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师数学思想方法例说(论文文献综述)
王雪珂[1](2021)在《小学第二学段“图形与几何”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Q市B小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图形与几何”是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四大领域之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该领域提出的要求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和初步的推理能力,积累丰富的几何活动经验。然而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如何开展“图形与几何”的教学,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成为许多研究者和教师普遍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图形与几何”的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一些教学对策。首先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图形与几何”领域的研究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选择了第二学段“图形与几何”教学进行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对第二学段“图形与几何”的教学现状进行研究,发现教师在教学上存在以下问题:教学目标制定不够重视学生几何思维水平;“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学情了解的途径比较少;“图形与几何”教学内容的处理缺乏创造性;“图形与几何”教学中操作探究法使用少;教学评价的方法缺乏多样性。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教师把制定教学目标仅当成是教学任务;教师对学情了解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师对教学参考资料的依赖性大;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行动中落实不到位;教师对教学评价影响的认识程度不足。最后笔者提出了“图形与几何”教学目标制定要基于学生的空间思维水平;利用多种途径了解学情;“图形与几何”教学内容的处理要具有创造性;合理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多元教学评价。
李莉[2](2021)在《代际理论视域下乡村中学教师身份认同研究 ——基于对T镇中学的田野调查》文中认为从2015年《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颁布以来,党和国家不断在为打造一支“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队伍而努力。但实际上,物质资源的倾斜并没有让乡村教师扎根乡村场域,向往进城的逃离倾向成为当下大部分乡村教师的真实写照。密切关注乡村教师群体内部的生存状况俨然已经成为研究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重要抓手。然而,处于同一学校场域内的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职称的乡村教师展现出的生活态度与工作诉求难免会存在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的身份认同现状。鉴于此,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升不同年龄阶段乡村教师的身份认同,让乡村教师安心从教、幸福生活。这将对提升乡村教育质量、实现乡村振兴产生重大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在代际理论视域下,以家乡T镇中学的教师群体为研究对象,对其工作生活世界展开深入细致的田野调查,之后按照“年代世代”的划分方法,将乡村教师划分为“60后”“70后”“80后”“90后”四个微群体。通过剖析四代乡村教师的生命历程及思想流变,挖掘其背后隐藏的“身份认知”“身份情感”“身份职责”和“身份关系”,以此展示四代乡村教师多元复杂的身份认知与情感价值体验,打破了对乡村教师的泛化性与刻板性概述。对本研究而言,首先,厘清代际理论的内涵及发展是研究的重要前提,是剖析不同代际乡村教师观念迥殊和代际差异的理论依据。其次,田野调查的性质决定了本研究需要对T镇中学教师们的工作生活场域,包括当地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和社会经济变迁以及T镇中学的发展面貌等会对身份认同产生影响的地域因素做出介绍。研究通过记叙和分析教师们的成长经历、职业态度、同事关系及其流露出的情感表达全方位呈现了四代教师的身份认同状况。总体来看,在网络时代中成长起来的“90后”乡村教师开始进入了职业早期,他们工作认真但又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充满迷茫;经历了改革开放新观念冲洗的“80后”乡村教师开始重新审自我身份,他们希望被公平对待,力争取得更多的成就;处于教学攻坚期的“70后”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程度较低,他们一部分处于热情消散求稳定的状态,一部分力图抓住机遇评上高级职称。以上三代教师均表示只要有机会,一定会选择考进县城。迈过艰苦岁月,如今面临退休的“60后”乡村教师对于自己的身份认同及职业评价则给出了“满意”、“还不错”的答案。此外,访谈中还暴露出了职称评选不公、乡村教师人际关系冷淡,同事相处出现代内倾向性与代际间隔阂性等问题。来自社会外部变迁造成的代际差异、学校场域的人文环境及教师个人的性格特征无不影响着四代乡村教师对自我身份的认知。研究指出,社会应注重价值引领与相关政策的导向作用;乡村学校应聚焦人文环境建设,关心不同代际教师的诉求;乡村教师个人应探寻提高自我身份认同的内生力,以此增强乡村教师群体的身份认同进而促进乡村教育的发展。
