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拟南芥保卫细胞特异表达的F-box蛋白DOR负向调节耐旱性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植物学
作者: 张玉娥
导师: 武维华,薛勇彪
关键词: 拟南芥,突变体,耐早,基因,信号通路,保卫细胞
文献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DOR((?)r(?)ught (?)esistance)是与金鱼草S-locus F-box(SLF)基因同源的拟南芥SLF超家族的成员AtSFL35。该基因的T-DNA插入突变可以导致拟南芥产生耐旱性。离体叶片失水实验、MS+甘油培养基实验和盆栽干旱实验都证明dor突变体和野生型相比表现为耐旱。dor的功能互补实验进一步验证了该突变体表型是由于DOR基因的T-DNA插入造成的,表明该基因编码一个耐旱性的负调控因子。定量-PCR结果证明DOR基因组成型表达,但从DOR::GUS转化实验看出,DOR基因在叶子的保卫细胞中特异表达,提示dor表现出的耐旱可能与气孔有关。因此,我们比较了野生型和突变体在正常情况下的气孔大小和干旱条件下KAT1和KAT2的表达,结果显示dor突变体由于相对含水量高而表现为耐旱。为了研究DOR基因突变后耐旱的分子机制,我们采用Northern杂交方法分析了与耐旱相关的基因DREB2A、RD29A、COR15A和RD22在野生型和突变体中的表达,结果表明dor突变体表现出的耐旱可能与这些基因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的表达升高有关,提示DOR基因在依赖ABA和不依赖ABA信号通路上都发挥作用。我们从转录水平还发现DOR基因可能也参与了抗寒途径。酵母共转化和pull-down实验证明了DOR在体内可以与ASK14和CULLINI蛋白形成SCF复合体。这些结果表明,在干旱条件下DOR作为耐旱负调控因子参与泛素/26S蛋白小体降解途径来抑制气孔关闭。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一、植物泛素/26S蛋白小体降解途径研究进展
1.植物中的泛素化降解体系
1.1 泛素的结构
1.2 泛素传递的级联反应
2.26S蛋白小体
二、植物中F-box蛋白的研究进展
1.F-box蛋白的发现
2.F-box蛋白的结构和分类
3.植物F-box蛋白的功能
3.1 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3.2 在激素应答中的作用
3.3 在不同外界环境刺激和胁迫中的作用
三、植物抗旱机理的研究进展
1.植物抗旱的分子和遗传学研究
1.1 在ABA介导途径中的顺式作用元件和转录因子
1.2 不依赖ABA介导途径中的顺式作用元件和DNA结合蛋白
1.3 干旱和冷胁迫信号转导的遗传学分析
1.4 干旱和冷诱导的相关基因在ABA信号通路上组成一个网络系统
2.保卫细胞中的信号转导
2.1 光信号转导和气孔开放
2.2 ABA诱导气孔关闭
四.本论文工作的立论依据和研究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1.实验材料
1.1 植物材料、菌株和常用质粒载体
1.2 酶、试剂盒、培养基、抗生素、杂交膜及各种
2.实验方法
2.1 拟南芥培养
2.2 PCR和Southern鉴定T-DNA插入
2.3 荧光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
2.4 总RNA的提取、cDNA的制备以及基因的RT-PCR分析
2.5 Northern杂交
2.6 质粒构建及酵母转化
2.7 载体构建和拟南芥转化
2.8 带有TAP标签的转基因植株得的Pull-down分析
2.9 气孔大小的测量和离体叶片相对含水量的测定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1.dor突变体的分子鉴定
2.dor突变体表型分析
3.dor突变体的功能互补和DOR基因的RNAi分析
4.DOR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5.dor突变体气孔变化分析
6.抗旱相关基因在WT和dor突变体中的表达分析
7.dor突变体与盐、冷和ABA的关系
8.DOR可能是SCF复合体的组分之一
第四章 讨论
1.DOR编码一个植物抗旱性的负调控因子
2.DOR可能参与气孔的调节
3.泛素/26S蛋白小体介导的蛋白质降解途径与抗旱的关系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07-18
参考文献
- [1].气孔运动过程中保卫细胞液泡的动态及其与微丝骨架的关系[D]. 高新起.中国农业大学2005
- [2].蚕豆保卫细胞PEG6000胁迫信号转导研究[D]. 黄爱霞.陕西师范大学2007
- [3].MAP激酶在蚕豆保卫细胞中的信号转导研究[D]. 江静.河南农业大学2004
- [4].诱导型保卫细胞特异性启动子的构建及Atdof1.7基因超表达对气孔运动的影响[D]. 李军.中国农业大学2004
- [5].保卫细胞异三聚体G蛋白和质膜质子泵在eATP促进拟南芥气孔开放过程中的作用[D]. 陈忱.河北师范大学2012
- [6].G蛋白、PTKs和PLC/PLD通过调节保卫细胞H2O2、NO水平介导光/暗调控的气孔运动[D]. 张媛华.陕西师范大学2010
- [7].毛茛科17属植物表观结构植纹鉴定及其系统演化研究[D]. 吴东梅.东北师范大学2015
- [8].拟南芥响应昆虫取食的早期信号研究[D]. 闫素丽.北京林业大学2015
- [9].植物逆境胁迫相关基因的研究[D]. 姚璇.武汉大学2011
- [10].AtRhoGDI1调控植物细胞形态发生及脱落酸信号传导的功能研究[D]. 吴宇轩.武汉大学2013
相关论文
- [1].拟南芥F-box基因AtPP2-B11的功能分析及苹果RING finger型泛素连接酶E3的家族分析[D]. 李彦泽.山东农业大学2011
- [2].拟南芥耐旱突变体lew2和abo1的筛选、基因克隆及其功能分析[D]. 陈智忠.中国农业大学2005
- [3].与拟南芥突变体lpt1、lks1性状相关蛋白质的分离、鉴定与功能分析[D]. 王西瑶.中国农业大学2005
- [4].拟南芥NAD(H)激酶在非生物胁迫中的功能分析[D]. 柴茂峰.中国农业大学2005
- [5].钙依赖蛋白激酶和腺苷酸环化酶参与拟南芥响应大丽轮枝菌毒素诱导信号转导过程的实验证据[D]. 李群.中国农业大学2005
- [6].水稻EREBP型转录因子基因OsBIERFs和F-box蛋白基因OsHIHN-n11的克隆鉴定与功能分析[D]. 曹亦菲.浙江大学2005
- [7].拟南芥钾营养突变体的筛选和低钾敏感基因LKS1的功能与分子调控机制研究[D]. 李皓东.中国农业大学2005
- [8].蚕豆保卫细胞质膜钙通透性通道渗透调节机制研究及拟南芥TPC1基因的克隆与鉴定[D]. 张伟.中国农业大学2005
- [9].利用模式植物拟南芥鉴定和分离大丽轮枝菌外泌毒素中的致萎活性因子[D]. 刘实忠.中国农业大学2005
- [10].拟南芥OSR家族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及OSR2参与干旱胁迫反应的实验证据[D]. 李虹.中国农业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