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再生稻源库特性研究现状与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邹丹,王慰亲,郑华斌,陈元伟,唐启源,张相,刘功义[1](2021)在《播期对再生稻生长影响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合理的播期是实现再生稻两季高产优质的基础。笔者主要从生育期、产量、农艺性状、源库关系、腋芽萌发及米质等6个方面综述了播期对再生稻生长的影响,并总结出湖南不同生育期再生稻品种的适宜播期。针对当前播期研究的薄弱环节,对再生稻播期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汪浩[2](2021)在《豫南地区头季和再生季水稻产量与品质及头季结实期干湿交替灌溉对其影响》文中提出再生稻具有省工、省时、米质优、生产成本低和经济效益高等优点。近年来,“中稻+再生稻”组合已成为河南省豫南稻区新的水稻种植模式,但种植的杂交中籼稻品种较多,而适宜作再生稻种植的较少,且高产、优质和再生能力强的品种类型尚不明确。同时,关于头季稻结实期干湿交替灌溉对再生稻产量、再生率和稻米品质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以两优6326等12个适宜单季种植的杂交籼稻品种为材料,在大田栽培条件下分析了其产量和米质变化规律,筛选出了适宜在豫南地区作再生稻种植的品种。继而,以筛选出的代表性品种两优6326为材料,在头季稻结实期设置3种灌溉方式,探究了其对再生稻产量、再生率和稻米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再生稻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依据豫南当地头季稻和再生季产量水平,将供试的12个品种划分为两季产量均高(双高)、头季稻产量高再生季产量低(头高再低)、头季稻产量低再生季产量高(头低再高)和两季产量均低(双低)等四种类型,并分析了其稻米品质的差异。①与头季稻相比,12个水稻品种的再生季稻米均表现为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显着改善,蛋白质含量降低,稻米食味品质不同程度变优。②两季不同产量类型之间比较,除双低类型(仅深两优11号一个品种)外,双高类型和头高再低类型加工品质较优,而头高再低类型的外观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相对较优。蛋白质含量在各产量类型头季稻之间无显着差异,而再生季则表现为双高类型较头高再低和头低再高两种类型分别提高10.7%和降低1.75%。③齐穗后日平均温度对稻米品质的影响远大于日照时数,再生季齐穗后日平均温度相对较低是其稻米品质优于头季稻的重要原因。综合产量及品质,两优6326、天两优616、广两优476和丰两优香1号是适于豫南地区高产优质再生水稻品种。2)与常规灌溉相比,轻干湿交替灌溉处理使头季稻的千粒重和结实率分别提高了3.38%和2.08%,叶片光合速率、叶片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Rubisco)酶活性、叶面积指数、根系氧化力、茎鞘玉米素+玉米素核苷(Z+ZR)含量、茎鞘和叶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含量、稻桩NSC含量、再生率、再生芽数量和再生季有效穗数均显着提高,而头季稻的干物质转运率、茎鞘和叶NSC转运量和对籽粒贡献率显着降低,重干湿交替灌溉处理结果则相反。上述结果表明轻度干湿交替灌溉可通过改善头季稻结实期叶片光合能力,提高根系活性以及增加稻桩NSC含量,提高再生率,从而提高再生季水稻产量。3)与常规灌溉相比,轻干湿交替灌溉处理显着提高了头季稻米的整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和消解值,而垩白粒率、垩白度、胶稠度、崩解值和食味值则显着降低。重干湿交替灌溉处理与常规灌溉相比使头季稻米的整精米率和垩白粒率略有降低,蛋白质含量和崩解值略有提高,但均未达到显着水平,而垩白度、胶稠度和消解值显着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和食味值则显着提高。三种灌溉方式下,再生季稻米品质优于头季稻米,但灌溉处理间无显着差异。
张洪程,胡雅杰,杨建昌,戴其根,霍中洋,许轲,魏海燕,高辉,郭保卫,邢志鹏,胡群[3](2021)在《中国特色水稻栽培学发展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水稻是我国最重要口粮作物,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我国水稻生产正面临由传统小规模生产向机械化、智能化、标准化和集约化的现代规模化生产方式转变,在此重要历史节点,回顾总结70年中国特色水稻栽培学发展历程与科技成就,对探索未来水稻栽培科技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70年来,我国水稻栽培科技界抓住水稻不同主产区大面积生产问题与关键技术瓶颈,深入开展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栽培措施等方面关系的研究,探索水稻生育调控、栽培优化决策和栽培管理等新途径与新方法,取得了一大批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重要栽培技术和理论,形成了一批重大栽培科技成果。笔者着重从叶龄模式栽培理论及技术、群体质量及其调控、精确定量栽培、轻简化栽培、机械化栽培、超高产栽培、优质栽培、绿色栽培、逆境栽培和区域化栽培等十个方面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水稻栽培取得的主要科技成就,并指出了未来中国水稻栽培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一是加强水稻绿色优质丰产协调规律与广适性栽培技术研究;二是加强多元专用稻优质栽培研究;三是加强水稻超高产提质协同规律及实用栽培研究;四是加强直播稻、再生稻稳定丰产优质机械化栽培研究;五是加强水稻智能化、无人化栽培研究。
