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塑性力学模型论文-束立红,吕志强,何琳

弹塑性力学模型论文-束立红,吕志强,何琳

导读:本文包含了弹塑性力学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广义弹塑性模型,隔振器,钢丝绳,摩擦

弹塑性力学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束立红,吕志强,何琳[1](2012)在《隔振器广义弹塑性力学模型建模与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钢丝绳隔振器是一种最常用的干摩擦隔振器。它具有强非线性,性能重复性很差,通常解析法很难为之建模。应用广义弹塑性模型对具有干摩擦特性的钢丝绳隔振器进行了力学建模。模型物理概念清晰,建模过程简单,可以很好地解释和描述钢丝绳隔振器的静刚度渐软特性和动刚度的振幅依赖性。以HGGS-1200钢丝绳隔振器为例,说明了建模过程及试验验证。证明这一模型同时符合静态、振动和冲击试验结果,能够较准确地描述钢丝绳隔振器的力学特性。该方法可从易于得到的静态试验结果直接获取钢丝绳隔振器振动和冲击特性,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振动工程学报》期刊2012年02期)

郭学达[2](2012)在《基于粘弹塑性力学模型双连拱隧道施工过程动态力学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公路连拱隧道(Multi-arch Road Tunnel)是随着公路建设规模日渐扩大而出现的较新型大跨度隧道形式。双连拱隧道开挖跨度大、围岩压力较大、易产生偏压、埋深浅、围岩多次扰动、施工工序多、结构复杂等特点,隧道开挖和支护相对于分离式隧道和小净距隧道要复杂。大多数岩土体材料具有蠕变的特性,根据新奥法的基本思想,隧道开挖后,围岩从变形到破坏有一个时间历程,包括开挖面向前推进时围岩应力逐步释放的时间效应和围岩介质的流变效应。经典的弹塑性变形理论,计算上对毛洞开挖后洞体变形的释放都看作瞬时完成来处理的,无法反映其时间效应,只有考虑围岩的流变特性,进行粘弹塑性力学分析,才能真实反映地层与支护结构间相互作用的特点,以确定合理的初期支护和二衬支护时机。本文以吉林省于木匠沟双连拱隧道为工程地质背景,采用基于有限差分法数值分析软件FLAC3D对双连拱隧道施工方案的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分析,主要探讨了开挖进尺或掌子面推进距离对隧道围岩、支护结构应力应变的影响,分析了隧道的空间效应和时间效应。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数值分析结果如下:(1)利用数值分析软件FLAC3D内置蠕变模型,参考于木匠沟双连拱隧道现场监控量测记录,对双连拱隧道进行位移反分析,得出了与论文相关的力学蠕变参数:Kelvin剪切模量、粘性系数和Maxwell剪切模量、粘性系数。(2)对双连拱隧道进行不同力学模型(弹塑性力学模型和粘弹塑性力学模型)不同施工方案施工过程模拟分析,分别记录了各个施工工序的应力、位移、支护结构的内力和不平衡力。同时对记录的数据进行相互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基于粘弹塑性力学模型计算出的地表位移、拱顶竖向位移均比基于弹塑性计算出的位移大;基于粘弹塑性力学模型计算出的收敛变形较基于弹塑性计算出的位移小;基于粘弹塑性力学模型计算出的围岩内部位移变化曲线呈平行状,基于弹塑性力学模型计算出的围岩内部位移变化曲线相互交叉,但是二者靠近临空面的量测点位移均收敛于零。(3)双连拱隧道施工过程空间效应分析:采用相同施工方案不同力学模型、不同施工方案相同力学模型、不同施工方案不同力学模型,对开挖进尺或掌子面推进距离对量测断面拱顶竖向应力和位移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基于粘弹塑性力学模型叁导洞施工方案,开挖进尺或掌子面推进距离对量测断面拱顶竖向应力和竖向位移影响范围约1.5倍单洞跨度。(4)双连拱隧道施工过程时间效应分析:基于粘弹塑性力学模型,采用不同施工工序间隔时间,相同施工方案以及不同施工方案的模拟结果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相同施工方案,施工工序间隔时间越长,拱顶竖向位移越大;叁导洞施工法产生的拱顶竖向应力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收敛于同一应力,中导洞—正洞台阶施工法产生的拱顶应力大小按照工序间隔时间排列依次为:间隔5天>间隔8天>间隔10天。(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2-04-01)

