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关注21世纪教育

多角度关注21世纪教育

一、多角度聚光21世纪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肖航[1](2021)在《基于微滴喷射的太阳能电池微透镜阵列增效膜制作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太阳能电池把太阳光能转换成电能,但太阳光到达太阳能电池表面会发生折反射和二次折反射。如何在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的同时降低其生产成本是全球各地学者都在研究的问题。通过应用光俘获技术来捕获光并将其限制在吸收层中,同时延长入射光在吸收层中的光程,是一种提高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有效方法。本文工作是基于以上背景提出,以PDMS基底微透镜阵列增效膜为对象,开展微透镜阵列增效膜的光学仿真、结构设计、微滴喷射制造工艺及光电性能检测等方面的研究。首先,针对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尺寸特点,利用ZEMAX软件设计微透镜阵列增效膜的表面结构和形貌,进而基于微滴喷射系统进行轨迹规划和加工,然后在检测平台进行光学性能检测,通过微透镜阵列增效膜与太阳能电池贴合,最终完成太阳能电池微透镜阵列增效膜的仿真加工及检测。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ZEMAX软件进行微透镜阵列表面形貌设计及光学仿真,包括单透镜表面形貌和阵列形貌。其中单透镜表面形貌包括直径、矢高、曲率;阵列形貌包括阵列均匀性、填充因子等。基于光线折反射原理仿真对比不同参数下微透镜阵列增效膜,光线经过太阳能池活性层的穿透率。仿真结果显示: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提高5.8~9.2%。(2)利用现有微滴喷射平台,开展微透镜阵列的加工工艺研究。于微滴喷射平台喷射UV胶在高分子聚合物基底上,开展工艺参数优化与修正,观察不同工艺参数对微透镜阵列增效膜直径、曲率、阵列均匀性、填充因子和几何形貌的影响,并制作半圆柱微透镜阵列。初步检测结果显示微透镜阵列增效膜对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有正增益。(3)利用优选参数制备微透镜阵列增效膜,并进行光电性能检测。基于优选出的仿真几何尺寸、表面形貌及微滴喷射工艺参数(频率、运动平台速度)制作微透镜阵列增效膜,实现微透镜阵列增效膜与单晶硅太阳电池贴合,并进行光学电学性能的检测。测量结果显示反射率为4.32%,短路电流提高了4.2%,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提高6.4%。

胡丽莎[2](2021)在《我国大型运动会开幕式表演光影的演变及发展趋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运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影像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我国大型运动会开幕式表演光影的演变及发展趋势为研究对象,表演形式是夜间进行的六运会、十一届北京亚运会、七运会、八运会、九运会、十运会、二十九届北京奥运会、十一运会、十六届广州亚运会、南京青奥会、十三运会、第七届世界军运会开幕式表演作为研究载体分析我国大型运动会开幕式表演光影的阶段划分,各阶段光影运用的特点及表现特征,并分析各阶段开幕式代表作品光影运用、场景呈现及表现手法等。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大型运动会开幕式表演光影演变分为:大型团体操表演、大型文体表演、大型文艺表演三个阶段;(2)我国大型团体操表演阶段,灯光简单借用,运用手段单一,表现出完成基本照明效果,烘托表演氛围的特征,代表作品为《祖国万岁》;大型文体表演阶段,光影类型多样,运用手段丰富,表现出平面光影效果、虚实结合以及体现民族特色的特征,代表作品为《美丽的奥林匹克》;大型文艺表演阶段,光影类型综合化,运用手段多元,表现出立体光影效果及展现时代特色特征,代表作品为《和平的薪火》;(3)我国大型运动会开幕式表演光影的发展呈现出:光影设备更加多元化、智能化;光影效果更加立体化、虚拟化;光影色彩逐渐优化;光影效果由被动向能动转变;设计运用中更加注重开幕式表演视觉效果的发展趋势;(4)我国大型运动会开幕式表演光影的发展离不开高科技成果的运用。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对我国大型运动会开幕式表演中光影运用提出以下建议:(1)在开幕式表演经费许可的情况下,建议大型运动会开幕式创编者尽量运用光影以达到需要的艺术视觉效果,但要尽可能考虑选用绿色环保材料,厉行节约;(2)大型运动会开幕式编导应充分考虑光影带给观众视觉冲击和情感体验,从观众角度出发,汲取民族文化精华与高科技成果运用相结合,更开放、包容的应用光影,以提升大型运动会开幕式的表演效果;(3)大型运动会开幕式表演编导团队应充分进行资源整合,接受各个专业领域的建设性设计方案,以保持专业互动性和互补性,为开幕式表演的成功奠定基础。

杨芳芳[3](2021)在《大接收角度聚光器的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加注重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但是太阳能照射到地面上的能量密度比较低,导致直接利用太阳能电池板进行能量转换的效率很低,因此太阳能收集技术被广泛发展。由于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的动态变化,传统太阳能收集器存在光线接收角比较小的问题,通常需要追踪器配合使用来延长光照时间,但是会产生额外的能量损失和安装维护成本,因此迫切需要研制一种静态的大角度聚光器。论文提出了复合结构式的静态聚光器,分别由收集结构和导光结构组成。采用分段的方式对不同入射角下的光线接收面进行设计,底层利用锯齿状导光板作为传输单元,目的是得到一个大的接收角度(-30°~+30°)。结合边缘光线角原理和折反射原理,计算出光线垂直入射时的临界角度,确定反射面的位置。利用光学仿真软件TracePro对聚光器的整体性能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光学传输效率、光斑均匀性和几何聚光比等。然后对聚光器的反射面进行系数优化,使整个系统在接收角范围内的光学效率得到了提升。通过仿真实验分析得到聚光系统的整体光学效率可以达到56%,聚光比为2.9。然后针对设计好的聚光器进行了加工方式和材料的选择,考虑到聚光透镜需要具有良好的光学特性。因此本文进行了 PMMA的聚合实验,并成功得到了透明度较高的有机玻璃。考虑到加工成本,最终选择了 CNC的制作方式,得到设计的实体结构,并进行了室内外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设计实际的光学效率达到37%,可以实现聚光的目的,为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最后对光伏电网的影响和建设可行性方案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可视化的数据库结构,对电网投资决策模型的设计做了研究。研究表明利用可视化的图形界面来存储不同因素之间的关系,在决策中可以提供良好的辅助作用。

