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瘤矮病毒论文-何越强,陈氏懦花,陈阮河,杜新勇,阮德辉

水稻瘤矮病毒论文-何越强,陈氏懦花,陈阮河,杜新勇,阮德辉

导读:本文包含了水稻瘤矮病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水稻黄矮病毒,多克隆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N蛋白

水稻瘤矮病毒论文文献综述

何越强,陈氏懦花,陈阮河,杜新勇,阮德辉[1](2019)在《越南水稻黄矮病毒多克隆血清抗体的制备(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制备用于检测水稻黄矮病毒(RYSV)的多克隆抗体,为水稻和黑尾叶蝉上的病毒诊断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利用两种不同来源的RYSV抗原免疫家兔,一种是从受感染的水稻病叶组织纯化获得RYSV病毒粒子;另一种是从越南RYSV分离株克隆出完整N蛋白编码基因,然后将其连接至pET-28a载体上,在大肠杆菌Rosetta(DE3)菌株中进行诱导表达获得N蛋白抗原。其中,N蛋白抗原又以两种形式(洗脱纯化N蛋白和N蛋白条带聚丙烯酰胺切片匀浆)对家兔进行免疫。最后,采用PTA-ELISA分析评估家兔抗体血清(多克隆抗体)对水稻叶片和黑尾叶蝉RYSV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分离自越南RYSV分离株的N基因由1542个核苷酸组成,与来自我国和日本RYS分离株N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其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8.1%和97.9%,对应的推导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83.4%和99.4%。以RYSV病毒粒子、洗脱纯化N蛋白和N蛋白条带聚丙烯酰胺切片匀浆3种抗原免疫家兔获得的多克隆抗体均能有效检测出水稻植株中的RYSV,其中,感病植株的OD405分别为1.449、2.337和1.649,健康植株的OD405分别为0.375、0.294和0.283。PTA-ELISA检测结果表明,获得的多克隆抗体能从单个带病毒黑尾叶蝉中检测出RYSV,且该结论在RT-PCR检测中得到进一步验证。【结论】制备获得的多克隆抗体对RYSV具有较高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水稻和黑尾叶蝉上的病毒诊断,同时表明以含有病毒植物蛋白的聚丙烯酰胺切片直接注射免疫模型动物制备多克隆抗体具有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南方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石超南,杨振,丁作美,张超,吴建国[2](2018)在《水稻草矮病毒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然而,自20世纪中叶起,由介体昆虫飞虱、叶蝉等传播的各种水稻病毒病的爆发,严重威胁着水稻产量。水稻草矮病(Rice grassy stunt disease,RGSV)由介体昆虫褐飞虱(Nilarparvata lugens)以持久增殖型方式传播,被病毒感染的水稻呈现植株矮化,分蘖增多,叶片黄化且带有锈斑等典型病害症状。围绕近年国内外关于RGSV的研究进展,本文对病毒粒子特性、常用检测方法、基因组结构及功能、症状形成机制探索和防治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RGSV研究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一些问题,以期为开展RGSV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通报》期刊2018年02期)