刘燕,王堂根[3](2009)在《密肋复合墙体弹塑性力学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前期的密肋复合墙体试验及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刚度等效的原理提出密肋复合墙体弹塑力学模型,采用该模型对密肋复合墙体进行了Pushover分析,所得结果与试验结果相近,验证了模型的实用性。(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09年23期)

刘建,乔丽苹,李鹏[4](2009)在《砂岩弹塑性力学特性的水物理化学作用效应——试验研究与本构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干燥、饱水、蒸馏水以及不同离子浓度和pH值水溶液循环流动作用至水–岩反应平衡后的砂岩试件,开展一系列单轴压缩试验和CT损伤测试,获得这些不同状态及水溶液作用后砂岩试件的应力–应变关系全过程曲线和CT扫描结果;分别研究砂岩弹塑性力学特性包括应力–应变关系、弹性模量、峰值强度及残余强度的水物理作用和水化学作用效应与机制;基于CT检测结果开展相应的水物理化学损伤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水物理化学作用对砂岩应力–应变关系的影响特征与规律,探讨并采用改进的Duncan模型来描述存在水物理化学作用效应的砂岩非线性弹性变形行为。研究结果对于水–岩相互作用及相关领域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具有良好的促进与借鉴作用。(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09年01期)

毛安雄,邹循华,倪先光[5](2008)在《经典弹塑性力学体系下的岩土双屈服面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岩土的弹塑性双屈服面模型在岩土工程中具有重要的实用和科研价值。本文在经典塑性力学框架下,重新推导了一种弹塑性双屈服面模型,将这种本构模型纳入了经典弹塑性力学体系。(本文来源于《第17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期刊2008-11-01)

刘晓曦,李薇[6](2006)在《压缩条件下发泡PS黏弹塑性力学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发泡聚苯乙烯(EPS)工程应用的长期稳定性,分析了压缩条件下EPS的力学性能。实验中EPS块体的受压变形呈现出黏弹塑性特征,并可分为3个阶段。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大,屈服应变略微增大,但对切线弹性模量影响较小,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了表观密度与3个EPS压缩实验参数的关系。构造EPS块体的压缩黏弹塑性模型与实验结果的误差为0.37%。比较模型预测值与现场实测的压缩变形结果,结果表明两者图形趋势较为一致,用该模型可预测EPS块体的压缩变形。(本文来源于《合成树脂及塑料》期刊2006年06期)

任建伟,张云,罗红杰[7](2005)在《混凝土的边界面模型与经典弹塑性力学的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简述了国内外混凝土的边界面本构模型的研究状况 ,阐述了其提出的背景 ,并对边界面模型的建立作了简要评述 ,提出了边界面模型与经典塑性力学的区别。(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05年07期)

孙道恒,孙训方,胡俏,徐灏[8](2000)在《弹塑性力学问题的神经网络计算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弹塑性力学问题的计算速度 ,给出了其新的势能变分原理形式。利用神经网络的并行、分布处理的特点进行寻优 ,并给出了相应网络的结构形式和网络参数。(本文来源于《计算力学学报》期刊2000年03期)

于丙子[9](1982)在《岩体叁维非线性力学问题的弹塑性力学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岩体结构进行叁维有限元分析时,为了反映岩块(包括节理裂隙)和软弱结构面(断层、软弱夹层)的非线性力学性质,本文近似地将岩体视为弹塑性体,在综合了前人弹塑性增量理论研究工作和试验资料的基础上,分别对岩块和软弱结构面提出了带有普遍性的力学模型。并根据塑性力学的“非关联”流动法则推导了相应于该力学模型的本构关系。可供编制叁维弹塑性力学问题有限元法计算程序之用。(本文来源于《岩土工程学报》期刊1982年02期)