刘雪英[4](2021)在《基于知识地图的STEM项目式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 ——以小学科学课程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信息化、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已逐渐成为各国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决定因素。基于信息时代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背景,STEM教育应运而生。STEM教育尝试将科学、技术、工程及数学等多门学科交叉融合,消除学科之间的壁垒,培养具备问题解决能力及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STEM教育与项目学习有诸多共通之处,在现实场域实施时往往以项目学习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在对STEM项目式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STEM项目式教学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显着成效,但也存在一定局限性。STEM项目式教学强调学生利用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来解决现实问题,打破了传统教育中各学科原有的知识体系,造成学生知识结构混乱、逻辑不清晰、难以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等诸多问题。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将知识地图引入STEM项目式教学中,从知识整合的角度出发,设计基于知识地图的STEM项目式教学流程及具体案例,并在一线教育教学中进行实践,探究知识地图理念下的STEM项目式教学对学生知识建构、学习态度及能力提升等方面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与成果总结如下: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准实验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开展基于知识地图的STEM项目式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过程主要分为调研、分析、构建、设计、实施及效果检验六个阶段。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分析STEM教育、项目学习及知识地图的内涵及现状。其次,对教育领域中知识地图应用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分析知识地图在STEM项目式教学中发挥的具体作用。再次,阐述知识地图的构建方法,以小学科学课程为基础构建学科知识地图,并参考学科知识地图确定了“降落伞”和“潜望镜”两个项目主题,对项目内容进行分析,构建项目知识地图。第四,基于STEM教育和项目学习的理念,结合知识地图特点,提出基于知识地图的STEM项目式教学设计原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流程设计,明确基于知识地图的STEM项目式教学设计包括前期分析、学习共同体设计、学习活动设计、学习支架设计和教学评价设计五部分。第五,基于上述教学设计流程,对“降落伞”和“潜望镜”项目进行具体设计,并将设计好的教学案例在日照市Q学校实施。最后,通过试题检测、问卷调查、项目成果打分及访谈等方式对实践成效进行分析,得出研究结论。研究表明:知识地图应用于STEM项目式教学具有一定可行性;基于知识地图的STEM项目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基于知识地图的STEM项目学习能够促进学生对多学科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基于知识地图的STEM项目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项目执行能力、协作交流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

张遵恒[5](2021)在《基于槽式聚光的光热反应与集热协同实验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迅速增长的能源需求与日益严重的化石能源枯竭、环境恶化等问题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因此,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加快能源结构转型的步伐,实现能源资源可持续发展迫在眉睫。在众多品类的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因其来源广泛、产物无污染等特点受到了海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太阳能利用技术主要包括以光伏发电和光催化为代表的光利用技术和以热发电、热化学循环为代表的热利用技术。而将太阳能分波段利用,并将不同技术整合于同一系统实现太阳能分级分质综合利用是提高太阳能利用效率的重要思路。本课题组探究的光热协同制备太阳能燃料技术是一种以二氧化碳或水为原料综合利用全光谱太阳能制备一氧化碳或氢气等碳氢燃料的新技术。而抛物槽式太阳能集热发电系统又是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热发电系统之一。光热协同反应的温度范围与现有的太阳能集热发电技术的工作温度基本吻合,根据实验室前期对光热综合利用技术的相关研究,本文将光热协同反应与集热进行协同实验研究,对太阳能全光谱利用技术的工业化应用进行了初步探索。设计了太阳能光热协同反应与集热一体化反应器,并搭建了相应实验系统。以分解水制氢为光热协同目标反应,导热油为储换热工质进行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在材料表面温度为414℃的光热协同反应中,以商用P25为催化材料的反应氢气平均产量为1.44μmol/g,以Fe掺杂的TiO2为催化材料的反应氢气平均产量为15.65μmol/g,且两个反应的产量在五组重复实验内均保持相对稳定,证明了在一体化系统中进行太阳能燃料生产的可能性。同时,利用导热油升温的效果对系统的集热效率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集热系统的能量利用率可达43.61%,从而证明了一体化系统对于燃料生产后的剩余太阳光能量利用具有显着效果。然后,结合两部分的实验结果,通过一体化系统的能流去向计算分析验证了实验系统对全光谱太阳能的分级分质利用效果。为进一步优化光热协同反应与集热一体化反应系统的性能,提高能量利用效率。本文还构建了核心反应器的传热模型,利用Matlab软件进行计算来探究结构参数和运行条件的改变对反应器实验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保证光热协同反应效果的前提下,适当降低催化材料的厚度;保证导热油正常运行的前提下,适当选择较低的流速以及适当增大进入系统的辐射能量均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最后,本文结合实验效果和模拟计算结果,提出了一体化系统的优化改进方案。为系统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

