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型索穹顶结构论文-刘琦,陆金钰,鲁梦

葵花型索穹顶结构论文-刘琦,陆金钰,鲁梦

导读:本文包含了葵花型索穹顶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自适应索穹顶,内力控制,多种群遗传算法,主动控制

葵花型索穹顶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刘琦,陆金钰,鲁梦[1](2019)在《自适应葵花型索穹顶结构内力控制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设计了5m直径的葵花型索穹顶结构模型,并用能够改变构件长度的作动器代替原结构中的中心压杆,使之成为能够根据外界荷载变化调控自身形状和内力的自适应索穹顶。同时以降低结构中最大内力为控制目标基于多种群遗传算法对结构模型内力控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据此设计了一套作动控制策略控制结构中的作动杆工作,用索力传感器等监测试验过程中构件的内力变化。最后通过分析试验结果,进一步揭示了自适应葵花型索穹顶结构的内力优化控制效果。(本文来源于《第2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期刊2019-10-18)

尚仁杰[2](2015)在《葵花型索穹顶结构等效平面桁架静力计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n次轴对称葵花型索穹顶结构的1/n,将空间轴对称结构等效为一次超静定平面桁架结构.给出了葵花型索穹顶结构撑杆不在同一径向上的内力和位移处理方法,推导了力法求解约束力的计算公式,提出了小变形时各点位移计算的位移传递矩阵和计算公式.最后,通过一个算例介绍了该方法的计算过程并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内力和位移误差均在工程设计要求内,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和准确性.(本文来源于《力学与实践》期刊2015年02期)

宗钟凌,郭正兴[3](2013)在《葵花型索穹顶结构力学性能及拉索破断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一直径6m的葵花型索穹顶试验模型,进行竖向对称加载、非对称加载以及拉索瞬间破断试验,研究了该结构的受力特点以及单根拉索瞬间破断时结构的响应特征。应用非线性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建立索穹顶计算模型,对葵花型索穹顶结构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各加载阶段,节点竖向位移实测值普遍较计算结果偏大,拉索索力实测值与计算结果总体吻合较好;对称加载过程,结构的荷载-位移关系具有较好的线性规律;与对称加载比较,非对称加载的荷载-位移关系则表现出非线性,节点位移也较大,非对称荷载对结构竖向刚度的设计起控制作用;单根拉索瞬间破断时,结构会有微幅振动,不同位置拉索的失效对结构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本文来源于《工程力学》期刊2013年01期)

许国杰[4](2011)在《葵花型逐层双环索穹顶结构局部构件失效时力学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葵花型逐层双环索穹顶体系及其逐层施工方法是针对葵花型传统索穹顶施工方法繁杂且对局部构件失效容忍能力较差而提出的新型结构体系。为证明该新型结构体系在施工和维修安全性方面的优势,本文对局部构件失效的葵花型逐层双环索穹顶结构静力性能、稳定性能、动力性能等进行深入研究。利用瞬态动力方法及生死单元法,对设计荷载作用下的葵花型逐层双环索穹顶和葵花型传统索穹顶局部构件失效时的力学状态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了单根脊索失效、多根脊索失效、单根斜索失效和多根斜索失效等4种工况下葵花型传统索穹顶和葵花型逐层双环索穹顶内力重分布规律、位移形态及其异同点,证明了局部构件失效时新型索穹顶力学状态优于传统索穹顶且上环索是这一优势存在的关键因素。利用非线性有限元理论及其弧长法对局部构件失效的结构随荷载增长过程中的力学性能变化进行对比,并进行特征值屈曲分析和非线性屈曲分析。分析得到两种结构静力性能随荷载增大的变化规律,并得到了局部构件失效时葵花型逐层双环索穹顶结构的特征值屈曲模态和非线性屈曲规律。对局部构件失效时的葵花型逐层双环索穹顶动力特性和地震分析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结构在局部构件失效前后的结构刚度、自振频率和自振模态变化。利用瞬态动力分析方法对结构进行动力时程分析,得出局部构件失效的结构与完整结构动力荷载响应异同。研究结果表明,新型结构局部构件失效时动力性能优于传统索穹顶体系。(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1-01-01)

詹伟东,董石麟,杨华兴,沈宾[5](2006)在《葵花型索穹顶结构的一种施工方法及其试验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葵花型索穹顶结构是一种新型的空间结构形式,通过对其施工的研究,提出一种可行性最佳的施工方法,并用试验模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本文来源于《首届全国钢结构施工技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06-12-09)

郑君华,董石麟,詹伟东[6](2006)在《葵花型索穹顶结构的多种施工张拉方法及其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施工张拉控制是索穹顶结构的关键技术之一,但是现有文献描述的施工方法往往过于复杂。为了促进索穹顶结构在实际工程中的成功应用,简化其施工过程非常必要。基于机构分析原理,本文以一直径为5m的葵花型索穹顶结构模型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索穹顶结构的叁种施工张拉方法:张拉最外圈斜索成形法、张拉最外圈脊索成形法及张拉最外圈环索成形法。文中对上述叁种施工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试验研究,并将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吻合较好,证明了上述叁种施工张拉方法是可行的。本文的试验研究有助于对该类结构的进一步研究和工程应用。(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学报》期刊2006年01期)

