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价博弈论文-付鹏

对价博弈论文-付鹏

导读:本文包含了对价博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股权分置改革,博弈分析

对价博弈论文文献综述

付鹏[1](2012)在《股改支付对价的博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股权分置改革的过程是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之间,就非流通股获得流通权应支付的对价而进行的持续博弈过程,股权分置改革蕴含着多方利益的博弈。从股权分置改革实质出发,建立博弈模型,进行分析,同时对股东间博弈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来源于《东方企业文化》期刊2012年21期)

王博文[2](2010)在《基于锚定效应的风险投资对价博弈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创业融资出发,创业者以自己企业的部份股权向风险投资公司融资的过程中,双方就股权价值展开的对价博弈。在博弈过程中风险投资公司的第一次出价对创业者构成了锚定效应,本文研究这一锚定效应对创业者的出价是否有影响,产生了何种作用。本文梳理了在这种对价博弈中的影响因素,通过对博弈模型的研究最后本文通过对讨价还价博弈模型和最后要价仲裁博弈模型仔细研究和分析,最后选择改进的最后要价仲裁博弈模型,这个模型在本质上说是讨价还价博弈模型的一次博弈,但是理论推导上借鉴了最后要价仲裁博弈模型的思想。通过一般博弈模型的推导得出理论上结论为:创业者不会受到风险投资公司出价的影响,他的出价只受到“X”分布的影响。在基于锚定效应的情况下得出创业者的出价是单调递增函数,说明创业者的出价随着风向投资公司的出价同向变化。在案例实验验证后得出本文的结论:1、风险投资人高的出价会对创业者形成高的锚定效应,会使创业者的出价偏高。2、风险投资人低的出价会对创业者形成低的锚定效应,会使创业者的出价偏低。本文的创新点,首先本在研究创业者和风险投资公司这种对价博弈关系是考虑了锚定效应这一心理学的影响因素。其次在验证假设时本文采用了案例实验,借鉴了心理学上的试验方法和技巧。同时总结了改写案例的一些经验,对于以后的研究是很有借鉴意义的。(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0-06-01)

余巍[3](2010)在《基于易得性直觉的风险投资对价博弈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是:新创企业在获取风险投资资金过程中的行为。对新创企业融资决策行为以及风险投资公司投资决策行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通过讨价还价博弈模型和实验研究方法,从理论和实验的角度论述了易得性直觉心理学效应对双方对价博弈结果的影响。结合本文研究情境,博弈模型的构建部分,把讨价还价经典模型中各变量赋予其真实的意义,将易得性直觉这种心理学变量引入到模型当中,得出理论推导的结论:易得性直觉心理学效应通过影响人们对于折现率的判断,进而影响双方最终的对价博弈结果。第四章通过实验研究的方法试图对理论推导结果进行验证,实验采取问卷设计的方式,结合对新创企业融资决策行为以及风险投资公司投资决策行为的研究结果,在问卷中除了易得性心理学效应,对其它相关变量进行了有效的控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验证了理论的假设。即:易得性直觉心理学效应对创业者的出价结果产生了影响,并最终影响对价博弈的结果。本文最大的创新点在于运用实验研究的方法研究新企业创业者风险资金获取的行为。新创企业行为规律具有动态性和非线性的特征,实验研究方法弥补了传统研究方法对于揭示新创企业活动规律的局限性。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实验过程中变量的控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0-05-01)

吴斌,李春年,何建敏[4](2009)在《股权对价博弈模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股权分置改革对价的核心是确定非流通股股东对流通股股东的补偿。论文通过建立股权对价模型讨论了无时间限制和有时间限制股权分置对价问题。研究显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东对价博弈结果取决于的双方贴现因子的之比。政府的监督和时间限制条件的引入使非流通股股东的成本加大,从而使最终的股权补偿方案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实施,补偿范围由是非流通股股东提案成本,博弈次数,惩罚成本确定的函数。(本文来源于《中国管理科学》期刊2009年06期)

余俊[5](2008)在《股改支付对价的博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股权分置改革的过程是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之间,就非流通股获得流通权应支付的对价而进行的持续博弈过程,股权分置改革蕴含着多方利益的博弈。从股权分置改革的博弈论基础出发,建立博弈模型,进行分析求解得出博弈双方的最优策略是非流通股股东设计合理对价方案,流通股股东积极参与,使其通过,最终达到共赢,同时对股东间博弈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股改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本文来源于《现代商贸工业》期刊2008年10期)

王洁[6](2008)在《S*ST天颐躲过退市风险》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了!赞成票比例在80%左右。”S*ST天颐的董秘易声泽在电话中对本报表示,如释重负。S*ST天颐于3月3日下午在荆州召开的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上,答案揭晓,叁安赢了。一个月前的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因40%的流通股东说不,意欲借壳上市(本文来源于《21世纪经济报道》期刊2008-03-04)

