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国际农产品贸易中的大豆是一种多功能的战略性作物。第一,大豆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与稻谷,玉米和小麦一起,构成了四大粮食作物。从营养意义上说,大豆蛋白质被认为是人类所需要的最理想蛋白质,受到世人的瞩目。第二,大豆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其压榨后的产品豆油是主要食用油来源。第三,大豆也是重要的饲料作物之一,其压榨后的产品豆粕是饲料中植物蛋白的最重要来源。第四,大豆是一种生态作物,作为豆科作物,具有生物固氮作用,在全球氮循环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可以说中国大豆产业是一个战略性产业。首先,大豆产业链条很长,很宽。从大豆种植产业出发,联接了传统大豆食品加工产业、大豆油脂加工产业和新兴大豆深加工产业。其次,中国大豆产业存在旺盛需求,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持续发展的动力。最后,中国大豆产业发展也有助于“三农”问题解决。中国大豆产业发展可以提高大豆种植业以及畜牧水产养殖业从业人员的收入水平,促进各主产区发挥比较优势和战略性地调整农业结构,有利于主产区农业、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国是世界公认的大豆原产地,有着五千多年的栽培和消费历史,大豆种植几乎遍布全国各地。20世纪30年代,中国是世界大豆的最大生产国,平均年产量占世界大豆总产量的90%以上,中国大豆在世界大豆贸易中处于绝对垄断的地位。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豆生产虽有所发展,但产量已落后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产量。与此同时,中国国内市场对大豆的需求迅猛增加。由于国内需求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生产的增长速度,国内大豆需求缺口的满足只能依赖于进口。1996年,中国成为大豆净进口国。此后,大豆进口量一路攀升,海关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大豆进口达到4255万吨,创历史新高。这严重阻碍了中国大豆产业的发展,中国大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也不断下降。例如,中国非但不能利用自己庞大的进口规模为自己争取最为有利的价格,而且中国因素往往成为全球大豆市场的提价理由,或者投机者炒作的对象。面对当前的形式,加强中国大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成为当务之急。加强中国大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有助于促进中国大豆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的进步和国际地位的提高,这也正是本选题的主要原因。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是对文章的引入,对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背景、参考文献、相关理论、文章的结构以及研究方法进行整体说明。第二章从生产、贸易、消费和加工四个方面,描述了世界大豆产业格局。世界大豆生产从最初的以美国为主,中国为辅,演变为以美国居首位,巴西,阿根廷随后的格局。如今,美国,巴西和阿根廷三个国家的大豆总产量占到全球大豆总产量的75%以上。虽然中国是大豆的原产国,在20世纪30年代大豆年均产量占世界大豆总产量的90%以上,但近年来大豆生产发展缓慢,年产量已落后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所占世界大豆总产量的比例也下降到7%。世界大豆出口从最初的以美国为主,中国为辅,演变为美国、巴西和阿根廷三足鼎立的格局。世界大豆进口国的分布较为分散,主要进口国从最初的日本、德国、荷兰、西班牙和意大利为主,演变为以中国为主,欧盟、日本和墨西哥为辅的格局。在1995年以前,中国是传统的大豆出口国,直到1996年转为净进口国以后,并且进口量逐年增大,2003年已超过欧盟,成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由于所种植的大豆均为非转基因品种,中国仍有少量大豆出口。世界大豆的消费包括饲料消费、种用消费、加工消费、食用消费等。主要消费国集中于美国、巴西、阿根廷、中国和欧盟。中国大豆主要用于食用消费和加工消费。伴随着油脂油料市场的开放,中国食用油的消费已经进入了迅猛增长时期。随着人类健康营养意识的提高,世界大豆加工业也得到快速发展。世界大豆产业的组织结构是由国际跨国公司主导的。这些跨国公司包括美国ADM,美国邦基,美国嘉吉,法国路易达夫,他们控制着全球70%以上的大豆货源。近年来中国大豆加工企业发展较快,并集中分布于沿海地区。第三章详细分析了影响大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第一,成本和价格。中国大豆的出口价格高于美国、阿根廷和巴西的出口价格,也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研究表明中国大豆主产区的生产成本要比美国优势产区的成本低,但美国在生产成本方面的不足被低廉的运输和市场交易成本所弥补。第二,质量和生产效率。鉴于消费者对转基因产品安全的担忧和对非转基因产品的青睐,中国传统的非转基因大豆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的质量竞争优势。在大豆产业中,单产是衡量生产效率的指标。经比较,中国大豆单产水平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第三,基本环境因素。作为中国大豆主产区,东北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完全适合大豆的种植。但由于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相对紧缺。此外,农业科技投入较少,科技贡献率低。在流通基础设施方面,中国的交通和通讯设备虽有所发展,但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距离。第四,贸易政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基本执行了3%的大豆进口关税制度,具有明显的鼓励大豆进口的倾向,不利于国内大豆生产。但在2002年,中国农业部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的管理办法。该管理办法增加了大豆进口贸易的调控手段,拉大了转基因大豆和非转基因大豆质检的价格差,并促进了国内非转基因大豆的生产和出口。同时,该管理办法也存在一些弊端,如条例执行情况不透明,容易引起国际贸易争端等。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提出了加强中国大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首先,要大力发展国内大豆生产。