吕成达[4](2020)在《再生稻再生季与晚稻稻米品质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于优质稻米的需求量逐渐增加,高产已不再是水稻生产的唯一目标。因此,优质稻栽培是我国未来水稻生产中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再生稻种植模式作为我国水稻生产转型时期重要的应对策略,具有生育期短、日产量高、生产成本低的优点,并且再生季稻米品质优,有利于农民在增产的条件下真正增收。在我国水稻常规种植模式中,晚稻的稻米品质一般优于早稻和中稻。水稻灌浆结实期的环境温度是影响稻米品质的最重要环境因素之一。在实际生产中,再生季水稻与晚稻的齐穗日期大致相同,其灌浆结实期的环境温度均较低,有利于优质稻米的形成。然而,在灌浆环境温度相同时,再生季水稻与晚稻的稻米品质是否存在差异尚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于2018和2019年于湖北省蕲春县开展大田试验,选用华中地区大面积作再生稻种植的杂交稻品种两优6326、丰两优香1号,以及常规稻品种黄华占(仅2019年)为试验品种,设置再生稻和一季晚稻两种种植模式。其中,再生稻按照当地高产管理方式种植,为了使一季晚稻的齐穗日期与再生季水稻齐穗日期相近或一致,晚稻在2018年设置4个不同的播期处理(S1:6月5日,S2:6月10日,S3:6月15日,S4:6月20日),2019年设置3个不同的播期处理(S1:6月9日,S2:6月14日,S3:6月19日)。从而,保证在灌浆结实期环境温度相同的条件下,探究再生稻再生季与晚稻稻米品质的差异。主要测定指标包括产量、产量相关性状、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粒长、粒宽、长宽比、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碱消值。试验主要结果如下:(1)再生稻再生季生育期为63-86天,为一季晚稻生育期的52.1%-67.4%;由于再生稻头季生育期较长,因而再生稻周年总生育期比晚稻长58.1%-77.8%。2018年晚稻播期S3的齐穗期(9月6日)与再生季齐穗期(9月7日)一致,2019年则为晚稻播期S1的齐穗期(8月28日)与再生季齐穗期(8月28日)相同。与齐穗期一致的晚稻相比,2018年和2019年再生稻再生季的产量分别降低了18.1%-23.5%和26.6%-43.7%。两年一季晚稻的不同播期处理间的产量无显着差异。(2)从产量构成因子来看,再生稻再生季的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显着高于齐穗期一致的晚稻,但每穗颖花数、单位面积的总颖花数显着低于晚稻,这是再生季产量显着低于晚稻的主要原因。在干物质生产方面,再生稻再生季产量较低主要归因于较少的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2018年再生季的收获指数显着高于同期抽穗的晚稻,而2019年结果则呈现相反的趋势。同一品种晚稻的产量及相关性状在不同播期处理条件下差异较小。(3)再生稻再生季与齐穗期一致的晚稻相比,稻米品质存在较大的差异。就加工品质而言,两优6326和丰两优香1号再生季稻米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要比晚稻低,以整精米率的差异最为显着,而黄华占再生季的加工品质与同期齐穗的晚稻相比则无显着差异。从外观品质来看,2018年再生季稻米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显着高于晚稻,但2019年两者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差异不显着;两年内再生季与齐穗期一致晚稻稻米的粒长、粒宽及长宽比差异均较小。对于蒸煮品质而言,两优6326再生季的直链淀粉含量显着高于播期S3的晚稻,但绝对值差异较小,而两者的胶稠度和碱消值无显着差异;丰两优香1号表现为再生季直链淀粉含量显着低于齐穗期一致的晚稻,胶稠度显着高于晚稻,而两者的碱消值无显着差异。不同播期处理间晚稻的稻米品质差异主要体现在:2018年播期S2的晚稻稻米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显着低于其余播期处理,两优6326碱消值随播期推迟逐渐增加,丰两优香1号播期S1处理晚稻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显着低于其他播期,而胶稠度显着高于其他播期。此外,2019年播期S1晚稻的整精米率显着高于其余播期处理。在本试验条件下,再生稻再生季较同期抽穗的一季晚稻稻米品质表现出较大差异。与同期齐穗的一季晚稻相比,两优6326和丰两优香1号再生季稻米加工品质显着降低,但是黄华占却无显着差异。再生季与晚稻外观品质中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差异在2018年和2019年表现不一致。2018年丰两优香1号再生季的稻米蒸煮品质相关性状优于晚稻,而两优6326两者间相关性状差异不明显。综上所述,再生稻再生季稻米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较同期齐穗的一季晚稻差,但其蒸煮品质更优,加之再生稻周年产量更高,这有利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品种改良和栽培措施优化是今后进一步改善再生稻稻米品质的重要研究方向。