王海涛,张乾,张晓峰,王娟,谢云杰[3](2017)在《水稻黄矮病毒在介体黑尾叶蝉中的侵染循回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黄矮病毒(Rice yellow stunt virus,RYSV)由介体黑尾叶蝉以持久增殖型的方式进行传播。目前关于RYSV在其介体黑尾叶蝉内的侵染和扩散过程尚不明确,为了探究RYSV在介体叶蝉内的侵染循回途径,本研究通过免疫荧光标记技术分析RYSV侵染黑尾叶蝉不同时间在不同组织和器官的定位。研究发现,在饲毒后第2天,极少量病毒积累在黑尾叶蝉的滤室上皮细胞,有3%的黑尾叶蝉前中肠上皮细胞可以检测到病毒,表明病毒能够在滤室处突破中肠侵入屏障,实现初侵染进行复制增殖后有向临近组织扩散的趋势。在饲毒后第4天,有13%的黑尾叶蝉前中肠上皮细胞可检测到病毒,在叶蝉滤室和中肠肌肉层均未检测到病毒。在滤室和前中肠被少量病毒侵染的情况下,可观察到被病毒侵染的神经纤维丝状结构。在饲毒后第6天,有47%的黑尾叶蝉前中肠以及30%的神经节可以检测到病毒,仅有3%的黑尾叶蝉中中肠上皮细胞有病毒的分布,此时滤室上皮细胞的肌肉层、后中肠和唾液腺没有检测到病毒。在饲毒后第8天,有13%的滤室肌肉层、47%的神经节以及7%的黑尾叶蝉唾液腺可以检测到病毒,表明此时RYSV在黑尾叶蝉内突破唾液腺侵入屏障,进而侵染唾液腺。在饲毒后第10天,有86%的中枢神经系统、67%的前中肠、60%复合神经节、23%的唾液腺、13%的滤室肌肉层、后中肠以及后肠可检测到病毒,表明RYSV对介体黑尾叶蝉神经系统具有倾向性。以上结果表明RYSV在介体黑尾叶蝉滤室上皮细胞建立初侵染点,可能借助于神经组织并以逆神经轴突运输的方式扩散至中枢神经系统,进而侵染唾液腺,完成在介体叶蝉内的侵染循回过程。该研究为进一步解析RYSV与介体叶蝉的互作关系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7-07-25)

王娟,张晓峰,谢云杰,王海涛,张乾[4](2017)在《水稻黄矮病毒结构蛋白P3在其介体昆虫细胞中的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黄矮病毒(Rice yellow stunt virus,RYSV)为弹状病毒科,植物弹状病毒组核型弹状病毒,可同时侵染水稻和介体昆虫叶蝉。由于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不同,该类病毒在侵染两种不同寄主细胞过程中可能采取不同的侵染策略。前人的研究表明RYSV在侵染植物细胞过程中由其编码的结构蛋白P3介导通过细胞间连丝进行胞间运动。P3蛋白被证明参与了病毒在植物细胞间的运动,为运动蛋白,但是其在病毒侵染介体昆虫黑尾叶蝉过程中的功能还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在RYSV侵染的黑尾叶蝉细胞中进行免疫荧光定位,以及通过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Sf9昆虫细胞系中对其进行单独表达和与其他RYSV蛋白共表达和互作研究,结果发现,RYSV编码的P3蛋白通过N蛋白介导进入细胞核,同时P3通过与RYSV编码的基质蛋白M互作,调节M蛋白的核质穿梭,完成病毒粒体的包装。另外在病毒侵染黑尾叶蝉细胞时,发现N蛋白、P3蛋白、M蛋白的表达顺序为N>P3>M,即P3在其中的调节作用对病毒顺利完成侵染至关重要。综上所述,笔者的结果揭示了弹状病毒RYSV编码的P3蛋白在病毒侵染过程中的新功能,对该病毒的复制包装机制提供了新的模型,为开发新的抗病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7-07-25)

谢云杰,张晓峰,王娟,王海涛,魏太云[5](2017)在《水稻黄矮病毒非结构蛋白P6在介体昆虫侵染过程中的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黄矮病毒(Rice yellow sturt virus,RYSV)是弹状病毒科,核弹状病毒属的成员,是负单链RNA病毒能够同时侵染水稻和介体叶蝉。该病毒编码的非结构蛋白P6在病毒侵染介体昆虫过程中的功能还不清楚。鉴于此,本研究通过免疫荧光技术在黑尾叶蝉培养细胞标记P6与各个蛋白之间的定位关系,结果发现P6分别能与病毒原质组分蛋白N、P在细胞核内发生共定位,并且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进一步验证了P6分别能与N、P发生明显互作。为了进一步明确P6在病毒复制增殖中发挥的作用,笔者利用了RNAi干扰技术,即在病毒侵染黑尾叶蝉培养细胞中干扰P6,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病毒侵染率变化情况,利用RT-PCR实验检测N、P以及基质蛋白M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干扰P6后,病毒侵染率从50%下降到25%,N与对照相比相对表达量下降约37%,P与对照组相比相对表达量下降约32%,M与对照组比相对表达量下降约48%,总体上病毒量发生明显下降。因此,笔者推测水稻黄矮病毒在介体昆虫体内形成病毒原质时,P6分别与N、P相互作用,利于病毒原质的形成,加快了病毒的复制,对病毒复制增殖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7-07-25)

