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松、虎榛子根际土壤微生物分离条件及其区系的研究

油松、虎榛子根际土壤微生物分离条件及其区系的研究

论文摘要

本研究以大青山退化生态系统中能维持生存的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虎榛子(Ostryopsis davidiana Decne.)2树种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其微生物分离条件、抑制剂选用,以及林分微生物区系作了系统研究。(1)在传统土壤微生物分离培养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分别对影响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分离效果的几个重要因素作了探索性研究,并确立了根际土壤细菌、真菌及放线菌最佳分离条件组合。细菌分离条件的最佳组合是土壤浸液与牛肉膏蛋白胨融合培养基+大玻璃珠(Φ=57mm,55粒)+摇床振荡(160rad·min-1)90min;真菌分离条件的最佳组合是马丁氏培养基+大玻璃珠+1%胆酸钠+摇床振荡(160rad·min-1)60min;放线菌分离培养条件的最佳组合是常温下土壤浸提液与高氏营养成分融合培养基+大玻璃珠+1%焦磷酸钠+摇床振荡(160rad·min-1)60min。(2)实验证明孟加拉红作为根际土壤真菌分离的抑制剂时,其分离效果并不理想,阿米卡星霉素是分离真菌的一种更为理想的抑制剂,既能很好的抑制细菌的生长又不影响真菌分离效果,实验确立了其最适浓度为0.1ml·L-1。浓度为10mg·L-1的重铬酸钾是根际土壤放线菌分离时杂菌的最好抑制剂,但高浓度的重铬酸钾对放线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浓度达到60mg·L-1时,分离放线菌数量明显减少,所以,选用重铬酸钾作为放线菌分离的抑制剂时一定要注意控制其使用浓度。(3)油松纯林、虎榛子纯林及混交林根际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均明显高于林缘土。不同季节油松和混交林地根际土壤微生物变化规律相似,而虎榛子纯林的变化幅度较大。(4)通过形态观察共鉴定出真菌20个属55个菌株,未鉴定的菌株尚有23个,它们中绝大多数不产生孢子,没有产孢器,用普通观察法很难鉴定;共鉴定出放线菌8个属26个菌株,尚有9个菌株未鉴定出其归属;通过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试验,共鉴定出细菌16个属的41个菌株,另有10个菌株尚未鉴定出其归属。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土壤微生物常规分离与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
  • 1.1.1 土壤颗粒的分散
  • 1.1.2 土壤颗粒分散对微生物的影响
  • 1.1.3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与提取
  • 1.2 土壤微生物专一性分离培养
  • 1.2.1 专一性培养基的应用
  • 1.2.2 土壤微生物分离中抑制剂的应用
  • 1.3 土壤微生物直接测定
  • 1.4 微生物的快速检测
  • 1.4.1 标准平板计数法的改进
  • 1.4.2 放射性和荧光素酶测量法
  • 1.4.3 微热量和接触酶测定法
  • 1.4.4 气相色谱法
  • 1.4.5 DNA/RNA 探针
  • 1.5 根际微生物研究进展
  • 1.6 研究背景、内容和意义
  • 1.6.1 选题背景
  • 1.6.2 研究内容
  • 1.6.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土样处理
  • 2.2.2 根际微生物分离因素处理
  • 2.2.3 抑制剂的筛选
  • 2.2.4 采样时间及林分安排
  • 2.3 菌种鉴定
  • 2.3.1 细菌的鉴定
  • 2.3.2 放线菌的鉴定
  • 2.3.3 真菌的鉴定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根际微生物分离条件的筛选
  • 3.1.1 不同因素对细菌分离结果的影响
  • 3.1.2 不同因素对根际土壤真菌分离的影响
  • 3.1.3 不同因素对根际土壤放线菌分离的影响
  • 3.2 抑制剂的筛选
  • 3.2.1 不同抑制剂对真菌分离的影响
  • 3.2.2 不同抑制剂对放线菌分离结果的影响
  • 3.3 不同林分与季节根际土壤微生物信息
  • 3.3.1 不同林分与季节对根际细菌的影响
  • 3.3.2 不同林分与季节对根际真菌的影响
  • 3.3.3 不同林分与季节对根际放线菌的影响
  • 3.4 菌种鉴定
  • 3.4.1 真菌鉴定
  • 3.4.2 细菌鉴定
  • 3.4.3 放线菌鉴定
  • 4 结论与讨论
  • 5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图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连栽杉木根际土壤镰刀菌属真菌群落变化规律[J]. 生态学杂志 2020(09)
    • [2].拉萨扎叶巴沟瑞香狼毒根际土壤细菌的分离与鉴定[J]. 广东农业科学 2016(10)
    • [3].林木根际土壤研究进展[J]. 贵州林业科技 2019(04)
    • [4].海南西海岸4种真红树植物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及其生物活性研究[J]. 南方农业学报 2020(02)
    • [5].磁处理改善豌豆根际土壤生物学性状[J]. 热带作物学报 2020(04)
    • [6].八宝景天–柑橘间作降低柑橘根际土壤镉含量以减少对镉的吸收[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0(05)
    • [7].不同蔬菜轮作对设施连作黄瓜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影响[J]. 北方园艺 2017(01)
    • [8].苎麻根际土壤浸提物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分析[J]. 中国麻业科学 2016(06)
    • [9].嫁接对辣椒根际土壤环境的影响及其与抗病性和产量的关系[J]. 应用生态学报 2016(11)
    • [10].转基因小麦根际土壤中荧光假单胞菌数量的变化[J]. 麦类作物学报 2014(03)
    • [11].根际土壤微生物变化对西洋参种植的影响[J]. 生物学杂志 2011(05)
    • [12].果园根际土壤注射施肥技术[J].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20(09)
    • [13].陕北沙化区3种主要植物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9(03)
    • [14].宁夏地区黄芪根际土壤中八种重金属含量的测定[J].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6(12)
    • [15].异丙甲草胺对烤烟根际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7(02)
    • [16].生物有机肥对烟草青枯病的田间防效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6(05)
    • [17].常用除草剂对玉米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J]. 辽宁农业科学 2015(02)
    • [18].望天树人工林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群落特征[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10)
    • [19].剑湖湿地茭草根际土壤固氮菌多样性分析[J]. 西部林业科学 2014(03)
    • [20].豆科植物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种群及代谢的影响[J]. 生态环境学报 2013(01)
    • [21].不同年份三七根际土壤中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多样性的比较[J]. 中药材 2020(02)
    • [22].田间直播下化感水稻抑草作用及其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理特性动态[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8(03)
    • [23].铝胁迫下栝楼根系分泌物对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影响[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4)
    • [24].蚯蚓粪配施化肥对玉米根际土壤生物学特征的影响[J]. 水土保持通报 2017(01)
    • [25].氮掺杂碳纳米颗粒对稻田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11)
    • [26].花棒根际土壤微生物及土壤酶活性分析[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2)
    • [27].甘肃省干旱灌区连作马铃薯根际土壤中镰刀菌的变化[J]. 草业学报 2011(04)
    • [28].五种沙生植物根际土壤的盐分状况[J]. 生态学报 2009(09)
    • [29].怀山药根际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和酚酸物质变化及其关系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09(24)
    • [30].冬凌草根际土壤微生物抗肿瘤活性菌株筛选[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25)

    标签:;  ;  ;  ;  ;  

    油松、虎榛子根际土壤微生物分离条件及其区系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