艾紫君[3](2020)在《陆文蔚语文教学思想研究》文中提出陆文蔚是南通现代教育史上做出重要贡献的教育家,是语法修辞研究的专家。陆文蔚自一九三七年以来,从事语文教育五十多个年头,一直致力于语文教育实践、教材建设和语法修辞理论研究。丰富的语文教育实践经验和深厚的语法修辞理论知识形成了他富有特色的科学的语文教学思想。他的语文教育实践和教学观念影响了很多人,对推动江苏省的教育发展和开创我国现代语文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陆文蔚的育人观可以概括为三点:整体提升中小学教师素质,全面培养高等师范教育人才,着力建设方言调查研究队伍。这是陆文蔚宏观的育人思想,是他六十年代至文革期间主持南通县中小学教师进修,一九七六年组建南通师专中文科,退休以后一九八八年开始组织南通方言调查研究这三项教育活动中总结出来的思想精髓。陆文蔚秉承这样的育人观并付诸语文教育实践,分别对率先普及小学教育和义务教育,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用现代语言学理论记录南通方言产生过重要影响。陆文蔚的语言教学观是实现文字、语法、修辞三者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具体概括为:把熟练掌握文字、语法、修辞知识作为理论武器,着重分析文章中语言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效果,这个观念渗透在他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由于同时从事语法修辞研究和师范教学的缘故,使得陆文蔚的语言教学观具有特殊价值,这样对知识起到了很好的整合作用。陆文蔚的阅读教学观是“大语文教学观”,即素质教育观,强调语文学习的外延跟生活的外延是一致的。他的阅读教学观首先表现为对“语文”的定义:语言、文字;语言、文章;语言、文学;语言、文化,他就是希望教师慢慢领悟,建立“大语文教学观”。其次,他反复强调语文教学要重视“双基”,基本能力:听、说、读、写;基础知识:语、修、逻、文,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最后,他强调语文是姓“语”,阅读教学要从语言入手,要把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作为教学的着眼点与核心。陆文蔚的作文教学观是“培养有个性的学生”和“关注学生的成长”,强调作文对人的教育功能。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作文指导步骤,作文批改方法。这种作文教学观念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传承下去的,有利于充分挖掘学生个性,达到长期渗透,潜移默化的效果,表面上看到的是技术,是工具,其实背后落实的是对人的关注。深入地学习和研究陆文蔚的语文教学思想对推进当下语文教学改革,端正教风学风有较强的指导和启示意义。只有重视“双基”,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语文教学才可能培养出有个性的学生,只有重视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复兴。
曹雨杨[4](2020)在《《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8年7月,清华大学入藏了一批战国时期的竹简,据碳14年代测定为战国中晚期,文字风格主要为楚系。经整理,2010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内容包含《尹至》《尹诰》《程寤》《保训》《耆夜》《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武王之志(金縢)》《皇门》《祭公之顾命(祭公)》《楚居》等九篇;2011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内容包含《系年》一篇;2012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内容包含《说命上》《说命中》《说命下》《周公之琴舞》《芮良夫毖》《良臣》《祝辞》《赤鹄之集汤之屋》等八篇;2013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肆)》,内容包含《筮法》《别卦》《算表》等三篇;2015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伍)》,内容包含《厚父》《封许之命》《命训》《汤处於汤丘》《汤在啻门》《殷高宗问于三寿》等六篇;2016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陆)》,内容包含《郑武夫人规孺子》《管仲》《郑文公问太伯(甲、乙)》《子仪》《子产》等五篇;2017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柒)》,内容包含《子犯子余》《晋文公入于晋》《赵简子》《越公其事》等四篇。本文主要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柒)》的三十六篇文献为研究对象,分上下两编,上编主要对简文中一些未能解决、讨论较多的疑难字词进行串联集释,收集各家观点以及研究成果,同时对诸家观点尽量客观分析并补充自己的意见,下编在归纳总结学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古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文献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对简文进行重新校注,力求反应当下学界的研究成果。限於篇幅,本论文仅选择《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部分。
黄毓芸[5](2019)在《魏晋隋唐方志文献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统计,我国旧志约8200种,占现存中国古籍的十分之一以上。但学界现有的研究重新志而轻旧志,重地理、历史研究而轻文献学研究,早期方志的研究则更为薄弱。魏晋隋唐方志是方志发展的早期阶段,从文献学角度研究这一时期的方志,对方志文献学的理论建设,中国方志的起源、发展及演变,方志史和方志学史的建立,第三(6方志的编纂工作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方志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方志仅指地方性的综合志,广义的方志还包括全国性总志及记述某方面特定内容的专志。论文主要研究狭义方志,着重研究了以下问题。第一,界定魏晋隋唐方志具体范围。历代学者对方志名实、方志起源、方志内涵与外延的看法差别很大。一代有一代之方志。魏晋隋唐方志既具备历代方志共性,也有其时代特徵。论文基於文献用例归纳“方志”的语义发展、“方志”的内涵、特点及其核心要素;从代表性方志学着作、方志整理着作、着录方志的目录着作所举方志归纳方志外延。并据此从广、狭两方面提出能够整合前人观点的方志定义,为魏晋隋唐方志文献的目录、版本、校勘、1佚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二,归纳魏晋隋唐方志总特点。从方志地名沿革、地域分布、体例分类、撰人分布等方面分阶段考察魏晋隋唐方志各自特徵。第三,考察方志着录轨迹的历史演变。梳理魏晋南北朝、隋唐方志在历代目录及其子目中的分布及沿革以求“考镜源流”;考证了官、私、史目录学着作着录魏晋隋唐方志的误录、同书异名、同名异书、卷数异、撰人异等情况。第四,整理魏晋隋唐方志文本和考证魏晋隋唐方志1本。分析总结魏晋隋唐方志1佚成果现状,补充已有1本漏1方志佚文、新1方志佚书,校勘佚志佚文及现存方志文本;从版本学角度对这一时期的现存和1本方志进行考察,梳理已有的方志版本研究成果并做了专题研究。第五,魏晋隋唐方志方言材料的整理与考证。方言材料包括语音(音韵)、文字、词汇、训诂、语法等不同类别,论文主要研究其中的词汇材料,并从文献学角度考证了其中的异文、名物、风俗、地理及历时与共时的演变,旨在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方志中方言资料的整理、1录及数字化工程”的研究提供资料;又是一次从中国古典文献学角度对语言文字学文献进行整理、研究的有益尝试。
