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电能结构优化研究

湖北电能结构优化研究

论文摘要

针对湖北一系列严重的事关未来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电能结构问题,本文顺着以下脉络展开研究:首先,从剖析湖北能源及电力特性入手,着重用数字和事实揭示湖北能源尤其是电能结构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包括能源消费人均数量少、综合效率低、供需结构脆弱、电价结构极不合理且监管失控等。对有关电能优势和潜能也做了探讨,如水能资源、可再生电能及核电开发潜能等。对湖北电能需求与结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本文采用了发展经济学、产业结构理论、新型工业化政策,以及笔者在电价和电力体制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成果。然后,就优化湖北电能结构提出了10个原则,预测了湖北中长期能源和电能需求。假设经济发展速度高、中、低3种情景,运用灰色模型、最小二乘法等模型方法,就关乎能源供需平衡的资源保障程度和节能因素进行了分析。其中加大区外来电既迎合了电力体制改革打破省际壁垒、构建区域市场、加大资源优化配置的步伐,也破解了湖北已经开始出现的资源性缺电和缺能的难题。接着,对湖北电源装机、结构及电力负荷平衡作了优化安排。并对这种安排进行定性、定量的评价,包括湖北电能产业空间布局优化,湖北电能供应可靠性、保障性优化,湖北电能生产效率、销售价格优化,湖北电能环境效应优化。在对湖北权重最大的影响因素工业用电的预测优化中,建立二次多项式模型,在权重推判、指数平滑系数的取值上,提出一种简单适宜的试算方法。对电源项目的优化排序和优选,设计出一种“两步5要素”方法,第1步直接安排“优先机组”,第2步按造价水平、负荷中心等核心要素评分,优化排序并择优安排“非优先机组”。本文借鉴国外成功的商业应用,在国内首次提出了利用应城盐穴建设压气蓄能电站(CAES)的全新概念项目。另外也探讨了油气商业和战略储备,以及企业主导、政府资助的兼有煤炭配送和储备功能的新方式。最后,本文从战略高度提出6大保障措施。内容包括合理布局优质电源,创新规制电价结构,加大跨区优质廉价水电调入,电能供需两侧联动管理,完善电力组织结构并推行大用电户直购,以节电为中心的能源全面节约,优化发展环保电力,促进电源企业公平竞争,加强电力可靠性管理等。其中对可再生电能的发展给予特别支持,吸收国际上行之有效、我国尚未起步或刚刚研究试点的7个方面,包括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绿色证书、自愿认购、竞争性招标等。特别地,通过总结国际上电力垄断体制部分环节业已打破的普遍现象,本文从电力体制变革的实证分析,通过现代信息和传统体制的功效比较,得出了“信息优于体制”的结论,描述出电力行业一个明显的现代组织结构变化特征与机制运行规律。运用此规律,对电力发展的“神经中枢”——电价其结构深刻剖析,提出诸如输电环节“阳光成本”、电网垄断企业管理者收入公示等切实建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湖北电能结构优化研究的必要性
  • 1.2 相关领域研究与发展综述
  • 1.3 本研究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描述
  • 1.4 本章小结
  • 2 湖北能源结构特性分析
  • 2.1 湖北能源结构概况
  • 2.2 水能是湖北能源资源的突出优势
  • 2.3 煤油气资源匮乏产能有限
  • 2.4 能源消费强度不合理
  • 2.5 电能结构脆弱
  • 2.6 电价结构失调且监管失控
  • 2.7 可再生电能及核电开发具备潜能
  • 2.8 本章小结
  • 3 湖北电能需求结构影响因素
  • 3.1 引言
  • 3.2 工业用电
  • 3.3 居民生活用电
  • 3.4 电煤及国际油价
  • 3.5 区际电能资源配置
  • 3.6 电力信息与节能
  • 3.7 本章小结
  • 4 湖北电能结构优化模型
  • 4.1 能源需求总量及结构预测模型
  • 4.2 湖北电能需求结构优化
  • 4.3 湖北电能供应结构优化
  • 4.4 湖北电能产业空间布局结构优化
  • 4.5 湖北电能供应可靠性与保障性优化
  • 4.6 湖北电能生产供应效率及销售价格优化
  • 4.7 湖北电能环境效应优化
  • 4.8 湖北电能结构优化远景展望
  • 4.9 本章小结
  • 5 湖北电能结构优化对策
  • 5.1 合理布局电源并建立起电煤保障稳价机制
  • 5.2 创新规制电价结构
  • 5.3 积极吸纳区外水电并谨慎接纳外来煤电
  • 5.4 电能供需两侧联动管理
  • 5.5 完善电力组织结构
  • 5.6 对可再生电能的发展给予特别支持
  • 5.7 本章小结
  • 6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录2 节能公式的推导
  • 相关论文文献

    • [1].能源互联网背景下电能替代负荷的应用展望与思考[J]. 科学技术创新 2019(36)
    • [2].实现建筑工程中电能的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措施[J]. 住宅与房地产 2019(34)
    • [3].安徽省电能替代的节能减排效应分析[J]. 上海节能 2019(12)
    • [4].分布式光伏发电对电能采集及线损的影响[J]. 通信电源技术 2020(06)
    • [5].电能替代实施现状及发展趋势预判[J]. 中国能源 2020(02)
    • [6].电能替代行业现状分析与建议[J]. 电力需求侧管理 2020(03)
    • [7].特大“挖矿”盗窃电能案主犯获刑13年[J]. 农村电工 2020(03)
    • [8].《电能的产生》一节的教学设计[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0(14)
    • [9].考虑电能共享的综合能源楼宇群分布式优化调度[J]. 电网技术 2020(10)
    • [10].中国电能替代政策分析及展望[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5)
    • [11].浅谈电能在生活与工业中存在的危险和对策[J]. 新疆有色金属 2019(01)
    • [12].中油电能:让金字招牌熠熠生辉[J]. 中国石油和化工 2019(04)
    • [13].工厂安全电能技术探讨[J]. 技术与市场 2018(04)
    • [14].电能替代推广策略的分析与实施[J]. 通信电源技术 2018(06)
    • [15].电能替代任重道远[J].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18(29)
    • [16].大数据在电能替代中的应用[J]. 中外企业家 2016(36)
    • [17].脉冲电能突变特征量提取方法的研究[J]. 电测与仪表 2017(09)
    • [18].电能替代推广中的难题及解决方案[J]. 农村电工 2017(10)
    • [19].电能替代的市场推广策略分析[J]. 山东工业技术 2017(23)
    • [20].电能替代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5(24)
    • [21].小区非住宅电能类别刍议[J]. 住宅与房地产 2016(12)
    • [22].《关于推进电能替代的指导意见》提出四个电能替代重点领域[J]. 电力与能源 2016(03)
    • [23].实施电能替代 推动能源消费革命——解读《关于推进电能替代的指导意见》[J]. 中国经贸导刊 2016(18)
    • [24].试论能源转型中的电能替代[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6(19)
    • [25].实施电能替代 推动节能工作[J].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15(02)
    • [26].探究如何优化电力设计降低电能污染[J]. 门窗 2014(11)
    • [27].寻找电能替代的“蓝海”[J]. 国家电网 2015(05)
    • [28].电能替代技术推广措施探讨[J]. 中国电业(技术版) 2015(10)
    • [29].“电能替代”将在四大领域发力[J]. 地球 2016(07)
    • [30].新电能“大秀场”[J]. 少年科学 2014(10)

    标签:;  ;  ;  ;  

    湖北电能结构优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