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随着日益激烈的竞争以及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一体化,区域旅游合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加强区域联合,打造旅游精品线路,促进区域内资源、产品的优化和共赢,寓竞争于合作,以合作促发展的思路已成为世界各国和地区发展经济的重要选择,跨区域旅游合作必然成为国内旅游发展的一种趋势。因此,不同旅游地,不同旅游区域之间加强联系,进行竞争性合作(即区域旅游产业“竞合”)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是实现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从2004年开始,中国的旅游产业合作开始大规模的兴起,各地都掀起了区域旅游产业合作的热潮,如泛珠江三角区域旅游产业合作,京津冀地区的“主次双中心”“竞合”模式,粤港澳地区的区域旅游产业合作等。2005年6月,东北“4+1”城市(沈阳、长春、哈尔滨、大连、鞍山)区域旅游联合体宣布成立,并签署了《五城市区域旅游合作备忘录》,自此开始了加强区域协作、联合拓展市场,加强资源共享、产品互补、客源互换,推进无障碍旅游,共同打造东北旅游黄金板块,促进东北旅游经济发展的进程,区域旅游产业合作已见成效。文章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对区域旅游竞争与合作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分别阐述,并得出关于竞争和合作的结论,从多个角度深刻剖析研究的重点所在和不足之处,并以此作为本篇论文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第二部分是全文的理论基础。重点阐述了一些经济学原理及其在区域旅游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区位论,核心——外围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及聚集理论。第三部分是全篇的重点。将博弈论引入区域旅游竞合研究之中,分析了实施区域旅游竞合的物质基础,并将竞争博弈,合作博弈和竞合博弈作了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通过博弈模型的构建,得出区域旅游竞合的理想模式(包括理想组织模式和理想行为模式)以及约束性制度安排。第四部分以东北“4+1”联合体为例,阐述其合作现状及联合体内各城市的资源特色,分析区域旅游联合体合作的动力机制,分析说明“4+1”联合体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最后从政府,市场等不同角度得出全面提升其综合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绪论0.1 国际国内旅游业发展0.2 我国区域旅游业发展情况0.3 选题意义0.3.1 理论意义0.3.2 现实意义0.4 研究方法1 区域旅游竞争与合作的国内外研究进展1.1 区域旅游合作研究进展1.1.1 国外研究进展1.1.2 国内研究进展1.2 区域旅游竞争研究进展1.2.1 旅游资源的研究1.2.2 旅游需求的研究1.2.3 旅游地形象定位与市场营销的研究1.2.4 特定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研究1.3 结论:关于竞争和合作2 基本经济理论及其在区域旅游中的应用2.1 劳动地域分工理论2.1.1 基本理论2.1.2 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在区域旅游合作中的应用2.2 区位论2.2.1 基本理论2.2.2 区位论在区域旅游合作中的应用2.3 核心——外围理论2.3.1 基本理论2.3.2 核心——外围理论在区域旅游合作中的应用2.4 规模经济理论2.4.1 基本理论2.4.2 规模经济理论在区域旅游合作中的应用2.5 聚集理论2.5.1 基本理论2.5.2 聚集理论在区域旅游合作中的应用3 区域旅游竞合理论的构建3.1 旅游地的竞合关系3.2 实施区域旅游竞合的基础3.2.1 资源具有相似性或互补性3.2.2 利益相关性3.2.3 地缘性3.2.4 经济、文化差异不大3.2.5 基础设施及其他条件3.3 竞争博弈、合作博弈和“竞合”博弈3.4 区域旅游竞合博弈分析3.4.1 区域旅游活动要素的博弈分析3.4.2 区域旅游竞合博弈过程分析3.4.3 区域旅游竞合模式选择3.5 区域旅游竞合必要性分析及制度安排3.5.1 必要性博弈模型3.5.2 必要性实证分析3.5.3 区域旅游竞合的约束性制度安排4 区域旅游竞合的实证研究——以东北“4+1”联合体为例4.1 合作现状4.2 “4+1”联合体各城市资源特色4.3 合作的动力机制4.3.1 区域经济合作的驱动4.3.2 “4+1”联合体实现各自城市利益的驱动4.3.3 提升区域旅游企业竞争力的需要4.4 联合体旅游合作潜力分析4.5 提升“4+1”联合体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4.5.1 建立政府主导的协调组织结构4.5.2 加强区域内部的整体协调4.5.3 加快配套性设施的建设4.5.4 加强对市场需求变动的创新研究4.5.5 加强旅游一体化战略的信息化和全球化结束语参考文献致谢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区域旅游论文; 竞合论文; 博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