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朱丽叶,克里斯汀和繁漪比较研究悲剧的死亡主题

从朱丽叶,克里斯汀和繁漪比较研究悲剧的死亡主题

论文摘要

西方文学的源头是古希腊悲剧,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西方悲剧达到了第二个发展高潮,此时莎士比亚是个成功的承接。西方悲剧在17世纪和18世纪分别经历了古典主义和欧洲启蒙运动的发展,并在19世纪产生了悲剧人物形象理论。到了20世纪,西方悲剧形成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悲剧人物形象理论。本文将从东西方文学作品中选取三个典型悲剧女性:莎士比亚的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朱丽叶,尤金·奥尼尔的戏剧《悲悼》中的克里斯汀,及曹禺的话剧《雷雨》中的繁漪。这三个研究对象是我深思熟虑和细致筛选的结果。首先,这三个研究对象均是女性。纵观历史,女性在社会上一直被赋予不寻常的地位,她们的起伏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其所处环境中的社会和文化习俗。其次,这三个对象均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女性。她们的存在并不是孤立的个案,而是同时期众多女性中所涌现的典型形象,所以分析和研究她们,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第三,在文学批评中,对于女性形象的研究向来受到推崇,而这三个对象的生存状态,作为当时社会的一种微观反映,本身就见证了已逝的历史并预见了未来。最后,作为一名女学生,我能够从女性角度更好地理解这三个对象,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在剧本中的场景设置。本文分为六部分。绪论部分简单介绍比较文学及其在本文中的应用,并解释选择研究对象的依据。正文第一部分研究死亡主题和古希腊悲剧,分别讨论死亡主题与酒神精神的关系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正文第二部分研究文艺复兴时期的悲剧理论,着重探讨古希腊悲剧精神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延续,在朱丽叶身上的体现,并如何通过她进行传承。正文第三部分比较研究朱丽叶,克里斯汀和繁漪。通过个人、社会因素及二者的冲突三个方面展现选择这三个研究对象的必要性和意义。朱丽叶是西方悲剧和反抗意识的集中体现,从朱丽叶引出中西文学的两条线,把克里斯汀和繁漪当作这种文学传统的典型。她们二者和朱丽叶的命运结局相似,同样带给读者浓厚的悲剧冲击和感受。正文第四部分研究死亡主题在这三个对象身上的体现。酒神精神在这三个对象身上均有表现;同时,通过精神分析理论,可以在这三者身上找到恋父、恋母情结的作用力。第六部分为结论,指出:悲剧理论历经发展变化,悲剧意识的表现形式复杂多样,悲剧中人物的死亡原因错综复杂,甚至连死亡形式都发生了改变,但是悲剧的死亡主题及其张力还是一脉相承的。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Chapter Two Death motif and the birth of Greek tragedy
  • 2.1 Death and the Dionysian spirit
  • 2.2 Death motif in ancient Greek tragedies
  • 2.2.1 The status of women in ancient Greek tragedies
  • 2.2.2 The awakening of women in ancient Greek tragedies
  • Chapter Three The transition of tragedy in the Renaissance period
  • 3.1 The continuity of Greek tragic spirit
  • 3.2 The innovation of tragic spirit in Shakespeare’s Juliet
  • 3.3 Juliet’s foreshadowing a new phase of tragedy theory
  • Chapter Four A comparative study of Juliet, Christine and Fan Yi
  • 4.1 Personal factors
  • 4.1.1 Emotional experiences
  • 4.1.2 Positions in their love relations
  • 4.2 Social factors
  • 4.2.1 Social practices
  • 4.2.2 Social awareness
  • Chapter Five Death motif in the three characters
  • 5.1 The Inheritance of Dionysian Spirit
  • 5.2 The Embodiment of Oedipus and Electra Complex
  • Chapter Six Conclusion
  • References
  • Acknowledgements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梁山伯与朱丽叶[J]. 北方音乐 2008(04)
    • [2].凝视理论视角下的朱丽叶[J]. 英语广场 2017(08)
    • [3].《给朱丽叶的信》和巧克力咖啡[J]. 食品与生活 2017(02)
    • [4].朱丽叶·比诺什[J]. 电影画刊 2017(09)
    • [5].朱丽叶故居像一大碗[J]. 芒种 2017(19)
    • [6].在朱丽叶的故居[J]. 读者(原创版) 2017(09)
    • [7].朱丽叶特·比诺什在中国[J]. 电影 2009(05)
    • [8].朱丽叶[J]. 疯狂英语(中学版) 2009(01)
    • [9].朱丽叶不可能做尼姑——《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一个不妥之处[J]. 新语文学习(教师版) 2010(02)
    • [10].浅析《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朱丽叶的形象[J]. 鸭绿江(下半月版) 2014(09)
    • [11].幕升幕落 雾聚云成——朱丽叶·比诺什访谈[J]. 当代电影 2017(07)
    • [12].童养媳和朱丽叶不是一回事[J]. 新民周刊 2020(14)
    • [13].《给朱丽叶的信》[J]. 八小时以外 2010(12)
    • [14].保守又激进的朱丽叶[J]. 科技信息 2012(36)
    • [15].你的星光耀世界[J]. 意林(少年版) 2016(14)
    • [16].美国电影《吉诺密欧与朱丽叶》评析[J]. 电影文学 2011(20)
    • [17].人类灵魂广度与深度的生动探索者——朱丽叶·比诺什表演艺术论[J]. 当代电影 2017(07)
    • [18].首席舞者达莉亚 克里蒙特瓦以“朱丽叶”完美谢幕[J]. 舞蹈 2014(07)
    • [19].你终于成全自己珍藏的往昔[J]. 花火 2018(08)
    • [20].朱丽叶的榨油之路[J]. 光彩 2015(12)
    • [21].朱丽叶的阳台[J]. 旅游纵览 2012(03)
    • [22].“美”的化身——朱丽叶[J]. 飞天 2010(18)
    • [23].朱丽叶的阳台——怎样打造一座“恋爱之城”[J]. 广西城镇建设 2013(09)
    • [24].传统却又激进的朱丽叶(英文)[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2012(11)
    • [25].荒原:三个故事(中篇小说)[J]. 作品 2019(02)
    • [26].论《给朱丽叶的信》的症候式解读[J]. 语文学刊 2014(14)
    • [27].女版白求恩 加拿大医生朱丽叶·施尚姆[J]. 湖北档案 2015(11)
    • [28].朱丽叶[J]. 书城 2014(04)
    • [29].你太胖了[J]. 小说月刊(上半月) 2015(12)
    • [30].朱丽叶与祝英台[J]. 课堂内外(高中版) 2012(04)

    标签:;  ;  ;  ;  ;  

    从朱丽叶,克里斯汀和繁漪比较研究悲剧的死亡主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