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二氧化碳提高煤层气采收率理论与实验研究

注二氧化碳提高煤层气采收率理论与实验研究

论文摘要

煤层气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危害,是造成温室效应与臭氧层破坏的主要气体,同时煤层气作为一种新型的洁净能源,可以改善我国以煤炭为主的不合理的能源结构。因此,从安全、环保和能源的角度看,煤层气的开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我国煤层气藏低渗透、低饱和、低压力的特点和煤层气采收率低的现状,采用注入二氧化碳驱替的技术来提高煤层气的采收率。本文首先介绍了煤体孔裂隙结构特征、煤层气的赋存状态和运移产出机理以及煤层气的吸附解吸特征。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甲烷、二氧化碳气体的渗透率测试试验,通过试验得出:煤体渗透率受体积应力及渗透压力的双重影响,渗透压一定时,随体积应力增大渗透率减小,主要由煤体的变形作用引起;体积应力一定时,随渗透压增大渗透率的变化不是单调的而是存在一个临界点,渗透压小于这一临界压力值时渗透率减小,渗透压大于这一临界压力值时,渗透率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主要是由气体的吸附作用引起;并且二氧化碳的渗透率是甲烷渗透率的10倍以上。最后进行不同压力下甲烷和二氧化碳气体的吸附、甲烷解吸和注二氧化碳驱替甲烷等试验,实验结果显示,甲烷和二氧化碳吸附、解吸曲线基本相同,体积应力一定时渗透压增大吸附量也相应增大,相同压力下二氧化碳的吸附量远远大于甲烷的吸附量,渗透压分别为6MPa和7.5MPa时,煤层气解吸率分别为36.9%和37.2%,两种情况下甲烷的解吸率变化不大,由此可知煤体解吸量和渗透压力的大小几乎无关,而是与煤体本身含气量的多少有关;驱替压力6MPa时,注气开采率、瓦斯解吸率、注气开采增产率和置换比分别为71%、36.9%、34.1%和6.7,驱替压力7.5MPa时,相应的注气开采率、瓦斯解吸率、注气开采增产率和置换比分别为73%、37.2%、35.8%和6.1,驱替压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驱替效率,采用注二氧化碳气体驱替的技术可以使煤层气的产量提高大约35%,同时也使二氧化碳气体永久埋存于煤层中,减少了二氧化碳气体对环境的污染和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注气开采煤层气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4 本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煤层气赋存状态及运移产出机理
  • 2.1 煤与瓦斯的形成
  • 2.2 煤的孔裂隙分类
  • 2.2.1 煤体孔隙分类
  • 2.2.2 煤体裂隙分类
  • 2.3 煤的特性
  • 2.3.1 煤的孔隙性
  • 2.3.2 煤的比表面积
  • 2.3.3 煤的渗透性
  • 2.3.4 煤的压缩性
  • 2.4 煤层气的赋存状态
  • 2.4.1 影响煤层气赋存的主要因素
  • 2.4.2 煤层气的赋存特征
  • 2.5 煤层气运移和产出机理
  • 2.5.1 煤层气在微孔隙中的解吸
  • 2.5.2 煤层气在煤基质中的扩散
  • 2.5.3 煤层气在煤割理中的渗流
  • 2.5.4 煤层气产出的三个阶段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煤层气吸附解吸特征
  • 3.1 煤层气吸附机理
  • 3.2 煤层气的吸附理论
  • 3.2.1 单分子层吸附理论
  • 3.2.2 多分子层吸附理论
  • 3.2.3 吸附势理论
  • 3.2.4 统计势动力学理论
  • 3.3 煤对多组分气相介质的吸附特征
  • 3.3.1 煤对单组分气体的吸附能力
  • 3.3.2 煤对多组分气体的吸附特征
  • 2置换CH4或N2降低CH4分压'>3.3.3 CO2置换CH4或N2降低CH4分压
  • 3.4 煤吸附甲烷的过程
  • 3.5 影响煤吸附性的因素
  • 3.6 煤的解吸特征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甲烷和二氧化碳渗透试验
  • 4.1 煤的渗透性影响因数
  • 4.1.1 渗透率和应力应变的关系
  • 4.1.2 渗透率和温度的关系
  • 4.1.3 渗透率和孔裂隙结构的关系
  • 4.1.4 渗透率和电场的关系
  • 4.2 煤体渗透率公式推导
  • 4.3 甲烷和二氧化碳渗透试验
  • 4.3.1 试件的采集加工和实验设备
  • 4.3.2 试验方法
  • 4.4 试验结果分析及渗透规律研究
  • 4.4.1 煤体对甲烷的渗透率
  • 4.4.2 煤体对二氧化碳的渗透率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注二氧化碳提高煤层气采收率试验
  • 2提高煤层气采收率技术概述'>5.1 注CO2提高煤层气采收率技术概述
  • 2提高煤层气采收率基本原理'>5.2 注CO2提高煤层气采收率基本原理
  • 5.2.1 煤分子和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 2开采煤层气的增产机理'>5.2.2 注CO2开采煤层气的增产机理
  • 5.3 注二氧化碳驱替瓦斯试验
  • 5.3.1 试件的采集加工和试验设备安装
  • 5.3.2 试验方法
  • 5.4 试验结果分析及驱替规律研究
  • 5.4.1 二氧化碳驱替甲烷试验结果
  • 5.4.2 甲烷和二氧化碳吸附性差异
  • 5.4.3 甲烷解吸
  • 5.4.4 注二氧化碳提高煤层气采收率以及二氧化碳煤层储存
  • 5.4.5 驱替过程产气变化和甲烷百分含量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和参加的项目
  • 相关论文文献

