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黄土高原土壤水库动态特征的评价与模拟

陕北黄土高原土壤水库动态特征的评价与模拟

论文摘要

黄土高原土壤水分状况是制约该区生态恢复的关键,也是维持农业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本文以延安市宝塔区的高坡村、淳化县泥河沟流域和米脂县泉家沟流域为观测区,通过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水分的定位监测,采用定量与定性、模型模拟与实测对比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了陕北黄土高原土壤水库的特征,取得了以下主要结论:黄土高原深厚的土层,使得土壤水库具有巨大的库容,但受到降水入渗补给的影响,经常呈现出有库无水的状态。受土壤含水量变化及测量误差的影响,实测各层土壤含水量呈现波动变化,以层土壤含水量波动变化最小值对应深度作为土壤水库的调节深度,陕北黄土高原阳坡果园和阳坡刺槐林土壤水库的调节深度最小,阴坡草地和农地土壤水库调节深度最大,其余坡向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调节深度介于此二者之间;土壤水库的调节能力以阴坡农地和荒草地最大,为1194.96mm,阳坡果园和刺槐林最小为597.48mm,其他坡向和土地利用类型介于此二者之间。受地带性、土地利用、坡位、坡向、土地利用年限和土地利用强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坡面土壤水库呈现不同的蓄水特征。在地带性方面,由南向北,土壤储水量明显减少;在土地利用方面,农地和荒草地土壤储水量明显高于果园和刺槐林地;在坡向上,阳坡、半阳坡明显低于阴坡和半阴坡;同一坡向,坡上部含水量低于坡中部低于坡下部;土地利用年限增加,储水量降低,刺槐林16龄林地,200cm以下土壤明显干化;同时植被密度也直接影响着土壤储水量,随密度增加,储水量降低。土壤水库储水量受降水、蒸发等因素的影响,在年内和年际间呈现波动变化;应用时间序列理论,果园、刺槐林、草地和农地土壤水库储水量趋势项均值分别为250.16mm、295.02 mm、284.75 mm和355.86 mm;土壤水库季节项变化规律与土壤水库储水量动态变化规律均为:秋冬季土壤水分缓慢累积阶段、春末夏初土壤水分强烈消耗阶段和夏季土壤水分波动阶段;土壤水库调节着区域降水与蒸散耗水,年内为上半年供给植物生长耗水,储水减少,下半年接受降雨入渗补给,蓄存降水;年际间2003年和2005年土壤水库得到降水入渗补充,储水量增加,2002年、2004年和2006年土壤水分消耗,实测果园、刺槐林、草地和农地土壤水库最大调节量分别达到245.38mm、328.18mm、284.78mm和261.62mm。根据植物从土壤中吸取水分的难易程度,将土壤水分划分为无效水、难效水、中效水、易效水和饱和水。坡面果园、刺槐林、农地和荒草地土壤水分的有效性由南向北递减,表现为淳化大于延安大于米脂;在不同坡向上,土壤水分有效性表现为阳坡最差、阴坡最好,半阴坡、半阳坡和峁顶介于二者之间。年内土壤水分的有效性与季节同步,1月土壤水分整体较高,随土壤水分的蒸散消耗,有效性逐渐降低,难效水范围逐步扩大,6月份表层0~40cm呈现无效水,后期受降水补给影响,土壤水分有效性得到一定恢复。以各层土壤中根系所占份额作为权重,求得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分生态位,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分生态位适宜度在淳化最高,米脂最低,延安介于二者之间;在各坡向间土壤水分生态位适宜度阳坡最低、阴坡最高,半阴坡、半阳坡和峁顶介于二者之间;在不同土地利用中,以农地土壤水分生态位适宜度最高,刺槐林较高,草地和果园相对较低,各种土地利用土壤水分生态位适宜度在7月达到最低,随后降雨入渗补给,其土壤水分生态位有了一定提高;坡面刺槐林林龄越长,土壤水分生态位适宜度越低,林木的生长受到一定的限制;林分密度越大,土壤水分生态位适宜度越低。应用线形扰动理论,构建土壤水库储出水量线形扰动模型,将降水量和参考作物蒸散量的随机项作为输入,模拟土壤储水量的随机项,叠加土壤水库储水量的趋势项和周期项,构成土壤水库储水量对降水和蒸发的响应;根据降雨、参考作物蒸散量与土壤水库储水量间的互相关关系,确定出土壤水库线形扰动模型各输入的记忆长度为12个时段,即6个月。经验证线性扰动模型可较好的描述土壤水库储水量。利用模型对2006年土壤水库储水量进行预测,经分析模型预测精度除个别时段误差稍大外,其余时段模型模拟值与实测值间偏差很小,模型可较好的预测土壤水库储水量变化。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意义
  • 1.1.1 水资源短缺是生态失衡的根源
  • 1.1.2 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在于水资源
  • 1.1.3 加强土壤水库调度是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根本
