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治疗作用论文-富琳娜

免疫治疗作用论文-富琳娜

导读:本文包含了免疫治疗作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地塞米松,局部免疫,治疗作用

免疫治疗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富琳娜[1](2019)在《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地塞米松局部免疫治疗的作用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患者应用地塞米松局部免疫治疗,探讨地塞米松局部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患者80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行甲状腺替代治疗,研究组行地塞米松局部免疫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甲状腺体积、促甲状腺激素、游离叁碘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数据指标差异。结果研究组甲状腺体积、促甲状腺激素、游离叁碘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数据指标与对照组数据指标差异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数据差异之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患者应用地塞米松局部免疫治疗的临床价值显着,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9年24期)

杨文元[2](2019)在《免疫治疗对骨肉瘤化疗促进作用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骨肉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骨肿瘤,其特点是易发生的肺转移和多种遗传变异,阻碍了化疗及靶向治疗的发展,预后差。迫切需要新的治疗策略。然而,临床前研究进行测试与免疫疗法和检查点抑制剂及化疗药物相结合的新方法,提示细胞免疫协同的化学治疗具有潜在机会。本文就免疫治疗对骨肉瘤化疗促进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68期)

王钰莹,高辉,段京莉[3](2019)在《类风湿关节炎免疫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应用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来,随着对类风湿关节炎致病机制认识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新的、潜在的免疫抑制剂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本文重点介绍了RA免疫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应用进展。(本文来源于《临床药物治疗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陈菲,白日兰,崔久嵬[4](2019)在《肠道菌群在肿瘤化放疗及免疫治疗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研究显示,肠道菌群不仅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有关,还可通过参与化疗药物代谢导致化疗相关性肠炎、激活或调控免疫反应及信号通路、促进细胞因子的产生、修复肠道黏膜损伤等多种途径影响肿瘤患者对化疗、放疗和生物治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肠道菌群种类繁多、丰度可变,个体差异性是患者对抗肿瘤治疗产生不同反应的原因之一。而肠道菌群受不同外源性因素的影响,故对其干预或重塑将增强抗肿瘤治疗的疗效和减轻治疗相关的毒副作用,改善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本文就肠道菌群对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的调控作用及相关机制,就靶向肠道菌群的治疗以提高抗肿瘤疗效、降低或预防毒副反应作一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李碧慧[5](2019)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的作用机制与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肺癌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也是全球范围内肿瘤致死的主要原因。肺癌早期无明显症状,导致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失去了及早治疗的时机。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的主要类型,目前,外科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等是临床治疗晚期NSCLC的主要手段。免疫系统作为影响肿瘤生长的重要系统,通过对免疫机制进行调控实现肺癌治疗的目的,能够使晚期NSCLC患者的生存率得到明显提升。本文以晚期NSCLC的免疫治疗为研究方向,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分析,旨在为晚期NSCLC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更加系统与科学的依据。(本文来源于《癌症进展》期刊2019年12期)

张欣,刘效群[6](2019)在《自身抗体致反复种植失败的作用机制及免疫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反复种植失败(RIF)是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中关注的焦点和难题之一。RIF病因复杂,涉及胚胎和母体因素,母体因素又包括遗传、感染、子宫内膜、内分泌和免疫因素等。自身抗体是导致妊娠丢失的主要免疫因素,针对不同自身抗体的免疫治疗技术已在临床得以应用,但其有效性还存在争议。本文对可能导致RIF的自身抗体种类及其病理作用机制,以及免疫治疗技术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和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徐栩,姚健楠[7](2019)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调节肿瘤免疫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最新的全球肿瘤统计结果显示,我国每天约有1万人确诊肿瘤,我国肿瘤患病率在全球处于中等偏上水平~([1])。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是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肿瘤微环境中发挥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成为肿瘤靶向免疫治疗的研究热点。TAM主要分为经典活化的巨噬细胞(M1型)和替代性活化的巨噬细胞(M2型),两种细胞使TAM可能同时具有抗肿瘤和促肿瘤作用:M1型巨噬细胞(本文来源于《检验医学与临床》期刊2019年11期)

