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糖蛋白G基因的克隆、表达、蛋白功能研究以及缺失该基因病毒的重组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作者: 孙照刚
导师: 张曼夫
关键词: 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糖蛋白,原核表达,功能,缺失,同源重组
文献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以纯化的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北京E3株基因组为模板,通过PCR方法扩增了E3毒株的完整的糖蛋白G(gG)基因及其两侧的序列,包括部分UL47同源序列、完整的US4同源序列(gG基因)以及部分的ORF5序列,将其克隆到pGEM-T载体上,构建了pGEM-FgG质粒,并进行了测序。通过设计另外一对引物克隆了Zhonghai弱毒疫苗株的gG基因,并进行了测序,发现E3株与Zhonghai株的gG基因序列完全一致。与其它疱疹病毒的gG基因和推测的蛋白序列进行了的进化关系、蛋白同源序列比较发现gG蛋白在ILTV中高度保守,疱疹病毒gG蛋白都存在三个保守的半胱氨酸位点,并且三个位点之间间隔的氨基酸残基相同。等电点以及天然蛋白可能存在的修饰等方面的分析,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利用两种大肠杆菌表达系统(pMAL-c2x(E. coli BT1)和pET-30a(+)(E. coli BL21)载体系统),对不含信号肽部分的gG基因进行了原核表达,结果表明这两种表达系统都具有较高的表达水平,pMAL-c2x(E. coli BT1)表达系统中目的蛋白(MBP-GG)占整个菌体蛋白的比例为25.8%,但是gG蛋白占整个MBP-GG融合蛋白的比例不超过45%;pET-30a(+)(E. coliBL21)表达系统中目的蛋白(His-GG)占整个菌体蛋白的比例为18.3%,组氨酸标签占His-GG融合蛋白的比例极小,约10%左右。其中MBP-GG融合蛋白是可溶性表达的,分子量大约为72KDa;His-GG融合蛋白是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的,需要使用脲进行变性和复性,分子量为34KDa。经分离纯化分别得到两种融合蛋白MBP-GG和His-GG后,分别制备了抗ILTV gG蛋白的大鼠抗血清,并利用蛋白G对两种抗血清进行了纯化,获得了纯化的免疫球蛋白。 为了进一步研究gG蛋白的功能,通过利用DEAE BIO-GEL从感染ILTV的鸡胚尿囊液中纯化得到ILTV天然gG蛋白。利用在鸡胚原代单层肝细胞(CEL)培养液中添加ILTV天然gG蛋白及其抗体的方法,对gG蛋白在ILTV(北京E3和Zhonghai)的吸附、侵入、细胞到细胞间的直接传染以及病毒的复制曲线方面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gG蛋白在病毒的吸附和侵入过程中没有作用,但是北京E3和Zhonghai两毒株都具有较强的吸附和侵入效率,两毒株的吸附效率分别为对照的85.6%和79.1%;两毒株的侵入效率分别为68.9%和62.9%。添加抗体能够降低在细胞上培养的病毒滴度,并促使ILTV在CEL单层细胞上形成的噬斑明显变小,分别为对照的50.96%(E3)和56.73%(Zhonghai)。gG蛋白的添加在上述几个方面都没有发现可见的作用,推测可能的原因是ILTVgG蛋白不能单独起作用,需要有其它蛋白分子协同作用;也可能是由于病毒gG蛋白在CEL细胞中的表达特点所致,gG基因启动子属于中早期启动子,并且启动效率高,病毒活动产生的gG蛋白掩盖了添加部分的gG蛋白的功能。 利用前面克隆的完整的gG基因及其两侧的序列,将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插入gG基因ORF中间,分别构建了以CMV、SV40和ILTV gG基因启动子作为启动子,以SV40 polyA作为终止序列,用以启动GFP基因表达的转移质粒pGEM-FgG/CMV-GFP、pGEM-FgG/SV40-GFP和pGEM-FgG/GFP。利用这三种转移质粒和pBL-ICP4质粒与ILTV基因组DNA共转染原代CEL细胞,24h后,用荧光显微镜检测带荧光的ILTV重组子,结果发现: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关键词
Summary
Keywords
主要缩写词一览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的特点、基因组及疫苗的研究现状
1.1 ILTV的特点
1.2 ILTV的主要基因及其疫苗的研究现状
2 α-疱疹病毒糖蛋白G的特点及功能
2.1 α-疱疹病毒糖蛋白G的特点
2.2 α-疱疹病毒糖蛋白G的功能
3 小结
第二部分 ILTV糖蛋白G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1 立题意义
2 材料和方法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部分 糖蛋白G基因的原核表达及抗体的制备
第一节 糖蛋白G基因与MBP的融合表达及纯化
1 立题意义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4 讨论
第二节 含组氨酸标签的糖蛋白G基因原核表达及其纯化
1 立题意义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4 讨论
第三节 ILTV蛋白G抗体的制备、纯化
1 立题意义
2 材料和方法
3 试验结果
4 讨论
小结
第四部分 ILTV糖蛋白G的分离、定位及功能研究
第一节 ILTV糖蛋白G的分离纯化
1 立题意义
2 材料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第二节 ILTV糖蛋白G的定位及功能研究
1 立题意义
2 材料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小结