  • 1.1.4 持续发展核心在于合理利用水资源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壤水库的概念
  • 1.2.2 土壤水库补给量研究
  • 1.2.3 土壤水库耗水量研究
  • 1.2.4 土壤水库特征研究
  • 1.2.5 土壤储水量评价
  • 1.2.6 土壤水库动态
  • 1.2.7 系统论在水文上的应用
  • 1.3 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 1.4 研究内容
  • 1.4.1 土壤水分特征
  • 1.4.2 土壤水分补给
  • 1.4.3 土壤水分耗散
  • 1.4.4 土壤水库储水量动态
  • 1.4.5 土壤水分适宜性评价
  • 1.4.6 土壤水库动态模拟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技术路线
  • 1.5.2 试验方案
  • 第二章 陕北黄土高原土壤水库特征
  • 2.1 黄土高原土壤水库库容描述
  • 2.1.1 土壤水库库容曲线
  • 2.1.2 土壤水库计算深度确定
  • 2.1.3 土壤水库的调节能力
  • 2.2 土壤水库蓄水特征
  • 2.2.1 不同土地利用土壤水库蓄水特征
  • 2.2.2 不同地理位置土壤水库蓄水特征
  • 2.2.3 不同坡位土壤水库蓄水特征
  • 2.2.4 不同坡向土壤水库蓄水特征
  • 2.2.5 不同利用年限土壤水库蓄水特征
  • 2.2.6 不同利用强度土壤水库蓄水特征
  • 2.2.7 土壤水分剖面特征
  • 小结
  • 第三章 坡地土壤水库来水特征
  • 3.1 坡地降水特征
  • 3.1.1 降水年际特征
  • 3.1.2 降水月变化特征
  • 3.1.3 实验研究区场降水特征
  • 3.1.4 降水变化的距平分析
  • 3.2 土壤水分入渗
  • 3.2.1 入渗测定
  • 3.2.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入渗特征
  • 3.2.3 土壤水分入渗模拟
  • 3.2.4 容重对土壤稳渗率的影响
  • 3.2.5 天然降雨土壤入渗特点
  • 3.3 不同土地利用对降雨的调控
  • 3.3.1 植被截流作用
  • 3.3.2 梯田对降雨的调控
  • 3.3.3 不同植被盖度对降雨的调控
  • 小结
  • 第四章 坡地土壤水库耗水特征
  • 4.1 蒸发能力与干旱指数
  • 4.2 参考作物蒸散量
  • 4.2.1 参考作物蒸散量计算
  • 4.2.2 延安参考作物蒸散量
  • 4.2.3 参考作物蒸散量影响因子敏感性分析
  • 4.3 不同土地利用土壤水分耗散测定
  • 4.3.1 土壤水分耗散量测定
  • 4.3.2 果园土壤水分耗散量
  • 4.3.3 刺槐林土壤水分耗散
  • 4.3.4 坡面农地土壤水分耗散
  • 4.3.5 坡面草地土壤水分耗散
  • 小结
  • 第五章 坡地土壤储水量动态
  • 5.1 土壤储水量时间特征
  • 5.1.1 土壤储水量动态
  • 5.1.2 土壤储水量季节动态
  • 5.2 时间序列分析
  • 5.2.1 时间序列理论
  • 5.2.2 土壤水分趋势项
  • 5.2.3 土壤水分季节项
  • 5.3 土壤水库的调蓄
  • 5.3.1 土壤水库的年调蓄
  • 5.3.2 土壤水库的年际调蓄
  • 5.3.3 土壤水库耗散动态
  • 小结
  • 第六章 土壤水分适宜度分析
  • 6.1 土壤水分有效性分析
  • 6.1.1 土壤水分有效性分级
  • 6.1.2 果园土壤水分有效性分析
  • 6.1.3 刺槐林土壤水分有效性分析
  • 6.1.4 农地土壤水分有效性分析
  • 6.1.5 草地土壤水分有效性分析
  • 6.2 土壤水分亏缺度评价
  • 6.2.1 土壤水分亏缺度分析
  • 6.2.2 延安坡面果园土壤水分亏缺度分析
  • 6.2.3 延安坡面刺槐林土壤水分亏缺度分析
  • 6.2.4 延安坡面农地土壤水分亏缺度分析
  • 6.2.5 延安坡面草地土壤水分亏缺度分析
  • 6.3 土壤水分生态位适宜度分析
  • 6.3.1 生态位适宜度模型
  • 6.3.2 果园土壤水分生态位适宜度
  • 6.3.3 刺槐林土壤水分生态位适宜度
  • 6.3.4 农地土壤水分生态位适宜度
  • 6.3.5 草地土壤水分生态位适宜度
  • 6.3.6 不同土地利用土壤水分生态位适宜度
  • 小结
  • 第七章 坡地土壤水库动态模拟
  • 7.1 系统理论模型
  • 7.1.1 线形扰动模型
  • 7.1.2 线形响应模型的概念解释
  • 7.2 系统响应模型的学习与训练
  • 7.2.1 模型记忆长度的确定
  • 7.2.2 模型的学习与训练
  • 7.3 坡地土壤水库动态模拟
  • 7.3.1 坡面果园土壤水库动态模拟
  • 7.3.2 坡面刺槐林土壤水库动态模拟
  • 7.3.3 坡面草地土壤水库动态模拟
  • 7.3.4 坡面农地土壤水库动态模拟
  •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结语
  • 8.1 结论
  • 8.1.1 土壤水库调节深度
  • 8.1.2 土壤水库的来水特征
  • 8.1.3 土壤水库耗水特征
  • 8.1.4 土壤储水量动态
