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耦合广泛存在于各个系统中,是产生矛盾冲突的根本原因。对于并联机构来说,机构中各个运动、各项性能的强耦合性使得机构综合、尺寸设计、性能提高以及控制的设计变得非常复杂。本课题针对并联机构的强耦合性问题,提出了研究运动解耦的并联机构的设计方法。主要研究内容为:(1)回顾并联机构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对现有并联机构构型设计和设计方法进行了总结,分析在机构综合和设计方面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缺陷。论述了本文研究的运动解耦并联机构的意义和具体内容。(2)讨论了可约系统的原理,提出了一般可约系统的概念,针对本文中研究的并联机构,定义了可约并联机构,分别将运动和受力可约进行了分类。(3)定义并证明三自由度可约移动并联机构的判定充分必要条件,研究三自由度可约移动并联机构的型综合问题,建立了新的坐标参数,综合新的三自由度可约移动并联机构。研究机构可约性和机构布局的关系。(4)根据三自由度可约移动并联机构的驱动方式,将它们分为两类,分别对他们的各个运动性能指标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它们的优点和不足。(5)按照驱动方式将机构分类,分别分析了两类机构的静力性能。建立了每个机构的受力和刚度模型。(6)在考虑工作空间基础上对机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利用机构在结构、运动、干涉等方面的相互关系,建立起机构的各个构件的参数同驱动参数的关系。(7)以机构的整体刚度为基础进行尺寸设计,分析机构提高刚度性能的方法。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1章 绪论1.1 并联机器人的研究与应用1.1.1 并联机器人的研究现状1.1.2 并联机器人的应用1.2 并联机构型综合研究现状1.2.1 并联机构综合研究概述1.2.2 基于自由度计算公式的列举法1.2.3 基于李群理论的综合方法1.2.4 单开链综合法1.2.5 基于螺旋理论的型综合方法1.3 并联机构尺寸设计研究现状1.4 解耦并联机构研究现状1.5 论文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第2章 可约的定义及分类2.1 概述2.2 可约系统的定义2.2.1 可约系统的定义2.2.2 可约概念与解耦概念的比较2.3 并联机构性能的运动可约性分类2.3.1 运动可约概述2.3.2 运动分组可约2.3.3 运动绝对可约2.3.4 可约机构举例2.4 并联机构性能的力可约性分类2.5 本章小结第3章 三自由度移动可约机构的构型3.1 三自由度移动可约机构的定义3.2 并联可约机构的型综合3.3 三自由度可约移动并联机构的构型设计3.4 本章小结第4章 机构布局和机构运动可约性的关系4.1 概述4.2 移动副驱动并联机构可约性与机构支链布局的关系研究4.2.1 移动副驱动运动链4.2.2 平面均匀分布构成的机构4.2.3 空间正交分布构成的机构4.3 转动副驱动并联机构可约性与机构支链布局的关系研究4.3.1 转动副驱动运动链4.3.2 平面均匀分布构成的机构4.3.3 空间正交分别构成的机构4.4 本章小结第5章 三自由度可约移动并联机构运动分析5.1 概述5.2 3-PPP 三自由度可约移动并联机构的分析5.2.1 3-PPP 机构的结构特点5.2.2 3-PPP 机构的结构的运动分析5.3 3-PRRR 三自由度可约移动并联机构的分析5.3.1 3-PRRR 机构的结构特点5.3.2 3-PRRR 机构的结构的运动分析5.4 3-PPRR 三自由度可约移动并联机构的分析5.4.1 3-PPRR 机构的结构特点5.4.2 3-PPRR 机构的结构的运动分析5.5 3-4R3R 三自由度可约移动并联机构的分析5.5.1 3-4R3R 机构的结构特点5.5.2 3-4R3R 机构的结构的运动分析5.6 3-4RPP 三自由度可约移动并联机构的分析5.6.1 3-4RPP 机构的结构特点5.6.2 3-4RPP 机构的结构的运动分析5.7 本章小结第6章 三自由度移动可约并联机构的运动性能分析6.1 并联机构的运动性能指标6.1.1 运动Jacobian 矩阵6.1.2 并联机构的工作空间6.1.3 并联机构的奇异位形6.1.4 Jacobian 矩阵条件数6.1.5 并联机构的速度各项同性和极值指标6.2 三自由度可约移动并联机构的运动Jacobian 矩阵6.2.1 移动副驱动的并联机构的运动Jacobian 矩阵6.2.2 转动副驱动的并联机构的运动Jacobian 矩阵6.3 三自由度可约移动并联机构的工作空间分析6.3.1 移动副驱动机构的工作空间6.3.2 转动副驱动机构的工作空间6.4 三自由度可约移动并联机构的速度各项同性和极值指标6.4.1 移动副驱动机构的速度指标6.4.2 转动副驱动机构的速度指标6.5 三自由度可约移动并联机构的奇异位形分析6.5.1 移动副驱动机构的奇异位形6.5.2 转动副驱动机构的奇异位形6.6 本章小结第7章 三自由度移动可约并联机构的静力性能分析7.1 并联机构的静力性能指标7.1.1 力传递矩阵7.1.2 承载能力各向同性和承载能力极值指标7.2 三自由度可约移动并联机构的静力分析7.2.1 移动副驱动机构的静力分析7.2.2 转动副驱动机构的静力分析7.3 三自由度可约移动并联机构的承载能力分析7.3.1 移动副驱动机构的承载能力分析7.3.2 转动副驱动机构的承载能力分析7.4 三自由度可约移动并联机构的刚度分析7.4.1 