毛倩卓[6](2017)在《水稻瘤矮病毒经介体昆虫水平和垂直传播的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水稻瘤矮病毒(Rice gall dwarf virus,RGDV)引起的水稻瘤矮病在我国南方稻区一直处于持续流行态势,是重要的水稻病害之一。RGDV由介体电光叶蝉以持久增殖型的方式进行传播,并且可以垂直传播。病害的流行与介体昆虫的传播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本论文对RGDV突破介体昆虫唾液腺屏障水平传播至植物以及经介体昆虫生殖系统垂直传播至子代的机制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不同传播方式对田间病害流行的影响。持久性病毒在介体昆虫内侵染循环,最后到达唾液腺,跨过唾液腺细胞中的内腔质膜释放到唾液中。围成内腔的质膜作为病毒在虫体内的最后一道膜屏障,对于病毒的传播起着决定作用。本研究首先利用电镜技术和免疫荧光标记技术,观察了 RGDV突破唾液腺释放屏障的过程,发现RGDV侵入电光叶蝉唾液腺后,自身编码的非结构蛋白Pns11可以形成纤维状结构,这一结构通过与质膜的主要组分肌动蛋白(actin)互作,一侧结合在质膜上,另一侧附着了病毒粒体,凹陷并形成小泡,以类似"胞吐"的方式介导病毒跨过质膜释放到唾液中。我们利用RNA干扰技术进一步验证Pns11纤维结构在病毒突破唾液腺释放屏障中的作用。通过微针注射针对Pns11基因的dsRNA抑制Pns11纤维结构在唾液腺中的形成,有效地减少了病毒向唾液腺内腔中的释放,并且降低了介体昆虫的传毒率。因此,病毒非结构蛋白Pns11可以在唾液腺细胞中形成纤维结构,是介导病毒跨过内腔质膜释放屏障的"交通工具"。这种病毒利用自身形成的内含体结构跨过内腔质膜的方式是虫传病毒突破唾液腺屏障的新模型。病毒随着唾液一起传播到植物,唾液作为病毒从昆虫进入植物的载体,对于病毒-介体昆虫-植物叁者之间的互作起着"桥梁"的作用。本研究分别收集了带毒和无毒电光叶蝉的水状唾液,利用蛋白质非标记定量技术(Label-free technology)进行了测定,通过与电光叶蝉唾液腺转录组数据比对,共鉴定获得了 955个蛋白。通过定量分析发现,获得的蛋白中有209个为带毒昆虫的唾液所特有,有237个是无毒昆虫的唾液特有,其分子功能的类别主要富集在氧化还原酶相关的条目中,这类酶可以帮助昆虫对抗植物因被取食而产生的具有毒害作用的酚类物质,具有一定的"解毒"作用,影响着昆虫的取食。因此RGDV的侵染使介体电光叶蝉的唾液组分发生了变化,并且可能影响昆虫取食的效率。病毒从亲代传递给子代,叫做垂直传播。病毒经介体昆虫的垂直传播对毒源的维持和病害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前期研究发现,RGDV从亲代到子代昆虫的垂直传播效率高达80%以上,但是带毒雌虫卵巢的侵染率仅有25%左右。本研究首先通过带毒和无毒昆虫的交配实验,发现带毒雌虫与带毒雄虫(V♀×V♂)交配后的子代昆虫带毒率约为81%,无毒雌虫与带毒雄虫(N♀×V♂)交配后的子代昆虫带毒率约为73%,而带毒雌虫与无毒雄虫(V♀×N♂)交配的子代昆虫带毒率仅为22%,因此RGDV可以经父本进行垂直传播,并且这种垂直传播方式非常高效且处于主导地位。利用电镜和免疫荧光标记技术进一步研究了 RGDV经父本进行垂直传播的路径。我们发现,RGDV附着在电光叶蝉精子的头部,被精子携带通过交配进入雌虫,在产卵时随精子通过授精作用进入卵中传递至子代。体外孵育实验发现,RGDV的主要外壳蛋白P8可以特异结合在精子头部。通过GST pull-down钓取与P8互作的精子蛋白,获得了硫酸乙酰肝素糖蛋白(heparan sulfate proteoglycans,HSPG)候选受体。进一步通过酵母双杂交实验和pull-down实验,明确了 P8与HSPG的结构功能域III存在互作。免疫荧光标记结果显示,HSPG分布在精子头部的质膜上,病毒粒体结合在HSPG上。利用HSPG抗体孵育精子后可以体外阻断病毒与精子的结合。因此,RGDV通过外壳蛋白P8与电光叶蝉精子头部质膜的HSPG蛋白互作,介导精子携带病毒通过交配传至子代。生物学实验发现,RGDV的侵染会显着缩短电光叶蝉雌性成虫的寿命,但对雄性成虫的寿命和交配能力不造成显着影响。无毒雌虫与带毒雄虫交配(N♀×V♂)产下的卵,其孵化率和形态与无毒虫间交配(N♀×N♂)产下的卵接近,明显优于带毒雌虫与无毒雄虫交配所产的卵。因此推测RGDV更适合于在雄虫中存在,RGDV经雄虫垂直传播对种群的不利影响较小。田间调查结果显示,电光叶蝉是田间的主要介体昆虫,其带毒率与田间发病程度有一定相关性,且雄虫的带毒率显着高于雌虫。越冬期田间缺少寄主植物,越冬代昆虫的带毒率直接影响着次年水稻种植期的叶蝉带毒率和田间发病程度,因此病毒在电光叶蝉中的垂直传播对毒源维持和病害发生具有重要意义。综上所述,本论文明确了 RGDV在电光叶蝉中突破唾液腺释放屏障进行水平传播的机制,分析了 RGDV侵染对介体昆虫唾液蛋白造成的变化,发现了 RGDV在电光叶蝉中以雄虫交配为主雌虫经卵为辅的一种奇特的垂直传播方式,并揭示了病毒主要外壳蛋白P8与精子质膜受体HSPG互作介导精子携带病毒传递至子代的机制,初步探讨了这一垂直传播方式对电光叶蝉种群和病害流行的影响,为探索水稻病害的流行规律和进行有效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期刊2017-05-01)

