师分析代替学生的思考都是有悖于语文的文化熏陶功能的。文学即人学,教材中每一篇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都具有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都有丰富的文化营养值得汲取,我们要充分认识和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并渗透在教学实践中,这对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是非常需要的。
三、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新课标中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学科首先应是一门工具学科,具有符号性、工具性和社会性。中国的语言和文字都是表情达意的符号,语言是声的符号,文字是形的符号,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教会声和形的描摹。同时,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文字又是记录语言思维的工具;语文教学就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语言文字的性能和方法。当然,生活即语文,时时处处都离不开语文,所以它又是全社会使用的工具,具有社会性,是工具当然得使用,不使用就不能发挥其作用。因此,语文教学还得重视学生对工具的熟练运用。
然而,语文教学不仅仅要进行语言文字的工具性训练,更主要的是关注其人文性。我们不当解剖学家,面对一篇优美的文章,不要只在字、词、句上下功夫,或者,只作些技巧性剖析;而要关注文本的整体文化蕴含。“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为在这些文章中既包含着政治思想性,文以载道,又有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属于精神世界的因素,承载着人们的情、意、理、趣。
于漪老师指出:“一定要改变对语文学科的陈旧看法,认为语文只是读读写写等技术性、技巧性的小事,对现代人的培养无足轻重。殊不知语言、思想、情感同时发生,语言这个交际工具不仅是文化的载体,而且还是意识、思维、心灵、人格的组成部分……”名篇佳作如果被肢解得支离破碎,千篇一律,学生就会感觉泛味,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如果师生的情感与作品的思想内容融为一体,并产生新的感悟的时候,心灵的火花便会闪现,涵咏在语言文字里的人性化的东西就像一汪汩汩流淌的清泉,使人心旷神怡,激情澎湃。感受到独特的审美体验,如果长期注重这方面的培养,那么,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就潜滋暗长了。
四、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节语文课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证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不少教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环节齐全,程序清晰,或者确保教学进度,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往往有意无意地剥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权,使本应成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成为配角,成为听众。学生不是主动参与,而是被动接受,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受到限制,不利于语文素养的提高。从《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纲要》中提出的人才目标来看,我们要培养新世纪的创造性人才,提高人文素养,必须要转换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让教师退出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性角色,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师生互动,平等交流,沟通心灵,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积极倡导和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鼓励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探究,积极协作,勇于创新,教师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观点和能力,让学生充分感悟文章丰富的思想内涵。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个性的思维角度、思维品质、思维方式各有差异,所以,对一篇文章的认知、思考、感悟必然会有所不同,甚至会有相反的认知结果和审美感受。但是见仁见智,不必求一,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发扬鼓励性原则,教师可进行指向性提问,明确思维方向,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平等、民主的对话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教学相长,让思维碰撞的色彩熠熠生辉。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知无不言,开掘自己的潜能,充分展现自我,让共性的认知和个性的张扬和谐统一,让学生从赞赏的喜悦中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让学生在愉悦的享受中走进博大精深的语文天地。
五、增强现代意识,注重创新精神
“创新”是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也是未来人才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更新理念,增强现代意识,应具有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由注重教书转到关注学生的持续发展上来,把学生引领到丰富多彩的语文世界,感受文化的独特魅力,变“课堂”为“学堂”,在自主、合作、探究的综合性学习中激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情感,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尊重学生的创新个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此,要开放课堂的教学空间,教师要有较高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应大胆放手让学生独自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鼓励质疑,学始于问,没有问题的发现和研究,就没有探索精神、创造能力、想象能力的出现。教学内容要向社会延伸,让社会生活进入课堂,扩大知识范围,开掘学习资源,有效利用各种活的人文教材,积极开展各种实践活动,捕捉广泛的信息。课内得方法,课外补营养,培养情趣,开发智能,乐中求学,开辟广阔的大语文教学领域,让语文学堂异彩纷呈,充满时代气息。
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理念也应随之俱进,我们要充分感受教育改革跳动的时代脉搏,提高认识,转变“教师中心”和“师道、尊严”的观念,积极涌入新时代新教育的浪潮。摆正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多媒体为主引”的新型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着力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切忌越俎代庖,把综合性学习的新方法落到实处,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作者单位:陕西省靖边县第三中学
邮政编码:718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