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以动植物油脂为原料通过酯交换反应合成的生物柴油,不仅具有与石化柴油相当的燃烧性能,又具有环保、可再生等优良特性,是替代石化柴油的理想燃料之一。均相催化酯交换反应是目前制备生物柴油采用最多的工艺,然而均相催化酯交换法却存在着产品和催化剂难分离、排放催化剂废水污染环境等问题。碱性离子液体相比于传统碱作为催化剂时有很多的优点,它既具有传统液体碱的高活性又兼顾固体碱易于分离的优点。因此,研究碱性离子液体催化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论文首先通过两步合成法合成碱性离子液体[Bmim]OH,考察了反应物摩尔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碱化配比、碱化时间对离子液体中间体及碱性离子液体产率的影响,得到了合成碱性离子液体的最佳条件: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20 h,N-甲基咪唑和1-溴丁烷的摩尔比为1:1.2,得到中间体的产率达92.64%;碱化时间为10h,中间体和氢氧化钾的摩尔比为1:1.3,得到碱性离子液体的产率为54.98%。然后讨论了碱性离子液体合成过程的反应机理。同时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方法对制备的碱性离子液体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及分析,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定。以大豆油为原料,自制的碱性离子液体为催化剂,研究了制备生物柴油的影响因素和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发现醇油摩尔比、离子液体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生物柴油产率均有影响。正交试验获得碱性离子液体催化大豆油制备生物柴油的最佳工艺为:甲醇与大豆油的摩尔比为12:1,催化剂碱性离子液体的用量为1.5%,反应时间为2 h,反应温度为55℃。在该条件下,生物柴油的产率为48.1%。影响因素的强弱顺序为:反应时间按>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醇油摩尔比。研究还发现离子液体可回收利用5次,催化效果无明显降低。所得生物柴油组分分析和理化性能测定表明:生物柴油的主要成分是油酸甲酯和亚油酸甲酯,并且酸值、密度和含水率等主要指标均符合我国现行生产生物柴油标准。同时,对生物柴油作了经济效益预算和影响因素分析。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离子液体固载化及应用研究[J]. 化学进展 2020(09)
- [2].离子液体的种类和制备方法[J]. 山东化工 2020(18)
- [3].离子液体的环境行为和安全性探讨[J]. 科学通报 2019(31)
- [4].离子液体及其材料用于除汞新技术研究进展[J]. 山东化工 2017(10)
- [5].五颜六色的液体塔[J]. 家教世界 2020(04)
- [6].下期先知道[J]. 小学科学 2020(04)
- [7].不结冰的液体[J]. 意林(少年版) 2014(02)
- [8].羊液体提升料技术(之一 原理篇)[J].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3(06)
- [9].流水从不打结[J]. 高中生 2013(04)
- [10].不会结冰的液体[J]. 广东第二课堂(初中版) 2009(Z2)
- [11].冷却的液体[J]. 汽车生活 2011(12)
- [12].离子液体的合成方法研究[J]. 山东化工 2017(05)
- [13].活性炭对离子液体的吸附研究[J]. 林业工程学报 2017(04)
- [14].离子液体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分析[J]. 化工管理 2017(23)
- [15].功能化离子液体吸收烟气中二氧化硫的研究[J].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2015(03)
- [16].液体浮沉小实验[J]. 小雪花(小学生成长指南) 2012(04)
- [17].液体浮沉小实验[J]. 中学生英语(初中版) 2012(Z3)
- [18].羊液体提升料技术(之一 原理篇)[J].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4(02)
- [19].液体[J]. 现代物理知识 2011(04)
- [20].全球离子液体市场快速扩张[J]. 化工科技市场 2010(07)
- [21].光敏性离子液体的制备和性能研究进展[J]. 河南化工 2020(07)
- [22].离子液体的性质和应用研究[J]. 山东化工 2018(07)
- [23].离子液体在色谱分析天然产物中的实际应用研究[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6(24)
- [24].分析化学中对离子液体的应用研究[J]. 石化技术 2017(01)
- [25].离子液体在气相色谱中的应用[J]. 杭州化工 2017(02)
- [26].新型功能型离子液体合成应用新发展[J]. 化学工程师 2017(08)
- [27].浅谈离子液体中的氧化反应[J]. 化工管理 2020(06)
- [28].泡沫敷料联合液体敷料在手术中减少皮肤损伤的研究[J].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9(04)
- [29].离子液体研究进展[J]. 山东化工 2016(23)
- [30].离子液体双水相体系相平衡研究进展[J]. 盐湖研究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