司武汉[6](2021)在《复眼式静态太阳能聚光器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更加注重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太阳能作为一种存储量大、清洁、没有地域限制的可再生能源,被广泛的发展与利用。但是太阳能也存在着不稳定性、利用效率低等缺点。太阳能收集装置的出现为高效的利用太阳能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传统太阳能聚光器存在光线接收角比较小、效率较低等缺点,通常为了提高聚光效率在进行太阳光收集时都需要安装太阳跟踪设备以保证太阳光线始终垂直入射至太阳能聚光器上,在跟踪精度要求较高的情况下,太阳跟踪设备内部控制系统复杂且运行起来需要定期维护,另外太阳跟踪设备需要额外的电能消耗,这些都制约了太阳能聚光器的发展与应用。本文受自然界复眼启发提出了复眼式太阳能聚光器模型,自然界中昆虫的复眼具有接收角度大、结构紧凑、体积小等优良的特性,将这些特性运用于太阳能聚光器上具有非常高的前景。本文主要从太阳能聚光器及仿生复眼的背景开始介绍进而提出一种基于仿生复眼的太阳能收集的设计,并给出了复眼式太阳能聚光器设计的理论依据。在仿生复眼球壳的制作方面提出了两种方法:3D打印法与软光刻法,并制作出了两种仿生复眼的模型。接着对仿生复眼式太阳能聚光器进行设计,提出了包括复眼球壳型复眼式聚光器、复合抛物面型复眼式聚光器、光锥型复眼式聚光器三种复眼式聚光器模型和一种曲面微透镜+锥形光纤束型聚光器模型,并对四种聚光器模型的参数进行了详细的设计。本文设计的复眼式聚光器聚光比为5.29,使用了光线追迹法进行仿真分析来评估聚光器模型的性能。在最初设计的复眼球壳模型中,虽然具有较大的接收角度,但是同时也面临着光斑分散的缺点,通过添加二次聚光器对复眼式聚光器进行改善提出了光锥型与复合抛物面型复眼式聚光器。最后通过仿真及室内和室外实验表明,两种方案都对复眼球壳型聚光器有着极大的改善。其中复合抛物面型复眼式聚光器,聚光的范围达到-60°到60°。在-10°到10°范围内,室内实验中聚光器的最高光学效率达到66.14%,室外实验中聚光器的最高光学效率达到81.27%。实验结果表明,本设计可以实现静态聚光的目的,并为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刘洋[7](2021)在《面向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小学STEM课程建设与实践》文中指出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提出了理性思维就是要逻辑清晰,强调了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价值[1]。STEM教育是运用综合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STEM教育主要培养的就是问题的解决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问题解决能力的核心思维方式。因此,在STEM教育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是STEM教育的发展所趋,STEM教育的出现就是一个很好的发展逻辑思维能力、提升整体思维能力的契机。本研究总共分为五个部分,完整阐述了面向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小学STEM课程建设与实践具体过程和内容。第一章,绪论。综合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章,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其中概念包含STEM教育的概念、逻辑思维能力的概念;理论包括建构主义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项目式学习法、5E教学模式。第三章,教学模式的构建。从可行性分析、理论依据、构建要素出发,对面向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小学STEM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具体设计。把逻辑思维能力的内涵融合到STEM课程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STEM教学的特点和优势。第四章,教学实践与分析。首先确定教学实践的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以及教学对象和教学场所;然后将构建的面向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小学STEM课程的教学模式应用到《Arduino开源硬件》这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最后运用课堂观察逻辑思维能力指标、学习过程逻辑思维能力表现型评价和作品评价体系指标、以及对师生访谈来验证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对STEM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性。第五章,总结与展望。本章针对做总结,分析本文存在的优势和不足,进一步展望面向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小学STEM课程建设能变得更加成熟规范。本文是面向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小学STEM课程建设和实践,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为课程目标,构建了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教学模式,针对Arduino开源硬件课程进行教学实践,初步证实了在STEM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对STEM教育的教学效果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是有效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分析解决问题、动手能力以及自我表达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李小刚[8](2020)在《尤金·奥尼尔戏剧在现当代中国的接受和影响》文中指出尤金·奥尼尔(Eugene O’Neill,1888-1953)是20世纪美国首屈一指的表现主义戏剧巨匠、民族戏剧的奠基人和世界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作为一名多产的剧作家,他在近40年的戏剧创作生涯中,撰写了50余部剧作、大量的戏剧理论和诗歌作品,一生荣获四次普利策戏剧奖,并于1936年荣膺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也是迄今为止唯一获此殊荣的美国剧作家。他与阿瑟·米勒(Arthur Miller,1915-2005)、田纳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1911-1983)一起被誉为20世纪美国最优秀的三大剧作家;评论界称他们三人“共同将美国戏剧的重要性扩展到本国以外的天地,同时也为世界各地的当代剧作家提供了戏剧成就的标准。”[1]奥尼尔对于中国戏剧的影响也是毋庸置疑的,他直接推动了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转型;20世纪30年代他对中国戏剧的影响集中体现为对洪深和曹禺两位大师戏剧创作的影响,80年代则主要表现为对中国“探索派”剧作家和导演的影响。因此,在当前中西跨文化戏剧交流语境下,对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接受、影响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是极为必要的。本文试图从比较文学接受理论视角出发,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采用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方法,对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译介、研究、演出和影响的状况进行系统梳理和概括,重点探讨奥尼尔的《早餐之前》《天边外》《安娜·克里斯蒂》《榆树下的欲望》《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以及《琼斯皇》《毛猿》《奇异的插曲》《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等表现主义剧作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以完整勾勒奥尼尔及其戏剧在中国升降起伏的接受轨迹曲线,展现奥尼尔及其戏剧在中国接受、影响的全景式图景。全文分为五章,分别阐述奥尼尔其人其作、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译介、研究、演出等接受情况,以及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产生的巨大影响。第一章从比较文学流传学的角度研究“放送者”奥尼尔及其戏剧创作历程。奥尼尔作为表现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由于其爱尔兰裔美国人的身份,无法真正融入美国社会文化当中,永远是一个游走于美国社会边缘的“他者”、忧郁的悲剧作家;他的戏剧创作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在创作中他充分吸收古代先贤哲思的营养,继承前辈的文学遗产和戏剧传统,在戏剧创作实践中充分运用表现主义戏剧手段来挖掘、表现人物心灵深处的思想、情绪和意念,凸显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上的巨大张力。第二章从译介学角度出发,对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译介进行研究。奥尼尔戏剧的中国译介主要划分为四个阶段:20年代译介的序幕、30年代的第一次译介热潮及蓬勃发展阶段、40至70年代译介的低谷期、新时期以来奥剧译介第二次高潮及多元发展阶段。同时,本文对奥尼尔同一源语剧作、风格迥异的中译版本进行比照,以考察译者们所采用的殊异的翻译策略;阐明两次“奥尼尔热”期间,翻译界对于奥剧的翻译是以戏剧文学而非舞台演出为导向,其宗旨是仅将翻译的戏剧文本当作文学作品来赏读,而非当作剧场文本进行舞台演出。第三章主要阐述奥尼尔及其戏剧在中国的研究情况,主要对奥剧研究形式的接受状况进行梳理总结。从历时角度考察,相似的是在30年代和80年代的两次“奥尼尔热”期间,掀起了两次奥尼尔研究热潮;从共时角度考察,1980年代以来,随着“二度西潮”的兴起和国内、国际尤金·奥尼尔学界的交流与融合日趋频仍,奥尼尔戏剧研究逐步趋于精细化、纵深化、专题化和数据化;研究视角更加宽广,研究方法日趋丰富多元,并且呈现出向跨学科、跨文化视角转变的态势。学界从多角度、运用多方法对奥尼尔及其剧作进行深度开掘和现代阐发,标志着中国的奥尼尔戏剧研究进入一个更为宽广的领域。第四章集中阐释奥剧在中国的搬演情况,主要从演出概况、导演构思及舞台呈现三个维度出发,重点考察新时期以来奥剧如《榆树下的欲望》和《安娜·克里斯蒂》的话剧改编演出和戏曲移植性改编演出概况;同时观照奥尼尔其它经典剧作《早餐之前》《天边外》近年来在中国的演出情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奥尼尔及其剧作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和舞台接受状况。第五章深入探讨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奥剧的译介、研究和舞台搬演呈现出的是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整体接受状况,那么在此接受的基础上,奥尼尔戏剧必然会对中国戏剧尤其是对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转型产生深远的影响。80年代是中国戏剧现代性转型再度勃兴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具体体现为对“探索派”剧作家李龙云和李杰戏剧创作的影响,尤为集中地体现在李龙云的《荒原与人》和李杰的《古塔街》对奥尼尔表现主义戏剧手段的创造性援用和创新性发展之上。