廖珍凤[7](2017)在《水稻瘤矮病毒利用小管结构突破电光叶蝉经卵巢传播屏障的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由水稻瘤矮病毒(Rice gall dwarfvirus,RGDV)引起的水稻瘤矮病在我国广东、福建、海南省稻区发生流行,成为我国南方稻区的重要病害之一,对水稻产量造成影响。RGDV隶属于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植物呼肠孤病毒属(Phytoreovirus),主要由介体电光叶蝉以持久增殖方式进行传播。目前,对RGDV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因组结构与功能、寄主及介体细胞内的侵染概况等,关于RGDV在介体电光叶蝉内进行垂直传播的研究很少。本研究通过预设带毒情况不同的雌雄电光叶蝉进行群体交配并检测子代的带毒率,实验数据表明,带毒雌虫与无毒雄虫交配时,子代带毒率为18%左右。然而,当带毒雄虫与无毒雌虫交配时,子代带毒率可高达到70%左右。明确带RGDV的雌虫和雄虫都能将病毒传给子代,并且雄虫在垂直传播中起重要作用。1、RGDV经雌性垂直传播本课题组前期通过免疫荧光标记及电镜观察,发现在电光叶蝉雌虫体内RGDV可能借助非结构蛋白Pnsl1装配形成的管状结构进行经卵传播,但对于其中的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免疫荧光及透射电镜观察,推测Pns11管状结构可能与电光叶蝉肌动蛋白(Actin)相互作用来推动小管克服卵传屏障。通过双链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抑制带毒电光叶蝉体内Pns11表达,同时设置干扰GFP蛋白表达为对照组。解剖干扰后雌性电光叶蝉的生殖系统,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双链RNA干扰对Pns11蛋白表达量的影响。选取干扰效果明显的批次进行交配实验,检测亲代个体和子代的带毒率。结果表明干扰交配的带毒雌性体内Pns11的表达,子代带毒率仅为5.3%,与对照组21%相比显着降低。此外,通过GST pull-down、酵母双杂交等实验验证了 Pns11与电光叶蝉Actin之间存在特异性互作。进一步证实,RGDV侵入电光叶蝉卵细胞可依靠Pns11管状结构与Actin的相互作用来提供小管穿过滤泡细胞和微绒毛骨架等入卵屏障的动力。2、RGDV经雄性垂直传播通过群体交配实验发现带毒雄虫在垂直传播病毒的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免疫荧光标记和电镜观察发现RGDV病毒粒体主要是粘附于精子的精核表面。实验室同期研究采用原核表达的RGDV编码的外壳蛋白(P2、P8)及非结构蛋白Pns11预先体外预孵育健康电光叶蝉精子,然后再进行提纯病毒孵育。结果发现RGDV P8可以体外结合在精核质膜表面。为了探究RGDV P8粘附于精核质膜表面的作用机制,我们用GST pull-down技术从精子可溶性总蛋白中"钓取"与RGDV P8相互作用的精子蛋白。结果从电光叶蝉精子蛋白中"钓取"出与RGDVP8发生互作的高密度脂蛋白结合蛋白(Vigilin)、硫酸乙酰肝素糖蛋白(HSPG)等十种候选互作蛋白。利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Sf9细胞中验证了 RGDV P8与HSPG及Vigilin蛋白之间确实存在互作。当RGDVP8与HSPG共表达时,二者完全共定位于细胞质膜、细胞质以及核膜周围。当RGDV P8与Vigilin共表达时,二者均匀的弥散分布在细胞质中并且完全共定位。运用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明确RGDV P8与精子Vigilin及HSPG蛋白可以在本氏烟中互作发出黄色荧光。通过本氏烟共定位实验观察到RGDV P8蛋白与精子的Vigilin主要定位在细胞质膜及细胞骨架上,与HSPG主要定位在细胞质膜上。综上所述,本研究初步证明RGDV不仅可以通过雌虫将病毒传递给子代,还可以通过雄虫进行垂直传播且起到重要的作用。带毒雌虫可通过病毒编码的Pns11与电光叶蝉自身的Actin发生互作,为包裹病毒粒体的Pns11管状结构提供突破入卵屏障的动力。带毒雄虫垂直传播RGDV主要是通过病毒编码的P8蛋白与精核质膜表面的Vigilin及HSPG等蛋白发生互作,粘附在精子表面随受精过程进入卵内传播至子代。因此,本研究对RGDV侵染电光叶蝉卵细胞及借助精子细胞为载体进行垂直传播的机制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为阻断RGDV垂直传播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期刊2017-05-01)