涂庆红[6](2020)在《清代巴蜀方志文学文献专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清代巴蜀方志存量大,文学文献丰富,可分为清本朝和清以前两类。由於清代方志绝大多数为单刻,不存在祖本、校本之分,本朝文学文献在版本、校勘、辨伪、1佚等问题上资料很少。故从目录、校勘、考证方面对巴蜀方志中清以前文学文献进行研究;从编纂、提要、作家部分侧重对明清文学文献进行研究。文学文献散见於方志的各类目中,厘清方志文学文献的分布与存现是研究的基础。从分布来看,巴蜀方志中的文学文献多集中在“艺文志”“经籍志”“金石志”“人物志”“地理志”等五个类目,着录的类型与体例并不一致,文本表现形式也不相同。将巴蜀方志中文学书目与63部目录专书做对比,发现在书目题名与卷帙上均有很多不同。36部同名异作主要是因为不同时代命名方式不同产生,仅1部书题名为记载错误。47部同作异卷是由於误载、重刊、散佚等原因。查阅各类古籍数据库、各大图书馆资源,推断出已亡佚书籍25部,整理出仅存在方志中的明清文学书目474部,可以成为巴蜀文学研究的重要资料。巴蜀方志书目提要撰写方式有转录前代目录书提要、摘录他书资料形成提要、自行撰写提要等方式。方志书目提要体例上受《文献通考》影响较大,内容上则主要依赖《四库全书总目》。所有府县志中,光绪《井研县志》的提要编纂最为出色,可以成为府县志书目提要编写的典范。巴蜀方志中的作品来源驳杂,部分作品在转录过程中也出现)误、错漏。对雍正《四川通志·艺文志》中的“诗”“赋”部分进行校勘後,共纠正)误73例,其中题名12例,作者10例,内容)误51例。补充脱文18例,考证衍文4例,纠正倒文1例,补充阙文1例。研究中发现方志因袭性强,清代巴蜀方志中的“艺文志”与前代方志及嘉靖《四川总志·全蜀艺文志》有极大的相似性。嘉庆《四川通志·经籍志》中667位本籍作家的时代分布不平衡。宋、明、清作家数量多,但汉、唐、宋作家影响力大。地域分布以川西成都府为分布重心,元代以前川西、川中北作家多,川南、川东较少,明代开始,作家分布开始向川南、川东迁移,地域差异逐渐缩减。作家时代、地域分布有经济、政治、文化等原因,也与刻书、藏书业发展,教育资源及文学家影响力等因素相关。巴蜀方志中书目记载、提要内容、作者相关信息部分与其他书籍记载有差异,对这些差异进行了辨析与考证,纠正了书籍提要、作者籍贯、相关资料中的错误,厘清了各书籍与作品的归属问题。
史春梅[7](2019)在《样例对高中生学习数学思想方法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关键所在,其对于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通过阅读有关高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文献发现,现阶段对于高中数学思想方法的研究多集中在一线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与其应用研究,对于从学生角度,该如何很好的学习高中数学思想方法的研究并不多。故基于高中数学思想方法的研究不足,笔者在本文将借助教学的有效工具——样例,将样例运用到学生学习高中数学思想方法中,让学生在学习样例的过程中感悟其背后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具体来说,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为三个:第一,综述样例学习与数学思想方法的相关内容;第二,通过问卷调查,来了解高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教与学现状;第三,基于上述问卷调查的结果,通过实验,来探究2种呈现方式(完整型、不完整型)×3种解释方式(自发自我解释、引发自我解释、给出外部解释)的样例对于学生学习高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效果。根据问卷调查与实验研究,笔者得出如下结论:(1)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现阶段对于高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教与学现状都不甚理想,但是师生都认为高中数学思想方法对于数学学习很重要。(2)在近、远迁移测试中,样例的呈现方式与解释方式对于学生学习高中数学思想方法的交互作用不存在交互影响,即样例的呈现方式与解释方式的主效应相互独立。(3)在所研究的样例呈现方式对学生学习高中数学思想方法效果中,无论在近迁移测试还是在远迁移测试,完整型样例学习高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效果显着优于不完整型样例。(4)在所研究的样例解释方式对学生学习高中数学思想方法效果中,无论在近迁移测试还是远迁移测试,引发自我解释样例与给出自我解释样例学习高中数学思想方法效果都显着优于自发自我解释样例。在近迁移测试和远迁移测试中,引发自我解释样例和给出自我解释样例的学习效果无显着差异,但在近迁移测试中,给出自我解释样例的平均值略微好于引发自我解释样例;在远迁移测试中,引发自我解释样例的平均值略微好于给出自我解释样例。根据上述结论,笔者在最后一章提出了三点教学建议:重视高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重视样例对高中生自主学习数学思想方法的帮助;采用合理有效的样例呈现方式与解释方式。以期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高中数学思想方法。
顾王卿[8](2019)在《中国数学探究研究的综述与反思》文中认为自教育部2003年颁布《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首次明确将“数学探究”作为贯穿高中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以来,我国教育研究者对数学探究展开了大范围的研究,涉及数学教育的各个方面,数量庞大而缺少系统的梳理.本文旨在对我国近十五年来有关数学探究的研究文献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分析,并辅以调查研究,以期总结目前取得的研究成果,发现现有研究与实践的不足,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为相关研究者的深入研究以及数学课程标准的修订和教材内容的补充提供建议.本文首先在文献占有和粗略阅读的基础上,确定了元分析的分类方向:研究的内容与领域,研究的方法与手段.其次再细读文献,将其中研究的内容与领域分为七个方面:数学探究的概念与价值,数学探究与数学课程,数学探究与数学教学,数学探究与数学学习,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数学探究教学,数学探究的评价,教师专业发展;将研究的方法与手段分为定性研究,定量研究两个方面.然后,结合研究的内容与领域的各个维度,对江苏三地的部分中小学一线数学教师进行了问卷与访谈研究,了解目前一线初等数学教育教师对数学探究及其实施的观点,并与元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发现:(1)我国有关数学教育中数学探究的各维度研究各有其特点和趋势;(2)数学探究的各维度研究在关注程度和研究方法上存在较大差异;(3)目前我国一线数学教师对教育教学中数学探究的认识和操作与数学探究研究的结果和趋势基本吻合.但就当前国内数学探究研究的整体而言,已有成果缺乏多层次的系统研究,研究体系尚待进一步完善,研究质量亟待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研究广度有待拓宽;(2)研究深度有待拓展;(3)缺少与中小学一线教师的紧密合作.最后,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和对策.
