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依兰县道台桥镇中心校154800
“读”是语文数学中的一个基本环节,它是识字的重要途径。“读”有利于提高识字质量,能够提高听话,说话和作文的能力,能够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认识,受到思想道德、情感、价值观的教育。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就必须从“读”开始。
一、在训练中要教给学生读的方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教师引导学生得不俾于读,则其功至伟。”叶先生的话强调了读的重要性。要让学生掌握并熟练运用祖国语言文字,首先要教给学生读的方法,让学生会读。低年级要注意引导他们根据不同的标点符号,读出不同的停顿时间和语气。教师要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指导学生认识陈述句、感叹句、疑问句,学习并掌握不同语气的读法。中高年级要在巩固朗读语气的基础上达到更高的境界。不仅要指导学生读出重音,读出不同角色的语调和语速,学会边默读边思考,而且还要指导学生了解整篇课文的叙述顺序,了解词与句、句与句、句与段、段与段、段与篇之间的联系,学会概括主要内容和中心。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首先要范读,然后再让学生仿读。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习、掌握和巩固有关朗读的知识,把握朗读的技巧和规律,提高理解课文的能力。
二、准备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多读
“读”是培养学生记忆的的一种好方法,只有多读,才能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教语文的不让学生多读书,就像教数学不讲例题,教物理不讲定理一样不可思议。明确了这一点,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就应安排时间让学生读书,挤出时间让学生多读。因为知识的获得可以通过传授,技能的掌握却不能单靠传授,而主要靠训练。“读”属于技能的范畴,所以读的能力只有在训练中才能得到提高。正如游泳一样,只有下到水里游,才能学会。因此,凡是教材上的课文都要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使书面上“静态”的语言“活化”起来,在学生头脑中形成鲜明的表象,从而内化为内部语言,为转化为书面语言和口语作积累。凡是教材上要求背诵的段落,应该人人熟读成诵。凡是教材上要求复述的课文,应按一定的要求进行复述,为学生创造语言转化的机会。对于那些特别优秀的文章或段落,教师可推荐学生背诵,不断提高学生的能力,丰富学生的积累,如《我的战友邱少云》的第七、八自然段。
三、熟读教材在读中陶冶思想
教材是向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凭借。选入教材的课文不仅文质兼美,语言规范,而且体现了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高度统一,能起到陶冶思想,训练语言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如:在讲《五彩池》、《林海》等课文时,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陶治爱美的情趣;在讲《刻舟求剑》、《科里亚的木匣》、等课文时,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明白周围的一切都是在不断变化的,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随着情况的变化而采取新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在讲《电脑“管家”》、《激光》等课文时,通过读使学生了解迅速发展的当代科技及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应用,从而使学生受到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并立志为祖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作贡献的教育。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学生认识能力、道德素质、审美情趣、非智力因素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
四、创设氛围调动学生主动参与
课堂是向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教师不但要在课堂上挤时间让学生多读熟读,而且还要创设氛固,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读,激励学生的竞争意识,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读。如指名读时学生可自由跟读,分角色读,分组读、同位互读、选读、自由读等,也可举行各种竞赛、评比。以各种形式的读,调动每个学生读的积极性,提高全体学生的朗读能力。
五、加强课外训练让学生主动读
课外阅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语文课外活动,是课内阅读教学的延伸,拓宽和深化。因此,教材除了借课外阅读教材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读书的能力外,还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博览群书。如学习新课前让学生提前查阅各种资料,课后鼓励学生多搜集相关的知识。同时,教师还要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向学生推荐合适的读物,帮助学生选择读物,引导学生把语文课内学到的读书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还要鼓励学生多动脑想问题,勤动手查字、词,常动笔记录好词佳句。这样不仅可巩固识字、丰富词汇,为写作积累素材,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经常不断地对全体学生进行读的训练,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