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转Bt基因玉米对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作者: 刘慧
导师: 王振营
关键词: 玉米,杀虫蛋白,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种群动态
文献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文以转crylAb杀虫蛋白基因抗虫玉米(Bt玉米)MON810为材料,研究了Bt玉米对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对非靶标害虫亚群落、天敌亚群落的影响和对主要靶标害虫的控制作用,来评价其环境生态安全性。此外,还研究了Bt玉米籽粒对米蛾生长发育的影响。为明确Bt玉米对农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影响,深入开展转基因抗虫作物的生态安全性评价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 1 通过直接观察法、吸虫器吸虫法和地面埋陷阱3种调查方法研究了Bt玉米对玉米田中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Bt玉米田中节肢动物各功能团类群组成及其优势类群与对照基本相同。Bt玉米田中各功能团优势度和对照相比,大多没有显著差异。直接观察法结果显示Bt玉米田寄生性天敌类群的优势度显著低于对照田。利用吸虫器调查时Bt玉米田鳞翅目昆虫功能团优势度与对照田差异显著。Bt玉米田的节肢动物总个体数、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和优势集中性指数和对照田间没有差异,各指数的时间动态和对照相比没有明显差异。除鳞翅目昆虫亚群落外,Bt玉米田与对照田节肢动物群落、捕食性天敌亚群落、寄生性天敌亚群落和中性昆虫亚群落相似程度高。可见,Bt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稳定,Bt玉米对其没有明显的负面影响。 2 Bt玉米对玉米螟、棉铃虫和桃蛀螟等主要鳞翅目害虫的幼虫有很好的抗性,在田间Bt玉米的受害程度极显著低于对照。结果还表明,Bt玉米对玉米螟成虫没有驱避性,不影响产卵。 3 Dt玉米田非靶标害虫亚群落类群组成与对照相似,各科类群的优势度没有差异,整个亚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总个体数没有明显差异。优势类群和该类群中优势种组成相同,优势度相近。表明Bt玉米对非靶标害虫亚群落没有明显的影响。 4 Bt玉米同对照相比,对捕食性天敌昆虫类群组成、各类群优势度、捕食性昆虫的总量及总量的动态变化方面没有显著的影响;对主要的捕食性天敌昆虫种群组成及各种群优势度、优势种群组成和种群消长动态没有明显影响。 5 地面埋陷阱法调查Bt玉米对蜘蛛亚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Bt玉米田中蜘蛛类群组成及优势种和对照没有明显差异。Bt玉米田中的蜘蛛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优势集中性指数以及种群消长动态和对照没有明显差异,且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高,优势集中性指数低,说明Bt玉米田蜘蛛亚群落结构稳定。 6 用地面陷阱法监测地面爬行性节肢动物在Bt玉米田和对照田间的相互迁移行为,结果发现,始终有一定数量的地面爬行性节肢动物在Bt玉米和对照玉米田之间相互迁移,主要为捕食性天敌和非靶标害虫。各类群中优势种相同,相互迁移的种类和总个体数基本相同,在玉米各个生育期迁移的数量没有差异,表明地面爬行性节肢动物在Bt玉米生境和对照间选择时,没有明显的偏好性。 7 室内生测结果表明,Bt玉米籽粒对米蛾的存活率、发育历期、性比、成虫体长有明显的影响。ELISA测定结果表明Bt玉米籽粒中的CrylAb杀虫蛋白含量较高,说明Bt玉米籽粒中所表达的CrylAb蛋白对米蛾有很好的杀虫活性。
论文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 转基因作物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1.1 转基因作物的发展
1.2 转Bt基因玉米的发展
2 转基因作物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2.1 转基因抗(耐)除草剂作物
2.2 转基因抗病作物
2.3 转基因抗虫作物
3 害虫的抗性以及抗性的进化与治理
4 本项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基本材料与方法
1 供试玉米材料
2 试验地点与栽培管理
2.1 试验地点
2.2 栽培管理
3 调查方法
3.1 直接观察调查法
3.2 吸虫器调查法
3.3 地面陷阱法
4 节肢动物分类和鉴定
5 功能团的划分
6 统计分析方法
第三章 Bt玉米对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1 节肢动物功能团类群结构及组成
1.1 材料与方法
1.2 结果与分析
2 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动态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3 节肢动物群落相似性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4 讨论
