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四庫全書總目》代表了中國古代目錄學的最高成就,是學人研究傳統文化必不可少的“入學門徑”。 《總目》主要有兩個版本,即“殿本”和“浙本”。要瞭解遣兩個版本的寅質差異就必然要對兩個版本進行全面完整的比較.在此之前,中華書局的整理本已經整理出了大量的“殿本”與“浙本”之間的“異文”。然而,囿於《總目》的卷帙浩繁,整理本並沒能完整地展現兩個版本之間的差異,同時遗產生了一定的疏漏。本文選取《總目》中的集部,以“殿本”為底本, “浙本”為通校本進行對校,盡可能地呈現出兩個版本間集部的全部差異,并對這些差異及其產生原因,進行歸類研究。《總目》由於内容繁複,编纂週期長,编纂、抄寫人員複雜,學術水準和文獻资料的限制,以及受查禁書籍影響幾經修改等等原因,造成了不少的訛誤。前人如余嘉錫、胡玉缙、李裕民、崔富章等學者已有專著對其内容進行大量的考訂和補正。然而,對於“殿本”和“浙本”的差異,卻甚少有人進行考訂。本文在整理出的1000餘條異文中,選取涉及書名、卷數、版本、作者生平、館臣引用詩文、評論等方面的内容,進行考辨,訂正訛誤200余條。同時,對“整理本”已經出校而未作辨析的校記進行考訂,约得100條,指出其點校疏漏40餘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