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呼和浩特供电局,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摘要:我国伴随着输配电价改革的逐步推进,电网企业监管和管理会计所需的各类信息载体的实际应用程度无法满足输配电价改革的信息披露要求,也无法适应电力改革背景下的精准投资、提质增效管理需求。为了适应内、外部成本信息披露要求,电网企业迫切需要建立输配电成本精细化核算体系。
关键词:新电改;输配电成本;精细化核算体系;
随着企业内部精益化管理程度的不断演进,内部披露需要更为详细地反映企业的经营过程,因此在一些管理信息维度下内部披露的颗粒度会比外部披露的需求更细,企业内部对输配电成本精细化核算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一、电网企业面临的外部监管
1.自然垄断的输配电环节。图1是电力行业的价值链,该行业由五个环节发电、输电、配电、售电以及最终用户五个环节组成。我国的发电企业目前已经进入市场竞争时代。但在输配电环节(价值链的第二、三环节),由于存在不可避免的自然垄断,目前还无法进行自由的市场竞争。当企业产品成本中固定成本的比例远远大于变动成本比例时,企业存在规模经济。输配电环节需要建设大量的输配电网络,固定成本投入过高而单位变动成本极低,是规模经济行业,由多家企业重复建设是不明智的。传输和配送环节由于存在规模经济,导致其成为自然垄断而很难引入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自然垄断下输配电环节的透明性广受质疑。为此国务院、发改委等出台一系列政策对输配电环节进行监管,并尝试探索有效的途径对输配电环节企业进行激励。
2.国务院新型电力体制改革的要求。由于输配电环节天然的自然垄断特性,非完全竞争市场的产品定价并不能反映企业的实际成本也使企业缺乏技术改进的动力。让企业形成正面的自我激励。由此可见,为了满足外部的监管和激励需求,输配电企业进行输配电成本梳理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二、输配电成本精细化核算体系构建
1.规范日常成本核算模式日常成本核算指输配电业务成本的日常发生记录,按照成本记录的类型可分为按成本中心记录的日常成本核算与按项目记录的日常成本核算。日常成本包括材料费(自营材料费、外包材料费)、修理费、人工成本(工资、社会保险费等)以及其他费用。明确成本归集方式即明确生产成本录入成本中心或者项目的方式,并确保成本中心或者项目收集到所辖范围内所有的成本,如通过领料单直接将材料费记入项目或者成本中心,或通过员工所属部门直接将工资记入该员工所属部门的成本中心。按成本中心记录的日常成本主要包括非项目化管理的材料费、修理费、人工成本、其他费用。
2.明确月末成本结转规则月末成本结转包括两方面:一是公共成本向其他成本中心的分摊;二是间接成本向生产成本的分摊。公共成本是指由某部门统一管理的,但实际受益部门为其他部门的成本,如后勤部统管的水电费,由财务部统管的税费等。间接成本是指公共成本分配完成后,非生产部门所属成本中心的成本,非生产部门为运营管理与支持部门,主要包括各支撑单位、发策部、后勤部等。(1)公共成本向其他成本中心的分摊。在日常成本核算时,公共成本记入了归口管理部门所属成本中心,在月末核算时,需要将此类成本根据相关分配动因,分配至其他部门所属成本中心,以实现部门所属成本中心归集的成本范围与部门所辖范围的对应关系。依据公司标准成本动因同时结合业务发生实际,公共成本分摊动因预计分为以下6类,各分摊动因对应的会计科目。
例如,企业目前有5个成本中心:成本中心A(检修)、成本中心B(运行)、成本中心C(营销)、成本中心D(运营管理)、成本中心E(业务管理)。成本中心E(业务管理)发生一
笔50万的电费成本,由于成本中心A-D实际也发生电费,成本中心E只是作为管理部门代替其他4部门缴纳,电费的分摊如表4所示应该采用部门人数作为分配动因,将电费向成本中心A-D进行分摊。五个成本中心部门人数分别为:成本中心A有20人、成本中心B、C均有10人、成本中心D、E均有5人。成本分摊结果为:
成本中心A(检修)50万*(20/(20+20+10))=20万
成本中心B(运行)50万*(10/(20+20+10))=10万
成本中心C(营销)50万*(10/(20+20+10))=10万
成本中心D(运营管理)50万*(5/(20+20+10))=5万
成本中心E(业务管理)50万*(5/(20+20+10))=5万
(2)间接成本向生产成本的分摊。将间接生产成本按照一定的分摊规则,完全分摊至生产成本,体现间接生产部门对生产部门的全面支撑。根据同业实践,间接生产成本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完全分摊至生产部门,分摊后间接生产部门成本中心费用总额为零;也可以不向生产部门进行分摊,保留在间接生产成本中,体现间接生产部门发生的总成本。间接生产成本是否分摊主要取决于公司实际管理需求。
3.统一规范核算信息载体规范统一会计科目、资产卡片、成本中心、项目、工单等主数据,根据监管要求建立合理的分摊规则,优化完善信息系统功能,实现按照业务活动、电压等级、资产类型等维度对经济要素属性的自动记录与反映。业务活动:通过梳理成本中心与业务活动对应关系,规范成本中心应用,为每个成本中心标注唯一的活动分类属性,对于少数部门班组跨业务活动的,考虑按业务活动分拆成不同成本中心或按照提前设定分摊规则,实现通过成本中心汇总归集分活动类型的运营支出;通过精细化项目管理应用,归集尚未建立独立机构的相关业务活动成本,实现对业务活动的准确归集,因此,在项目信息的有效补充下,成本中心可以有效支持一套完整的按业务活动为基础的多维成本分类体系。长期来看,工单是记录业务活动的最直接载体,可以通过工单对应的业务活动归集相关成本(依赖于业务管理水平和工单包括PMS工单和ERP工单应用水平的提升)。电压等级:规范资产卡片管理,直接采用资产卡片上的电压等级(如有电压等级);项目化管理,部分项目化管理的成本支出在立项时已经明确项目对应的资产/设备,以及相对应的电压等级,这部分成本支出可以按项目主数据中的电压等级字段直接归集至电压等级。除
4.构建多维反映报表。(1)分摊步骤。一是分摊规则。对于采用项目、工单核算的成本,若信息维护全面,可明确成本对应的业务活动、电压等级、资产类型信息;若信息维护不全,或对于采用成本中心单独核算的成本如运行成本、营销成本,则需设置分摊规则,方可实现按电压等级、资产类型汇总成本数据。二是分摊步骤。成本分摊需按照先业务活动再电压等级最后资产类型的顺序进行分摊。第一步,抽取汇总分摊基数。在系统中抽取资产卡片的原值,将每张卡片上的电压等级、资产类型通过映射表翻译为报告披露的电压等级、资产类型,然后组合电压等级、资产类型做汇总。第二步,抽取汇总被分摊数。在系统中抽取仅用内部订单或仅用成本中心核算的费用,然后按业务活动做汇总。第三步,执行分摊。被分摊数按同一业务活动下,同一组合对象(电压等级、资产类型)进行分摊。(2)报表展示。按照法定报表、行业监管报表和内部管理报表的不同信息展示需求,构建信息披露体系。
输配电环节存在不可避免的自然垄断,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政府会出台监管办法来规范输配电企业的产品定价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海军,探讨新电改背景下输配电成本精细化核算体系研究.2017.
[2]王旭辉,李艳萍,浅谈新电改背景下输配电成本精细化核算体系分析.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