黄丽莉[9](2020)在《地域文化影响下的寒地城市夜景观环境设计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夜游经济”的蓬勃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对城市美化及亮化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晚上有更多时间进行户外活动。因此,城市夜景观环境设计就显的尤为重要。但在寒地城市,因受自然气候因素的影响,要想提高城市的竞争力与吸引力,城市的夜间景观建设则更不容忽视。如果我国寒地城市能够在夜景观设计上打破千篇一律的做法,充分体现其独特的气候因素及深厚的地域文化底蕴,我们就能找到不但能保持自身特色又特点鲜明的夜景观设计方向。在物尽其用来满足大众需求的同时,地域文化也得到了传承。基于此,本文力求从地域文化的角度阐述如何设计具有地域文化的寒地城市夜间景观。全文共分四章节。前两章对寒地城市夜景观及相关概念作出明确界定,逐一对城市夜景观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并分别从自然气候、经济状况、技术条件、思想观念四方面对目前我国寒地城市夜景观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探讨,以便论题的展开。同时,实现任何艺术创作都与科学技术的支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第三章便从照明技术和灯光艺术性表现的角度,为设计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对寒地城市类型空间的夜景观照明环境及应当在设计中遵循的四大原则进行分析。从而对寒地城市夜景观有个整体的认识,为课题下一步的深层次研究作铺垫。第四章为文章的核心。在寒地城市夜景观中强调地域文化性体现是文章的独到之处。笔者认为地域文化在寒地城市的自然气候、地形风貌、建筑特征和灯具造型四种载体元素上均有体现。并且,重点针对我国寒地城市的文化架构进行彻底地分析。从我国寒地城市地域文化的特点开始介绍,其中包括自然地理、历史传统、民族民俗、冰雪文化四方面。由于我国寒地城市民族较多,所以深受民族影响。有蒙古族、朝鲜族、满族等少数民族文化。并且作为寒地城市,其气候及地理因素特点明显。白山黑水、博大雄浑的地理特点使居住在寒地城市的人民形成淳朴、朴实的性格,同时也孕育出我国寒地城市的地域文化。除此以外,理论与实践不可分割。本文结合了长春市的夜景观亮化工程,对其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最终对我国未来寒地城市夜景观的设计策略进行详细阐述。一座城市的夜景观不仅能够体现其地域文化的发展,更是它所处的社会文明积累的直接见证。因此强调只有突出寒地城市地域文化特色的夜景观才是能够吸引人眼球的优秀夜景观。并提出在进行夜间环境营造时灵活地将照明灯光技术和现代景观元素进行充分地融合,体现寒地城市自身的地域特点,突出主题。进而为我国寒地城市的夜景观研究工作做出一份贡献。

高思妤[10](2019)在《当代实景园林昆曲观演空间设计研究》文中指出昆曲曾是中华文明长河中的耀目明珠,然而随着历史洪流的荡涤,光华日益暗淡。近年来,实景园林昆曲演绎形式的产生使得昆曲与园林以新的形式重新活跃在民众的视线中。而现代设计元素应当如何有效的融入昆曲观演空间也引发了广泛讨论。论文以当代昆曲与园林空间的融合为核心,目的在于尝试为当代昆曲观演空间设计构建新的探讨语境,寻找更适合当代昆曲观演的设计方法,同时也探索了昆曲与园林在新时代如何更好的结合。实景园林昆曲这种观演形式继承发扬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展现了园林与昆曲的现代价值。此外,用设计的理念解读人与园林和昆曲之间的互动,有助于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观演空间设计并为我国当代的其它设计领域提供新的设计思路,因而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首先通过对文献的归纳宏观梳理了昆曲与园林的发展脉络,分析了非物质的曲艺表演与物质的建筑之间的潜在联系,追溯了实景园林昆曲观演形式产生的缘由。接着又由微观出发,通过实地调研将当下较为成熟的实景园林昆曲的观演空间设计作为研究案例,以实景园林空间中影响昆曲观演效果的因素为研究线索,对其在空间排布、装饰特色、灯光音效、字幕形式、特殊效果等方面的设计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以跨学科研究法挖掘了观演空间与剧情之间的联系,探索了如何通过设计观演空间来展现昆曲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并通过运用归纳法和比较法总结了此类观演空间的设计特点,提出了当代实景园林昆曲观演空间的设计原则和规律。昆曲与园林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明珠,应当焕发出属于这个时代的活力与光彩。实景园林昆曲观演空间的产生体现了现代科技与经济发展对传统昆曲演绎空间设计的影响,同时也喻示了昆曲观演空间的未来发展道路。