第一,在我国耕地资源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单靠增加种植面积而提高大豆总产量是不现实的。因此正确的做法是先提高大豆单产水平,进而增加大豆总产量。要提高大豆单产水平,我们必须合理使用大豆品种资源,提高大豆种植技术,搞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第二,通过鼓励规模化和规范化生产、推广降低生产成本的工艺技术和降低流通成本,进而降低大豆的生产成本。第三,中国传统的非转基因大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大豆异黄酮,这是区别于转基因大豆的质量优势。我们要利用这个质量优势,支持非转基因大豆生产,树立绿色品牌意识。其次,要加强大豆国际定价的话语权。第一,大力发展和完善期货市场,是获取定价权的重要途径。在国际大豆销售合同中,价格都是在期货价格基础上计算的。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是目前世界公认的转基因大豆的定价中心。中国应该通过发展和完善大连商品交易所,扩大国内期货市场对国际大豆价格的影响。第二,要对外资进入设限。从全球情况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对于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大豆产业,都限制外商投资,以保证本国资本在大豆产业的所有权优势和绝对控制权。第三,要建立农产品的信息化平台。国家应组织专门的机构,密切关注国内外粮食市场的变化趋势,为大豆种植者和贸易商提供即时的信息。再次,要规范大豆进口。一方面,中国大豆需求的满足要立足于国内生产,而以进口作为补充。选择这样的做法,一是为了保护中国大豆主产区以种植为主业的农民的利益;二是由于大豆产业是战略性产业,一个国家战略性产业的主动权不应该掌握在别人的手里;三是因为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大豆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物资,如果国内需求主要依靠进口来满足,势必在国际贸易中处于被动地位,受制于人。另一方面,在关税减让的条件下,要鼓励进口大豆而不是豆油。具体原因包括:一是目前选择进口豆油或选择进口大豆对国内供给的影响是相同的;二是选择进口大豆可以带来诸多方面的好处,如可满足国内养殖和饲料行业对豆粕的需求,促进国内压榨行业、饲料工业和养殖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等;三是进口原料进行深加工以替代直接进口工业制成品对国家、社会、企业来讲都是有利的。最后,要加强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力度。一方面,通过借鉴美国和巴西等世界大豆主产国的经验,中国政府应扩大对大豆产业的补贴范围和品种,鼓励大豆产业发展。另一方面,政府要支持和鼓励大豆种植者和贸易商成立生产、销售或采购的合作组织。第五章是本文的结论。中国大豆产业当前所面临的形势可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通过采取有效的对策,中国大豆产业能够得以发展,国际竞争力也能够得以提高。由于时间、数据、资源有限,本文研究的重点主要针对中国大豆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上,对国内大豆加工行业的研究不够深入,希望日后的研究可以对欠缺方面进行补充。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龙江农投为中国大豆产业创新发展献智助力[J]. 黑龙江粮食 2019(08)
- [2].盖钧镒:中国大豆产业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调控[J]. 黑龙江粮食 2018(09)
- [3].数据解析:瓶颈中的中国大豆产业的“豆”争之惑[J]. 饲料与畜牧 2017(11)
- [4].九三集团:擎起中国大豆产业高质量发展大旗[J]. 中国农垦 2020(10)
- [5].产业链视角下的中国大豆产业经济探究[J]. 农民致富之友 2014(24)
- [6].中国大豆产业安全度初步评估[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3)
- [7].中国大豆产业发展正当其时[J]. 中国酿造 2009(01)
- [8].共谱中国大豆产业新时代——第三届中国大豆产业国际高峰论坛在哈尔滨举行[J]. 黑龙江粮食 2018(09)
- [9].中国大豆产业状况和观点思考[J]. 中国农村经济 2014(04)
- [10].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增补为中国大豆产业协会副会长单位[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0(04)
- [11].饲料[J]. 饲料广角 2008(15)
- [12].中国大豆产业的困境与发展思考[J]. 农业与技术 2016(22)
- [13].第五届中国大豆产业国际高峰论坛成功举办[J]. 食品界 2020(10)
- [14].中国大豆产业面临的挑战和科技发展任务[J]. 农产品加工(创新版) 2009(11)
- [15].农业外资解豆困[J].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09(24)
- [16].开放战略下中国大豆产业的困境与对策[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0(02)
- [17].中国大豆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抉择[J]. 世界农业 2016(11)
- [18].基于贸易视角的中国大豆产业安全分析[J]. 大豆科学 2015(02)
- [19].中国大豆产业发展问题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4(17)
- [20].如何看待外资在粮油产业的扩张[J]. 中国粮食经济 2010(02)
- [21].转基因大豆冲击中国大豆产业:过程与应对策略[J]. 南方农村 2009(03)
- [22].何处才是中国大豆产业的绝处逢生地[J]. 北京农业 2009(26)
- [23].联手共同拯救危机中的中国大豆[J]. 北京农业 2009(14)
- [24].贸易摩擦背景下中国大豆产业的发展[J]. 江苏商论 2019(08)
- [25].关于中国大豆产业发展战略的思考[J]. 大豆科学 2013(03)
- [26].李世润:去年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一半[J]. 黑龙江粮食 2018(09)
- [27].中国大豆产业被外资控制后的若干思考[J]. 对外经贸实务 2014(04)
- [28].中国大豆产业技术需求分析(英文)[J]. 大豆科学 2014(03)
- [29].开放视角下中国大豆产业发展定位及启示[J]. 中国农村经济 2013(08)
- [30].中国大豆产业现状分析[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