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分子结构特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苜蓿干草,苜蓿青贮,分子结构特征参数,瘤胃细菌
分子结构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吴浪,卢冬亚,张艳,田雨佳,王永颖[1](2019)在《苜蓿干草与苜蓿青贮碳水化合物分子结构特征及其与奶牛瘤胃内细菌含量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旨在比较苜蓿不同加工形式产物(苜蓿干草vs.苜蓿青贮)二级分子结构差异及其与奶牛瘤胃内细菌数量的相关性。用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法图谱技术测定苜蓿干草与苜蓿青贮的碳水化合物二级分子结构差异,进而通过荧光定量PCR法测定提取DNA后的微生物菌群分布,比较苜蓿干草或青贮分别作为奶牛瘤胃发酵底物发酵24 h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特定细菌的基因表达量;分析碳水化合物分子结构参数和特定细菌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苜蓿干草的纤维性碳水化合物峰高、纤维性碳水化合物峰面积、总碳水化合物第二亚峰峰高、总碳水化合物第叁亚峰峰高、总碳水化合物第叁亚峰峰面积、总碳水化合物峰面积均显着高于苜蓿青贮的对应指标(P<0.05),但与体外发酵试验中的其他瘤胃细菌含量无显着的相关关系。在体外发酵培养后,苜蓿干草组溶纤维丁酸弧菌数显着高于苜蓿青贮组(P<0.05)。总碳水化合物第二亚峰峰面积与溶纤维丁酸弧菌呈显着负相关(P<0.05),而苜蓿干草与苜蓿青贮的总碳水化合物第二亚峰峰面积无显着差异,说明总碳水化合物第二亚峰峰面积这一分子结构特征参数不是影响溶纤维丁酸弧菌含量的主要因素。(本文来源于《家畜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何鸿林,孟龙成,付玉平,余倩,卯寒[2](2019)在《基于分子结构的电力绝缘材料老化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电力绝缘材料无损坏性老化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力绝缘材料分子微观特征的老化检测方法,并对电力绝缘材料不同老化特性的分子结构进行了分析,重点对高分子绝缘橡胶材料的绝缘性能和等效横向弛豫时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取得了有益的结论。(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期刊2019年17期)
严煌[3](2019)在《无烟煤分子结构特征及热解过程中官能团迁移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煤在燃烧利用过程中会产生的大量烟尘、烟气和炉渣等污染排放物。烟尘含有飞灰和炭粒等固体颗粒,而烟气中存在SO_2、CO_2、CO和NO_x等有害气体,对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造成严重的破坏。一般认为,NO_x和SO_x等污染物的产生与燃烧过程中煤分子结构的N、S等元素的化学键断裂方式和断裂位置密切相关。因此,以煤分子结构特征研究为基础,从微观层面上研究煤在热解、气化和燃烧过程中官能团结构变化和污染元素迁移等机理,对煤的高效清洁利用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由于无烟煤碳含量高,杂质少,煤化程度高,且应用广泛,在我国目前现存的能源体系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无烟煤为研究对象,通过物理、化学研究法和分子模拟技术对无烟煤分子结构模型进行构建;根据有机溶剂抽提实验对无烟煤芳香结构与脂肪结构间的缔合作用进行分析;利用热解实验对无烟煤分子结构中官能团迁移机理进行剖析。主要研究和工作内容如下:首先利用~(13)C-NMR、FTIR和化学实验法等多种表征和技术分析方法,对无烟煤分子结构特征进行综合全面探索。基于~(13)C-NMR谱图分析结果确定了无烟煤的17个表征碳骨架结构的基本芳香单元和表征分子结构的12个特征参数。基于FTIR谱图确定了无烟煤官能团振动频率和振动方式,得到无烟煤分子结构的原子排布情况。根据离子交换法、盐酸羟胺肟化法和溴加成法测定了无烟煤结构中官能团和不饱和脂肪碳的含量。基于这些实验数据,利用分子模拟技术建立了无烟煤分子结构模型,其分子式为C_(202)H_(104)O_(21)N_2S_2。无烟煤分子结构模型主要由芳香骨架结构、脂肪侧链以及脂肪桥键组成。芳香骨架结构以苯和萘为主,占芳香族结构含量的70%。脂肪族结构以侧链和桥键的形式存在,如甲基、亚甲基和次甲基。