二、多角度聚光21世纪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角度聚光21世纪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微滴喷射的太阳能电池微透镜阵列增效膜制作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增效膜结构研究进展
        1.2.2 微透镜阵列增效膜的制备技术
        1.2.3 微透镜阵列增效膜应用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微透镜阵列增效膜仿真设计
    2.1 光学理论基础
    2.2 微透镜阵列增效膜建模设计
        2.2.1 ZEMAX仿真模型建立
        2.2.2 微透镜阵列评价参数
    2.3 微透镜增效膜仿真结果分析
        2.3.1 仿真方案
        2.3.2 多角度入射光线的影响
        2.3.3 微透镜直径的影响
        2.3.4 填充因子的影响
        2.3.5 基底材质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太阳能电池微透镜增效膜微滴喷射工艺研究
    3.1 仪器设备及试剂
        3.1.1 微滴喷射系统
        3.1.2 紫外光固化灯
        3.1.3 超声波清洗机
        3.1.4 实验试剂
    3.2 微透镜阵列增效膜前处理及实验过程
        3.2.1 前处理
        3.2.2 实验过程
    3.3 工艺参数对喷射效果的影响
        3.3.1 喷射频率
        3.3.2 平台移动速度
        3.3.3 基底材质
    3.4 半圆柱微透镜阵列制备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太阳能电池增效膜性能检测与分析
    4.1 太阳能电池主要参数
    4.2 光电指标表征仪器
        4.2.1 太阳能电池IPCE系统
        4.2.2 太阳能电池伏安特性测量系统
        4.2.3 紫外分光光度计
        4.2.4 New View8000 光学轮廓仪
    4.3 三维形貌检测
    4.4 太阳能电池器件性能测试与分析
        4.4.1 反射率光谱对比
        4.4.3 外量子效率对比
        4.4.4 太阳能电池I-V曲线对比
        4.4.5 多角度光照下电池光电转换效率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我国大型运动会开幕式表演光影的演变及发展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推动我国体育文化发展的需要
        1.1.2 展现我国科技实力的需要
        1.1.3 完善大型运动会开幕式表演光影理论研究的需要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团体操表演的相关研究
    2.2 关于光影在表演领域的相关研究
    2.3 光影在大型运动会开幕式表演领域的相关研究
        2.3.1 光影在大型运动会开幕式表演领域发展演变的研究
        2.3.2 光影在大型运动会开幕式表演领域表现形式的研究
3 相关概念界定
    3.1 大型运动会
    3.2 大型运动会开幕式表演
    3.3 光影
    3.4 大型运动会开幕式表演光影
4 研究对象及方法
    4.1 研究对象
    4.2 研究方法
        4.2.1 文献资料法
        4.2.2 专家访谈法
        4.2.3 影像分析法
        4.2.4 逻辑分析法
5 分析与讨论
    5.1 我国大型运动会开幕式表演发展历程
        5.1.1 团体操表演阶段
        5.1.2 大型文体表演阶段
        5.1.3 大型文艺表演阶段
    5.2 我国大型运动会开幕式表演光影的演变与发展
        5.2.1 大型团体操阶段灯光运用的特点
        5.2.1.1 《相聚在北京》表演灯光的运用
        5.2.1.2 《相聚在北京》表演灯光的场景呈现
        5.2.1.3 《相聚在北京》表演灯光的表现手法
        5.2.2 大型文体表演阶段光影运用的特点
        5.2.2.1 《美丽的奥林匹克》表演光影的运用
        5.2.2.2 《美丽的奥林匹克》表演光影的场景呈现
        5.2.2.3 《美丽的奥林匹克》表演光影的表现手法
        5.2.3 大型文艺表演阶段光影运用的特点
        5.2.3.1 《和平的薪火》表演光影的运用
        5.2.3.2 《和平的薪火》表演光影的场景分析
        5.2.3.3 《和平的薪火》表演光影的表现手法
    5.3 我国大型运动会开幕式表演光影的发展趋势
        5.3.1 光影设备更加多元化、智能化
        5.3.2 光影效果更加立体化、虚拟化
        5.3.3 光影色彩逐渐优化
        5.3.4 光影效果由被动向能动转变
        5.3.5 更加注重开幕式表演视觉效果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7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附件

(3)大接收角度聚光器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聚光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聚光器的发展
        1.2.2 国外聚光器的发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聚光器的理论分析
    2.1 聚光器的设计方法
        2.1.1 折反射原理
        2.1.2 Monte Carlo光线追迹算法
        2.1.3 非成像光学理论
    2.2 聚光器的性能分析
        2.2.1 聚光比
        2.2.2 光学效率
        2.2.3 辐照分布均匀性
    2.3 聚光器的使用场景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聚光器的结构设计
    3.1 太阳的运动特性
    3.2 聚光器的设计
        3.2.1 收集面的结构设计
        3.2.2 导光板设计
        3.2.3 中央耦合结构的设计
    3.3 聚光器的性能分析
        3.3.1 聚光比与光学转换效率的分析
        3.3.2 光斑均匀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聚光器的加工制作
    4.1 聚光材料的选择
    4.2 聚光器的加工工艺
        4.2.1 PMMA聚合分析
        4.2.2 3D打印和CNC技术
    4.3 聚光器的实体
    4.4 聚光器的封装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验证实验
    5.1 室内实验
        5.1.1 实验原理
        5.1.2 室内实验平台的搭建
        5.1.3 光源特性
        5.1.4 实验结果分析
    5.2 室外实验
        5.2.1 室外平台搭建
        5.2.2 室外聚光器的性能评价
    5.3 光伏电网的影响研究
        5.3.1 不确定因素的分析方法
        5.3.2 知识图谱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工作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4)基于知识地图的STEM项目式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 ——以小学科学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STEM教育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1.2.2 项目学习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1.2.3 知识地图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STEM教育
        2.1.2 项目学习
        2.1.3 知识地图
    2.2 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2 知识可视化理论
        2.2.3 项目学习理论
        2.2.4 活动理论
第3章 知识地图的分析与构建
    3.1 知识地图应用于STEM项目式教学的适用性分析
        3.1.1 有利于科学选择项目主题
        3.1.2 有利于整合STEM项目知识内容
        3.1.3 有利于制定STEM项目学习目标
        3.1.4 有利于组建项目实施共同体
        3.1.5 有利于组织项目学习共同体
        3.1.6 有利于开展协作学习
        3.1.7 有利于选择“先行组织者”,搭建“脚手架”
        3.1.8 有利于资源组织与工具选择
        3.1.9 有利于教学反思与评价
    3.2 知识地图的构建流程分析
        3.2.1 界定使用对象和知识范围
        3.2.2 知识点分解与分类
        3.2.3 相关知识的关联
        3.2.4 知识地图的可视化
    3.3 学科知识地图的构建
        3.3.1 界定使用对象和知识范围
        3.3.2 课程知识点的分解与分类
        3.3.3 课程知识关联与重组
        3.3.4 知识可视化呈现
    3.4 项目主题选择与项目知识地图构建
        3.4.1 课程目标分析
        3.4.2 项目主题选择与确定
        3.4.3 项目内容分析
        3.4.4 项目知识地图构建
第4章 基于知识地图的STEM项目式教学设计
    4.1 基于知识地图的STEM项目式教学设计原则
        4.1.1 情境性与整合性
        4.1.2 科学性与综合性
        4.1.3 多元性与协作性
        4.1.4 主体性与异质性
        4.1.5 联系性与动态性
        4.1.6 客观性与可视性
    4.2 基于知识地图的STEM项目式教学流程设计
        4.2.1 前期分析
        4.2.2 学习共同体设计
        4.2.3 学习活动设计
        4.2.4 学习支架设计
        4.2.5 教学评价设计
    4.3 基于知识地图的小学科学STEM项目教学案例设计
        4.3.1 “降落伞”项目教学设计
        4.3.2 “潜望镜”项目教学设计
第5章 案例实施及效果检验
    5.1 实验设计
        5.1.1 实验目的
        5.1.2 实验假设
        5.1.3 实验对象
        5.1.4 实验方法
    5.2 项目实施
        5.2.1 “降落伞”项目实施
        5.2.2 “潜望镜”项目实施
    5.3 效果检验
        5.3.1 试题检测
        5.3.2 作品分析
        5.3.3 问卷调查
        5.3.4 访谈
    5.4 实验结论
        5.4.1 知识地图应用于STEM项目式教学具有一定可行性
        5.4.2 基于知识地图的STEM项目式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4.3 基于知识地图的STEM项目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5.4.4 基于知识地图的STEM项目式教学有助于学生多方面综合能力的提升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反思
    6.3 研究展望
附录
    附录1 《个人反思量表》
    附录2 《同伴互评量表》
    附录3 “降落伞”项目试题检测
    附录4 “潜望镜”项目试题检测
    附录5 《项目成果打分表》
    附录6 《项目计划书》模板
    附录7 《产品报价书》模板
    附录8 《学习记录表》
    附录9 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10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11 前测调查问卷
    附录12 后测调查问卷
    附录13 青岛版小学3-6 年级科学学科知识地图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5)基于槽式聚光的光热反应与集热协同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太阳能及其利用技术
        1.2.1 太阳能光利用技术
        1.2.2 太阳能热利用技术
    1.3 太阳能综合利用技术研究现状
    1.4 光热协同制备太阳能燃料技术与集热技术耦合的优势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实验系统搭建及反应器设计
    2.1 实验系统构成
        2.1.1 太阳光照模拟系统
        2.1.2 导热油智能控制系统
        2.1.3 光热协同反应与集热一体化系统
    2.2 反应器设计与镀膜
        2.2.1 反应器设计
        2.2.2 镀膜方法
    2.3 主要实验仪器与试剂
    2.4 实验系统评估与模拟计算方法
        2.4.1 实验系统的评估方法
        2.4.2 实验系统的传热模拟计算方法
    2.5 本章小结
3 实验开展及结果分析
    3.1 引言
    3.2 太阳光照模拟系统的测试与仿真
        3.2.1 光辐射强度的测试与计算
        3.2.2 集热器的光学模拟
    3.3 光热协同反应实验及结果分析
        3.3.1 实验方案
        3.3.2 材料的制备与镀膜
        3.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3.4 实验系统能效分析
        3.4.1 光热协同反应系统的能效分析
        3.4.2 集热效果分析
        3.4.3 一体化反应系统能流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一体化反应器模拟换热分析及参数研究
    4.1 反应器模型及传热方程组
        4.1.1 石英玻璃层
        4.1.2 H_2O(g)层
        4.1.3 光热协同催化材料层
        4.1.4 集热层
        4.1.5 导热油层
    4.2 计算流程及参数
    4.3 模型验证
    4.4 结构参数及运行条件的分析及优化
        4.4.1 结构参数影响分析
        4.4.2 运行条件影响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全文总结及工作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本文创新点
    5.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硕士期间获奖情况