饶育蕾,徐艳辉[7](2008)在《基于EWA博弈学习模型的股权分置改革对价均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股权分置改革中以纯送股方式支付对价的936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行为博弈的角度,用EWA学习模型研究了其对价均衡的形成机理,并对均衡的形成过程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表明EWA学习模型成功捕捉了对价均衡的形成过程,说明股权分置改革对价博弈是一个基于策略学习的博弈过程。对模型参数的分析表明:博弈双方即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具有极强的学习能力,但这种学习仅为对过去经验的纯策略学习;同时非流通股股东制定方案时对策略收益赋予较小的权重,说明决策双方博弈地位的不对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不公平对价均衡的形成。(本文来源于《中国管理科学》期刊2008年01期)

徐艳辉[8](2007)在《基于EWA学习模型的股权分置改革对价博弈均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行为博弈理论的思想,本文分析了2005年至2007年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中对价的均衡问题,并运用EWA博弈学习模型对其进行了模拟分析。首先,文章简要介绍了本次股权分置改革,指出其核心问题是非流通股股东为获取上市流通的权利而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从博弈论的角度来看,其实质是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之间关于对价的一个多阶段的最后通牒博弈,博弈均衡分析表明博弈规则使得博弈均衡有利于非流通股股东。然后,运用行为博弈的思想,文章全面分析了本次股权分置改革对价博弈均衡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用EWA博弈学习思想研究了其对价均衡的形成机理,指出受认知偏差的影响,博弈参与者的策略学习将导致博弈均衡偏离理论的标准均衡。接着,文章以股权分置改革中采用纯送股方式支付对价的936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对价均衡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博弈参与者存在锚定等认知偏差,博弈双方决策表现出非理性。行为博弈理论认为,参与者的策略学习行为将使得非理性的决策累积传递,最终导致偏离标准均衡的博弈均衡迅速形成。因此,文章最后仍以上述股改公司为样本,构建本次股改对价博弈的EWA博弈学习模型并对其进行数据模拟,模拟结果表明EWA学习模型成功捕捉了对价均衡的形成过程,说明股权分置改革对价博弈是一个基于策略学习的博弈过程。模拟结果分析表明,决策双方博弈地位的不对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不公平对价均衡的形成。同时,模型参数分析表明博弈双方即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具有极强的学习能力,但这种学习仅为对过去经验的纯策略学习。(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07-10-01)

明平智[9](2007)在《论股改中的对价博弈》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价是当前股权分置改革的关键,流通股东与非流通股东的对价博弈又是对价的核心。该文提出了对价博弈的标准与基本原则,分析了流通股东困境与非流通股东计谋,通过纳什均衡模型分析,提出了对流通股东保护的建议。(本文来源于《特区经济》期刊2007年02期)

陈聪慧,郭小平[10](2007)在《股权分置改革中支付对价的博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使上市公司摆脱长期以来股权分置的困局出台了股权分置改革方案,但是经过对股改后的企业的调查发现效果并不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改革中支付对价的不公平性问题严重。论文以博弈论为分析工具,在理性经济人假设下,针对支付对价问题,建立起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之间的两方博弈模型,通过纳什均衡进行求解,给出各参数变量的政策含义,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07年01期)

对价博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从创业融资出发,创业者以自己企业的部份股权向风险投资公司融资的过程中,双方就股权价值展开的对价博弈。在博弈过程中风险投资公司的第一次出价对创业者构成了锚定效应,本文研究这一锚定效应对创业者的出价是否有影响,产生了何种作用。本文梳理了在这种对价博弈中的影响因素,通过对博弈模型的研究最后本文通过对讨价还价博弈模型和最后要价仲裁博弈模型仔细研究和分析,最后选择改进的最后要价仲裁博弈模型,这个模型在本质上说是讨价还价博弈模型的一次博弈,但是理论推导上借鉴了最后要价仲裁博弈模型的思想。通过一般博弈模型的推导得出理论上结论为:创业者不会受到风险投资公司出价的影响,他的出价只受到“X”分布的影响。在基于锚定效应的情况下得出创业者的出价是单调递增函数,说明创业者的出价随着风向投资公司的出价同向变化。在案例实验验证后得出本文的结论:1、风险投资人高的出价会对创业者形成高的锚定效应,会使创业者的出价偏高。2、风险投资人低的出价会对创业者形成低的锚定效应,会使创业者的出价偏低。本文的创新点,首先本在研究创业者和风险投资公司这种对价博弈关系是考虑了锚定效应这一心理学的影响因素。其次在验证假设时本文采用了案例实验,借鉴了心理学上的试验方法和技巧。同时总结了改写案例的一些经验,对于以后的研究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对价博弈论文参考文献

[1].付鹏.股改支付对价的博弈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2

[2].王博文.基于锚定效应的风险投资对价博弈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10

[3].余巍.基于易得性直觉的风险投资对价博弈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10

[4].吴斌,李春年,何建敏.股权对价博弈模型的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9

[5].余俊.股改支付对价的博弈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8

[6].王洁.S*ST天颐躲过退市风险[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

[7].饶育蕾,徐艳辉.基于EWA博弈学习模型的股权分置改革对价均衡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8

[8].徐艳辉.基于EWA学习模型的股权分置改革对价博弈均衡研究[D].中南大学.2007

[9].明平智.论股改中的对价博弈[J].特区经济.2007

[10].陈聪慧,郭小平.股权分置改革中支付对价的博弈分析[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标签:;  ;  

对价博弈论文-付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