研究表明,无烟煤中氧原子以叁种形态存在,分别是羰基、羧基和酚羟基,浓度分别为6.088、0.184和0.476 mmol/g。无烟煤含N和S芳核平均尺寸为1环,N原子以吡啶和吡咯结构存在,S原子呈噻吩结构存在。~(13)C-NMR模拟谱图与~(13)C-NMR实验谱图吻合较好,该模型结合了正确的芳香碳原子类型和脂肪碳结构的分布,可以从分子平均统计角度表征无烟煤分子结构特征。在无烟煤分子结构模型的基础上,选取了石油醚、CS_2、甲醇、丙酮和CS_2/丙酮五种有机溶液作为试剂,以分级抽提实验为基础,利用GC/MS、~(13)C-NMR和FTIR等技术对无烟煤萃取液和抽提残煤进行分析,研究了有机溶剂抽提对无烟煤分子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有机溶剂对无烟煤结构抽提收率从大到小顺序为:CS_2>丙酮>CS_2/丙酮>甲醇>石油醚,无烟煤萃取物的累计收率在5.32%。通过对比抽提前后~(13)C-NMR谱图,发现抽提残煤结构中芳香碳的比例从73.68%增加到75.82%,而质子化芳香碳含量从50.62%下降到41.63%。根据无烟煤和抽提残煤FTIR谱图对比结果,发现抽提残煤结构中芳香C-H振动吸收峰强度相对降低,从无烟煤的36.97%降低到抽提残煤的17.18%,推测无烟煤叁维网状分子结构中交联很多苯、萘等缩合度交低的芳香化合物。最后在无烟煤分子结构特征的基础上,采用热重和FTIR技术对在高温条件下对无烟煤分子结构中七种官能团在热解过程中迁移特性开展研究。根据无烟煤TG(热重分析)和DTG(微商热重法)结果,无烟煤官能团热解过程可以分为叁个阶段:(Ⅰ)20-360℃;(Ⅱ)360-480℃和(Ⅲ)480-780℃。结合FTIR差谱分析,详细考察了官能团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无烟煤热解行为的影响。发现在20-220℃温度段内,芳香族C=C官能团出现上升,推测是芳香族C-H和脂肪族-CH_2官能团出现分解形成芳香族C=C官能团所导致。无烟煤中芳香化合物在400℃以后出现分解,芳香质子化碳交联结构出现断裂产生小分子相逸出。通过对无烟煤分子结构模型构建的各项关键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系统的考察了抽提和热解对无烟煤分子结构特征的影响,对今后无烟煤分子结构特征分析具有科学指导和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9-06-01)
张良啸[4](2019)在《燃料分子结构与燃烧特征参数的定量映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链烷烃在汽油的组成成分中占有较大比例,经常被作为汽油的表征燃料进而被广泛研究,而醇类燃料是否可以成为汽油的替代燃料在近些年来成为争相讨论的热点话题,为了系统地研究这两大类燃料的燃烧进程,本文依据燃料的分子结构类型开展了分类研究。利用定容燃烧弹试验平台对单组分燃料开展预混合燃烧模式试验。在试验过程中,监测燃烧参数及有害污染物排放指标,并基于微观化学反应机理研究成果对燃料的宏观燃烧特征现象进行了详尽分析。随后,通过普遍接受并广泛应用的机器自学习算法建立了从燃料分子结构指向燃烧特征参数的映射模型,为今后简化动力学模型并由燃料分子类型直接预测燃烧进程提供参考方法,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第一部分,利用均质混合气定容燃烧弹平台以燃料类型为主要变量对拥有不同碳链长度、不同支链数目的燃料以及同分异构体开展试验,讨论不同分类标准下燃料分子影响燃烧特征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1)在初始压力P=19bar工况下,在碳原子小于等于4的直链醇类燃料中,着火温度的规律为正丁醇<乙醇<甲醇,其原因为正丁醇的α碳原子的键能较低,更容易脱氢进行链激发反应;但由于丁醇的反应路径较长且反应类型相对复杂,导致其燃烧速度较慢,燃烧不完全;甲醇因为难于通过链增长反应呈现核模态微粒数量较多的现象;而正丁醇混合气不均且燃烧速率较慢导致生成的核模态微粒逐步向聚集态微粒转变,导致生成的大粒径微粒数目较多。(2)在初始压力P=19bar的工况下,在C_5-C_(10)直链烷烃试验中,正庚烷的反应活性高于正戊烷。原因为正戊烷在低温燃烧区域内促进燃烧进程的基元反应速率低于正庚烷,而且正戊烷相对于正庚烷在较低温度下提前进入了NTC区域;随着当量比的降低燃烧速率逐渐放缓,导致了直链烷烃燃烧排放的核模态微粒逐渐向聚集态转化,造成了在低当量比工况下聚集态微粒质量浓度增加的情况。(3)在初始压力P=19bar的工况下,直链醇类与直链烷烃类燃料相比,着火温度较高;其原因为醇类的燃烧反应路径相对单一,烷烃类燃烧的基元反应种类随外界条件变化而变化,故导致直链醇类燃料的反应活性较低。(4)在初始压力P=15bar、最高燃烧温度不足1000K的工况下,丁醇的叁种同分异构体中,正丁醇的着火温度较低,仲丁醇不能进行分子内部脱水反应,叁种丁醇只进行链激发和链传播反应,故仲丁醇的着火温度与异丁醇相近;异丁醇由于相对与空气混合较为均匀使其燃烧速度较快,燃烧效率较高,其颗粒物排放主要分布在核模态区域,正丁醇虽然颗粒物数量排放较少,但其质量浓度较大。