    • [1].2020年《中国煤层气》征订单[J]. 中国煤层气 2019(05)
    • [2].我国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现状及对其发展的思考[J]. 山西煤炭 2019(04)
    • [3].不同泄漏半径的煤层气泄漏事故安全评价的研究[J].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19(06)
    • [4].2020年《中国煤层气》征订单[J]. 中国煤层气 2019(06)
    • [5].煤层气发电中固定式燃气发动机润滑特性分析[J]. 中国煤层气 2019(06)
    • [6].煤层气水平井钻井装备选型及优化[J]. 煤矿安全 2020(02)
    • [7].煤层气精准排采监控系统[J]. 工矿自动化 2020(03)
    • [8].典型矿区煤层气与煤炭协调开发动态模拟研究[J]. 工矿自动化 2020(03)
    • [9].第十九届国际煤层气研讨会在北京召开[J]. 中国煤层气 2020(01)
    • [10].2020年《中国煤层气》征订单[J]. 中国煤层气 2020(01)
    • [11].低浓度煤层气资源利用现状及效益分析[J].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9(22)
    • [12].沁水盆地南部斜坡地带煤层气老井挖潜技术实例研究[J]. 煤炭科技 2020(02)
    • [13].如何更好开发利用关闭废弃矿井残存煤层气[J]. 中国煤炭工业 2020(02)
    • [14].煤层气生物工程研究进展[J]. 煤炭科学技术 2020(06)
    • [15].生物煤层气的文献计量与发展综述[J]. 煤矿安全 2020(08)
    • [16].新格局 新蓝焰 创新驱动高质量转型发展——记奋进中的山西蓝焰煤层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J]. 华北自然资源 2020(05)
    • [17].基于灰色系统与测井方法的煤层气含量预测及应用[J]. 物探与化探 2020(05)
    • [18].煤层气测试中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 冶金管理 2020(17)
    • [19].中国煤层气钻井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20(08)
    • [20].超1000米深,日产超2万方 煤层气新突破[J]. 国企管理 2020(19)
    • [21].煤矿井下煤层气开采[J]. 黑龙江科学 2019(02)
    • [22].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J]. 天然气工业 2018(S1)
    • [23].煤层气管理“山西模式”领先全国 22家企业竞标山西10个煤层气区块 3年将投入10.73亿[J]. 华北国土资源 2017(06)
    • [24].天然气掺混工艺技术研究[J]. 化工管理 2018(12)
    • [25].山西:10个煤层气区块今后3年拟投入10.73亿元[J]. 城市燃气 2018(01)
    • [26].《中国煤炭地质》征稿简则[J]. 中国煤炭地质 2018(06)
    • [27].煤层气测井评价方法探讨[J]. 化工管理 2016(33)
    • [28].2017年《中国煤层气》征订单[J]. 中国煤层气 2016(06)
    • [29].煤层气开采过程中的土地复垦问题探析[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7(02)
    • [30].浅谈煤层气发电技术及应用前景[J]. 能源与环保 2017(01)

    标签:;  ;  ;  ;  ;  ;  

    注二氧化碳提高煤层气采收率理论与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