尹瑶芳[9](2017)在《小学数学教师MPCK影响因素的模型建构研究》文中指出MPCK(数学教学内容知识)是数学教师教学所应具备的核心知识,是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评价指标。对数学教师MPCK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不仅符合国际视野下中国特色的数学教师MPCK的研究的发展方向,而且对深化我国数学教学和教师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研究选取上海市浦东新区的小学数学教师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从影响因素模型建构,教师MPCK及影响因素的测试工具编制、教师MPCK影响因素与其组成要素的关系展开研究。首先,本研究对国内外相关理论综述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小学数学教师具体情况,通过个别访谈和专家咨询,运用编码分析,初步梳理出教师MPCK影响因素。其次,编制了MPCK的影响因素的测试量表,选取调查对象进行测试,运用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提取并聚类出八个维度的影响因素:个人动机、自我效能感、学习准备度、专业培训、学校组织、人为影响、政策制度和职业发展;还依据相关理论编制MPCK的调查问卷。再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检验方法,对MPCK影响因素假设模型进行拟合度验证和修正,从而建构了影响因素模型;对影响因素和教师MPCK各组成要素的影响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并进行模型的假设、验证,进一步验证并完善了影响因素模型。本研究得到三方面结论:八维度影响因素模型具有二维结构;构建教师MPCK八维度影响因素结构模型;八维度影响因素模型对教师MPCK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并依据结论,对提升教师MPCK提出若干建议。本研究一方面具有理论价值,进一步发展了数学教师MPCK的理论框架;进一步丰富了我国对数学教师MPCK的实证研究;进一步深化了我国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研究。另一方面也具有实践意义,MPCK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利于促进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有利于提升教师MPCK的有效习得与迁移,有利于推动传统数学教师教育能力培养方式的变革。
马桂玉[10](2016)在《转化思想在小学“数的运算”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文中指出转化思想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它是学习新知识或解决新问题时,在对新知识或新问题进行深入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联想和回忆旧知识,采用某种手段将新知识、新问题通过变换使之转化,转化成已有的知识、已能解决的问题,进而达到获得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新问题的解决的目的。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笔者研读了部分关于转化思想的着作和论文,对转化思想有了一定的认识,并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师的问卷调查,了解到:小学数学教师普遍认同转化思想方法的重要作用;小学数学教师对转化思想方法的掌握情况不容乐观;转化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有待加强。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探讨了江苏教育出版社的小学一至六年级《义务教育教科书》(2013版)的数学教材,从数的运算领域中挖掘蕴含在教学素材中的转化思想,发现转化思想在教材中的体现特点:结构性、层次性、有序性,并提出对教材的使用建议:悉心挖掘、化暗为明、添加习题。笔者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在日常的教学中渗透转化思想的教学,并联系具体教学实例,从五个方面提出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数的运算教学中的教学策略:即完善知识结构,奠定转化基础;抓住教学时机,渗透转化思想;培养联想思维,提高转化能力;运用多种方式,辅助转化教学;及时练习应用,内化转化方法。
二、中师数学思想方法例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师数学思想方法例说(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第二学段“图形与几何”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Q市B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评述与反思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小学第二学段 |
1.4.2 图形与几何 |
1.4.3 教学对策 |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小学第二学段“图形与几何”内容解读及教学分析 |
2.1 第二学段“图形与几何”内容编排与教学要求 |
2.1.1 第二学段“图形与几何”教学内容编排 |
2.1.2 第二学段“图形与几何”的教学要求 |
2.2 小学第二学段学生空间思维发展和学习特点 |
2.2.1 空间思维发展 |
2.2.2 学生的学习特点 |
2.3 第二学段“图形与几何”内容教学的深入分析 |
2.3.1 图形认识的教学 |
2.3.2 测量的教学 |
2.3.3 图形运动的教学 |
2.3.4 图形与位置的教学 |
第三章 小学第二学段“图形与几何”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
3.1 调查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
3.1.1 问卷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3.1.2 教师和学生访谈 |
3.2 第二学段“图形与几何”教学现状的调查 |
3.2.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3.2.2 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 |
3.2.3 教师了解学情的途径 |
3.2.4 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掌握与选择 |
3.2.5 教师教学方法的运用 |
3.2.6 教学实施的情况 |
3.2.7 教学评价的情况 |
3.2.8 教师教学“图形与几何”时的反思情况 |
3.3 教师在“图形与几何”教学时的困惑调查 |
3.4 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的困惑调查 |
第四章 小学第二学段“图形与几何”教学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小学第二学段“图形与几何”教学存在的问题 |