(5)在初始压力为P=15bar,最高燃烧温度小于900K的工况下,对于主链碳原子数目相同而支链数目不同的燃料来说,异辛烷反应活性较差;原因是在链激发基元反应当中存在一部分抑制燃烧进程的脱氢反应,且异辛烷脱氢的部分氧化产物在其异构化过程中仍然阻碍燃烧进程;同时由于异辛烷分子中存在3个甲基支链相对于正戊烷和2-甲基戊烷增加了过渡环形成应力,提高了反应活化能,降低了反应速率。第二部分,本部分主要内容是借助BP神经网络构建由燃料分子指向燃烧特征的定量映射模型。其输入参数由分子结构描述符和初始边界条件组成,输出参数为试验获得的燃烧特征数值。通过试验样本对定量映射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对燃烧输出参数进行误差分析以及对模型的泛化能力进行评估,其主要结论如下:(1)定量映射模型在着火温度、峰值压力、最高燃烧温度等燃烧特征参数的训练、验证和测试过程中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65,可认为定量映射模型用于本试验燃烧特征参数的拟合预测具有良好的适用性;而瞬时放热率验证过程的相关系数小于训练和测试过程的现象来看,该定量映射模型对于样本的原有误差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可认为定量模型用于预测燃烧参数具有一定的可靠性。(2)定量映射模型对碳链长度、同分异构体、支链数目叁种分子结构特征进行泛化能力评估,其评估指标为拟合值相对于试验值的偏差百分比。而叁种分子结构特征对应的燃烧参数(除放热率峰值参数外)落在0-10%偏差百分比范围内的样本比例均达到66%以上;故在总体上,可认为定量映射模型对叁种燃料分子特征的泛化效果良好。(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田雨佳,郭鹏,李胜利,张学炜,郭爽[5](2018)在《微生物厌氧发酵处理对张杂谷谷草分子结构特征和营养成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旨在揭示微生物厌氧发酵处理对张杂谷谷草分子结构特征和营养成分的影响及其机理。试验通过ATR-FT/IR图谱技术分析发酵处理张杂谷谷草与普通张杂谷谷草分子结构特征的差异,通过常规方法测定微生物厌氧发酵处理与普通张杂谷谷草的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等含量,进一步分析分子结构特征参数与营养成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微生物厌氧发酵处理对张杂谷谷草CP含量无显着影响,但会影响蛋白质酰胺II区分子结构;发酵张杂谷谷草的总碳水化合物第一亚峰峰高、第二亚峰峰高均显着高于普通张杂谷(P<0.05),发酵张杂谷谷草的WSC含量显着高于普通张杂谷谷草(P<0.05),WSC含量与总碳水化合物第一亚峰峰面积、第二亚峰峰高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本研究揭示,微生物厌氧发酵处理提高了WSC含量,改变了张杂谷谷草总碳水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特征,可提高总碳水化合物的消化性能。(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杂志》期刊2018年11期)
张鹏,孙红文,范明毅,徐嘉萍,闵璐娟[6](2018)在《生物炭源DOM的光谱学和分子结构特征及其微生物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生物炭作为土壤有机物和重金属污染治理的修复材料已引起了广泛关注。当施入土壤后,生物炭不仅可以固碳减排,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促进作物生长,控制污染物的危害,还能提高土壤间隙水中DOM的浓度。针对生物炭源DOM的提取和性质的研究已有报道,但生物炭源DOM与天然土壤DOM在特征性质和功能上的差异性尚未见报道。同时,由于生物炭结构和性质的非均质性,生物炭源DOM光谱学和分子结构特征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此外,生物炭的施入可为土壤微生物提供碳源,但土壤微生物对不同类型生物炭源DOM的响应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叁维荧光光谱和ESI-FT-ICR-MS对生物炭源DOM的光谱学和分子结构特征进行了测定,同时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了DOM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制备生物炭热解温度上升,生物炭源DOM中的分子量减小,脂肪族化合物和类腐殖酸含量降低,燃烧产物多环芳烃类似物、类富里酸和类可溶性微生物产物含量上升,新鲜度指数、腐殖化指数、H/C、O/C和(O+N)/C均下降。