金毅明[8](2019)在《硫酸化可德兰多糖作为树突状细胞疫苗佐剂在实验性肝癌免疫治疗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肝细胞癌是最常见的肝脏原发性恶性肿瘤,其致死率在世界范围内已跃居癌症的第二位。早期肝癌患者可通过部分肝切除术或肝移植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只能通过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或化疗等手段进行姑息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肝癌免疫疗法成为了肝癌治疗研究的热点,肝癌的免疫疗法包括细胞因子疗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法、肿瘤相关抗原(tumor associated antigens,TAAs)靶向疗法等。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疫苗是其中的一种,它是经肿瘤抗原或肿瘤细胞裂解物(tumor cell lysate,TCL)致敏后作为疫苗使用的DCs,该疫苗是通过诱导机体产生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发挥抗肿瘤效果的。目前已经有大量关于DC疫苗成功应用于癌症治疗的研究被报道,初步证明了DC疫苗对于肝癌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但现存的一个问题是多数肿瘤相关抗原是机体自身蛋白质成分,单纯的TAAs产生的免疫刺激信号难以激发机体先天性免疫反应。因而,加入适当的佐剂帮助TAAs刺激活化DC疫苗或许能取得更好的疗效。在前期研究中,我们发现硫酸化可德兰多糖(curdlan sulfate,CS)是一种具有免疫调节活性的多糖衍生物,将其用作乙肝疫苗佐剂免疫小鼠时,发现CS能显着增强HBsAg的免疫原性,促进抗原递呈细胞及T细胞活化,提高乙肝抗原特异性抗体水平,具有潜在的佐剂开发价值。因此在本课题中,我们制备了不同硫酸化程度和分子量的CS,研究了其体外免疫调节活性并筛选活性最好的CS用作DC疫苗佐剂来治疗肝癌小鼠,以期能发挥佐剂效果增强DC疫苗治疗效果。本课题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采用SO3-吡啶反应体系,通过控制投料比和反应温度制备不同硫酸化程度和分子量的CS;采用红外光谱分析仪、元素分析仪及多角度激光散射仪对所制备样品进行结构表征。(2)采用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以及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dendritic cells,BMDCs)体外活化实验对所制备的样品的进行活性测定,筛选出相对活性最高的CS样品及浓度进行下游DC疫苗佐剂体内活性研究。(3)采用将H22细胞直接接种BALB/c小鼠的方法建立肝癌模型;分别将PBS、未致敏DC、TCL致敏DC、CS活化DC、CS+TCL致敏DC以及TCL+LPS致敏DC疫苗皮下注射模型小鼠,分4周期给药,通过比较瘤体积及监测生存期进行药效学评价。(4)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小鼠肿瘤组织中CD8+T细胞浸润及MHC Ⅰ、MHC Ⅱ、CD86表达水平差异和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测定小鼠肿瘤组织中TNF-α、IFN-γ和TGF-β的mRNA表达差异进行免疫治疗药效学研究。(5)采用dectin-1、TLR2和TLR4受体抑制的方法,测定受体抑制后CS对DCs的活化效果,进行CS用作DC疫苗佐剂的分子机制研究。研究结果与结论:(1)通过控制S03-吡啶投料比例及反应温度成功制备了 4种不同硫酸化程度及分子量的CSs。通过红外光谱、多角度激光散射和元素分析检测,发现通过控制投料比例可以控制硫酸化修饰程度,控制反应温度可以控制可德兰多糖断裂程度,从而控制产物的硫酸化修饰度及分子量。(2)对制备的CSs进行免疫活性研究,发现CSs均具有明显的促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和诱导树突状细胞成熟标志分子和共刺激分子表达活性,刺激细胞成熟。(3)对CSs构效关系研究发现,分子量对CS活性影响较弱,而硫酸化程度对CS免疫调节活性影响明显,且硫酸化程度与CS的免疫活性呈正相关。(4)将CS用作树突状细胞疫苗佐剂治疗肝癌小鼠,可显着提高树突状细胞疫苗对肝癌小鼠的治疗作用,降低瘤体积、减小肿瘤重量并延长小鼠生存期。(5)CS佐剂作用后的树突状细胞疫苗,能明显增加肿瘤组织内MHC Ⅰ、MHC Ⅱ和CD86的表达,促进CD8+T细胞浸润。同时明显上调肿瘤组织内免疫增强信号分子TNF-α和IFN-γ的表达,下调免疫抑制信号分子TGF-β的表达。(6)CS用作DC疫苗佐剂的分子机制研究发现,dectin-1不参与CS对DCs的活化,TLR4和TLR2为CS作用受体,其中TLR4为主要作用受体。本课题研究让我们对CS的免疫调节活性有了更深的认识,对硫酸化修饰改性相关研究有重要参考意义,而且相关成果为CS用作免疫佐剂的应用开发提供了实验依据。本研究期望为肝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及策略。(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25)