3-PPP 机构的刚度分析7.4.2 3-PRRR 机构的刚度分析7.4.3 3-PPRR 机构的刚度分析7.4.4 3-4R3R 机构的刚度分析7.4.5 3-4RPP 机构的刚度分析7.5 本章小结第8章 基于工作空间的优化设计8.1 基于工作空间的优化设计方法8.2 3-PPP 的优化设计8.3 3-PRRR 的优化设计8.4 3-PPRR 的优化设计8.5 3-4R3R 的优化设计8.6 3-4RPP 的优化设计8.7 算例8.7.1 设计要求8.7.2 移动副驱动可约机构设计算例8.7.3 转动副驱动可约机构设计算例8.8 本章小结第9章 基于刚度的优化设计9.1 基于刚度的优化设计方法9.2 3-PPP 的优化设计9.3 3-PRRR 的优化设计9.4 3-PPRR 的优化设计9.5 3-4R3R 的优化设计9.6 3-4RPP 的优化设计9.7 提高三自由度可约移动并联机构刚度的措施9.8 本章小结结论参考文献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及主要成果致谢作者简介
相关论文文献
- [1].三自由度摇摆台方案设计及仿真分析[J].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9(12)
- [2].三自由度并联打磨机器人设计与仿真[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0(10)
- [3].三自由度风筛清选试验研究[J]. 农机化研究 2018(06)
- [4].三自由度并联式波浪补偿平台建模与仿真[J].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2020(01)
- [5].三自由度球型电机检测系统研究[J]. 巢湖学院学报 2016(06)
- [6].浅析某型俄制三自由度速率陀螺仪[J]. 航空维修与工程 2017(02)
- [7].三自由度并联机构的设计与运动学分析[J].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20(06)
- [8].三自由度加载系统高精度加载控制方法试验研究[J]. 振动与冲击 2020(12)
- [9].牵引式农机—机具二维三自由度运动学模型研究[J].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20(10)
- [10].三自由度机器人虚拟样机控制系统参数分析[J]. 机电技术 2018(05)
- [11].基于电动缸驱动控制三自由度试验台设计[J].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19(08)
- [12].高速滑行艇三自由度运动预报与仿真[J]. 系统仿真学报 2013(06)
- [13].基于线性三自由度模型的操稳研究[J]. 轻型汽车技术 2013(Z2)
- [14].一种三自由度电动仿真平台的设计[J]. 仪器仪表用户 2012(04)
- [15].三自由度永磁同步平面电机的控制策略[J]. 电机与控制学报 2011(04)
- [16].正交三自由度球面并联机构的位置正反解新方法[J]. 机械设计与研究 2008(03)
- [17].飞行器三自由度制导控制仿真及应用[J].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2018(10)
- [18].永磁三自由度电机的建模和动力学分析[J]. 日用电器 2018(11)
- [19].线性三自由度低频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J]. 压电与声光 2016(01)
- [20].新型三自由度搬运机器人关键技术[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1)
- [21].一类三自由度含间隙系统的动力学分析[J].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12(01)
- [22].并联三自由度机器人参数优化与运动仿真[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0(01)
- [23].三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精度分析[J]. 天津理工大学学报 2010(04)
- [24].三自由度扭振综合性实验装置的设计与应用[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9(10)
- [25].基于ANSYS的一种三自由度并联机构静力学分析[J]. 现代机械 2016(05)
- [26].平面三自由度连杆机构的型综合[J]. 机械传动 2014(07)
- [27].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床的机构分析及工作空间确定[J]. 制造业自动化 2013(03)
- [28].三自由度并联机器人动力学及仿真[J]. 机械传动 2009(01)
- [29].三自由度工业机器平台机电液一体化仿真[J]. 机床与液压 2020(07)
- [30].用于捕获轨迹风洞试验的三自由度转角头设计[J]. 实验流体力学 2016(06)
标签:耦合论文; 并联机构论文; 型综合论文; 设计论文; 可约系统论文; 优化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