李曼曼[8](2017)在《细胞自噬在电光叶蝉传播水稻瘤矮病毒过程中的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瘤矮病毒(Rice gall dwarf virus,RGDV)主要由介体电光叶蝉(Recilia dorsalis)进行传播。近年来关于电光叶蝉与RGDV互作方面的研究相继增多,但在探究电光叶蝉先天免疫机制方面还不多。病毒通过侵染宿主细胞来实现其存活并增殖,自噬作为一种有效的防御途径,可以保护细胞免于受病原微生物的侵害。明确RGDV侵染介体电光叶蝉对细胞自噬反应的影响,可为阐明电光叶蝉传播RGDV的特异性机理提供依据。本研究主要探讨RGDV是否会诱导介体昆虫培养细胞及虫体内的自噬反应,进而影响自身的增殖和扩散,以揭示RGDV与介体昆虫互作的机制。首先分析电光叶蝉转录组中自噬Marker蛋白Atg8的基因和氨基酸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克隆Atg8基因全长片段。随后连接至pDEST17原核表达载体,转化Rosetta菌诱导表达,SDS-PAGE后收集目的蛋白条带,免疫小白鼠,制备抗Atg8多克隆抗体,并交联荧光素。接下来利用免疫荧光标记技术在RGDV侵染的电光叶蝉培养细胞中标记自噬蛋白Atg8和RGDV外壳蛋白P8,结果表明,RGDV侵染电光培养细胞可以诱导细胞自噬现象的发生,并且自噬随着RGDV在细胞内的增殖扩散而逐渐增强。进一步解剖携带RGDV的电光叶蝉组织器官,运用免疫荧光标记检测自噬蛋白Atg8与RGDV外壳蛋白P8在各个组织器官中的定位情况,结果表明自噬现象仅发生在电光叶蝉中肠中,唾液腺、精巢和卵巢中均未见特异的颗粒状的自噬蛋白。这表明RGDV仅诱导了电光叶蝉中肠的自噬反应。为了明确RGDV诱导的细胞自噬对病毒增殖和扩散的影响,我们采用自噬抑制剂(3-MA)和诱导剂(Rapamycin)以及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处理电光叶蝉培养细胞和虫体抑制或诱导细胞自噬,免疫荧光标记和RT-qPCR检测结果都显示诱导细胞自噬,有利于病毒在细胞或虫体内的扩散,抑制自噬则不利于病毒的扩散。传毒实验进一步表明,诱导细胞自噬促进介体昆虫的传毒效率。因此,RGDV侵染电光叶蝉培养细胞和虫体均可诱导细胞自噬的发生,且诱导自噬可促进RGDV在细胞或虫体的扩散。该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探究RGDV与电光叶蝉互作机制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期刊2017-04-01)