  • 8.1.5 土壤水分适宜性分析
  • 8.1.6 土壤水库动态模拟
  • 8.2 主要进展
  • 8.3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多线程并发的自动土壤水分观测处理平台[J].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19(04)
    • [2].控制水稻盆栽土壤水分的新方法[J]. 农业科技通讯 2019(12)
    • [3].基于Triple-Collocation方法的微波遥感土壤水分产品不确定性分析及数据融合[J].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19(06)
    • [4].三峡山地不同坡位土壤水分的时序变化研究[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4)
    • [5].基于水文气象多因子的夏玉米生育期土壤水分预测研究[J]. 节水灌溉 2020(07)
    • [6].基于合成孔径雷达的土壤水分反演研究进展[J]. 三峡生态环境监测 2020(02)
    • [7].海南省自动土壤水分观测数据异常原因分析[J]. 气象科技进展 2020(04)
    • [8].分类回归树算法在土壤水分估算中的应用[J]. 遥感信息 2018(03)
    • [9].太阳能无线地面土壤水分检测系统[J]. 现代计算机(专业版) 2018(24)
    • [10].土壤水分站日常维护及常见故障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 2016(23)
    • [11].浅谈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维护与维修[J]. 科技展望 2016(34)
    • [12].抚顺市土壤水分自动站观测数据差异性检验及原因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 2017(03)
    • [13].农作物对表层土壤水分的影响[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 [14].农作物高产适宜土壤水分指标的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17(09)
    • [15].四川地区自动土壤水分站数据质量控制方法研究[J].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7(02)
    • [16].抚顺地区自动土壤水分站的布局与应用[J]. 现代农业科技 2017(20)
    • [17].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的日常维护及常见故障排除[J]. 黑龙江气象 2015(04)
    • [18].土壤水分再分布特性研究进展[J].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2016(03)
    • [19].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在气象部门的建设与使用[J]. 现代农业科技 2016(05)
    • [20].凤阳一次强降雨过程自动土壤水分观测数据分析[J]. 安徽农学通报 2016(11)
    • [21].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在实际工作中的使用与维护[J]. 农业灾害研究 2016(08)
    • [22].刍议影响土壤水分观测精确度的原因及观测注意事项[J]. 科技展望 2015(05)
    • [23].盆栽梅花的肥水宜相适[J]. 山西老年 2017(05)
    • [24].火星上到底有没有水[J]. 小猕猴智力画刊 2017(Z2)
    • [25].自动土壤水分观测数据异常原因分析[J]. 大气科学研究与应用 2013(01)
    • [26].对一体化土壤水分监测仪的几点改进意见[J]. 新疆农垦科技 2020(09)
    • [27].高分辨率(30 m)土壤水分数据构建[J]. 气象科技进展 2020(02)
    • [28].黄土高原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水分有效性评价[J]. 灌溉排水学报 2020(06)
    • [29].半干旱草原型流域土壤水分变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 2020(13)
    • [30].人工固沙区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水分时空分异特征[J]. 干旱区研究 2020(04)

    标签:;  ;  ;  ;  ;  ;  

    陕北黄土高原土壤水库动态特征的评价与模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