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产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Thunb.)Makino黄酮研究

安康产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Thunb.)Makino黄酮研究

论文摘要

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Thunb.)Makino为葫芦科Cucurbitaceae绞股蓝属Gynostemma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全草均具有药用价值,除皂苷外,黄酮类化合物也是绞股蓝的主要药用成分。本文选取绞股蓝为材料,对安康产的不同品系的绞股蓝]的总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在组织培养的绞股蓝培养基中,分别附加50μmol/L、1001μmol/L、150μmol/L、200μmol/L水杨酸后,研究水杨酸对绞股蓝组织培养苗的总黄酮含量变化,以及一些次生代谢相关酶类的活性变化。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了不同品系绞股蓝的总黄酮含量,探索品系、生长时期、器官这三个因素对于总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系、生长时期、器官对于总黄酮含量都有显著影响,其中品系和器官对于总黄酮含量的影响最大,并且这三个影响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这对于我们选择优良栽培品系,选择收获时间、收获部位有着指导作用。安康绞股蓝三号是一个较好的品系,若在八月份的时候收获,可获得较高的总黄酮产量。研究的五个品系均是七、八月份的总黄酮含量较九月份的高,这可能是由于七、八月份是绞股蓝开花期,由营养生长转变为生殖生长,次生代谢加强,所以绞股蓝黄酮含量较高。叶的总黄酮含量明显高于茎。2.在MS培养基中附加不同浓度的SA后,绞股蓝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Ammonia-Lyase,PAL)、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酶活性除200μmol/L处理组外,均是处理组高于对照组,并且这几个酶的活性均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稳定之后,开始下降。其原因有可能是由于外源SA存在条件下绞股蓝做出了适应性的调整。这几个酶活性的提高说明了SA处理可以显著增强绞股蓝组培苗的酶促防御系统的抗氧化能力,保持活性氧代谢的平衡。而过氧化氢(catalase,CAT)酶活性则是对照组的高于处理组的,也是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这可能与SA在植物体内的信号传递途径有关。3.在MS培养基中附加不同浓度的SA后,使用外源的SA能够提高绞股蓝组织培养苗的总黄酮含量。随着处理浓度提高,总黄酮含量也随之相应的提高。在培养基中附加150μmol/L的SA能显著的提高绞股蓝组培苗的总黄酮含量。不同浓度的SA处理下绞股蓝组织培养苗的总黄酮含量与PAL、SOD、POD、CAT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外源SA处理下绞股蓝组织培养苗的总黄酮含量与PAL、SOD、POD酶活性正相关,与CAT酶活性负相关。这可以说明,附加SA后可能诱导组织培养的绞股蓝体内的一系列酶基因的表达,进而加强其次生代谢,提高绞股蓝总黄酮的含量。4.绞股蓝体内黄酮类化合物的组织化学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与染色剂反应后所发出荧光的强弱不同,可以确定黄酮类化合物在绞股蓝中的分布位置和含量多少。绞股蓝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分布在叶表皮、叶肉细胞、叶脉维管束的韧皮部、叶的表皮毛及腺毛、地上茎的表皮、棱角处的厚角组织、茎的同化组织、维管束的韧皮部以及一些薄壁细胞中。由黄酮类化合物与染色剂反应后所发出荧光的强弱,可得知叶肉中的荧光最强,所以叶肉可能是绞股蓝黄酮类化合物积累的主要组织,地上茎的厚角组织中、同化组织中、维管束的韧皮部也是积累的部位。因此可以说明,绞股蓝的营养器官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应是叶内的高与茎内的。这与上文中不同品系绞股蓝总黄酮含量的测定结果一致,叶中的含量高于茎中的。5.采用离析液和舒氏液处理绞股蓝的叶片后,获得绞股蓝的上、下表皮装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照相,可清楚的看到绞股蓝表皮细胞的轮廓、气孔器的结构、表皮毛和腺毛的结构,得到质量较高的照片。这种方法可用于植物叶片表皮结构的研究。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绞股蓝生物学特性
  • 1.2 绞股蓝的研究概况及进展
  • 1.2.1 绞股蓝化学成分的研究
  • 1.2.2 绞股蓝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研究
  • 1.2.3 绞股蓝的生理学研究
  • 1.2.4 绞股蓝的生态学及种质资源研究
  • 1.2.5 绞股蓝组织培养研究
  • 1.2.6 绞股蓝药理学研究
  • 1.3 水杨酸与植物次生代谢研究
  • 1.4 苯丙氨酸解氨酶
  • 1.5 植物体内保护酶的研究
  • 1.6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目的及意义
  • 2. 五个品系绞股蓝的总黄酮含量测定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材料
  • 2.1.2 仪器
  • 2.2 方法
  • 2.2.1 对照品的制备
  • 2.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2.3 显色原理及方法
  • 2.2.4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2.5 精密度试验
  • 2.2.6 稳定性试验
  • 2.2.7 重现性试验
  • 2.2.8 加样回收率试验
  • 2.2.9 样品测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4 讨论
  • 3. 绞股蓝组培苗总黄酮含量及酶活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材料处理
  • 3.2 方法
  • 3.2.1 RAL活性测定
  • 3.2.2 POD活性测定
  • 3.2.3 总黄酮含量变化
  • 3.2.4 SOD活性测定
  • 3.2.5 CAT活性的测定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附加不同浓度的SA后PAL活性变化
  • 3.3.2 附加不同浓度SA后绞股蓝总黄酮含量
  • 3.3.3 附加不同浓度的SA后POD活性变化
  • 3.3.4 附加不同浓度SA后SOD酶活性变化
  • 3.3.5 附加不同浓度SA后CAT酶活性变化
  • 3.3.6 不同浓度的SA处理下绞股蓝组织培养苗的总黄酮含量与PAL、SOD、POD、CAT活性的相关性
  • 3.4 讨论
  • 4. 绞股蓝总黄酮的组织化学定位及叶表皮荧光显微镜观察
  • 4.1 材料、仪器与试剂
  • 4.1.1 材料
  • 4.1.2 仪器与试剂
  • 4.2 方法
  • 4.2.1 表皮处理方法
  • 4.2.2 切片方法
  • 4.2.3 染色方法
  • 4.3 结果观察
  • 4.2.1 绞股蓝叶表皮的荧光显微镜观察
  • 4.3.2 绞股蓝叶的解剖结构
  • 4.3.3 绞股蓝茎的解剖结构
  • 4.3.4 柠檬酸/硼酸染色结果
  • 4.3.5 二苯基硼酸-2-氨基乙酯染色结果
  • 4.3.6 三氯化铝法染色结果
  • 4.3.7 醋酸镁染色结果
  • 4.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及图版说明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安康产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Thunb.)Makino黄酮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