4.1.1 制定教学目标不够重视学生几何思维水平 |
4.1.2 “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学情了解途径比较少 |
4.1.3 “图形与几何”教学内容的处理缺乏创造性 |
4.1.4 “图形与几何”教学中操作探究法使用少 |
4.1.5 “图形与几何”教学中评价方法缺乏多样性 |
4.2 小学第二学段“图形与几何”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教师把制定教学目标仅当成教学任务 |
4.2.2 教师对学情了解的重视程度不够 |
4.2.3 教师对教学参考资料的依赖性大 |
4.2.4 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行动中落实不到位 |
4.2.5 教师对教学评价影响的认识程度不够 |
第五章 小学第二学段“图形与几何”教学的改进对策 |
5.1 “图形与几何”教学目标制定要基于学生的空间思维水平 |
5.2 教师要利用多种途径了解学情 |
5.3 “图形与几何”教学内容的处理要具有创造性 |
5.3.1 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图形与素材 |
5.3.2 以培养学生空间观念为目的设计教学内容 |
5.3.3 从解决“图形与几何”实际问题的角度选择教学内容 |
5.4 合理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
5.4.1 设计动手操作活动,经历图形的探索 |
5.4.2 重视游戏教学法,发现学习图形的乐趣 |
5.4.3 教师课堂教学中要讲究提问艺术 |
5.5 “图形与几何”教学要注重多元教学评价 |
5.5.1 评价主体多元化 |
5.5.2 评价内容多元化 |
5.5.3 评价方法多元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代际理论视域下乡村中学教师身份认同研究 ——基于对T镇中学的田野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1.代际 |
2.乡村教师 |
3.身份认同 |
(四)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六)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七)研究方法 |
1.文献法 |
2.田野调查法 |
(八)研究过程 |
一、代际理论的内涵及其发展 |
(一)卡尔·曼海姆对“代”问题的最初洞察与深思 |
1.代际理论提出的文化背景 |
2.从社会学视角分析代问题 |
3.层层涵括的代际定义 |
(二)玛格丽特·米德对代际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
1.“地球母亲”——玛格丽特·米德的传奇人生 |
2.代沟理论——玛格丽特·米德的思想精髓 |
3.跨越时空的交汇——米德与曼海姆代际思想的碰撞 |
(三)张永杰、程远忠关于代际理论的本土化研究 |
1.《第四代人》——我国代际研究的瑰宝之作 |
2.代的双重属性——代的内涵与释义 |
3.“跨代与滞代”——代的复杂性 |
4.“代”的文化表征 |
二、田野调查区域的背景介绍 |
(一)T镇及周边的自然地理 |
1.自然环境情况 |
2.自然灾害 |
(二)T镇及周边的人文历史 |
1.T镇延续的风土人情 |
2.T镇乡村生活的发展变迁 |
(三)T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变迁 |
1.新世纪以前,以农为本与固守乡土 |
2.新世纪以来,土地承包与外出打工 |
(四)T镇中学的发展历程 |
1.回溯小镇中学的历史轨迹 |
2.T镇中学的当下面貌 |
3.教师们的在校生活 |
三、不同“代”的乡村中学教师身份认同现状 |
(一)“上好最后一堂课”的“60 后”教师 |
1.迈过艰苦岁月、马上退休的T1M老师 |
2.洒脱淡然、自豪满足的T2M教师 |
3.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外来媳妇T3F老师 |
(二)处于教学“攻坚期”的“70 后”教师 |
1.得过且过的T5M老师 |
2.无欲无求,认真工作的T7F老师 |
3.苦闷无奈的T8F老师 |
(三)成为教学主力军的“80 后”教师 |
1.愤懑不平、想去县城的T10M老师 |
2.既来之,则安之的二胎准妈妈T11F老师 |
3.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中层教干T12F老师 |
(四)挑起教育新担的“90 后”教师 |
1.“乐天派”的异乡姑娘T13F老师 |
2.“压力山大”的T14M老师 |
四、不同代际乡村中学教师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源自社会代际变迁的影响 |
1.生物年龄及成长背景的差异 |
2.社会文化的变迁 |
3.教育政策的变化 |
(二)源自乡村场域下的特殊影响 |
1.乡村文化的特殊性 |
2.乡村学校组织文化相对淡薄 |
3.乡村教师共同体松散 |
(三)源自乡村教师个人的独有影响 |
1.家庭因素导致的个人经验意识的分层化 |
2.关键性人物对乡村教师职业选择的引导 |
3.乡村教师的整合性态度在教育观念上的体现 |
4.性别之差导致乡村教师身份认同之异 |
五、增强不同代际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对策分析 |
(一)社会应注重价值引领与相关政策的导向作用 |
1.注重政策倾斜,“留住”乡村教师 |
2.保障乡村教师权利,关注其现实诉求 |
3.引导大众理解乡村教师的不同代际特征 |
(二)乡村学校应聚焦人文环境建设 |
1.提倡民主治校,共筑和谐校园 |
2.关注职称问题,遵循评选公平机制 |
3.构建和谐办公室,增强不同代际教师的凝聚力 |
(三)乡村教师应探寻提高自我身份认同的内生力 |
1.树立积极向上的职业理念 |
2.提升自我发展的职业能力 |
3.参与构建包容和谐的同事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致谢 |
(3)陆文蔚语文教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陆文蔚简介 |
二、陆文蔚语文教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研究 |
三、陆文蔚语文教学思想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四、本选题研究的方法 |
第一章 陆文蔚的育人观 |
第一节 整体提升中小学教师素质 |
第二节 全面培养高等师范教育人才 |
第三节 着力建设方言调查研究队伍 |
第二章 陆文蔚的语言教学观 |
第一节 文字 |
一、仔细书写汉字笔顺与笔画 |
二、端正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
第二节 语法 |
一、对长句的分析与探讨 |
二、长句与短句的不同表达效果 |
第三节 修辞 |
一、把熟练掌握修辞知识作为理论武器 |
二、着重分析语言表现形式和表达效果 |
第三章 陆文蔚的阅读教学观 |
第一节 大语文教学观 |
一、对“语文”的定义 |
二、“大语文教学观”与“双基”主张的关联 |
第二节 三维度教学观 |
一、语文教学的“三维” |
二、三维度教学观的要领 |
第三节 课文分析的示范性 |
第四章 陆文蔚的作文教学观 |
第一节 作文教学理念 |
一、培养有个性的学生 |
二、关注学生的成长 |
第二节 作文指导步骤 |
一、作文体裁 |
二、写作具体指导 |
第三节 作文批改方法 |
一、作文批改的方式方法 |
二、作文批改的现实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访谈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