第五部分 缺失糖蛋白G基因重组ILTV病毒转移载体的构建与病毒的重组
第一节 缺失糖蛋白G基因的ILTV转移重组质粒的构建
1 立题意义
2 ILTV转移重组质粒删除部分的比较分析
3 缺失糖蛋白G基因的pGEM-FgG△质粒的构建
3.1 pGEM-FgG△质粒的构建方案
3.2 材料与方法
3.3 pGEM-FgG△质粒的构建结果
4 pGEM-FgG/CMV-GFP、pGEM-FgG/SV40-GFP及pGEM-FgG/GFP质粒的构建
4.1 实验材料
4.2 构建方案
4.3 构建方法
4.4 构建结果
5 转移表达GFP的质粒pGEM-FgG/GFP的构建
5.1 实验材料
5.2.实验方案
5.3 实验方法
5.4 重组病毒用质粒pGEM-FgG/GFP的构建结果
6 讨论
第二节 缺失糖蛋白G含GFP基因重组ILTV病毒的产生
1 立题意义
2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转移质粒与病毒基因组DNA共转染鸡原代肝细胞后GFP基因的表达
3.2 重组病毒的传代
3.3 gG基因启动子组织特异性检测
4 讨论
第三节 分别插入NDV F基因和IBDV VP2基因的转移重组质粒的构建
1 立题意义
2 转移质粒pGEM-FgG/SV40-F-GFP、pGEM-FgG/CMV-F-GFP的构建
2.1 实验材料和方法
2.2 实验结果
3 转移质粒pGEM-FgG/SV40-VP2-GFP、pGEM-FgG/CMV-VP2-GFP的构建
3.1 实验材料和方法
3.2 实验结果
4 重组转移质粒的转染
5 讨论
小结
创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发布时间: 2005-07-18
参考文献
- [1].人脑表达的新基因GRY-RBP、LDB1和BL1全长cDNA克隆及其鉴定[D]. 杜光伟.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8
- [2].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反义人c-myc基因的转移[D]. 叶昕.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0
- [3].造血系统特异启动子调控的耐药、耐辐射基因的研究[D]. 梁利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
- [4].大鼠精子发生相关基因rtSH3p13的功能研究[D]. 乔原.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3
- [5].一种新的抑癌候选基因的克隆及其功能的初步研究[D]. 邓艳春.第四军医大学2000
- [6].人类长寿基因SIRT1的表达调控机制研究[D]. 商林珊.山东大学2007
- [7].IFITM1基因在干扰素-γ抑制细胞生长机制中的功能研究[D]. 杨国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6
- [8].Sema4C基因在成肌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功能及作用机制研究[D]. 吴海涛.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7
- [9].PNAS-4基因结构与功能的初步研究[D]. 朱正茂.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
- [10].烟酰胺核苷酸转氢酶基因在葡萄糖和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研究[D]. 苏迪(FATHIA ABDELKARIM ABDELMAABOUD SOUDY).华中农业大学2017
相关论文
- [1].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HN1株gB基因核酸疫苗的构建与鸡IL-18联合免疫效力观察[D]. 廖仲磊.南京农业大学2008
- [2].表达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gD基因与鸡IL-2基因重组禽痘病毒的构建及其免疫效力研究[D]. 杨明凡.南京农业大学2008
- [3].表达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gB基因重组鸡痘病毒的构建及其免疫效力的研究[D]. 张绍杰.中国农业科学院2000
- [4].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基因免疫的研究[D]. 孟松树.中国农业科学院2000
- [5].表达新城疫病毒F基因和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gB基因重组禽痘病毒的构建及其免疫效力的研究[D]. 智海东.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
- [6].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对CEF细胞某些基因表达的影响和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的重组[D]. 李义平.中国农业大学2004
- [7].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基因的表达及其重组马立克氏病毒的构建[D]. 刘红梅.扬州大学2005
- [8].犬瘟热病毒、犬冠状病毒入侵宿主细胞机制研究[D]. 柏亚铎.中国农业大学2005
- [9].表达多种外源基因的鸡痘病毒载体疫苗构建及免疫学评价[D]. 王云峰.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
- [10].表达ILTV gB及gD主要抗原表位基因和鸡IgY重链恒定区基因重组鸡痘病毒免疫效力的研究[D]. 刘文波.南京农业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