(6)复眼式静态太阳能聚光器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人工仿生复眼及太阳能聚光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仿生复眼式太阳能聚光器的理论基础
    2.1 太阳能聚光器设计的理论基础
        2.1.1 光线折反射定律
        2.1.2 非成像光学理论
        2.1.3 光线追迹法
        2.1.4 边缘光线原理
    2.2 太阳能聚光器的性能参数
        2.2.1 太阳光
        2.2.2 聚光比
        2.2.3 接收角
        2.2.4 光斑均匀度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仿生复眼的加工制作
    3.1 3D打印技术制作曲面透镜阵列
        3.1.1 子眼排布的设计
        3.1.2 3D打印技术制作复眼阵列
    3.2 软光刻法制备曲面微透镜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仿生复眼式太阳能聚光器的设计
    4.1 复眼式太阳能聚光器模型概念设计
        4.1.1 复眼微透镜+光纤锥形束型聚光器模型
        4.1.2 光锥型复眼式聚光器模型
        4.1.3 复合抛物面型复眼式聚光器模型
    4.2 二次聚光器的设计
        4.2.1 光锥的设计
        4.2.2 复合抛物面的设计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复眼式太阳能聚光器的仿真分析
    5.1 光源模型的建立
    5.2 TracePro对光路建模及仿真
        5.2.1 复眼球壳聚光器的仿真模拟
        5.2.2 光锥型复眼式聚光器的模拟
        5.2.3 抛物面型复眼式聚光器的模拟
    5.3 三种聚光器模型的仿真对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复眼式太阳能聚光器的应用实验研究
    6.1 概述
    6.2 室内实验
        6.2.1 室内测试系统
        6.2.2 室内实验方案
        6.2.3 室内实验结果的分析
    6.3 室外实验
        6.3.1 室外系统的搭建
        6.3.2 室外实验方案设计
        6.3.3 室外实验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7.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7)面向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小学STEM课程建设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1.1.2 STEM教育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契机
        1.1.3 Arduino开源硬件课程在STEM教育中开展的流行性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STEM教育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逻辑思维能力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
        1.4.1 STEM教育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文献研究
        1.4.2 STEM课程的资源构建
        1.4.3 面向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小学STEM课程实践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STEM教育
        2.1.2 逻辑思维能力
    2.2 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理论
        2.2.2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2.2.3 5E教学模式
        2.2.4 项目式学习法
3 面向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小学STEM课程的教学模式构建
    3.1 教学模式
        3.1.1 传统教学模式和STEM教学模式的区别
    3.2 STEM课程常用教学模式分析
    3.3 构建面向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小学STEM课程的教学模式可行性分析
        3.3.1 在教学目标上应注重培养思维
        3.3.2 在STEM课程中应注重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3.4 面向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小学STEM课程的教学模式构成要素
        3.4.1 理论依据
        3.4.2 面向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小学STEM课程的教学模式构建原则
        3.4.2.1 教学模式构建原则
        3.4.2.2 面向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小学STEM课程的教学模式构建原则
    3.5 面向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小学STEM课程的教学模式的具体设计
        3.5.1 设计内容
        3.5.2 实践条件分析
4 面向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小学STEM课程的教学实践与分析
    4.1 面向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小学STEM课程
        4.1.1 STEM校本教材
        4.1.2 STEM课程目标
        4.1.3 课程内容
    4.2 教学实践
        4.2.1 实践对象
        4.2.2 教学场所
        4.2.3 教学器材
    4.3 教学实践过程
        4.3.1 基础模块——《点亮未来》
        4.3.2 探究模块——《智能交通红绿灯》
        4.3.3 进阶模块——《智能路灯》
        4.3.4 综合模块——《能说会听的小萌娃》
    4.4 实践效果总体分析
        4.4.1 教学评价分析
        4.4.2 学生实验完成情况分析
        4.4.3 校内访谈结果分析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1.1 研究价值
        5.1.2 研究创新点
    5.2 不足与展望
        5.2.1 不足
        5.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2 教师访谈提纲
致谢