第四章 Bt玉米对玉米田鳞翅目主要害虫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直接调查法
1.2 剖秆调查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Bt玉米对鳞翅目主要害虫的抗性
2.2 对棉铃虫的影响
2.3 对玉米螟的影响
2.4 对桃蛀螟的影响
3 讨论
第五章 Bt玉米对主要非靶标害虫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非靶标害虫亚群落类群组成及其优势度的影响
2.2 对优势类群的影响
3 讨论
第六章 Bt玉米对田间主要捕食性昆虫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Bt玉米对田间天敌总量的影响
2.2 Bt玉米对瓢虫科的影响
2.3 Bt玉米对龟纹瓢虫的影响
2.4 Bt玉米对异色瓢虫的影响
2.5 Bt玉米对小花蝽的影响
3 讨论
第七章 Bt玉米对蜘蛛亚群落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蜘蛛亚群落种群组成及其优势度
2.2 蜘蛛亚群落的结构特征
2.3 主要优势蜘蛛种群的时间动态
3 讨论
第八章 Bt玉米对地面节肢动物生境选择性的影响
1 供试材料与实验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实验设计和调查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主要种群的时间动态
4 讨论
第九章 Bt玉米对仓储害虫米蛾的影响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玉米品种
1.2 罐头瓶
1.3 米蛾卵
1.4 实验方法
1.5 玉米籽粒中Bt杀虫蛋白含量的测定
2 统计方法
2.1 各指标的计算
3 结果与分析
3.1 存活率
3.2 性比
3.3 发育历期
3.4 成虫体长
3.5 产卵量
3.6 玉米籽粒中Bt蛋白的含量
4 讨论
第十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发布时间: 2005-09-05
参考文献
- [1].转Bt基因玉米叶面微生物多样性变化[D]. 赵辉.山东师范大学2012
- [2].山东省转Bt(Bacillus thuringiensis)基因抗虫杂交棉生产技术体系的研究[D]. 曲辉英.中国农业大学2005
- [3].转基因水稻中Bt蛋白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检测[D]. 秦崇涛.福建农林大学2002
- [4].转Bt基因水稻对环境微生物的影响[D]. 张迎春.南京林业大学2010
- [5].转Bt基因杨—棉农林复合系统节肢动物群落的生态安全性研究[D]. 陆苗.河北农业大学2012
- [6].农杆菌介导的海岛棉转Bt基因遗传转化研究[D]. 丁喜莲.新疆农业大学2015
- [7].不同氮钾肥处理下转Bt水稻的产量形成及氮钾吸收特征的研究[D]. 叶成.华中农业大学2011
- [8].红麻Bt基因遗传转化及其遗传稳定性研究[D]. 徐建堂.福建农林大学2006
- [9].转Bt基因棉杀虫蛋白表达和氮代谢特性及其受高温影响的研究[D]. 杨长琴.扬州大学2003
- [10].Bt-稻田非靶标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特征及其指示类群[D]. 刘彤.福建农林大学2015
相关论文
- [1].转Bt基因抗虫玉米对天敌昆虫的影响[D]. 吴研.东北农业大学2006
- [2].转Bt基因玉米对玉米蚜及其捕食性天敌龟纹瓢虫的影响[D]. 李丽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
- [3].宁夏甘草田节肢动物群落组成、营养结构及多样性的研究[D]. 贾彦霞.宁夏大学2004
- [4].转Bt基因棉抗虫性综合量化评估及田间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分析[D]. 肖留斌.扬州大学2005
- [5].利用SSR标记分析我国44个玉米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D]. 刘雪.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
- [6].转BT基因抗虫棉田昆虫群落结构特征分析及综合防治研究[D]. 王凤延.山东农业大学2003
- [7].转Bt基因棉花对主要害虫和天敌的影响及其机理初探[D]. 周秋菊.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3
- [8].关中地区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变动规律研究[D]. 李武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
- [9].转Bt基因棉抗虫性的时空表达及其田间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D]. 张龙娃.南京农业大学2003
- [10].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动态研究[D]. 王黎明.福建农林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