玉米秸秆源和猪粪源DOM含氧高比例的以蛋白质、木质素、氨基糖和鞣酸类化合物等为主的脂肪族化合物;而经高温热解后的MB5-DOM和PB5-DOM含有较多的酰基、羰基或羧基型氧元素,具有与类富里酸和类可溶性微生物产物的特征。以上DOM性质的差异也造成了土壤微生物在群落结构和丰度方面的差异。土壤微生物在不同来源DOM中菌体增长速率不同,微生物在PB3中生长最快,而在MB5-DOM和PB5-DOM中生长较慢。经高通量测序发现,在培养过程中,Dyadobacter、Sphingobacterium、Novosphingobium、Pedobacter、Lutibacterium、Sphingobium和Mucilaginibacter(均属于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与以蛋白质、纤维素、木质素、氨基糖和鞣酸类化合物为主且H/C较高的脂肪族化合物的含量具有正相关关系,而Methylotenera、Acinetobacter、Reyranella、Shinella、Nevskia和Brevundimonas(均属于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与以超聚碳水化合物为主且具有芳香性的燃烧产物多环芳烃类似物组分的含量具有正相关关系。(本文来源于《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暨农田土壤污染与修复研讨会摘要集》期刊2018-08-05)
任天雷,杨海泉,许菲[7](2018)在《基于分子结构与生物信息学等多维度特征的定向进化改造甲基对硫磷水解酶》一文中研究指出甲基对硫磷水解酶作为环境友好绿色催化剂,可降解甲基对硫磷等在土壤中残留的有机磷农药,这使得如何提高甲基对硫磷水解酶的水解效率成为酶工程中备受关注的问题。基于分子结构与生物信息学等多维度特征,确定了催化活性中心周围的9个关键位点。构建了一个含1 500个突变体的筛选文库,进行定向进化。经过两轮筛选,最终确定2株催化效率提高的突变体,L258V和L273M。其催化效率常数kcat/Km值分别为134.1(mmol/L)-1·s-1和166.5(mmol/L)-1·s-1,与野生酶相比较分别提高了27.3%和58.1%。这种通过半理性设计构建定向进化文库的方法,不仅有效的提高了甲基对硫磷水解酶的筛选效率,更为酶的改造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通报》期刊2018年10期)
董波,安永帅,戴爱玲,李晓华,杨小燕[8](2018)在《闽西地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M基因遗传进化及分子结构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2015—2017年闽西地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遗传进化规律,本研究收集了闽西地区12份PEDV阳性样品,对其M基因进行RT-PCR扩增,克隆至p MD18-T载体测序,并与国内外已知参考毒株序列进行比对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12株闽西毒株M基因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100.0%;遗传进化分析表明,12株闽西毒株与经典毒株CV777、2010年前中国分离毒株LCZ、以及韩国毒株SM98、virulent DR13的亲缘性较远,而与2010年后国内分离毒株以及2013年美国分离毒株亲缘关系最近,说明闽西PEDV毒株属于目前国内外流行毒株。分子结构特征分析表明,PEDV M基因具备高度保守的特性,可以作为设计疫苗的候选基因。(本文来源于《浙江农业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陈诚[9](2018)在《阻聚剂及木质素分子结构特征对木质素加氢解聚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危机已经成为摆在人类社会面前的重大难题之一,开发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和能源成为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木质素纤维素具有来源广泛、储量丰富、可再生、价格低廉等天然的优势,受到科研人员的高度重视。相对于纤维素而言,由非重复基本结构单元构成的木质素由于结构复杂,其绝大部分仅作为低热值燃料使用。探索木质素解聚以制备单酚化合物对于实现木质素的高值化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小分子化合物重聚合是木质素单酚化合物收率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论文首先从阻聚剂角度探讨了提高单酚类化合物收率的途径。