弹塑性力学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公路连拱隧道(Multi-arch Road Tunnel)是随着公路建设规模日渐扩大而出现的较新型大跨度隧道形式。双连拱隧道开挖跨度大、围岩压力较大、易产生偏压、埋深浅、围岩多次扰动、施工工序多、结构复杂等特点,隧道开挖和支护相对于分离式隧道和小净距隧道要复杂。大多数岩土体材料具有蠕变的特性,根据新奥法的基本思想,隧道开挖后,围岩从变形到破坏有一个时间历程,包括开挖面向前推进时围岩应力逐步释放的时间效应和围岩介质的流变效应。经典的弹塑性变形理论,计算上对毛洞开挖后洞体变形的释放都看作瞬时完成来处理的,无法反映其时间效应,只有考虑围岩的流变特性,进行粘弹塑性力学分析,才能真实反映地层与支护结构间相互作用的特点,以确定合理的初期支护和二衬支护时机。本文以吉林省于木匠沟双连拱隧道为工程地质背景,采用基于有限差分法数值分析软件FLAC3D对双连拱隧道施工方案的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分析,主要探讨了开挖进尺或掌子面推进距离对隧道围岩、支护结构应力应变的影响,分析了隧道的空间效应和时间效应。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数值分析结果如下:(1)利用数值分析软件FLAC3D内置蠕变模型,参考于木匠沟双连拱隧道现场监控量测记录,对双连拱隧道进行位移反分析,得出了与论文相关的力学蠕变参数:Kelvin剪切模量、粘性系数和Maxwell剪切模量、粘性系数。(2)对双连拱隧道进行不同力学模型(弹塑性力学模型和粘弹塑性力学模型)不同施工方案施工过程模拟分析,分别记录了各个施工工序的应力、位移、支护结构的内力和不平衡力。同时对记录的数据进行相互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基于粘弹塑性力学模型计算出的地表位移、拱顶竖向位移均比基于弹塑性计算出的位移大;基于粘弹塑性力学模型计算出的收敛变形较基于弹塑性计算出的位移小;基于粘弹塑性力学模型计算出的围岩内部位移变化曲线呈平行状,基于弹塑性力学模型计算出的围岩内部位移变化曲线相互交叉,但是二者靠近临空面的量测点位移均收敛于零。(3)双连拱隧道施工过程空间效应分析:采用相同施工方案不同力学模型、不同施工方案相同力学模型、不同施工方案不同力学模型,对开挖进尺或掌子面推进距离对量测断面拱顶竖向应力和位移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基于粘弹塑性力学模型叁导洞施工方案,开挖进尺或掌子面推进距离对量测断面拱顶竖向应力和竖向位移影响范围约1.5倍单洞跨度。(4)双连拱隧道施工过程时间效应分析:基于粘弹塑性力学模型,采用不同施工工序间隔时间,相同施工方案以及不同施工方案的模拟结果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相同施工方案,施工工序间隔时间越长,拱顶竖向位移越大;叁导洞施工法产生的拱顶竖向应力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收敛于同一应力,中导洞—正洞台阶施工法产生的拱顶应力大小按照工序间隔时间排列依次为:间隔5天>间隔8天>间隔10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弹塑性力学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束立红,吕志强,何琳.隔振器广义弹塑性力学模型建模与应用研究[J].振动工程学报.2012

[2].郭学达.基于粘弹塑性力学模型双连拱隧道施工过程动态力学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2

[3].刘燕,王堂根.密肋复合墙体弹塑性力学模型研究[J].山西建筑.2009

[4].刘建,乔丽苹,李鹏.砂岩弹塑性力学特性的水物理化学作用效应——试验研究与本构模型[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

[5].毛安雄,邹循华,倪先光.经典弹塑性力学体系下的岩土双屈服面模型[C].第17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2008

[6].刘晓曦,李薇.压缩条件下发泡PS黏弹塑性力学模型研究[J].合成树脂及塑料.2006

[7].任建伟,张云,罗红杰.混凝土的边界面模型与经典弹塑性力学的对比[J].山西建筑.2005

[8].孙道恒,孙训方,胡俏,徐灏.弹塑性力学问题的神经网络计算模型[J].计算力学学报.2000

[9].于丙子.岩体叁维非线性力学问题的弹塑性力学模型[J].岩土工程学报.1982

标签:;  ;  ;  ;  

弹塑性力学模型论文-束立红,吕志强,何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