(4)《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前言 |
上编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 |
第一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疑难字词集释 |
第一节 《尹至》 |
第二节 《尹诰》 |
第三节 《程寤》 |
第四节 《保训》 |
第五节 《耆夜》 |
第六节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 |
第七节 《皇门》 |
第八节 《祭公之顾命(祭公)》 |
第九节 《楚居》 |
第二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疑难字词集释 |
第一节 《系年》 |
第三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疑难字词集释 |
第一节 《说命上》 |
第二节 《说命中》 |
第三节 《说命下》 |
第四节 《周公之琴舞》 |
第五节 《芮良夫毖》 |
第六节 《良臣》 |
第七节 《祝辞》 |
第八节 《赤 之集汤之屋》 |
下编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释文校注 |
第一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释文校注 |
第一节 《尹至》 |
第二节 《尹诰》 |
第三节 《程寤》 |
第四节 《保训》 |
第五节 《耆夜》 |
第六节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 |
第七节 《皇门》 |
第八节 《祭公之顾命(祭公)》 |
第九节 《楚居》 |
第二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释文校注 |
第一节 《系年》 |
第三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三)》释文校注 |
第一节 《说命上》 |
第二节 《说命中》 |
第三节 《说命下》 |
第四节 《周公之琴舞》 |
第五节 《芮良夫毖》 |
第六节 《良臣》 |
第七节 《祝辞》 |
第八节 《赤(?)之集汤之屋》 |
附录一:全文全称简称对照表 |
附录二:引用文献及简称 |
附录三:《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论着知见录 |
凡例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 |
《尹至》篇知见录 |
《尹诰》篇知见录 |
《程寤》篇知见录 |
《保训》篇知见录 |
《耆夜》篇知见录 |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篇知见录 |
《皇门》篇知见录 |
《祭公之顾命(祭公)》篇知见录 |
《楚居》篇知见录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存目)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存目) |
综论知见录(存目) |
(5)魏晋隋唐方志文献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范围与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重点与难点 |
第一章 魏晋隋唐方志概述 |
第一节 “方志”界定 |
第二节 魏晋隋唐方志概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魏晋隋唐方志着录与考证 |
第一节 魏晋隋唐方志的着录、分布与沿革 |
第二节 魏晋隋唐方志着录考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魏晋隋唐方志辑佚 |
第一节 佚书与辑佚 |
第二节 魏晋隋唐方志辑佚述略 |
第三节 魏晋隋唐方志补辑与考证 |
第四节 魏晋隋唐佚志佚文校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魏晋隋唐方志版本专题研究 |
第一节 《华阳国志》的版本 |
第二节 唐颜真卿《吴兴地记》(《石柱记》)版本 |
第三节 唐樊绰《蛮书》的版本 |
第四节 唐陆广微《吴地记》的版本 |
第五节 唐莫休符《桂林风土记》的版本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魏晋隋唐方志校勘专题研究 |
第一节 《华阳国志》校勘研究 |
第二节 《吴兴地记》(《石柱记》)校勘 |
第三节 《桂林风土记》校勘集补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魏晋隋唐方志方言材料辑考 |
第一节 方言文献及方志方言材料的价值 |
第二节 魏晋隋唐方志方言材料的搜集与判定 |
第三节 魏晋隋唐方志方言词考证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魏晋隋唐方志整理与研究成果汇总表 |
附录二:魏晋隋唐方志总目 |
附录三:魏晋隋唐方志同书异名、同名异书表 |
附录四:魏晋隋唐方志辑本简表 |
附录五:魏晋隋唐方志佚文整理总谱 |
附录六:魏晋隋唐方志方言词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清代巴蜀方志文学文献专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巴蜀方志的整理 |
二、巴蜀方志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意义与方法 |
一、理论与实践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第五节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概述篇 |
第一节 巴蜀方志概述 |
一、宋元明巴蜀方志 |
二、清代巴蜀方志 |
第二节 巴蜀方志中的文学文献 |
一、文学文献的类目 |
二、文学文献的文本表现 |
第三节 方志的修纂与权属 |
一、纂修机构与撰人 |
二、方志署名及权属 |
第三章 书目篇 |
第一节 方志文学书目研究 |
一、着录体例 |
二、文学书目地域与时代分布 |
第二节 方志着录与目录专书的比较 |
一、同书异名 |
二、同书异卷 |
三、方志着录,目录着作失收 |
四、方志目录与目录专书之间的相互补充 |
第四章 提要篇 |
第一节 目录提要发展述略 |
第二节 方志文学书目提要分析 |
一、方志提要内容 |
二、方志提要编写特点 |
第三节 方志文学书目提要杂考 |
一、方志目录提要辨析 |
二、他书目录提要辨误 |
第五章 校勘篇 |
第一节 讹误 |
一、题名误 |
二、作者误 |
三、内容讹误 |
第二节 脱文 |
一、方志脱 |
二、他书脱 |
第三节 衍文 |
一、方志衍 |
二、他书衍 |
第四节 倒文 |
第五节 阙文 |
第六节 方志的因袭性 |
第六章 作家篇 |
第一节 本籍作家的时代分布 |
一、作家时代分布概况 |
二、作家时代分布成因 |
第二节 本籍作家地域分布 |
一、作家地域分布概况 |
二、作家地域分布成因 |
第三节 作家考证 |
一、作者籍贯、占籍之误 |
二、作者相关资料之误 |
三、作品归属之误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7)样例对高中生学习数学思想方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方法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样例学习 |
2.1.1 样例学习相关概念 |
2.1.2 样例学习的研究 |