以Pd/C为催化剂,甲酸为原位供氢剂,乙醇和水作为混合溶剂,在氮气保护下,通过改变阻聚剂的掺加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从而获得液化氢解的最优条件。在优化条件下,硼酸和木质素的质量比为1:1时,木质素氢解的降解率和单酚化合物收率可以分别提高至89.39%和17.45%,硼酸能够显着提高木质素的降解率和单酚化合物收率。通过超滤分级得到小于2500(WAL-1)、2500-5000(WAL-2)、5000-10000(WAL-3)、大于10000(WAL-4)四种级分的木质素,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2D-NMR、电位滴定、凝胶渗透色谱等方法对不同木质素级分的结构特性进行表征。在此基础上,将不同分子量的木质素应用于液化解聚,探究木质素结构特性和硼酸掺加量对于木质素降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有更多的酚羟基、羧基、甲氧基、β-O-4和β-5键的低分子量木质素级分具有更高的降解效率,而含有更多的双键和β-β键的高分子量木质素级分难以降解,降解产物中的单酚化合物收率较低。WAL-1的降解率和单酚化合物收率分别为85.17%和12.82%,然而WAL-4的降解率和单酚化合物收率仅为69.16%和4.37%。低分子量木质素级分解聚后更容易产生紫丁香基和紫丁香基烷基结构,而高分子量木质素级分则容易产生愈创木基和愈创木基烷基结构。硼酸的优选掺加量随着木质素分子量的增加而降低,取决于木质素结构中的醇羟基和酚羟基的含量。(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8-05-27)
孟婷[10](2018)在《扬子鳄GHR、IGF-1R、IGF-2和IGF-2R的分子结构特征及在冬眠期和活动期的时空表达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扬子鳄(Alligator sinensis)属爬行纲鳄目鼍科,是我国特有的鳄类,因其野生种群数量稀少,已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扬子鳄的皮革用途广,肉质鲜美并具有药用价值,还可作为观赏动物,故人工养殖可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但扬子鳄属小型鳄,体长仅有大型鳄的1/3左右,且生长速度缓慢,这导致扬子鳄的人工养殖周期较长,养殖成本偏高,因而扬子鳄的快速生长养殖技术一直倍受广大鳄类养殖者关注和期待。内分泌生长轴对脊椎动物的生长起重要的调控作用,但目前对扬子鳄生长的内分泌调控机制知之甚少。本研究首次对扬子鳄生长轴上关键基因(GHR、IGF-1R、IGF-2和IGF-2R)的分子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比较了这四个基因在冬眠期和活动期的时空表达变化。扬子鳄生长激素受体(growth hormone receptor,GHR)的cDNA全序列包含一个236bp的5’-非编码区(5’-UTR),一个325bp的3’-非编码区(3’-UTR)和一个1848bp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ORF共编码615个氨基酸,分为信号肽和成熟肽两段,分别含18和597个氨基酸。成熟肽由胞外区(221个氨基酸)、胞内区(352个氨基酸)和跨膜区(24个氨基酸)叁部分组成。相似性比对分析表明,扬子鳄GHR与密西西比鳄的相似性最高(99%),与龟类(约82%)和鸟类(71%-81%)的相似性较高。进化树分析显示鳄类与鸟类亲缘关系最近。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扬子鳄GHR在所检测的11个组织中都有表达。在活动期,肠的GHR mRNA表达量最高,肌肉和肝脏其次,其他组织中表达量较低。冬眠期,心脏、脾、肺、肾、胃、卵巢和肌肉中GHR的表达量极显着增加(P<0.01),但肠的表达量极显着减少(P<0.01),胰、肝脏和输卵管中无明显变化。GHR mRNA在活动期和冬眠期的表达变化表明,GHR可能对扬子鳄的消化和生长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扬子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receptor,IGF-1R)cDNA序列全长为4681bp,包括一个69bp的5’-UTR,一个523bp的3’-UTR和一个4089bp的ORF。ORF编码一条含1363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链,分为α和β两个亚基,α亚基包含一个由30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一个保守的多半胱氨酸区和11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β亚基包含一个跨膜域,一个酪氨酸激酶结构域和一个羧基末端。