(8)尤金·奥尼尔戏剧在现当代中国的接受和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选题意义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时空的超越者——尤金·奥尼尔及其戏剧创作
    第一节 奥尼尔其人其作
        一、美国戏剧之父的斑斓人生
        (一)不幸的幸运儿
        (二)严肃剧作家奥尼尔
        二、奥尼尔的戏剧创作历程
        (一)早期具有自然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悲剧(1913-1920)
        (二)中期探索性的表现主义悲剧(1920-1933)
        (三)后期直面人生的现实主义悲剧(1939-1943)
    第二节 奥尼尔的传承与创新
        一、对西方传统与现代精神文化成果的汲取与传承
        (一)对西方非理性哲学的接受
        (二)对西方小说、诗歌等文学样式的学习借鉴
        (三)对西方传统与现代戏剧创作经验的传承与吸收
        二、在戏剧思想、艺术方面的创新与开拓
        (一)对现代人精神与心理的表现
        (二)在戏剧艺术上的实验与探索
第二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的中国译介
    第一节 译介及其文学性与舞台性之争
    第二节 奥尼尔戏剧译介的中国之旅
        一、肇始期及第一次译介高潮
        (一)序幕(20年代):春雷乍现、蓄势待发
        (二)第一次译介热潮(30年代):借势而起、蓬勃发展
        二、低谷期(20世纪40–70年代)
        (一)缺席期(40年代):战争年代、译者缺位
        (二)停滞期(“十七年”间及“文革”时期):译源受批、译介空白
        三、第二次译介高潮及回落阶段(新时期至今)
        (一)第二次译介浪潮(80年代):译介集中、硕果迭出
        (二)奥剧译介的回落阶段(90年代至今):文集问世、译介赓续
    第三节 风格迥异、各有千秋的中译版本
        一、“译”随境变:《天边外》四大译本
        (一)四大译本的不同特色
        (二)不同译本译者之情感倾向
        (三)风格迥异的创造性叛逆
        (四)对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
        二、“译”无止境:《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七大译本
        (一)七大译本的不同特色
        (二)不同译本译者之情感倾向
        (三)异彩纷呈的创造性叛逆
        (四)对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
        三、“译”彩纷呈:《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三大译本
        (一)三大译本的不同特色
        (二)不同译本译者之情感倾向
        (三)各有千秋的创造性叛逆
        (四)对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
第三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研究
    第一节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历时研究
        一、发轫期及第一次研究热潮
        (一)发轫期(20年代):蹒跚起步、简要评介
        (二)第一次研究热潮(30年代):翻译助力、争锋激烈
        二、低谷期(20世纪40–70年代)
        (一)沉寂期(40年代):偏离主流、遭受冷遇
        (二)空白期(“十七年”间和“文革”时期):无人问津、研究停滞
        三、第二次研究热潮及多元发展阶段(新时期至今)
        (一)1978—1990年:思想解放、研究复兴
        (二)1991—2020年:视角多元、研究深化
        (三)关于奥尼尔戏剧的博士论文研究
    第二节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共时研究
        一、近四十年国内研究整体情况
        二、近四十年国内研究热点
        (一)作家作品研究
        (二)创作特点及美学风格研究
        (三)与其他剧作家的比较研究
        (四)社会思想和宗教主张研究
        (五)跨文化、跨学科视角下的研究
        三、近四十年国内研究流变
        (一)永恒的经典、永远的热点
        (二)永不过时的研究话题
        (三)永远在路上的奥剧研究
第四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搬演
    第一节 永无止境的《榆树下的欲望》
        一、同株异葩、并蒂绚烂:《榆树下的欲望》话剧改编演出
        (一)写实与写意的融合:沈亮版《榆树下的欲望》
        (二)欲望的激情宣誓:任鸣版《榆树下的欲望》
        二、一剧两戏、“戏”说欲望:《榆树下的欲望》戏曲移植搬演
        (一)川剧移植搬演:徐棻的《欲海狂潮》
        (二)曲剧移植搬演:孟华的《榆树孤宅》
    第二节 一胞“两娣”的《安娜·克里斯蒂》
        一、中西合璧的戏剧盛宴:乔治·怀特版《安娣》
        二、甬剧《安娣》遇见奥尼尔:《安娜·克里斯蒂》之甬剧移植搬演
    第三节 其它经典剧作在中国的演出
        一、斯坦尼模式之奥剧呈现:张彤版《早餐之前》
        二、奥尼尔的中国风景:王斑版《天边外》
第五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
    第一节 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整体性影响
        一、奥尼尔的影响与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转型
        二、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
    第二节 奥尼尔与李龙云
        一、李龙云的奥尼尔接受之因
        二、奥尼尔对李龙云的影响
        (一)表现主义式氛围
        (二)自然象征的运用
        (三)强烈的内心独白
        (四)梦幻化的效应
        (五)爱欲的悲剧性
        三、李龙云戏剧创作对奥尼尔的超越及独创
        (一)悲剧的历史性深度
        (二)对希望的坚持
        (三)抒情性与诗性
    第三节 奥尼尔与李杰
        一、李杰的奥尼尔接受之因
        二、奥尼尔对李杰的影响
        (一)物象的象征性
        (二)梦幻性段落
        (三)内心独白的介入
        (四)生命的悲剧性
        三、李杰戏剧创作对奥尼尔的超越及独创
        (一)悲剧的历史性深度
        (二)多角色命运
        (三)物象的文化象征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奥尼尔生平年表
附录 B 奥尼尔剧作年表
附录 C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演出资料汇编(1929—2019)
附录 D 中国奥尼尔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地域文化影响下的寒地城市夜景观环境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课题研究内容
        1.4.2 课题研究方法
    1.5 论文框架
第2章 寒地城市夜景观环境设计的基础理论
    2.1 寒地城市夜景观相关理论综述
        2.1.1 寒地城市基本概念及范围
        2.1.2 城市夜景观的概念及发展
        2.1.3 视知觉与环境心理学理论
    2.2 城市夜景观基本构成要素
        2.2.1 道路与设施
        2.2.2 建筑与景观
        2.2.3 绿化与植被
        2.2.4 灯光与照明
    2.3 我国寒地城市夜景观环境制约因素
