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研究

“新小说”研究

论文摘要

本篇论文讨论的“新小说”,是指在1902—1911年间,响应“小说界革命”的倡导,以“新民救国”为主旨而创作的小说。无论是创作主体,传播方式,读者群与读者意识,还是题材类型,文本世界、表现手法等,“新小说”都呈现出与传统小说迥然有别的“新”风貌。本篇论文对“新小说”的研究,始终围绕“新小说”的上述“新质”展开。论文共六章。第一章分析“新小说”的生长语境。二十世纪最初十年,整个社会维新思潮激荡,天演进化观念深入人心,为“新小说”的兴起准备了思想基础。上海等近代都市的崛起,城市市民阶层的成熟,印刷出版事业的发达等,都与“新小说”的兴起密切相关。而“小说界革命”的发生则是“新小说”兴起的直接和根本原因。“小说界革命”作为维新运动之一端,对小说政治功利性的强调遮蔽了小说的文学性。第二章是“新小说”作家研究。“新小说”作家群可以被分为后先继起的三代:“新小说”的倡导者是一批职业政治家、社会活动家,他们从事“新小说”创作,主要目的不在文学而在政治。继他们而起的是历史上第一批职业作家,身处中西、新旧的冲突融合中,在传统士大夫“心怀天下”的精英意识与“以文谋生”的商业关怀之间艰难地寻找平衡。随着小说市场的渐趋成熟,作家的职业化也趋于完成:身份认同由“精英立场”转到“民间立场”,政治功利主义让位于经济功利主义。从这个角度看,作家职业化的过程其实也可以看作是“新小说”衰变的过程。第三章以“一部‘大说’,两套话语,三个标志年份”来描述“新小说”发展概貌。第一,“新小说”从内容到形式都沿袭了以《新中国未来记》为代表的政治小说的路数,对思想的热情淹没了对情节、语言、结构的经营,“新小说”成为一部“大说”。第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选择,其实是对文化的选择。“新小说”的语言基本采用白话,但“新小说”家对白话与文言的微妙态度,“新小说”期刊反复声明的“不拘文言白话”显示了他们置身传统、现代之间自身文化选择的犹疑。第三,在“新小说”的发展历程中,有三个标志性的年份:1903年,“新小说”成就最高;1906年,“新小说”出现新变,启蒙意识开始淡漠,言情小说成一时之盛。短篇小说重新崛起;1909年“新小说”辉煌谢幕,曲终人散。第四章着重探讨“新小说”的题材类型的变化与期刊杂志的关系。“新小说”的类型繁杂,但以小说题材为标准进行的划分尤其具有代表意义。“新小说”的题材经历了从“大”——政事、国事到“小”——家庭、儿女,从启蒙新民到娱乐消闲的变化,反映在小说类型上,就是政治小说等的衰落,社会小说的流变,写情小说的崛起等。期刊作为“新小说”最重要的物质载体,其宗旨与理念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左右了“新小说”类型的变迁。第五章研究“新小说”的读者群与读者意识。“新小说”的“新”小说——“新”民——“新”国的思路,决定了对读者的重视是其题中应有之义。“新小说”对读者投入了诸多关注,并采取了种种策略。但“新小说”的实际读者与“小说界革命”倡导者拟想中的读者的错位,使得他们的读者关怀颇有些纸上谈兵、自说自话的尴尬,“新小说”铸造读者的期望落空,相反,“能动的、建设性的”读者却对“新小说”产生了巨大影响,并成为“新小说”的终结者。通过对“新小说”读者进行的研究,使得“新小说”的流变与衰微在读者这一维度亦得到清晰呈现。第六章“新小说”文本分析,注目的仍是“新小说”的“新”品质。从文本看,“新小说”之“新”主要体现在:第一,“新小说”文本是晚清社会的全景式展示,容纳了大量历史事件,具有重要的史料意义。其中大量新异的名词、新奇的事件、新鲜的人物、新锐的观念、新兴的知识、新颖的想象,大大拓展了中国传统小说的审美空间,为读者提供了全新的审美感受。第二,“新小说”对西洋小说叙事手法的借鉴、模仿,是传统小说迈向现代小说的第一步。“新小说”因而成为沟通二者的桥梁。在此意义上,王德威“没有晚清何来五四”判断依然成立。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新小说"的历史语境
  • 第一节 "最有‘生气'的社会"
  • 第二节 以上海为代表的现代都市崛起对"新小说"的意义
  • 第三节 "小说界革命"的倡导
  • 第二章 走向职业作家之途——"新小说"作家研究
  • 第一节 职业政治家、社会活动家而兼新小说家
  • 第二节 "身已新而心尚旧":职业作家的出现及其思想特征
  • 第三节 从"广场"到"民间":职业作家角色意识的嬗递
  • 第三章 "新小说"概貌
  • 第一节 一部"大说"
  • 第二节 两套话语
  • 第三节 三个标志年份
  • 第四章 "新小说"的题材与类型
  • 第一节 "新小说"的题材与类型划分
  • 第二节 "新小说"类型的演变
  • 第三节 小说期刊对"新小说"类型演变的影响
  • 第五章 "新小说"读者研究
  • 第一节 "新小说"的读者意识与读者策略
  • 第二节 错位:拟想读者与真实读者