汪浩,张强,张文地,李思宇,黄健,朱安,刘立军[5](2020)在《腋芽萌发能力对再生稻产量影响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再生稻能够充分利用温光资源,一种两收,能提高复种指数和单位面积粮食产量,是增加水稻总产的一条重要途径,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再生季有效穗数是影响再生稻产量的重要因子,而有效穗数取决于再生芽萌发能力。提高再生稻腋芽萌发能力对提高再生季水稻产量有关键作用。本文介绍了国内再生稻发展现状,综述了腋芽萌发能力和其影响因素以及提高腋芽能力的技术措施等,并提出了未来加强再生稻腋芽萌发的研究重点,以期为再生稻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曹玉贤,朱建强,侯俊[6](2020)在《中国再生稻的产量差及影响因素》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阐明再生稻的产量差及影响因素,为揭示其生产潜力和制定高产高效栽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两个数据库,分别以"再生稻产量、品种、施肥、种植密度、留桩高度、种植方式和收割方式"和"ratoon rice,variety,fertilizer and China"为关键词检索,共收集目标文献119篇。总结再生稻头季、再生季和两季总的产量潜力和产量差,通过分析品种、施肥、种植密度、留桩高度、种植方式和收割方式对再生稻产量的影响,阐明再生稻产量差的影响因素及缩小产量差的途径。【结果】当前我国再生稻头季、再生季和两季总的产量潜力分别为11.65、6.90和17.10 t·hm-2,总样本平均产量仅分别实现了产量潜力的71%、53%和68%。籼稻和杂交稻的再生稻产量分别比粳稻和常规稻增产24%—19%和18%—8%;头季的最优施肥量约为N 168 kg·hm-2,P2O5 123 kg·hm-2,K2O 124 kg·hm-2;再生季的最优施肥量约为N 145 kg·hm-2,P2O5 50 kg·hm-2,K2O 200 kg·hm-2。再生稻头季的适宜种植密度为22.4—29.1万穴/hm2;适宜留桩高度为40—50 cm;手栽种植利于再生季产量的提高因而总产量也最大;人工收割比机械收割的再生季产量高12%,虽然机种机收会减少产量,但差异不显着。【结论】我国再生稻头季、再生季及两季总产量的增产潜力分别为3.38、3.27和5.41 t·hm-2。合适的品种、肥料管理、种植密度、留桩高度、种植和收割方式可以缩小产量差,其中品种以籼稻和杂交稻为主;优化施肥量可以使头季和再生季分别增产9%和22%,优化种植密度则分别增产8%和17%;适宜的留桩高度为40—50 cm;机种机收更符合轻简化现代农业的需求。
王月超[7](2019)在《氮肥管理对再生稻产量形成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文中指出再生稻已经成为我国水稻种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降低生产投入,提高农民收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再生稻再生季的产量水平总体较低且产量稳定性较差,限制了再生稻种植方式的进一步推广应用。近年来,由于品种的改良与筛选、栽培管理措施的优化以及机收再生稻的推动,华中地区再生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再生稻再生季产量也不断提高,大田生产和科学试验条件下再生季产量均可达到5.5 t ha-1以上。施用氮肥对提高水稻产量具有重要作用。前人研究主要关注的是氮肥管理对再生稻产量及其相关农艺指标的影响,少有关于再生稻产量形成过程中光能拦截与利用、物质生产与转运、氮素吸收和利用等生理过程对氮肥管理响应的报道。为此,本研究于2016和2017年在湖北省蕲春县开展大田试验,选用华中地区作再生稻大面积种植的杂交稻两优6326和常规稻黄华占为试验材料,设置2个头季氮肥处理(100和200 kg N ha-1,于头季移栽前1 d、分蘖期和幼穗分化期按4:3:3比例分次施用),2个促芽肥处理(0和100 kg N ha-1,于头季齐穗后15d施用),2个提苗肥处理(0和100 kg N ha-1,于头季收割后1-2 d施用),采用四因素裂-裂-裂区试验设计(品种为主区,头季氮肥处理为副区,促芽肥处理为副-副区,提苗肥处理为副-副-副区)。头季收获方式为人工收割,留桩高度为45 cm,通过测定产量及其构成因子、再生力(再生季有效穗数与头季有效穗数的比值)、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光能拦截与光能利用效率和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等关键农艺和生理指标,探究氮肥管理对再生稻产量的影响,揭示再生稻产量形成的生理基础。主要的试验结果如下:(1)各处理及年际间再生季生育期变化范围为61-84天,为头季生育期的45%-58%,再生季产量变幅为2.96-6.49 t ha-1,为头季产量的30%-95%。总的来说,头季氮肥水平的提高虽然能够使头季产量平均提高13.7%,但对再生季产量的影响较小(6.3%),再生季产量主要受到促芽肥和提苗肥影响,且二者存在显着的交互作用。在不施提苗肥的情况下,促芽肥使再生季增产20.5%-55.4%;在施用提苗肥的情况下,促芽肥的增产作用降至12.7%-25.2%。在不施促芽肥时,提苗肥使再生季增产11.5%-35.5%;而在施用促芽肥时,提苗肥的增产作用不显着。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促芽肥对再生季的增产作用显着大于提苗肥。(2)从产量构成因子来看,增大库容(单位面积颖花数)是促芽肥和提苗肥提高再生季产量的重要原因。促芽肥对库容的提升幅度比提苗肥更大。这是因为,促芽肥对再生力的提升幅度(22.9%)大于提苗肥(11.0%),实现了再生季单位面积穗数的更大提升。从物质积累与分配方面分析,促芽肥增产归因于再生季地上部总干重(TDW)和收获指数的同步提高,而提苗肥增产主要是由于再生季TDW的增加。促芽肥对再生季TDW的提升幅度比提苗肥更大。