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鲆同质雌核发育二倍体诱导的分子细胞生物学机制研究

牙鲆同质雌核发育二倍体诱导的分子细胞生物学机制研究

论文题目: 牙鲆同质雌核发育二倍体诱导的分子细胞生物学机制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海洋生物学

作者: 朱香萍

导师: 张培军

关键词: 牙鲆,同质雌核发育二倍体,人工诱导,冷休克,静水压,免疫荧光染色,微管骨架,纺锤体,中心体

文献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文首先以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为实验材料,通过一系列的大菱鲆受精卵的固定和去膜实验,筛选出适宜的大菱鲆受精卵的固定和去膜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海水鲆鲽鱼类受精卵微管骨架检测的样品制备方法和免疫荧光显微观察技术,并利用该技术进行了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和大菱鲆正常二倍体受精卵从胚盘形成到4-细胞期微管骨架的动态观察。结果表明:进行大菱鲆受精卵微管骨架的免疫荧光显微观察的适宜的固定方法为:采用Pipes配制的甲醛-戊二醛固定液,室温固定3-4小时,然后用PBST 4℃保存; 在解剖镜下直接用解剖针去除卵膜。同时获得了牙鲆和大菱鲆受精卵从胚盘形成到4-细胞期的一系列中心体、纺锤体及核的变化图象。牙鲆和大菱鲆正常发育的受精卵中微管骨架结构—纺锤体和中心体的动态变化过程基本相似,纺锤体及微管的形态结构也基本相似,大部分受精卵的微管骨架结构随着卵子分裂呈现明显的周期性变化。在相同培育温度下,大菱鲆受精卵的胚盘形成时间要比牙鲆受精卵的胚盘形成时间晚10 min左右,这与解剖镜下现场观察的结果相一致。在发育后期,重新形成的细胞核作为微管组织中心聚合产生微管的现象,牙鲆不如大菱鲆明显。利用海水鲆鲽鱼类受精卵微管骨架的免疫荧光显微观察技术,研究观察了冷休克法诱导后的牙鲆雌核发育受精卵的细胞学变化以及随后的1~3次卵裂(有丝分裂)过程。结果表明:在发育前期,处理组受精卵与对照组受精卵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而雌核发育单倍体对照组受精卵的发育过程与二倍体对照组的发育过程基本相似,只是从时间上要晚几分钟; 冷休克处理导致的纺锤体的解聚,在处理结束后不久又重新恢复,使得第一次有丝分裂正常进行; 不成熟的前中心粒不能忍受冷休克处理而极容易被解聚,从而在第一个细胞周期中,单细胞内形成两极纺锤体,也可以使第一次细胞分裂正常进行; 而在第二个细胞周期中,两个卵裂球内各形成一个单极纺锤体,使第二次细胞分裂得到抑制,导致染色体的加倍。一些2-细胞受精卵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过程中,在一个卵裂球内形成单极纺锤体,在另一个卵裂球内则形成两极纺锤体,这种受精卵最终很可能发育成单倍体-二倍体嵌合体。同时,利用海水鲆鲽鱼类受精卵微管骨架的免疫荧光显微观察技术,还对比研究观察了在第一次卵裂分裂的前期或前中期采用静水压法处理的牙鲆雌核发育受精卵的细胞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细胞骨架