  • 第三节 "新小说"读者期待视野的变化
  • 第六章 "新小说"之所以"新"——"新小说"文本解读
  • 第一节 "新小说"审美世界
  • 第二节 "新小说"人物画廊
  • 第三节 "新小说"的叙事
  • 结语 由"新小说"的背影想到的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小说,新小说[J]. 西部 2017(05)
    • [2].晚清“新小说”辨义[J]. 文学评论 2017(06)
    • [3].晚清儒学新变与“新小说”的国家想象[J]. 文艺理论研究 2017(02)
    • [4].晚清“新小说”概念的生成考略[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8(05)
    • [5].错位与暗合:“新小说”的媒介技术角色[J]. 江汉论坛 2018(11)
    • [6].文学场与读者意识:近代“新小说”研究的新视角[J]. 中国文学研究 2012(03)
    • [7].晚清“新小说”类型及其演变[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 [8].试论新时期“存在主义文学”和“新小说”评介中的本土意识[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6)
    • [9].“新小说”的书写策略及其深层意味[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6)
    • [10].晚清“新小说”中的少年形象及其形式症候——重读《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4)
    • [11].从法国“新小说”看后现代主义的悖论[J].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 [12].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与中国的“新小说”[J]. 理论导刊 2009(08)
    • [13].论“新小说”的叙事话语及其构成[J]. 求索 2011(09)
    • [14].阿兰·罗伯—格里耶逝世[J]. 世界文学 2008(03)
    • [15].论中国文坛对法国“新小说”的研究[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1)
    • [16].论晚清“新小说”的文体特征与语体建构[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3)
    • [17].论我国文坛对法国“新小说”的译介[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4)
    • [18].论《变》的第二人称叙事艺术[J]. 知识文库 2020(11)
    • [19].克洛德·西蒙与“新小说”流派[J]. 新作文(高中作文指南) 2011(10)
    • [20].明清时期民众运动与小说关系之互动——兼论晚清以降“新小说”运动的传统动力[J]. 学术月刊 2012(09)
    • [21].浅析米歇尔·布托尔小说《变》的开场词[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8(14)
    • [22].智利“新小说”女作家迪·埃尔蒂特评介[J]. 外国文学动态 2014(01)
    • [23].革命与超越:“新小说”的美学新变——以康门激变为线索[J]. 文艺理论研究 2015(03)
    • [24].晚清小说标“新”之风成因探析[J]. 明清小说研究 2014(04)
    • [25].你好,忧愁——鲍尔金娜创作评论[J]. 鸭绿江(上半月版) 2014(03)
    • [26].法国“新小说”的后现代主义特征[J]. 求索 2010(06)
    • [27].晚清“新小说”之先声——读《清末时新小说集》[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3)
    • [28].精致的手术台:梁浩的动作与图像[J]. 画刊 2019(05)
    • [29].米歇尔·布托的文学创作特征述评[J]. 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 2018(04)
    • [30].论法国“新小说”对余华和马原创作文本的影响[J].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5(04)

    标签:;  ;  ;  ;  ;  ;  

    “新小说”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