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装备制造业为例

辽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装备制造业为例

论文摘要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着眼,促进地区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这为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面对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所带来的机遇,如何克服制约产业集群发展的矛盾,采取有效措施,通过产业集群的发展解决制约辽宁老工业基地发展的结构性和机制性矛盾,是辽宁现在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以产业集群作为辽宁工业发展的模式,其重要意义有二:其一,加强产业集群有助于推进辽宁新型工业化进程,产业集群本质上是一种新型产业组织方式,通过企业网络外部效应、知识溢出与协同创新、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创新产业空间和社会资本等集群要素的发挥,可以大大提升区域产业竞争优势,推动区域新型工业化进程。其二,加强产业集群研究有助于推动辽宁省从“制造基地”向“制造强地”迈进。作为中国的制造业大省,深化和加强产业集群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必将有助于提高辽宁省产业国际竞争力,从而更好地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在“中国制造”中占有更大的份额,在“世界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本文以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社会转型期为背景,通过对国外典型产业集群发展进行比较分析,提出辽宁产业集群发展的新路径,并针对现有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提出解决的对策,以便使产业集群为辽宁地区经济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对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
  • 1.2.2 国内对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
  • 1.3 研究方法
  • 1.3.1 理论分析法
  • 1.3.2 综合分析法与个案分析法相结合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产业集群的理论阐释与分析
  • 2.1 产业集群的基本内涵及主要特征
  • 2.1.1 产业集群的基本内涵
  • 2.1.2 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
  • 2.1.3 小结
  • 2.2 产业集群的效用及形成机制
  • 2.2.1 产业集群形成的效用分析
  • 2.2.2 产业集群形成的条件
  • 2.2.3 产业集群形成的方式
  • 2.2.4 小结
  • 第3章 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分析
  • 3.1 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现状
  • 3.1.1 行业门类齐全、规模较大
  • 3.1.2 拥有一批在国内具有领先地位的企业
  • 3.2 辽宁装备制造业比较优势分析
  • 3.2.1 具备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和产业的集中程度
  • 3.2.2 配套协作能力较强
  • 3.2.3 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基础
  • 3.2.4 拥有较好的知识创造能力和知识流动性
  • 3.3 辽宁装备制造业劣势分析
  • 3.3.1 市场机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 3.3.2 产业链功能单一
  • 3.3.3 专业协作化程度较低
  • 3.3.4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 3.3.5 缺乏地方集群文化
  • 3.4 辽宁装备制造业机会分析
  • 3.4.1 经济全球化趋势
  • 3.4.2 全球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
  • 3.4.3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扶持
  • 3.5 小结
  • 第4章 国外产业集群发展及其启示
  • 4.1 德国鲁尔工业园区构建及对辽宁装备制造业的启示
  • 4.1.1 以高新产业发展带动传统产业的升级
  • 4.1.2 扩大开放渠道,努力获得外来资金和技术
  • 4.1.3 加强政府与市场的在经济发展中的协同作用
  • 4.2 印度软件产业集群对辽宁产业集群的启示
  • 4.2.1 以核心产业为龙头大力扶植其健康发展
  • 4.2.2 规范市场运行环境
  • 4.2.3 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交流
  • 4.3 小结
  • 第5章 辽宁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路及对策
  • 5.1 辽宁产业集群发展思路
  • 5.1.1 整合发展现有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
  • 5.1.2 把工业区升级为产业功能区
  • 5.1.3 完善创新机制,构建一些新产业集群
  • 5.2 辽宁产业集群发展对策建议
  • 5.2.1 强化政府在产业集群中作用
  • 5.2.2 增强相关产业的配套能力
  • 5.2.3 围绕相关产业集群发展的需要发展现代物流业
  • 5.2.4 培育大型装备制造业企业集团
  • 5.2.5 提高产业集群创新能力
  • 5.3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以改革创新引领老工业基地振兴[J]. 工业审计与会计 2013(04)
    • [2].发改委印发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三年滚动方案[J]. 中国有色建设 2016(03)
    • [3].全面创新促发展[J]. 淮海文汇 2010(02)
    • [4].“双创”推动辽宁老工业基地再振兴[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5].基于文献计量的“老工业基地—区域—城市”协同转型研究述评[J].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20(01)
    • [6].基于创新驱动的辽宁省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路径实证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19(02)
    • [7].吉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与旅游开发[J]. 文化产业 2018(06)
    • [8].黑龙江省振兴老工业基地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 2019(08)
    • [9].培育新动能促进老工业基地高质量发展——评《构建内生增长动力的老工业基地振兴道路》[J]. 地方财政研究 2019(08)
    • [10].监管引领银行业着力支持吉林省老工业基地振兴[J]. 吉林金融研究 2018(02)
    • [11].长春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问题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8(09)
    • [12].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与发展[J]. 经济研究导刊 2018(16)
    • [13].科协组织服务新老工业基地自主创新的调查与思考[J]. 科协论坛 2016(11)
    • [14].松嫩平原老工业基地促进绿色发展思考[J]. 黑龙江环境通报 2016(03)
    • [15].劳模精神与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J]. 沈阳干部学刊 2017(01)
    • [16].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中国科协年会创新驱动助力老工业基地振兴[J]. 中国科技产业 2017(07)
    • [17].加快“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 助推老工业基地振兴[J]. 北方经济 2017(06)
    • [18].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党政干部学刊 2017(07)
    • [19].第十九届中国科协年会创新驱动助力老工业基地振兴行动专题论坛在长春举办[J]. 新媒体研究 2017(12)
    • [20].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辽宁老工业基地体制机制的创新研究[J]. 时代金融 2017(23)
    • [21].金融支持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优化升级研究[J]. 北方经贸 2016(02)
    • [22].黑龙江:老工业基地振兴成果丰硕[J]. 财经界 2016(07)
    • [23].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形成、发展与振兴[J]. 党史纵横 2014(11)
    • [24].抢抓战略机遇 加快推动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经济转型发展[J]. 商场现代化 2015(07)
    • [25].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金融支持[J]. 中国金融 2015(09)
    • [26].黑龙江省振兴老工业基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中外企业家 2015(10)
    • [27].浅谈老工业基地国企改革企业文化的作用[J]. 东方企业文化 2015(08)
    • [28].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引擎 构筑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新支撑[J]. 辽宁经济 2015(08)
    • [29].国外振兴老工业基地经验对我国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启示[J]. 现代国企研究 2015(12)
    • [30].烟囱遍地——齐齐哈尔老工业基地文化兴衰[J]. 青年文学家 2019(04)

    标签:;  ;  ;  

    辽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装备制造业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