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作为公认的女权主义先驱者和女权运动的精神领袖,弗吉尼亚·伍尔夫却拒绝承认自己所持的是“女权主义”立场,她不愿将自己处于单一性别的一极,受困于性别的牢笼。她认为:就生理差异的历史所造成的社会差异而言,男女两性在社会生存结构中是互存互补并辨证融合的。男性特质中的现实、理性和逻辑和女性特质的想象、直觉和情感――人类应该克服各自的偏激和自满自足才能使得它们完美结合。作为杰出的文学家和评论家,伍尔夫还多次强调囚于单一性别意识是艺术的大敌,太强的性别意识会阻碍艺术进入更高的境界。因此她提出了关于文学创作中的雌雄同体思想――雌雄同体的大脑是最佳的文学创作状态。她认为一个艺术者不应该是一性的,而是在精神上达到两性的和谐融合,这样才能打破性别偏见的限制,才能在意识形态和艺术价值上创作出杰出的作品。伍尔夫多次提到记忆是生命的根基,她艺术生命的根基是建立在对其父母悠长的回忆之上的。她的父母间彼此依靠扶持的亲密关系深刻影响了她的有关两性关系的女权主义思想。除此之外,剑桥大学精英知识分子组成的布卢斯伯里团体对伍尔夫的女权主义思想的形成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加入该团体对伍尔夫来说意味着她从维多利亚时代女性的自我蔑视中解放出来并促使她在男性话语霸权的压制下确立作为女性作家的自信心。本篇论文试图通过对伍尔夫三部具体作品《到灯塔去》、《奥兰多》和《一间自己的屋子》的分析,剖析了伍尔夫的雌雄同体思想在男女关系和艺术创作中的反映。在《到灯塔去》中,论文作者除了说明伍尔夫所要揭示的男性/女性的对立,还归结出其它的二元对立,如:直觉/理智、同情/自我为中心和自然/文化。另一方面,本篇论文挑战了一种传统观念,即认为在《到灯塔去》伍尔夫雌雄同体思想达了高峰。本论文首次将《到灯塔去》和《奥兰多》结合起来作为一个系统,从而揭示出伍尔夫逐渐发展成熟的雌雄同体思想。如果说在《到灯塔去》中男性和女性的二元对立被淋漓的表现出来的话,则在《奥兰多》中,通过解构,伍尔夫揭示了这种对立的真正原因,即父权社会滋生了男女差异。通过奥兰多这个人物,伍尔夫创造了一个真正的雌雄同体形象并实现了她的理想――在一个个体中的真正融合。此外,本篇论文还探究了伍尔夫关于艺术创作的两性融合思想。在《一间自己的屋子》中,她接受了柯勒律支“伟大的大脑是半雌半雄”的观点。在伍尔夫看来,双性同体是一种创作的最佳心理状态,最有利于作家的艺术表达。写作中如果掺杂着愤怒、恐惧、高傲的情感或者男权思想作祟都会有损作品艺术表达的完全性和完整性。在《到灯塔去》中,莉莉用了十年时间,在她达到雌雄同体的思想后才完成她的绘画作品。伍尔夫雌雄同体思想还反映在《奥兰多》一书中。通过性别转换,奥兰多扮演着男人和女人的双重角色,享受着两性所带给他/她的优越经历。在故事的结尾,奥兰多成功的出版了诗集并创作了其它伟大作品。伍尔夫的追求两性和睦相处的双性同体思想为当时的西方父权社会带来了一股活力。它消解了以男性为中心的两性二元对立,是对以男性价值为仲裁者的单一价值标准的反叛。针对当今一些女性主义者走向另一个极端,即从解构男性中心世界出发,致力于建立另一个有着明显女性中心倾向的女性世界,从而在消解了旧的二元对立之后又无形中设立了新的二元对立。伍尔夫追求两性二元互补、辨证交融的思想是一种更完善、更有深度的探索。
论文目录
ABSTRACT摘要ABBREVIATIONSTABLE OF CONTENTSACKNOWLEDGEMENTSCHAPTER I Introduction1.1 Woolf’s Literary Career and Her Achievements1.2 Study on Woolf in the West and in China1.3 The Significance of My StudyCHPATER II Androgyny2.1 The Origins in Many Fields2.1.1 Mythic and Pilosophical Origins2.1.2 Psychological Origin2.1.3 Religious Androgyny2.1.4 Literary Origin2.2 The Formation of Woolf’s Feminist Androgynous Idea2.2.1 Woolf—the Feminist Writer2.2.2 The Forming of Woolf’s Androgynous Idea2.2.2.1 Parents’Influence2.2.2.2 The Influence of Bloomsbury Group2.2.2.3 The Social Influence2.2.3 The Content of Woolf’s Androgyny2.2.3.1 Androgyny in Man-woman Relationship2.2.3.2 Androgyny in Art CreationCHAPTER III Study of Woolf’s Androgynous Theory through Text Analysis3.1 Androgynous Idea in Man-Woman Relation3.1.1 Brief Introduction to To the Lighthouse3.1.2 Binary Opposition3.1.2.1 Emotion versus Ration3.1.2.2 Sympathy versus Self-centeredness3.1.2.3 Nature versus Culture3.1.3 Tentative ways of Solving3.1.4 True Unity in Orlando: a Biography3.1.4.1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Orlando3.1.4.2 Deconstruct the Binary Opposition3.1.4.3 True Unity3.2 Woolf’s Androgynous Idea in Art Creation3.2.1 A Close Reading of A Room of One’s Own3.2.2 Lily—the Androgynous Artist in To the Lighthouse3.2.3 Orlando—the Androgynous WriterCHAPTER IV ConclusionBibliography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双性同体论文; 女性主义论文; 男女关系论文; 艺术创作论文;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双性同体思想在男女关系及有关艺术创作中的反映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