多序列比对结果发现扬子鳄IGF-1R与密西西比鳄的相似性最高,其次为鸟类。进化树分析显示鳄类与鸟类亲缘关系最近。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扬子鳄IGF-1R在所测的11个组织中都表达。在活动期,扬子鳄肌肉中的IGF-1R表达量最高,心脏、卵巢、输卵管和肾中表达量较高,胰、肺和小肠较低,肝脏、脾和胃中最低。冬眠期,心脏和肌肉中IGF-1R表达量极显着增加(P<0.01),肾中表达显着增加(P<0.05)。IGF-1R的时空表达变化表明其对扬子鳄的生长和多种器官的代谢活动起重要调节作用。扬子鳄成熟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2,IGF-2)由6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含B-C-A-D四个结构域。IGF-2R由246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可分为信号肽、跨膜区、胞内区和胞外区四部分。对不同物种IGF-2及其受体氨基酸序列进行多序列比对,结果表明扬子鳄与其他爬行类一致性最高,其次为鸟类。进化树分析表明鳄类与鸟类亲缘关系最近。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扬子鳄IGF-2及其受体在所检测的11个组织中都有表达。活动期,扬子鳄的IGF-2在肾和肝脏的表达量最高,其次为胰、卵巢、心脏、脾和肌肉,在输卵管、肠、肺和胃中表达量较少。冬眠期,肺、肾、胃和胰中IGF-2的表达量极显着降低(P<0.01),在肝和肌肉中的表达量显着降低(P<0.05),其他组织无显着变化。活动期,IGF-2R在脾和胃中表达量最高,其次为肾、胰和肌肉,在其他组织中表达量较少。冬眠期,脾、肺、肾、胃、肠和胰的IGF-2R的表达量极显着降低(P<0.01),心脏和肌肉的表达量极显着增加(P<0.05),其他组织无显着变化。IGF-2及其受体表达量的变化表明其对扬子鳄的生长和多种器官的代谢活动起重要调节作用。本研究不仅加深了对生长轴关键基因(GHR、IGF-1R、IGF-2和IGF-2R)的分子结构进化的认识,而且增进了对扬子鳄内分泌调控机制的了解,为发展扬子鳄的快速生长养殖技术提供了基础资料。(本文来源于《安徽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分子结构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实现电力绝缘材料无损坏性老化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力绝缘材料分子微观特征的老化检测方法,并对电力绝缘材料不同老化特性的分子结构进行了分析,重点对高分子绝缘橡胶材料的绝缘性能和等效横向弛豫时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取得了有益的结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子结构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1].吴浪,卢冬亚,张艳,田雨佳,王永颖.苜蓿干草与苜蓿青贮碳水化合物分子结构特征及其与奶牛瘤胃内细菌含量相关性研究[J].家畜生态学报.2019
[2].何鸿林,孟龙成,付玉平,余倩,卯寒.基于分子结构的电力绝缘材料老化特征分析[J].电工技术.2019
[3].严煌.无烟煤分子结构特征及热解过程中官能团迁移特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
[4].张良啸.燃料分子结构与燃烧特征参数的定量映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9
[5].田雨佳,郭鹏,李胜利,张学炜,郭爽.微生物厌氧发酵处理对张杂谷谷草分子结构特征和营养成分的影响[J].中国畜牧杂志.2018
[6].张鹏,孙红文,范明毅,徐嘉萍,闵璐娟.生物炭源DOM的光谱学和分子结构特征及其微生物响应[C].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暨农田土壤污染与修复研讨会摘要集.2018
[7].任天雷,杨海泉,许菲.基于分子结构与生物信息学等多维度特征的定向进化改造甲基对硫磷水解酶[J].生物技术通报.2018
[8].董波,安永帅,戴爱玲,李晓华,杨小燕.闽西地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M基因遗传进化及分子结构特征分析[J].浙江农业学报.2018
[9].陈诚.阻聚剂及木质素分子结构特征对木质素加氢解聚的影响[D].华南理工大学.2018
[10].孟婷.扬子鳄GHR、IGF-1R、IGF-2和IGF-2R的分子结构特征及在冬眠期和活动期的时空表达变化[D].安徽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