1 微管

1.1 微管的形态结构

1.2 微管的化学组成

1.3 微管的特性

1.4 微管的功能

2 非肌细胞中的微丝

2.1 微丝的化学组成

2.2 微丝的装配

2.3 微丝的特异性药物

2.4 微丝的功能

3 卵母细胞骨架系统的研究进展

第二节 细胞周期与细胞分裂

1 细胞周期

1.1 细胞周期的概念

1.2 细胞周期的过程

1.3 细胞周期的速率

1.4 细胞周期的调控

2 有丝分裂

2.1 核分裂

2.2 胞质分裂

2.3 中心体与中心粒

2.4 有丝分裂期染色体运动的机理

2.5 外界条件对有丝分裂的影响

第三节 荧光显微镜技术

1 荧光

2 荧光染色及影响因素

3 免疫荧光技术

3.1 荧光抗体染色方法的基本原理

3.2 免疫荧光染色的重要步骤

3.3 免疫荧光染色常见问题的处理

4 免疫荧光显微技术在卵细胞骨架研究上的应用

4.1 在卵细胞骨架的分布与组成上的应用

4.2 在卵细胞骨架功能与特性上的应用

4.3 免疫荧光显微术在海洋生物卵细胞骨架方面的应用

第四节 同质雌核发育二倍体的人工诱导及本研究的意义

1 同质雌核发育二倍体诱导的意义与研究现状

2 雌核发育倍性鉴定

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章 鲆鲽鱼类受精卵微管骨架的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方法的建立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1 受精卵的固定

2.2 受精卵的去膜

2.3 微管骨架的免疫荧光染色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牙鲆与大菱鲆受精卵发育前期微管骨架的免疫荧光显微观察

1 材料与方法

1.1 受精卵的采集

1.2 受精卵的固定

1.3 受精卵微管骨架的免疫荧光染色

2 实验结果

2.1 牙鲆受精卵中纺锤体与中心体的动态变化

2.2 大菱鲆受精卵中纺锤体与中心体的动态变化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 冷休克法诱导牙鲆同质雌核发育二倍体的分子细胞学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五章 静水压法诱导牙鲆同质雌核发育二倍体的分子细胞学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已完成的文章和专利

参考文献

致谢

发布时间: 2006-04-28

参考文献

  • [1].性别控制技术与选择标记在牙鲆育种中的应用研究[D]. 连建华.中国海洋大学2004
  • [2].人工诱导扇贝雌核发育的研究[D]. 潘英.中国海洋大学2003
  • [3].遗传标记在鱼类育种和生态研究中的应用[D]. 王忠卫.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5
  • [4].杂色鲍人工雌核发育的研究[D]. 蔡明夷.厦门大学2005
  • [5].牙鲆和大黄鱼染色体组操作研究[D]. 许建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5
  • [6].扇贝雌核发育四倍体和异源四倍体的诱导及其细胞遗传学研究[D]. 迟长凤.中国海洋大学2007
  • [7].大黄鱼DNA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遗传育种中应用研究[D]. 王晓清.湖南农业大学2007
  • [8].几种经济海胆的种间杂交和雌核发育研究[D]. 丁君.大连理工大学2008
  • [9].雌核发育草鱼群体的建立及其主要生物学特性研究[D]. 张虹.湖南师范大学2011
  • [10].双单倍体牙鲆纯合不育个体的蛋白质组和转录组学研究[D]. 姜宏波.东北农业大学2015

相关论文

  • [1].多倍体鱼转座子的遗传变异和雌核发育鱼性腺发育的分子生物学研究[D]. 刘东.湖南师范大学2009
  • [2].四种鲆鲽鱼类雌核发育及性别控制技术研究[D]. 杨景峰.中国海洋大学2009
  • [3].雌核发育草鱼群体的建立及其主要生物学特性研究[D]. 张虹.湖南师范大学2011
  • [4].牙鲆雌核发育分析鉴定与性别决定机制研究[D]. 徐成.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00
  • [5].性别控制技术与选择标记在牙鲆育种中的应用研究[D]. 连建华.中国海洋大学2004
  • [6].人工诱导扇贝雌核发育的研究[D]. 潘英.中国海洋大学2003
  • [7].牙鲆rag基因的克隆及表达研究[D]. 王先磊.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6
  • [8].杂色鲍人工雌核发育的研究[D]. 蔡明夷.厦门大学2005
  • [9].牙鲆和大黄鱼染色体组操作研究[D]. 许建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5
  • [10].扇贝雌核发育四倍体和异源四倍体的诱导及其细胞遗传学研究[D]. 迟长凤.中国海洋大学2007

标签:;  ;  ;  ;  ;  ;  ;  ;  ;  

牙鲆同质雌核发育二倍体诱导的分子细胞生物学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