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佳
广西省桂林市兴安县人民医院内三科541300
【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血糖未达标2型糖尿病患者的代谢控制、人体测量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24例常规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超过6.5%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2例。实验组采用护理干预,建立健康管理档案,制定1个月、4个月、8个月目标,包括血压、腰围、体重指数、生化指标、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并定期电话、家访、短信进行患者互动。对照组采用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电话随访。比较两组干预前和干预8个月后的血压、腰围、体重指数、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干预后两组血压、腰围、体重指数较干预前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血压、腰围、体重指数、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高血糖;护理干预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目前国内外都在探索糖尿病教育的最佳方式,而传统慢病教育管理模式在激发患者积极性、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医院治疗连接性等方面存在局限性,因此糖尿病综合治疗方案中的教育指导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1】。我科于2009年2月~2014年2月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进行了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09年2月~2014年2月在我科住院因各种原因血糖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1)符合1999年wHO的糖尿病诊断标准【3】;(2)经过常规糖尿病综合治疗,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仍不达,超过6.5%;(3)有一定学习能力,无严重糖尿病并发症,生活能自理,可定期前来随访、愿意合作、知情同意。其中,男性60例,女性64例,年龄36~80岁,平均64±8岁。文化程度:小学或初中47例,高中或中专54例,大专及以上23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2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体重指数、空腹及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血脂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实验组采用护理干预,建立健康档案,制定每月2次的电话随访,每月1次的发短信,3个月1次的家庭访视计划单,并组织实施。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电话随访每月1次,共进行8个月。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干预后两组血液生化指标的比较,表1
3讨论
护理干预就是对血糖不达标的患者给于分阶段有效的方式和方法进行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改善糖代谢。根据最新ADA指南规定糖尿病一经诊断即应进行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糖尿病教育被视为糖尿病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不仅仅是对治疗的补充。我科对出院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与患者共同制定目标并进行分阶段实施,建立健康档案及日访制度,随时动态记录患者的健康状况。提高温馨联系卡,并注明医生、护士的姓名、电话、复诊时间,告知患者如有不适及时来医院就诊。对患者出院后1周内进行电话回访,提醒复诊时间,强化其注意事项。通过对出院患者进行护理干预降低了患者出院后的失落感和无助感,增加了患者的信任度【2】。
患者自我管理教育是通过健康教育的手段教会患者自我管理疾病的知识和技能。有效的自我管理能将患者健康状况维持在一个较好的水平,改善代谢控制【3】,而护理干预能让患者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患者管理糖尿病的自信心,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技能。本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经过进行护理干预后8个月,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5),干预后两组人体测量学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达到了良好的代谢控制。避免了常规糖尿病教育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遗忘以及管理松懈等问题,进而提高患者的代谢控制水平。
综上所述,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增加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的继续治疗和生活干预的依从性,发挥患者自身潜能,能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代谢控制,增强患者管理糖尿病的自信心,提高糖尿病知识水平和自我管理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1]鞠昌萍,孙子林,金辉,等,糖尿病自我管理培训指导网络的构建及初期运用效果评价〔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7,15(10):615,
[2]毛惠娜,对出院患者实施跟踪护理服务的成效〔J〕,中国护理管理,2007,7(6):58~59,
[3]阮晓楠,傅东坡,傅华,浦东新区糖尿病自我管理健康教育项目实施效果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5):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