        2.3.1 自然气候因素的制约
        2.3.2 经济状况因素的制约
        2.3.3 技术条件因素的制约
        2.3.4 思想观念因素的制约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寒地城市夜景观环境照明要素与设计分析
    3.1 寒地城市夜景观环境照明的原则
        3.1.1 贯穿以人为本原则
        3.1.2 贯穿生态建设原则
        3.1.3 贯穿鲜明特色原则
        3.1.4 贯穿发展创新原则
    3.2 寒地城市夜景观环境照明手法分析
        3.2.1 泛光照明手法
        3.2.2 轮廓照明手法
        3.2.3 内透光照明手法
        3.2.4 下射与上射照明手法
    3.3 寒地城市类型空间夜景观照明设计
        3.3.1 广场
        3.3.2 街道
        3.3.3 庭院
        3.3.4 水体
    3.4 寒地城市夜景观环境灯光的艺术性照明
        3.4.1 灯光的造型艺术
        3.4.2 灯光的雕塑技术
        3.4.3 灯光的绘画技术
        3.4.4 激光的表演技术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地域文化影响下的寒地城市夜景观环境设计
    4.1 地域文化的概述
        4.1.1 地域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4.1.2 照明中的城市地域文化
        4.1.3 地域文化中元素符号的提取与整理
        4.1.4 地域文化中符号形象的变型与进化
    4.2 寒地城市夜景观中表达地域文化的载体元素
        4.2.1 自然气候
        4.2.2 地形风貌
        4.2.3 建筑特征
        4.2.4 灯具造型
    4.3 我国寒地城市的地域文化特点
        4.3.1 自然地理
        4.3.2 历史传统
        4.3.3 民族民俗
        4.3.4 冰雪文化
    4.4 寒地城市夜景观设计实例分析——长春市为例
        4.4.1 长春概况
        4.4.2 现状分析
        4.4.3 调研方式
        4.4.4 设计建议
    4.5 寒地城市夜景观的未来设计策略
        4.5.1 挖掘自身文化,加强地域特色的营造
        4.5.2 突出季节特色,探索与创新冰雪资源
        4.5.3 加强政府投入,提升后期管理及维护
        4.5.4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公众的参与性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长春市夜景观环境质量居民问卷调查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当代实景园林昆曲观演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传统昆曲观演空间的演变概述
        1.1.2 当代实景园林昆曲观演形式的诞生与发展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当代实景园林昆曲观演空间概述
    2.1 当代实景园林昆曲的起源与相关概念梳理
        2.1.1 昆曲与园林的渊源
        2.1.2 当代园林昆曲与传统园林昆曲的比较
        2.1.3 当代实景园林昆曲的定义
    2.2 当代实景园林昆曲观演空间的类型
        2.2.1 以古典园林为基础的观演空间
        2.2.2 以城市公园为主体的观演空间
        2.2.3 为实景园林昆曲专门建造的观演空间
    2.3 当代实景园林昆曲观演空间的特点
        2.3.1 以实写虚的表现手法——由实景场景表现抽象意境
        2.3.2 散点分布的观演形式——观演空间具有多个中心区
        2.3.3 灵动自然的观演环境——观演空间拥有自然生命力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当代实景园林观演空间中影响昆曲观演的主要因素
    3.1 技术性要素
        3.1.1 观演空间的形制与尺度
        3.1.2 观演视角及视距的安排
        3.1.3 观演空间中的听觉效果
    3.2 非技术性要素
        3.2.1 观与演间的互动程度
        3.2.2 观众之间的相互关系
        3.2.3 观众的环境欣赏心理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当代实景园林昆曲观演空间的具体构成设计分析
    4.1 “演”空间与“观”空间的排布
        4.1.1 打造几何状的演出空间
        4.1.2 塑造可活动的观赏空间
        4.1.3 营造多形态的相互关系
    4.2 装饰布景的使用
        4.2.1 运用丰富多样的装饰载体
        4.2.2 选择寓意美满的装饰元素
        4.2.3 凝练以雅为佳的装饰色彩
        4.2.4 取用自然亲和的装饰材料
    4.3 灯光的设置
        4.3.1 数量多分布广的光源排布
        4.3.2 贴合剧情的灯光颜色运用
        4.3.3 稳定柔和的灯光亮度变化
    4.4 辅助声音空间的打造
        4.4.1 传统与现代结合的音效种类
        4.4.2 多层次全方位的音源设置
    4.5 其它元素的运用
        4.5.1 场景化的字幕形式呈现
        4.5.2 现代化的特殊效果使用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当代实景园林昆曲观演空间的设计原则
    5.1 结构布局的原则
        5.1.1 曲折性——曲折回环,首尾相合
        5.1.2 节奏性——欲扬先抑,交错时空
    5.2 细节表达的原则
        5.2.1 自然性——无中生有,浑然天成
        5.2.2 想像性——隐喻象征,遐想无限
    5.3 意境渲染的原则
        5.3.1 灵动性——以水为灵,至情至性
        5.3.2 适度性——删繁就简,张弛有度
    5.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参加的学术活动及设计实践成果
致谢

四、多角度聚光21世纪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微滴喷射的太阳能电池微透镜阵列增效膜制作技术研究[D]. 肖航. 厦门理工学院, 2021(02)
  • [2]我国大型运动会开幕式表演光影的演变及发展趋势研究[D]. 胡丽莎. 成都体育学院, 2021(09)
  • [3]大接收角度聚光器的设计与研究[D]. 杨芳芳.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4]基于知识地图的STEM项目式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 ——以小学科学课程为例[D]. 刘雪英.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5]基于槽式聚光的光热反应与集热协同实验研究[D]. 张遵恒. 浙江大学, 2021(09)
  • [6]复眼式静态太阳能聚光器设计[D]. 司武汉.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7]面向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小学STEM课程建设与实践[D]. 刘洋.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8]尤金·奥尼尔戏剧在现当代中国的接受和影响[D]. 李小刚.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9]地域文化影响下的寒地城市夜景观环境设计研究[D]. 黄丽莉. 吉林建筑大学, 2020(04)
  • [10]当代实景园林昆曲观演空间设计研究[D]. 高思妤. 东南大学, 2019(05)

标签:;  ;  ;  ;  

多角度关注21世纪教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