2.1.3 样例学习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 高中数学思想方法 |
2.2.1 数学思想方法的内涵 |
2.2.2 数学思想方法的研究 |
2.2.3 高中数学思想方法的研究 |
2.3 基于样例的高中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 |
第3章 高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教与学现状调查 |
3.1 高中数学思想方法教授现状调查 |
3.1.1 调查问题 |
3.1.2 形成问卷 |
3.1.3 实施调查 |
3.1.4 调查数据分析 |
3.2 高中数学思想方法学习现状调查 |
3.2.1 调查问题 |
3.2.2 形成问卷 |
3.2.3 实施调查 |
3.2.4 调查数据分析 |
3.3 小结与思考 |
第4章 探究不同样例对学习数学思想方法的影响 |
4.1 问题提出 |
4.2 研究假设 |
4.3 实验对象 |
4.4 实验材料 |
4.5 实验过程 |
4.6 实验结果分析 |
4.6.1 前测结果分析 |
4.6.2 近迁移结果分析 |
4.6.3 远迁移结果分析 |
4.6.4 小结与思考 |
第5章 讨论与总结 |
5.1 研究结论 |
5.2 教学建议 |
5.2.1 重视高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
5.2.2 重视样例对高中生自主学习数学思想方法的帮助 |
5.2.3 采用合理有效的样例呈现方式与解释方式 |
5.3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5.3.1 创新之处 |
5.3.2 研究不足 |
5.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8)中国数学探究研究的综述与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问题 |
1.4 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
第2章 研究方法和框架 |
2.1 研究方法 |
2.1.1 元分析法 |
2.1.2 调查研究法 |
2.2 研究框架 |
第3章 数学探究的研究综述——内容与领域角度 |
3.1 数学探究的概念与价值 |
3.1.1 概念界定 |
3.1.2 数学探究的教育价值 |
3.2 数学探究与数学课程 |
3.2.1 课程标准中的数学探究 |
3.2.2 数学教材中的数学探究 |
3.2.3 数学探究与数学课程的研究小结 |
3.3 数学探究与数学教学 |
3.3.1 数学探究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开发 |
3.3.2 数学探究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 |
3.3.3 数学探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3.3.4 数学探究教学的研究小结 |
3.4 数学探究与数学学习 |
3.4.1 数学探究与数学认知 |
3.4.2 数学探究在数学学习中的呈现方式 |
3.4.3 数学探究学习的研究小结 |
3.5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数学探究教学 |
3.5.1 信息技术在数学探究教学中的价值 |
3.5.2 信息技术在数学探究教学中的应用 |
3.5.3 信息技术环境下数学探究教学的研究小结 |
3.6 数学探究的评价 |
3.6.1 数学探究的评价标准 |
3.6.2 数学探究的评价方式 |
3.6.3 数学探究评价的研究小结 |
3.7 数学探究与教师专业发展 |
3.7.1 职前教师专业发展 |
3.7.2 在职教师专业发展 |
3.7.3 数学探究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小结 |
3.8 数学探究研究内容的统计分析 |
3.8.1 中国数学探究研究文献的年代分布 |
3.8.2 中国数学探究研究文献的内容分布 |
3.8.3 中国数学探究研究文献的作者情况 |
3.8.4 数学探究研究内容的统计分析结果 |
3.9 小结 |
第4章 数学探究的研究综述——方法与手段角度 |
4.1 数学探究研究所用方法的概念界定 |
4.2 数学探究研究所用方法的统计分析 |
4.2.1 整体概况 |
4.2.2 趋势分析 |
4.3 小结 |
第5章 有关数学探究的调查研究 |
5.1 调查结果及分析 |
5.1.1 问卷结果 |
5.1.2 问卷结果分析 |
5.2 教师访谈结果及分析 |
5.2.1 访谈结果 |
5.2.2 访谈结果分析 |
5.3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附录1 关于数学探究的教师问卷 |
附录2 关于数学探究的访谈提纲 |
致谢 |
(9)小学数学教师MPCK影响因素的模型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起源 |
一、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
二、基于教师教育发展的需要 |
三、基于课程教学改革现实需求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价值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概念界定 |
一、PCK |
二、MPCK |
三、MPCK影响因素 |
四、MPCK影响因素模型 |
第四节 研究问题和框架 |
一、研究问题与目标 |
二、研究框架与路径 |
三、研究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MPCK研究现状 |
一、概念研究 |
二、测量工具 |
三、发展策略 |
第二节 PCK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一、PCK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二、两种不同PCK影响因素研究视角 |
第三节 MPCK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一、MPCK国内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二、MPCK国外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第三章 研究方法和过程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一、资料收集方法 |
二、资料处理方法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一、预研究样本 |
二、主研究样本 |
第三节 研究工具 |
一、访谈提纲 |
二、调查问卷 |
第四节 研究过程 |
一、个别访谈 |
二、问卷编制 |
三、调查实施 |
四、模型建构 |
第四章 教师MPCK影响因素提取 |
第一节 访谈实施过程 |
一、访谈对象选择 |
二、访谈数据收集 |
三、访谈资料整理 |
第二节 MPCK个人影响因素提取 |
一、个人动机 |
一、自我效能感 |
三、学习准备度 |
第三节 MPCK组织影响因素提取 |
一、人为因素 |
二、专业培训 |
三、学校组织 |
第四节 MPCK社会影响因素提取 |
一、政策制度 |
二、职业发展 |
第五章 研究工具编制 |
第一节 MPCK影响因素量表编制 |
一、预试量表的内容设计 |
二、预试测量及初步分析 |
三、影响因素量表的确定 |
第二节 MPCK量表编制 |
一、预试量表的内容设计 |
二、预试量表的施测与分析 |
三、正式量表的确定 |
第六章 MPCK影响因素模型建构与验证 |
第一节 MPCK影响因素模型建构 |
一、影响因素模型假设 |
二、影响因素模型拟合 |