这是因为,促芽肥对再生季光能利用效率提高作用(29.3%)大于提苗肥(16.7%),实现了再生季当季干物质积累量的更大提升。(3)总的来说,再生季产量受齐穗后干物质积累量(W)和齐穗前干物质向籽粒的转运量(T)的共同调控。再生季齐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少,不能满足籽粒在灌浆过程中对碳水化合物的需求。T在再生季产量形成中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再生季籽粒的贡献率达到33.8%-53.3%。促芽肥增产归因于再生季T和W的共同提高,提苗肥增产是因为再生季W显着增加而与T无关。(4)各处理及年际间再生季地上部氮素积累总量(TN)的变化范围为60.4-143.6kg ha-1,其中头季收割后地上部留下的稻桩部分氮素含量变幅为36.1-78.0 kg ha-1,占再生季TN的27%-90%。各处理及年际间再生季氮素籽粒生产效率(NUEg)的变幅为35.8-63.0 kg kg-1。虽然提苗肥对再生季TN的提高作用(33.9%)高于促芽肥(27.1%),但是提苗肥导致两优6326再生季NUEg平均降低18.2%,而促芽肥对再生季NUEg无显着影响。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头季氮肥水平的提高虽然可以提高头季产量,但是对再生季产量影响较小。促芽肥和提苗肥都对再生季产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相比较于提苗肥,促芽肥在更大程度地提高再生季产量的同时,不会造成氮素利用效率的降低。
王森[8](2017)在《水稻—再生稻体系养分需求特性及氮肥合理运筹初探》文中提出通过提高耕地复种指数保障播种面积是确保水稻高产稳产,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近些年来,由于农业劳动力减少、劳动力成本高、净收益低等原因,双季稻播种面积下降,导致水稻播种面积不断减小。再生稻具有生育期短、节省农资投入、经济效益高等特点,种植再生稻成为了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稻田单位面积稻谷产量的又一重要措施。研究明确水稻-再生稻体系养分吸收、利用及合理施肥对再生稻的高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两年的田间试验,研究明确了水稻-再生稻体系干物质积累及养分吸收、转运规律,探讨了不同施氮时期和促芽肥用量对再生稻产量的影响,阐明了氮肥运筹对水稻-再生稻体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为水稻-再生稻合理施用氮肥提供了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头季稻总干物质积累量在整个生育期表现为“慢-快-慢”的增长趋势,快速增长期从拔节孕穗期至灌浆期;再生稻的总干物质积累呈“S”形曲线,头季收获后至再生季齐穗期前的增长速率较快。头季茎、叶的干物质积累量在灌浆-完熟期之间仍持续增长。再生稻生育前期茎和叶的干物质积累量主要来自于头季稻桩的干物质转运,头季稻桩的干物质积累量来自头季后期积累于水稻下部茎和叶中的光合产物,在头季收割后向新萌发的茎和叶中转运了大量的光合产物,其干物质积累量呈下降趋势。2.头季稻的氮总积累量呈平稳增长的趋势,磷、钾的总积累量均在灌浆期达到最大;而再生稻氮总积累量的增长速率呈先快后慢的变化,磷、钾总积累量在齐穗后开始下降。头季稻茎、叶中的养分分配比例高于再生稻,再生稻则将更多的养分分配至穗中。头季稻桩的氮、磷、钾积累量从头季收割后持续降低,降幅分别为60.0%、79.0%和84.4%。从齐穗期到完熟期,头季稻各器官的养分转移表现为叶片对氮的贡献率最高,茎的磷转运量最大3.促芽肥和促苗肥的配合施用显着提高了再生稻的产量;再生稻的产量与促芽肥用量呈线性加平台关系,试验条件下,最适宜的促芽肥用量为60 kg/hm2,配合施用60 kg/hm2的促苗肥,能够在增加再生芽萌发数量的同时,降低后期的死亡率,使有效穗数较单次施肥提高了13.0%-17.6%。单施促芽肥会使再生芽生育后期受到养分供应的限制而导致灌浆受阻,使得有效穗数降低;单施促苗肥的再生芽萌发相对较晚,部分再生芽受到生育期限制在生育后期的死亡率增加,影响了有效穗的形成。高促芽肥用量下再生稻的产量并没有进一步提高,且氮肥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分别降低了20.9%和28.1%。4.两季兼顾的氮肥运筹模式(推荐施肥处理)对水稻-再生稻体系增产提效的综合效果较好,在此基础上改变水稻-再生稻体系的氮肥运筹方式不影响稻谷产量,却显着降低了氮肥利用率。在本试验条件下,推荐施肥对再生季的增产效果较头季好,增产途径主要是提高了有效穗数和穗粒数。与推荐施肥相比,头季稻施用高氮或增施穗肥分别提高了头季茎和叶10%-20%的干物质和养分积累量,但对头季稻库容量的没有影响,且氮肥偏生产力降低了15.3%-30.5%;前氮后移也不影响氮肥利用率和产量形成。再生季增加促芽肥用量有提高再生稻产量的潜力,但使再生稻的氮肥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降低了18.8%和19.4%;再生季增施穗肥提高了再生稻的成穗率,但降低了结实率。
刘德生,张宇飞[9](2017)在《再生稻理论和技术研究进展和展望》文中研究说明根据已报道资料和生产实践,综述了再生稻理论和技术研究进展,高产关键限制因素和对策,对再生稻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包括再生稻的产量构成和生态农艺措施多因素互作机制规律的定量研究,品种再生力控制基因测定和分子育种研究,再生稻全程机械化或轻简化栽培的配套技术和产业化应用研究,再生稻米品牌化研究等4个方面。