武传强,周旋,张仑[9](2019)在《癌症免疫治疗相关的PD1-PDL1通路作用机制及其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PD1-PDL1免疫检查点通路阻滞在癌症患者中引发了持久客观的反应,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治疗方法,然而部分患者对抗PD1治疗缺乏阳性反应,如何才能合理地应用免疫检查点阻断剂,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免疫学、基因学、病毒学角度讨论抗PD1治疗生物标志物,以促进免疫检查点阻滞联合治疗方案的优化,指导抗PD1药物的临床应用。(本文来源于《天津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王沐淇,李亚萍,刘拉羊,党双锁,石娟娟[10](2019)在《自噬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和免疫治疗调控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噬作为基础的生理现象,是维持细胞稳态和生理代谢的重要机制,还可以诱导细胞程序性死亡。目前大量研究证明,自噬在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演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为肿瘤的研究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肝癌的发生机制极其复杂,其中免疫调控对肝癌发生、转移和侵袭的作用已经得到公认,近年来自噬被发现通过参与肿瘤免疫、氧化应激和维持细胞稳态等多方面影响肝癌进展,且可通过多种途径对肝癌免疫治疗效果产生影响。综述了自噬在肝癌发生发展和免疫治疗调控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以期深入了解自噬在肝癌中的重大影响和潜在的治疗价值。(本文来源于《临床肝胆病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免疫治疗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骨肉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骨肿瘤,其特点是易发生的肺转移和多种遗传变异,阻碍了化疗及靶向治疗的发展,预后差。迫切需要新的治疗策略。然而,临床前研究进行测试与免疫疗法和检查点抑制剂及化疗药物相结合的新方法,提示细胞免疫协同的化学治疗具有潜在机会。本文就免疫治疗对骨肉瘤化疗促进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免疫治疗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1].富琳娜.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地塞米松局部免疫治疗的作用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9

[2].杨文元.免疫治疗对骨肉瘤化疗促进作用的研究进展[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

[3].王钰莹,高辉,段京莉.类风湿关节炎免疫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应用进展[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9

[4].陈菲,白日兰,崔久嵬.肠道菌群在肿瘤化放疗及免疫治疗中的作用及其机制[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19

[5].李碧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的作用机制与研究进展[J].癌症进展.2019

[6].张欣,刘效群.自身抗体致反复种植失败的作用机制及免疫治疗[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9

[7].徐栩,姚健楠.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调节肿瘤免疫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

[8].金毅明.硫酸化可德兰多糖作为树突状细胞疫苗佐剂在实验性肝癌免疫治疗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9

[9].武传强,周旋,张仑.癌症免疫治疗相关的PD1-PDL1通路作用机制及其研究进展[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9

[10].王沐淇,李亚萍,刘拉羊,党双锁,石娟娟.自噬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和免疫治疗调控中的作用及其机制[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9

标签:;  ;  ;  ;  

免疫治疗作用论文-富琳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