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内生抑菌活性微生物的研究

鱼腥草内生抑菌活性微生物的研究

论文摘要

鱼腥草中的癸酰乙醛(俗称鱼腥草素)为抗菌的有效成分,对卡他球菌(Micrococcus catarrhalis)、溶血性链球菌(Streptococcus haemokytic)、流感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肺炎双球菌(Diplococcus pneumonia)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E.coli)、痢疾杆菌(shigella spp)及伤寒杆菌(Salmonella typhi)等也有抑制作用。大量研究表明内生菌往往能合成与寄主植物相似药理作用的物质。为了分离筛选能合成有重要药用价值物质的微生物,本人以鱼腥草内生微生物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分离筛选。对鱼腥草不同器官中内生菌的数量分布及细菌的一般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鱼腥草根、茎、叶中都存在大量内生菌,总的数量趋势是根(8.126×10~4cfu/gfw)大于茎(1.882×10~4cfu/gfw),茎大于叶(3.912×10~3cfu/gfw);同时各器官中细菌数(根为7.92×10~4cfu/gfw、茎为1.72×10~4cfu/gfw、叶为3.07×10~3cfu/gfw)大于放线菌数,放线菌数大于真菌数(叶中真菌数大于放线菌数);各器官中的内生细菌以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为主,其中茎(革兰氏阳性菌占91.7%,芽孢菌占总菌数的83.3%,杆菌占总菌数的75.0%)表现最为明显。结合鱼腥草内生菌的总体特征,以茎内生细菌为筛选抗性菌的重点,先后从约200个细菌菌株筛得7株同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有较好抗性的菌株,其点接法抑菌圈内外径之比依次为:抑大肠杆菌:3.28、2.67、2、4、3、2、1.63;抑金黄色葡萄球菌:3.8、1.82、4、2.71、15、2、3.33;并作了初步鉴定,具体如下:芽孢杆菌属(Bacillus)5株、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弗拉德氏菌属(Frateuria)各1株。对这7株抗性菌株抗菌特性进行的初步研究表明,其发酵液经细菌过滤器(孔径0.22μm)过滤,滤纸片法测得其抑菌圈直径在10mm左右,故其抗菌特性由胞外分泌物质行使;这些抗菌物质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能,90℃水浴10min不失活:发酵液浓缩10倍后在蒸馏水中透析18h后,所有菌株发酵液均失去抑茵活性;不同菌株发酵液浓缩10倍并去除蛋白质后,以同操作培养基为参比液,所有菌株发酵液在200nm~800nm有最大吸收峰。其中1、2、3、7号菌发酵液在鱼腥草素最大吸收峰283nm处出现吸收峰,初步判定为鱼腥草素的同类化合物。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鱼腥草的化学成分
  • 2 鱼腥草的药理作用
  • 3 内生菌对植物化学成分的影响
  • 4 内生菌对鱼腥草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可能影响
  • 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鱼腥草内生菌分布特征初探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鱼腥草
  • 1.2 主要试剂、仪器及培养基
  • 1.3 75%酒精灭菌时间试验
  • 1.4 重铬酸钾用量试验
  • 1.5 硫酸庆大霉素用量试验
  • 1.6 内生菌的分离与计数
  • 1.7 内生菌的特性
  • 2 结果与分析
  • 2.1 75%酒精灭菌最优时间
  • 2.2 最优重铬酸钾用量
  • 2.3 最优硫酸庆大霉素用量
  • 2.4 内生菌在鱼腥草不同器官中的分布
  • 2.5 不同器官中内生细菌的特征
  • 3 讨论
  • 第三章 鱼腥草内生抗菌菌株的筛选及分类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鱼腥草及菌种
  • 1.2 主要试剂、仪器及培养基
  • 1.3 内生菌的分离
  • 1.4 抑菌实验
  • 1.5 菌落特征观察
  • 1.6 革兰氏染色及芽胞染色、鞭毛染色及细菌大小测定
  • 1.7 糖、醇、糖苷类碳源的发酵试验
  • 1.8 淀粉水解试验
  • 1.9 过氧化氢酶试验
  • 1.10 明胶液化试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鱼腥草内生菌的抗菌性特点
  • 2.2 目标菌点接法抗菌试验
  • 2.3 目标菌滤纸片法抑菌试验
  • 2.4 目标菌的菌落形态
  • 2.5 革兰氏染色及芽胞染色、鞭毛染色及细菌大小测定
  • 2.6 糖、醇、糖苷类碳源的分解试验
  • 2.7 淀粉水解试验
  • 2.8 过氧化氢酶试验
  • 2.9 明胶液化试验
  • 2.10 目标菌类别
  • 3 讨论
  • 第四章 抗菌物质性质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菌种
  • 1.2 主要试剂、仪器及培养基
  • 1.3 抗菌物质耐温试验
  • 1.4 抗菌物质透析试验
  • 1.5 抗菌物质光吸收试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抗菌物质耐温性试验
  • 2.2 发酵液透析后抑菌试验结果
  • 2.3 发酵液光吸收特性
  • 2.4 发酵液初处理后抑菌试验结果
  • 3 讨论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1 总结
  • 2 结论
  • 3 创新点
  • 4 下一步工作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个人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鱼腥草内生抑菌活性微生物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