廖珍凤,毛倩卓,陆承聪,魏太云[9](2016)在《水稻瘤矮病毒在介体电光叶蝉内的经卵传播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瘤矮病毒(Rice gall dwarf virus,RGDV)引起的水稻瘤矮病在我国广东、海南省稻区流行。RGDV主要由介体电光叶蝉以持久增殖型方式进行传播,并可垂直传播。但关于RGDV在介体电光叶蝉中是否能经卵传播还存在争议,有关RGDV在介体电光叶蝉卵巢内的侵染过程还未有相关报道。本研究通过免疫荧光标记和电镜观察发现RGDV首先聚集在卵巢管端丝,由生殖区侵入并大量增殖,并随卵巢的发育逐渐侵染整个卵巢。在此过程中,RGDV利用病毒编码的非结构蛋白Pns1 1形成的管状结构运输病毒粒体穿过滤泡细胞及微绒毛区进入卵黄区,最终经卵传播给后代。此外,通过显微注射将体外合成的RGDV S11基因双链RNA(dsPns11)导入带毒若虫体内,干扰RGDV Pns1 1蛋白的表达,待昆虫羽化后进行单雌单雄交配实验。对所产的卵进行带毒率检测,结果发现注射dsPns11干扰带毒雌虫与健康雄虫进行交配子代的带毒率仅为5.5%,显着低于带毒雌虫与健康雄虫,及注射dsGFP的带毒雌虫与健康雄虫交配子代带毒率(21.3%)。该结果进一步验证了Pns11是RGDV突破电光叶蝉经卵传播屏障的运输工具。由此,本研究证明了RGDV能在电光叶蝉中经卵传播,且阐明了RGDV在介体卵巢内的侵染过程,并提出了RGDV借助Pns1 1穿过卵巢微绒毛结构入卵的新模型。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病毒在介体昆虫经卵传播的机制提供了依据,也为开拓新的病害防治途径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6-08-05)