林文雄,陈鸿飞,张志兴,徐倩华,屠乃美,方长旬,任万军[10](2015)在《再生稻产量形成的生理生态特性与关键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展望》文中提出本文介绍了目前我国再生稻的发展现状,从发育遗传和生理生态角度综述了近年来再生稻产量形成的研究进展,提出采用人工收割高留桩栽培再生稻时,选择头季分蘖力相对较弱、再生季再生力强的重穗型杂交籼稻品种(组合)易获高产;而采用机械化收割低留桩栽培再生稻时,选择具强低位芽再生力的杂交籼稻品种或感光性弱的重穗型杂交粳稻品种(组合)、籼粳交水稻品种(组合)易获高产。头季成熟期至再生季齐穗期根系活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再生季产量的高低,再生季稻高产的前提是健壮的头季根系和一定数量新生根系的有效结合,这有利于促进腋芽的萌发成苗、增加每平方米穗数,是再生稻高产增产的关键。在此基础上,提出适时早播、畦栽沟灌、二次烤田、重施促芽肥、适高留桩的人工收割高留桩再生稻栽培技术,并从品种选择、再生季施肥、留桩高度等方面探讨了机械化收割低留桩蓄留再生稻的关键栽培技术及生理生态机制。最后提出了我国再生稻发展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认为当前轻简化的机收低留桩再生稻是我国再生稻发展的方向,并对机收低留桩再生稻的进一步研究作了展望。
二、再生稻源库特性研究现状与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再生稻源库特性研究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播期对再生稻生长影响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播期对再生稻生长的影响 |
1.1 播期对生育期的影响 |
1.2 播期对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
1.3 播期对农艺性状的影响 |
1.4 播期对源库关系的影响 |
1.5 播期对再生稻腋芽萌发的影响 |
1.6 播期对再生季米质的影响 |
2 再生稻在湖南的适宜播期 |
3 展望 |
(2)豫南地区头季和再生季水稻产量与品质及头季结实期干湿交替灌溉对其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再生稻生产现状 |
1.2 再生稻产量形成特点 |
1.3 影响再生稻腋芽萌发能力的主要因素 |
1.3.1 水稻品种 |
1.3.2 灌溉方式 |
1.3.3 养分供应 |
1.3.4 留桩高度 |
1.3.5 温光条件 |
1.3.6 激素 |
1.4 提高腋芽再生能力的措施 |
1.4.1 品种选择 |
1.4.2 播种期 |
1.4.3 留桩高度 |
1.4.4 肥水管理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技术路线图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
2.2 测定项目 |
2.2.1 生育期记载 |
2.2.2 茎蘖动态 |
2.2.3 干物质积累和叶面积 |
2.2.4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含量 |
2.2.5 根系氧化力 |
2.2.6 叶片光合速率 |
2.2.7 再生芽长生长情况 |
2.2.8 茎秆淀粉酶活性和叶片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Rubisco)活性 |
2.2.9 玉米素(Z)和玉米素核苷(ZR)含量 |
2.2.10 稻米品质 |
2.2.11 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 |
2.2.12 头季稻和再生季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
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豫南地区头季和再生季水稻产量与品质差异分析 |
3.1.1 不同杂交籼稻品种头季稻与再生季产量的差异 |
3.1.2 加工品质 |
3.1.3 外观品质 |
3.1.4 蒸煮食味品质与蛋白质含量 |
3.1.5 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 |
3.1.6 齐穗后温光条件与稻米主要品质的关系 |
3.2 头季稻结实期干湿交替灌溉对再生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3.2.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3.2.2 再生芽生长情况和再生率 |
3.2.3 头季稻叶片光合速率和叶片Rubisco酶活性 |
3.2.4 头季稻齐穗后根系氧化力 |
3.2.5 头季稻地上部干物重、叶面积指数和收获指数 |
3.2.6 头季稻的稻桩、茎鞘和叶NSC含量及转运 |
3.2.7 茎鞘淀粉酶活性和Z+ZR含量 |
3.2.8 加工品质 |
3.2.9 外观品质 |
3.2.10 蒸煮食味与营养品质 |
3.2.11 蒸煮米饭食味特性 |
3.2.12 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豫南地区不同杂交籼稻品种头季稻与再生季稻产量和品质差异分析 |
4.1.2 头季稻结实期干湿交替灌溉对再生稻产量的影响 |
4.1.3 头季稻结实期干湿交替灌溉对再生稻品质的影响 |
4.2 本研究主要结论 |
5 本研究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5.1 创新点 |
5.2 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中国特色水稻栽培学发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水稻栽培科技70年发展回顾 |
1.1 第一阶段(20世纪50—60年代) |