三、影响因素模型修正 |
四、影响因素模型简化 |
第二节 影响因素模型二维结构分析 |
一、内部结构方程验证分析 |
二、外部结构方程验证分析 |
第三节 效能验证:影响因素与MPCK相关分析 |
一、个人内部影响因素 |
二、专业培训影响因素 |
三、学校组织与人为因素影响因素 |
四、政策制度与职业发展影响因素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和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八维度影响因素模型具有二维结构 |
二、构建教师MPCK八维度影响因素结构模型 |
三、八维度影响因素模型对教师MPCK具有一定解释力 |
第二节 建议与思考 |
一、对提升教师MPCK的若干建议 |
二、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中文文献 |
英文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2: 教师数学教学内容知识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预) |
附录3: 教师数学教学内容知识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正) |
后记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一、作者简介 |
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10)转化思想在小学“数的运算”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 一节课引起的思考 |
(二) 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必要性 |
(三) 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数的运算教学中的重要性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一) 关于“转化思想”萌芽的研究 |
(二) 关于“转化思想”理论的研究 |
(三) 关于“转化思想”的教学的研究 |
三、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转化思想的相关概念及教学意义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 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 |
(二) 转化和转化思想 |
(三) 数的运算 |
二、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数的运算”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
(一) 有利于新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
(二) 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认知结构 |
(三)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四) 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
第二章 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过程 |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 教师基本情况 |
(二) 调查结果及分析 |
四、调查结论 |
(一) 小学数学教师普遍认同转化思想方法的重要作用 |
(二) 小学数学教师对转化思想方法的掌握情况不容乐观 |
(三) 转化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有待加强 |
第三章 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教材“数的运算”领域的体现 |
一、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教材“数的运算”中的文本分析 |
(一) 数的转化 |
(二) 运算的转化 |
(三) 数形转化 |
二、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教材“数的运算”中体现的特点 |
(一) 转化思想体现的结构性 |
(二) 转化思想体现的层次性 |
(三) 转化思想体现的有序性 |
三、对“数的运算”领域教材的使用建议 |
(一) 悉心挖掘 |
(二) 化暗为明 |
(三) 添加习题 |
第四章 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数的运算”教学中的课堂实践 |
一、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数的运算”教学中的课堂教学案例 |
(一) 数的转化教学案例——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
(二) 运算的转化及数形转化教学案例——用转化的策略解决特殊的计算问题 |
二、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数的运算”教学中的教学策略 |
(一) 完善知识结构,奠定转化基础 |
(二) 抓住教学时机,渗透转化思想 |
(三) 培养联想思维,提高转化能力 |
(四) 运用多种方式,辅助转化教学 |
(五) 及时练习应用,内化转化方法 |
结束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四、中师数学思想方法例说(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第二学段“图形与几何”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Q市B小学为例[D]. 王雪珂.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1(08)
- [2]代际理论视域下乡村中学教师身份认同研究 ——基于对T镇中学的田野调查[D]. 李莉.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陆文蔚语文教学思想研究[D]. 艾紫君. 喀什大学, 2020(07)
- [4]《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D]. 曹雨杨. 吉林大学, 2020(08)
- [5]魏晋隋唐方志文献学研究[D]. 黄毓芸.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6)
- [6]清代巴蜀方志文学文献专题研究[D]. 涂庆红.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7]样例对高中生学习数学思想方法的影响研究[D]. 史春梅.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8]中国数学探究研究的综述与反思[D]. 顾王卿. 苏州大学, 2019(06)
- [9]小学数学教师MPCK影响因素的模型建构研究[D]. 尹瑶芳.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10]转化思想在小学“数的运算”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 马桂玉.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