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干扰素(interferon, IFN)是由动物细胞产生并释放的一种具有高度生物活性、多种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特别是在抵御感染、抗细胞增殖以及免疫调节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已经有IFN类生物制品在临床上应用。IFN-τ是一种独特的IFN,属于I类IFN。最初发现IFN-τ是反刍动物妊娠过程中比较重要的细胞因子,除与动物维持妊娠有关外,近年来也证实了它的免疫学功能,特别是有显著抗慢病毒增殖效果。与其他IFN相比,IFN-τ具有抗病毒效果好、细胞毒性低和副作用小甚至无毒副作用等特点。IFN-τ在临床应用上的潜力已经引起科研工作者的注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实验室开展了针对IFN-τ抗病毒效果和免疫调节功能的研究,并且已经开始进行IFN-τ跨种间抗病毒效果及免疫功能的研究。值得注意的是,鉴于IFN-τ有显著抗慢病毒增殖的特点,已经开始设想用IFN-τ对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感染者进行治疗。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quine Infectious Anemia Virus,EIAV)作为逆转录病毒亚科慢病毒属中基因结构最简单的成员,是目前公认最理想的慢病毒研究模型。由于EIAV和HIV在病毒形态、基因组结构、细胞嗜性、免疫机制及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等方面都十分相似,深入研究EIAV感染与免疫机制,能够为HIV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因此EIAV的感染与免疫机制的研究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本研究选择EIAV作为靶病毒,尝试研究和评价重组牛干扰素τ(recombinant bovine interferon tau, rBoIFN-τ)的抗慢病毒效果,并与重组马干扰素(γrecombinant equine interferon gamma, rEIFN-γ)在抗病毒增殖、干扰素刺激基因(Interferon Stimulate Gene, ISG)节点因子介导水平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IFN-τ与IFN-γ抗EIAV病毒的效果上的差异,进而揭示两者的免疫调节机理。本研究采用VSV-MDBK结晶紫染色法分别对rEIFN-γ和rBoIFN-τ进行滴定,并采用Cell Counting Kit-8对两种IFN在ED-EIAV上的细胞毒性进行检测和比较,然后在不产生细胞毒性的条件下,应用逆转录酶活性检测法和real-Time PCR检测和评价两种IFN在ED-EIAV细胞上的抗病毒效果。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用Real-Time PCR检测经过两种IFN处理后不同时间点的ED-EIAV细胞中EIF2AK2、OAS1和Mx protein三种因子基因表达情况,并通过结合比较两种IFN处理后ISG基因的表达情况,探讨两种IFN抗病毒作用机理。本研究证明,尽管其抗病毒效果低于rEIFN-γ,rBoIFN-τ在ED-EIAV细胞上确实表现出了一定的抗EIAV病毒的效果,大约10倍量的rBoIFN-τ抗EIAV效果与rEIFN-γ相当,但是其细胞毒性明显低于rEIFN-γ。另外,同rEIFN-γ一样,rBoIFN-τ也能刺激三种节点ISG基因的表达,而且表达上调的趋势也具有相似性,但rBoIFN-τ诱导这三种因子表达的能力显著低于rEIFN-γ,特别是在诱导OAS1基因和Mx protein基因表达的能力上两者差异更为显著。由此推测,IFN-τ的抗病毒机制可能与IFN-γ以及其他IFN的抗病毒机制不同,除了EIF2AK2、OAS1和Mx protein三种因子为代表的通路之外,很可能还存在其它的抗病毒通路,并且这一机制上的差异也可能与IFN-τ细胞毒性低有关。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EIAV减毒疫苗克隆株诱导体液免疫反应的时相研究[J].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09(02)
- [2].EIAV基因转移载体包装盒表达质粒的构建[J].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09(03)
- [3].马传贫病毒弱毒疫苗免疫马匹后中和抗体变化规律研究[J].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17(04)
- [4].马传染性贫血病毒通过线粒体调控细胞炎症反应和凋亡的机制研究[J].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19(09)
- [5].The Comparison of Genetic Variation in the Envelope Protein Between Various Immunodeficiency Viruses and Equine Infectious Anemia Virus[J]. Virologica Sinica 2012(04)
- [6].EIAV基因转移载体的优化[J].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08(03)
- [7].Evolutionary Patterns of the Proviral gp90 V3 to V5 Regions of Equine Infectious Anemia Virus Associated with Immune Selection in Progressors and Nonprogressors[J].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2011(01)
- [8].中国株EIAV S2基因逆向突变感染性克隆的构建及体外感染性评价[J]. 病毒学报 2009(04)
- [9].科技[J]. 中国畜牧业 2016(05)
- [10].EIAV强毒株和疫苗株gp45的纯化及结晶比较[J].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2011(04)
- [11].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基质蛋白p15单克隆抗体的制备[J].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09(09)
- [12].马Viperin的抗EIAV功能初步研究及其重组腺病毒的构建[J].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14(05)
- [13].马TRIM5α基因的扩增及抗EIAV作用评价[J].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14(08)
- [14].绿色荧光示踪马传染性贫血病毒样颗粒在活细胞中的组装过程[J].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13(09)
- [15].EIAV驴白细胞弱毒疫苗株减毒过程第61代毒前病毒全基因组DNA的克隆与分析[J].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08(09)
- [16].EIAV gp45和HIV gp120基因在不同表达系统中表达效果比较[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1(04)
- [17].EIAV弱毒疫苗株和强毒株诱导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差别[J].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09(12)
- [18].马传染性贫血病毒诱导马胎皮细胞发生自噬的研究[J].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17(09)
- [19].EIAV基因转移载体转录后调控元件的优化[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2)
- [20].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受体基因的原核表达[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08(06)
- [21].通过暂时免疫抑制研究跨膜蛋白C末端缺失对EIAV疫苗株EIAV_(FDDV12)体内复制的影响[J].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10(11)
- [22].EIAV减毒疫苗减毒机制及免疫研究进展[J].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08(12)
- [23].免疫抑制对EIAV弱毒疫苗免疫马体内疫苗弱毒株载量的影响[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8(11)
- [24].感染马传染性贫血病毒的巨噬细胞差异表达蛋白质组分析[J].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12(12)
- [25].马传染性贫血病毒疫苗株EIAV_(FDDV)穿膜蛋白GP45的截短突变[J]. 畜牧兽医学报 2010(03)
- [26].囊膜基因多样性组成是慢病毒疫苗免疫保护的关键因素[J].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20(07)
- [27].T细胞IFN-γ表达水平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在马传染性贫血疫苗免疫机理研究中的应用[J]. 微生物学报 2008(06)
- [28].应用ViewRNA技术特异性检测感染细胞中的不同马传染性贫血病毒株[J].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11(10)
- [29].科技[J]. 饲料广角 2018(03)
- [30].中国株马传染性贫血病病毒S2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制备[J].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09(07)
标签:免疫机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