1.2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 |
1.3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 |
1.4 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 |
1.5 第五阶段(21世纪以来) |
2 改革开放以来水稻栽培领域取得的若干科技成就 |
2.1 水稻叶龄模式栽培理论及技术 |
2.2 水稻群体质量及其调控 |
2.3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 |
2.4 水稻轻简化栽培 |
2.4.1 少免耕栽培与抛秧 |
2.4.2 直播栽培 |
2.4.3 再生稻栽培 |
2.5 水稻机械化栽培 |
2.6 水稻超高产栽培 |
2.7 水稻优质栽培 |
2.8 水稻绿色栽培 |
2.9 水稻逆境栽培 |
2.9.1 温度胁迫 |
2.9.2 水分胁迫 |
2.9.3 O3胁迫 |
2.9.4 盐分胁迫 |
2.1 0 水稻区域化栽培 |
2.1 0. 1 东北寒地粳稻栽培 |
2.1 0. 2 长三角地区粳稻栽培 |
2.1 0. 3 南方双季稻栽培 |
2.1 0. 4 西南高湿寡照稻区杂交稻栽培 |
3 未来水稻栽培领域的创新方向 |
3.1 绿色优质丰产协调规律与广适性栽培 |
3.2 多元专用稻优质栽培 |
3.3 超高产提质协同规律及实用栽培 |
3.4 直播稻、再生稻稳定丰产优质机械化栽培 |
3.5 智能化、无人化栽培 |
(4)再生稻再生季与晚稻稻米品质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我国再生稻的发展现状 |
1.2 再生稻的稻米品质形成 |
1.3 稻米品质的评价指标 |
1.4 稻米品质形成的生理生化基础 |
1.5 影响稻米品质的因素 |
1.5.1 遗传特性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1.5.2 温度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1.5.3 播期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1.6 我国稻米品质的研究现状 |
1.7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条件 |
2.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气象数据 |
2.3.2 生育进程 |
2.3.3 产量 |
2.3.4 产量相关性状 |
2.3.5 稻米品质 |
2.4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气象数据和水稻生育期 |
3.2 再生稻和一季晚稻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的表现 |
3.2.1 再生稻头季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 |
3.2.2 再生稻再生季和一季晚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比较 |
3.2.3 再生稻再生季和一季晚稻干物质积累量和收获指数的比较 |
3.3 再生稻再生季和一季晚稻稻米品质的比较 |
3.3.1 再生稻再生季和一季晚稻稻米加工品质的比较 |
3.3.2 再生稻再生季和一季晚稻稻米外观品质的比较 |
3.3.3 再生稻再生季和一季晚稻稻米蒸煮品质的比较 |
4 讨论 |
4.1 再生稻与一季晚稻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的差异 |
4.2 再生稻再生季和一季晚稻稻米品质的差异 |
4.2.1 再生稻再生季和一季晚稻稻米加工品质的比较 |
4.2.2 再生稻再生季和一季晚稻稻米外观品质的比较 |
4.2.3 再生稻再生季和一季晚稻稻米蒸煮品质的比较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腋芽萌发能力对再生稻产量影响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再生稻生产现状与再生力 |
1.1 再生稻生产现状 |
1.2 再生稻再生能力 |
2 再生稻产量形成特点 |
3 再生稻腋芽萌发能力的影响因素 |
3.1 水稻品种 |
3.2 灌溉方式 |
3.3 养分供应 |
3.4 留桩高度 |
3.5 温光条件 |
3.6 激素 |
4 提高腋芽再生能力的措施 |
4.1 品种选择 |
4.2 播种期 |
4.3 留桩高度 |
4.4 肥水管理 |
5 研究展望 |
5.1 轻简化机收低节位强再生能力再生稻栽培技术 |
5.2 外源激素促进再生稻腋芽萌发的机理及应用 |
5.3 干湿交替灌溉对再生稻腋芽萌发影响 |
(6)中国再生稻的产量差及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数据分析 |
1.2.1 产量潜力与产量差 |
1.2.2 品种 |
1.2.3 施肥量 |
1.2.4 种植密度 |
1.2.5 留桩高度 |
1.2.6 种植方式与收割方式 |
1.2.7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再生稻的产量差 |
2.2 品种对再生稻产量的影响 |
2.3 施肥对再生稻产量的影响 |
2.4 种植密度对再生稻产量的影响 |
2.5 留桩高度对再生稻再生季产量的影响 |
2.6 种植方式对再生稻产量的影响 |
2.7 收割方式对再生季产量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再生稻的产量潜力 |
3.2 品种对再生稻产量的影响 |
3.3 施肥对再生稻产量的影响 |
3.4 栽培管理措施对头季和再生季产量的影响 |
4 结论 |
附录 |
