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认知符号架构下电影深层体系初探

基于认知符号架构下电影深层体系初探

论文摘要

在经典电影理论和现代电影理论的研究过程中,很多学者规避了其间最艰深的概念化问题,转而以诸如电影美学、电影史等其它各种形式来取代。由认识论向语言分析的转换开辟了电影概念化问题的先河,其意义在于电影语言、符号以及符号进程取代了精神实体。然而无论是麦茨的大组合段还是艾柯的电影三层分节理论在构建电影深层体系的模型中都遇到了问题,一是无法精准定义其离散单元,更无法囊括所有电影现象构成属于电影的“语言系统”。二是无法找寻这些符号学模型的理据,因而也就无法解决能指所指任意性以及跨语言问题。尽管面向对象的电影符号学模型在系统描述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是我们仍然需要知道其背后理据所在。电影陈述中的反射性以及时空指示的功能让我们从认知的层面来了解电影。以大卫.波德威尔和诺尔.卡罗为首的认知学家们认为叙事电影的逻辑形态是不完整的,但是可以被那些产生推论的观众行为丰富和完善,因而创立了认知电影学理论。然而认知电影学中先验的图式研究孤立于语言和身体之外,仅仅是作为构建精准意义的先验机能,这样的图式研究是简化的静态结构,是有局限性的,也不能解决电影符号学模型的理据问题。在这里我们采用乔治.拉科夫和马克.约翰逊等人具身化的认知图式,把先验的概念从图式研究中移除,转而把想象投射装置(诸如隐喻和换喻等)考虑进来。这样的电影图式研究以人体结构组成为基础,成为实体化和内在固有意义的本源。如此具像化图式与无限的影像数据相结合成为前概念,前概念在关联性原则下进行隐喻的投射形成概念结构,所有电影符号学模型正是基于概念结构之上,随后再通过优先法则进行倾向性的阅读产生心智的陈述。电影认知符号是发展至今较为成熟的电影理论趋向。电影的意义不再是由电影文本来决定,而是由掌握那些必要知识的观众来参与构建。在认知符号架构下,电影符号同概念结构紧密结合,成为解决问题的行为。随着数字化电影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这些必要的知识极有可能由计算机来掌握,进而由计算机来对电影进行建模分析,甚至数字化导演。

论文目录

  •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电影深层体系研究概述
  • 第一节 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框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电影深层体系的哲学立场
  • 第一节 电影与哲学的关系
  • 第二节 从认识论走向本体论的电影
  • 第三节 电影的理性与合理性
  • 第三章 电影深层体系的符号学模型
  • 第一节 观测充份的静态结构主义
  • 1.1 电影语言的确立
  • 1.2 艾柯的符码分节
  • 1.3 麦茨大组合段模型
  • 1.4 麦茨大组合段的数据结构
  • 第二节 面向对象的电影语言
  • 2.1 作为对象的大组合段
  • 2.2 作为对象的肖似代码
  • 第四章 电影深层体系的认知结构
  • 第一节 身体在银幕画面中的投射
  • 1.1 电影的陈述、反射和元语言
  • 1.2 镜头类型学以及电影的人称指代
  • 1.3 无人称的电影表述和影片定位
  • 第二节 电影的时空指示
  • 2.1 作为复合体的电影之时空关系
  • 2.2 身体在银幕中的投射及电影的时空指示功能
  • 2.3 时空指示给文本分析的启示
  • 第三节 电影理论中的认知结构
  • 3.1 观影过程中的心理机制
  • 3.2 电影转换生成的普遍结构
  • 3.3 电影超验的概念结构
  • 3.4 电影具身的认知图式
  • 第五章 电影深层体系的内部机制
  • 第一节 作为前概念的认知结构
  • 第二节 前概念到概念结构的隐喻投射
  • 2.1 关联论的规范化
  • 2.2 移动格理论的半规范化
  • 2.4 优先法则下的操作
  • 2.5 电影解码与编码的机制
  • 第六章 发展中的电影深层体系
  • 第一节 数字化电影与电影数字化词典
  • 第二节 影片计算机建模分析及数字化导演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面向对象化的部分电影符码分类
  • 附录二:作为检索的部分电影词汇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暴雨藏真相,阴郁终将逝——从电影符号学浅谈《暴雪将至》[J]. 视听 2019(12)
    • [2].电影符号学视阈下解读《战狼2》[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S2)
    • [3].从电影符号学的知觉层面解读意大利公路电影《爱在记忆消逝前》[J]. 四川戏剧 2019(04)
    • [4].麦茨电影符号学理论对于戏剧本体指涉的启示[J]. 当代电影 2017(10)
    • [5].中国电影符号学研究中的基本问题[J]. 中外文化与文论 2017(01)
    • [6].麦茨电影符号学理论的读解[J]. 电影评介 2013(19)
    • [7].第二电影符号学视角下再论360°全景纪录片的“沉浸”与“临场”[J]. 新媒体研究 2020(20)
    • [8].静态的所指与灵动的象征——读余纪教授《电影符号学置疑》有感[J].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1)
    • [9].从电影符号学的角度解读《秋喜》[J]. 戏剧之家 2018(31)
    • [10].电影符号学视域下的《秋喜》[J]. 传播力研究 2018(21)
    • [11].电影符号学视阈中“羊”符号的运用研究——以影片《暴裂无声》为例[J]. 传播与版权 2018(09)
    • [12].电影符号学视角下的《追风筝的人》[J]. 唐山文学 2018(02)
    • [13].为电影符号学辩护[J]. 大众文艺 2013(14)
    • [14].麦茨的电影符号学及其意义[J]. 文艺研究 2008(10)
    • [15].关于电影《疯狂的石头》的符号学研究[J]. 西部广播电视 2016(20)
    • [16].电影符号学视阈下姜文影片解读[J]. 青年文学家 2018(21)
    • [17].《异次元杀阵》——另类科幻片中的电影符号学解析[J]. 新闻知识 2012(10)
    • [18].电影符号学视阈下的《重庆森林》[J]. 传播力研究 2019(20)
    • [19].电影符号学的阿喀毓斯之踵——《电影与方法:符号学文选》批评[J]. 中国图书评论 2010(07)
    • [20].约翰·贝特曼的系统功能电影语言观初探——兼谈电影符号学的命运[J]. 电影文学 2019(02)
    • [21].电影符号学视域下《恋慕》的情感意蕴解读[J]. 戏剧之家 2018(33)
    • [22].生命的绚丽绽放——法国女性主义题材电影《花开花落》的电影符号学解码[J]. 视听 2017(12)
    • [23].建立意义与感性的双重机制——以《两杆大烟枪》和《心迷宫》为例[J]. 当代电影 2017(05)
    • [24].洛特曼电影符号学视阈下《战斗民族养成记》之文化解读[J]. 参花(上) 2020(11)
    • [25].电影《我们的父辈》的符号学解析[J]. 中外企业家 2018(29)
    • [26].从电影符号学到中外电影中的俄狄浦斯情结[J]. 电影评介 2015(03)
    • [27].欧洲电影的符号学分析[J]. 美苑 2014(03)
    • [28].电影符号学视域下《我的父亲母亲》的表意功能探析[J]. 视听 2020(04)
    • [29].电影符号学视角看纪录片中的表意特性——基于《亲爱的,不要跨过那条江》的符号意指研究[J]. 西部广播电视 2018(13)
    • [30].电影符号学与电影意象论比较研究——探寻中国电影学派理论建构的基石[J]. 艺术评论 2019(10)

    标签:;  ;  ;  ;  ;  

    基于认知符号架构下电影深层体系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