王海涛,张晓峰,谢云杰,王娟,陈红燕[10](2016)在《利用叶蝉细胞瞬时表达系统研究水稻瘤矮病毒在介体细胞内的增殖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很多动植物病毒以昆虫作为媒介进行传播,由此引发的病毒病害严重影响人畜健康和粮食生产安全。由于昆虫介体本身体积小,寿命短,各种器官组织非常精细复杂,而且很多病毒基因组结构复杂,目前尚不易得到侵染性克隆,不能利用反向遗传学的手段进行研究。因此,昆虫细胞系结合相应的瞬时表达载体系统,是研究无侵染性克隆病毒在细胞内增殖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目前,叶蝉细胞系广泛地应用于植物呼肠孤病毒的研究中,然而缺少叶蝉细胞特异的瞬时表达载体,导致无法更深入地探索水稻病毒在叶蝉细胞内的增殖机制。本研究通过定位和克隆黑尾叶蝉actin基因的promoter序列,首次开发建立了能在叶蝉细胞中高效瞬时表达的载体系统。通过优化转染条件,该系统目前可以转染飞虱、叶蝉以及sf9等昆虫细胞并表达多种外源蛋白。同时利用该系统验证水稻瘤矮病毒RGDV非结构蛋白Pns7、Pns9和Pns12的细胞定位以及它们与主要的结构蛋白P3、P5、P8之间的互作情况,进一步完善了RGDV病毒原质(Viroplasm)形成的分子机制以及其招募结构蛋白的机理。该系统扩宽了昆虫细胞系的平台优势,为研究水稻病毒和昆虫互作机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6-08-05)

水稻瘤矮病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水稻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然而,自20世纪中叶起,由介体昆虫飞虱、叶蝉等传播的各种水稻病毒病的爆发,严重威胁着水稻产量。水稻草矮病(Rice grassy stunt disease,RGSV)由介体昆虫褐飞虱(Nilarparvata lugens)以持久增殖型方式传播,被病毒感染的水稻呈现植株矮化,分蘖增多,叶片黄化且带有锈斑等典型病害症状。围绕近年国内外关于RGSV的研究进展,本文对病毒粒子特性、常用检测方法、基因组结构及功能、症状形成机制探索和防治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RGSV研究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一些问题,以期为开展RGSV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水稻瘤矮病毒论文参考文献

[1].何越强,陈氏懦花,陈阮河,杜新勇,阮德辉.越南水稻黄矮病毒多克隆血清抗体的制备(英文)[J].南方农业学报.2019

[2].石超南,杨振,丁作美,张超,吴建国.水稻草矮病毒的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报.2018

[3].王海涛,张乾,张晓峰,王娟,谢云杰.水稻黄矮病毒在介体黑尾叶蝉中的侵染循回过程[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7

[4].王娟,张晓峰,谢云杰,王海涛,张乾.水稻黄矮病毒结构蛋白P3在其介体昆虫细胞中的功能研究[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7

[5].谢云杰,张晓峰,王娟,王海涛,魏太云.水稻黄矮病毒非结构蛋白P6在介体昆虫侵染过程中的功能研究[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7

[6].毛倩卓.水稻瘤矮病毒经介体昆虫水平和垂直传播的机制[D].福建农林大学.2017

[7].廖珍凤.水稻瘤矮病毒利用小管结构突破电光叶蝉经卵巢传播屏障的机制[D].福建农林大学.2017

[8].李曼曼.细胞自噬在电光叶蝉传播水稻瘤矮病毒过程中的功能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7

[9].廖珍凤,毛倩卓,陆承聪,魏太云.水稻瘤矮病毒在介体电光叶蝉内的经卵传播机制[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6

[10].王海涛,张晓峰,谢云杰,王娟,陈红燕.利用叶蝉细胞瞬时表达系统研究水稻瘤矮病毒在介体细胞内的增殖机制[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6

标签:;  ;  ;  ;  

水稻瘤矮病毒论文-何越强,陈氏懦花,陈阮河,杜新勇,阮德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