(7)氮肥管理对再生稻产量形成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前言 |
1.1 再生稻的发展历史与生产现状 |
1.1.1 发展再生稻的重要意义 |
1.1.2 我国再生稻发展历史 |
1.1.3 我国再生稻的地理分布及生产现状 |
1.1.4 其他国家和地区再生稻发展历史与现状 |
1.2 再生稻再生季农艺和生理学特点及其产量形成机制 |
1.2.1 再生季的农艺和生理学特征 |
1.2.2 再生季产量形成机制 |
1.3 气候条件对再生季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
1.4 品种类型间再生季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差异 |
1.5 水分管理对再生季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
1.6 留桩高度对再生季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
1.7 氮肥管理对再生季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
1.8 水稻产量与干物质生产、分配和转运的关系 |
1.8.1 水稻产量与干物质积累量和收获指数的关系 |
1.8.2 水稻产量与齐穗前后干物质生产和转运的关系 |
1.9 研究内容及目的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条件 |
2.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气象数据 |
2.3.2 生育进程 |
2.3.3 产量测定 |
2.3.4 产量构成因子和其他农艺生理指标 |
2.3.5 冠层光能拦截与利用效率 |
2.3.6 氮素吸收与氮素利用效率 |
2.4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气象数据和再生稻生育期 |
3.2 氮肥处理对再生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
3.2.1 氮肥处理对头季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
3.2.2 氮肥处理对再生季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
3.3 氮肥处理对再生稻再生力的影响 |
3.4 氮肥处理对再生稻农艺性状以及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
3.4.1 氮肥处理对头季叶面积指数和株高的影响 |
3.4.2 氮肥处理对再生季叶面积指数和株高的有影响 |
3.4.3 氮肥处理对头季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
3.4.4 氮肥处理对再生季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
3.4.5 氮肥处理对头季齐穗前后物质生产与转运的影响 |
3.4.6 氮肥处理对再生季齐穗前后物质生产与转运的影响 |
3.5 氮肥处理对再生稻光能拦截与利用的影响 |
3.5.1 氮肥处理对头季光能拦截与利用的影响 |
3.5.2 氮肥处理对再生季光能拦截与利用的影响 |
3.6 氮肥处理对再生稻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
3.6.1 氮肥处理对头季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
3.6.2 氮肥处理对再生季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
4.讨论 |
4.1 氮肥处理对再生季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
4.2 氮肥处理对再生力的影响 |
4.3 氮肥处理对再生季干物质积累、分配和转运的影响 |
4.4 氮肥处理对再生季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
4.5 品种特性对再生季产量的影响 |
4.6 产量和产量相关性状在头季和再生季间的比较 |
4.7 气候条件对头季和再生季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
5.结论 |
6.研究的创新点、问题不足之处以及研究展望 |
6.1 本研究的创新点 |
6.2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8)水稻—再生稻体系养分需求特性及氮肥合理运筹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文献综述 |
1.1 我国再生稻发展现状 |
1.1.1 种植再生稻的优势 |
1.1.2 再生稻的生产状况 |
1.2 再生稻产量形成的特点与影响因素 |
1.2.1 再生稻产量形成特点 |
1.2.2 头季稻农艺性状对再生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
1.2.3 促芽肥对再生稻产量形成的作用 |
1.3 再生稻氮肥施用现状 |
1.3.1 再生稻氮肥用量 |
1.3.2 再生稻施氮时期 |
1.3.3 再生稻氮肥施用中存在的问题 |
2 研究背景、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
2.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3 水稻-再生稻体系干物质积累及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利用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概况 |
3.1.2 试验材料 |
