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城市发展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及减缓对策研究

长春城市发展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及减缓对策研究

论文摘要

从气象与气候学、城市气候学、自然地理学、城市化环境气象学等科学的观点与理论出发,综合考虑长春市城市发展、社会经济现状,以长春市区为研究对象,从引起城市热岛效应的原因着手,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加权综合评价法,建立了长春城市发展强度指标体系,分析了城市发展强度指标与热岛强度的关系并建立模型,在此基础上对长春市区进行了定时、定点观测,分析了温度与不同下垫面的关系,最后依据长春市发展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减缓长春市热岛效应的对策、措施。本研究以长春市为例对城市发展对热岛效应的影响及减缓对策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结果对于正确认识长春市的城市热岛现状及其主要影响因子,并有针对性地确定、提出减缓长春市热岛效应的对策、措施有指导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影响长春市热岛强度的主要因子有工业生产总值、公共交通实有车辆、年末实有道路面积、工业废气排放量、原煤消耗总量;(2)综合城市发展指数(IUDI)与年热岛强度指数的相关系数为0.89,通过0.01显著性水平检验,二者初具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3)树木对热岛效应的调节能力最好,其次是水域、草地;(4)进行流动观测发现,南湖大路附近出现了三个低气温中心,南湖公园的东北侧出现了高气温中心,高低温中心差值可达1.2℃;(5)提出了长春市热岛效应的缓解对策,为城市规划与建设部门提供了参考依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城市热岛效应研究综述
  • 1.1.1 城市热岛效应概念的提出
  • 1.1.2 城市热岛效应存在的普遍性
  • 1.1.3 城市热岛效应的研究概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2 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
  • 2.1 城市热岛形成的理论依据
  • 2.2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和技术路线
  • 2.2.1 研究方法
  • 2.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2.2.3 技术路线
  • 3 长春城市化进程与城市热岛效应的初步考证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自然环境概况
  • 3.1.2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3.2 长春城市化进程
  • 3.2.1 长春城市化发展水平的时间序列考察
  • 3.2.2 长春城市化的空间拓展
  • 3.3 长春市热岛效应的初步考证
  • 4 长春市热岛效应与长春城市发展强度指标间的定量分析
  • 4.1 长春市城市发展强度指标体系的建立
  • 4.1.1 指标选取的原则
  • 4.1.2 建立城市发展强度指标体系
  • 4.2 城市热岛效应与城市发展强度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4.2.1 人口数量与城市热岛强度的关系
  • 4.2.2 工业、生活指标与城市热岛强度的关系
  • 4.2.3 城市地表参数与城市热岛强度的关系
  • 4.3 长春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影响因子分析
  • 4.4 长春市热岛效应与城市发展强度指标间关联模型的建立
  • 5 城市不同下垫面对温度的影响分析
  • 5.1 定点观测分析
  • 5.1.1 不同区域环境下的温度变化分析
  • 5.1.2 同一区域内不同下垫面的温度变化分析
  • 5.2 流动观测分析
  • 5.2.1 流动观测的工具及区域
  • 5.2.2 流动观测结果分析
  • 6 长春市热岛效应的减缓对策
  • 6.1 缓解长春市热岛效应的关键措施
  • 6.1.1 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
  • 6.1.2 改变绿化途径
  • 6.1.3 扩大人工水面积
  • 6.1.4 节约能源,提倡绿色生活方式
  • 6.1.5 采用新型环保建筑材料
  • 6.2 缓解长春市热岛效应的其他措施
  • 6.2.1 提倡“三联供”
  • 6.2.2 控制城市人口数量
  • 6.2.3 人工冷却降温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问题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带状城市绿地水体景观对城市热岛效应影响的实验研究[J].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19(12)
    • [2].城市热岛效应研究进展[J]. 安徽农学通报 2019(23)
    • [3].基于城市热岛效应分析的设计极端最低气温研究[J]. 电力勘测设计 2019(S1)
    • [4].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策略及发展——以呼和浩特市为例[J]. 中国地名 2020(06)
    • [5].三明市2009—2018年夏季城市热岛效应统计分析[J]. 化工设计通讯 2020(05)
    • [6].基于遥感技术北方城市热岛效应变化定量识别[J].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20(03)
    • [7].2009—2019年肇庆城市热岛效应变化特征[J]. 广东气象 2020(04)
    • [8].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凉爽路面研究综述[J]. 公路交通技术 2020(04)
    • [9].遥感技术在城市热岛效应分析及规划中的应用[J]. 中国科技信息 2020(19)
    • [10].城市热岛效应增温对环境气温的影响[J]. 装备环境工程 2019(06)
    • [11].绵阳城市热岛效应分析[J].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9(03)
    • [12].济南市夏季城市热岛效应特征分析[J]. 干旱气象 2018(01)
    • [13].城市热岛雾霾治理刻不容缓[J]. 决策 2018(05)
    • [14].园林绿化对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J]. 居舍 2018(17)
    • [15].城市热岛效应监测方法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 绿色建筑 2016(06)
    • [16].基于马尔科夫模型的郑州市城市热岛效应分析及预测[J]. 水土保持研究 2017(03)
    • [17].芜湖市城市热岛效应时空变化分析[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5)
    • [18].多时相遥感数据对城市热岛效应的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7(07)
    • [19].滇中地区夏季城市热岛效应的数值模拟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4)
    • [20].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有效路径[J]. 环境经济 2017(Z2)
    • [21].值得关注的哈尔滨城市热岛效应[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6(06)
    • [22].兰州的城市热岛效应研究现状[J]. 甘肃科技 2016(09)
    • [23].浅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工程措施[J]. 低碳世界 2016(25)
    • [24].雾霾加剧中国城市热岛效应[J]. 领导文萃 2016(20)
    • [25].论城市热岛效应相关问题[J]. 科技展望 2014(10)
    • [26].浅析园林绿化对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J]. 风景名胜 2019(02)
    • [27].城市热岛效应的探讨[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2(10)
    • [28].漫谈城市热岛效应[J]. 物理教学探讨 2008(02)
    • [29].园林绿化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J].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6(48)
    • [30].漳州市城市热岛效应分析[J]. 城市地理 2017(06)

    标签:;  ;  ;  ;  ;  ;  

    长春城市发展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及减缓对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