詹伟东[7](2004)在《葵花型索穹顶结构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葵花型索穹顶结构是由索、杆和膜组成的白应力空间结构体系,是一种受力合理,效率极高的结构形式。它是在佐治亚穹顶基础上改进而成的圆形顶索穹顶结构。国内对这种索穹顶结构形式研究的比较少,而且认识还很不全面。本文从理论和试验两个方面,对葵花型索穹顶结构的形态、静力和动力性能、施工成形方法和模型试验等内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简单介绍了索穹顶结构的发展历史和几项国外索穹顶结构建筑;回顾了索穹顶结构的研究现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明确了葵花型索穹顶结构形态分析的具体内容;阐述了用平衡矩阵理论和简化算法求解索穹顶结构初始预应力的过程,指出葵花型索穹顶结构的自应力模态s>0且机构位移模态m=0,相当于结构力学中的超静定结构,同时它也是几何稳定的结构;提出了考虑结构自重时葵花型索穹顶结构初始预应力的求解方法,这种方法求得的初始预应力更加准确。 建立了葵花型索穹顶结构的计算模型;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葵花型索穹顶结构和葵花型张拉挑蓬结构作了静力性能分析,结果显示这两种结构具有良好的刚度和承载能力。提出了预应力对结构的作用有两个:在施工成形阶段,预应力的作用为保证结构能够施工成形;而在施工成形后,预应力的作用主要是改变结构中各构件的内力分布,同时控制索不要退出工作。 提出了采用一次超静定平面径向桁架结构,求解荷载态下葵花型索穹顶和葵花型环形挑篷内力和位移的简捷计算方法,该方法力学概念明确,思路清晰,计算简便,结果可靠。 分析了葵花型索穹顶结构和葵花型张拉挑蓬结构的动力特性;考虑了预应力对这两种结构自振频率和振型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应力增加,这两种结构的自振频率也增加,但预应力对低阶频率比高阶频率影响大。预应力对葵花型索穹顶结构的振型基本没有影响,但对葵花型张拉挑蓬结构的振型影响较大。 分析了葵花型索穹顶结构和葵花型张拉挑蓬结构的抗震性能。地震荷载作用下,结构中的动位移和动内力都不大。 提出索穹顶结构的设计思想已经从最初的“连续拉,间断压”,发展为“间断拉,间断压”;施工成形技术也从原来的张拉斜索,演变为张拉最外圈的脊索浙江大学申请博士学位论文葵花型索育顶结构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或者最外圈的斜索。索弯顶的设计思想、节点设计和施工成形方法是统一的。葵花型索弯顶结构的模型试验表明,张拉最外圈斜索的施工成形方法是切实可行,而且是行之有效的。 设计了葵花型索弯顶结构模型,运用该模型测量了结构初始预应力及结构在外荷载作用下的静力性能。试验模型的初始预应力分布的试验结果和理论值之间吻合程度良好。葵花型索弯顶结构模型在外荷载作用下,其构件的内力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基本符合,但试验模型中构件内力分布不均匀的情况较为明显,位移实测结果与理论结果之间的误差较大。 通过葵花型索弯顶结构的模型试验,验证了本文计算理论的正确性,也说明试验模型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4-05-01)

葵花型索穹顶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选取n次轴对称葵花型索穹顶结构的1/n,将空间轴对称结构等效为一次超静定平面桁架结构.给出了葵花型索穹顶结构撑杆不在同一径向上的内力和位移处理方法,推导了力法求解约束力的计算公式,提出了小变形时各点位移计算的位移传递矩阵和计算公式.最后,通过一个算例介绍了该方法的计算过程并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内力和位移误差均在工程设计要求内,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葵花型索穹顶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刘琦,陆金钰,鲁梦.自适应葵花型索穹顶结构内力控制试验研究[C].第2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2019

[2].尚仁杰.葵花型索穹顶结构等效平面桁架静力计算方法[J].力学与实践.2015

[3].宗钟凌,郭正兴.葵花型索穹顶结构力学性能及拉索破断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13

[4].许国杰.葵花型逐层双环索穹顶结构局部构件失效时力学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1

[5].詹伟东,董石麟,杨华兴,沈宾.葵花型索穹顶结构的一种施工方法及其试验验证[C].首届全国钢结构施工技术交流会论文集.2006

[6].郑君华,董石麟,詹伟东.葵花型索穹顶结构的多种施工张拉方法及其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6

[7].詹伟东.葵花型索穹顶结构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4

标签:;  ;  ;  ;  

葵花型索穹顶结构论文-刘琦,陆金钰,鲁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