3.1.3 试验设计 |
3.1.4 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干物质积累动态 |
3.2.2 氮养分积累动态 |
3.2.3 磷养分积累动态 |
3.2.4 钾养分积累动态 |
3.2.5 氮、磷、钾养分的分配和转运 |
3.3 讨论 |
3.4 小结 |
4 施氮时期和促芽肥施氮量对再生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概况 |
4.1.2 试验材料 |
4.1.3 试验设计 |
4.1.4 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施氮处理对再生芽数量的影响 |
4.2.2 不同施氮处理对再生芽芽长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4.2.3 不同施氮处理对再生芽氮含量的影响 |
4.2.4 不同施氮处理对再生稻内源IAA含量的影响及相关性分析 |
4.2.5 不同施氮处理对再生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
4.2.6 不同施氮处理对再生稻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小结 |
5 水稻-再生稻体系氮肥运筹对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点概况 |
5.1.2 试验材料与种植日期 |
5.1.3 试验设计 |
5.1.4 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
5.2 结果分析 |
5.2.1 氮肥运筹对水稻-再生稻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 |
5.2.2 氮肥运筹对水稻-再生稻分蘖数和再生芽数的影响 |
5.2.3 氮肥运筹对水稻-再生稻干物质积累和氮素吸收的影响 |
5.2.4 氮肥运筹对水稻-再生稻光合特性的影响 |
5.2.5 氮肥运筹对水稻-再生稻叶片性状的影响 |
5.2.6 氮肥运筹对水稻-再生稻穗部性状的影响 |
5.2.7 氮肥运筹对水稻-再生稻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5.3 讨论 |
5.4 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再生稻理论和技术研究进展和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再生稻的基本特性 |
1.1 再生稻的库特性 |
1.2再生稻的源特性 |
1.3 再生稻的流特性 |
1.4 再生稻的生态特性 |
1.5 再生稻的生育特性 |
1.6 再生稻的化学调控 |
2 再生稻再生机理 |
2.1 再生机理及影响因素 |
2.2 促芽肥对再生力的影响 |
2.3 叶片和纹枯病对再生力的影响 |
2.4 根系对再生力的影响 |
2.5 收割留桩高度对再生力的影响 |
3 再生稻高产的关键限制因素及对策 |
3.1 大面积种植产量不平衡 |
3.2 头季机械收获对产量的影响 |
3.3 再生季开花期间的低温危害 |
4 未来研究展望 |
4.1 再生稻产量构成规律和生态农艺措施的互作机制的定量研究 |
4.2 品种再生力控制基因测定和分子育种研究 |
4.3 再生稻全程机械化或轻简化生产的配套技术及产业化应用研究 |
4.4再生稻品种和稻米的品牌化研究和实践 |
(10)再生稻产量形成的生理生态特性与关键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再生稻产量形成的遗传生态特性 |
1.1再生稻腋芽的发育遗传特性 |
1.2高产再生稻的源库特征 |
1.2.1高产再生稻的库结构 |
1.2.2高产再生稻的源结构 |
2高留桩再生稻关键栽培技术及其生理生态特性研究 |
2.1适时早播 |
2.2畦栽沟灌,二次烤田 |
2.3重施促芽肥 |
2.4适高留桩 |
3机收低留桩再生稻关键栽培技术及其生理生态特性研究 |
3.1品种选择 |
3.2再生季施肥 |
3.3留桩高度 |
4问题与展望 |
四、再生稻源库特性研究现状与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播期对再生稻生长影响的研究进展[J]. 邹丹,王慰亲,郑华斌,陈元伟,唐启源,张相,刘功义. 杂交水稻, 2021(04)
- [2]豫南地区头季和再生季水稻产量与品质及头季结实期干湿交替灌溉对其影响[D]. 汪浩. 扬州大学, 2021
- [3]中国特色水稻栽培学发展与展望[J]. 张洪程,胡雅杰,杨建昌,戴其根,霍中洋,许轲,魏海燕,高辉,郭保卫,邢志鹏,胡群. 中国农业科学, 2021(07)
- [4]再生稻再生季与晚稻稻米品质的比较研究[D]. 吕成达.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5]腋芽萌发能力对再生稻产量影响的研究进展[J]. 汪浩,张强,张文地,李思宇,黄健,朱安,刘立军. 中国水稻科学, 2020(03)
- [6]中国再生稻的产量差及影响因素[J]. 曹玉贤,朱建强,侯俊. 中国农业科学, 2020(04)
- [7]氮肥管理对再生稻产量形成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D]. 王月超. 华中农业大学, 2019
- [8]水稻—再生稻体系养分需求特性及氮肥合理运筹初探[D]. 王森. 华中农业大学, 2017(03)
- [9]再生稻理论和技术研究进展和展望[J]. 刘德生,张宇飞. 中国种业, 2017(06)
- [10]再生稻产量形成的生理生态特性与关键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展望[J]. 林文雄,陈鸿飞,张志兴,徐倩华,屠乃美,方长旬,任万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