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的人文本性

道德教育的人文本性

论文题目: 道德教育的人文本性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伦理学

作者: 许敏

导师: 樊和平

关键词: 道德教育,人文,意志,伦理,道德

文献来源: 东南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道德教育是人类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教育史上较为古老的教育形式,它的本质在于,将凸现人类的自由本性的意义世界传递给个体,使个体完成从自在的人即概念人向真正自由的人的转化。个体因此而获得文化生命,成为超越有限实现无限和永恒的存在。道德教育是人类传承自身类本质的行为,也是个体成为真正人的必由之路。围绕这一主题,本文首先以人——伦理——人文——道德教育为线索,指出道德教育的人文本性是以具有自由意志的人为出发点,将体现人类自由本性的意义世界即伦理传递给个体,通过对个体自然本能的文饰和提升,实现个体的类化,使之成为真正自由的人。道德教育的基本前提是个体与实体的潜在统一与两者的现实分离,道德教育的使命是实现个体向实体的辩证复归。其次,以此理论为基础,剖析了现实存在的三种道德教育理论形态:心理学向度的道德教育理论、经济本体论的道德教育理论以及意识形态的道德教育理论,指出它们与道德教育本性的本质区别。再次,在逻辑推演中使主题得以详尽地展现和揭示:意义世界——意义世界的“法”——道德自我——道德教育的文化过程,使客观存在的类的意义世界即形而上的价值哲学逐步地完成向实践的转化,通过道德教育使之凝结为个体的德性,使个体成为自由的存在即精神。具体地说,意义世界是人类所缔结的超越本体世界的自由世界,是人的类本质即自由的体现和实现。人类通过文化遗传的方式完成对个体的类化即人化。意义世界作为人类主观情绪的客观化,其本身是人类情感的系统表达,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先于个体而存在的客观精神。因此德性的本质和内涵是超越性的情感,而不是反映本体世界的理性,个体无法自足地获得德性,必须依靠道德教育来完成。道德教育的目的最终是使伦理普遍性成为替代个体自然意志的第二天性,即确立个体的道德自我。道德教育通过外在的人文教化和强调个体的内在道德修养,实现道德自我的最终确立。道德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个文化过程,遵循文化的原理与逻辑。道德教育是对个体人性的抽象提升,真正自由的人还必须复归于现实。最后,个体通过道德教育确立了德性的主体性地位而成为完整的人,德性及其定在形式共同构成了真正自由的人。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文献综述

一、现实背景与意义

二、写作思路与论文架构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

导言:人文与道德教育

一、自由的存在

二、意义的世界

三、个体的类化

四、道德教育的人文本性

第一章 心理学与道德教育

第一节 道德教育研究的心理学向度

一、心理学方法

二、心理学领域的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

第二节 心理—伦理向度的人文限度

一、生物学化的人性论设定

二、科学主义的方法论倾向

三、原子式个人主义的立论基础

第二章 经济本体论与道德教育

第一节 “经济本体论”辩证

第二节 “经济”的人文内涵

第三节 人的物化与道德教育的消解

一、经济与道德的分离

二、物化的人性

三、道德与道德教育的消解

第三章 意识形态与道德教育

第一节 意识形态

一、意识形态的本质

二、意识形态和政治意识形态

第二节 意识形态的教育和道德教育之辩证

一、意识形态教育的价值指向

二、道德教育的价值禀性

三、意识形态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有机统一

第三节 泛意识形态的道德教育

第四章 意义世界

第一节 人与意义

一、本体存在的有限性

二、意义与自由

第二节 文化与意义

一、文化的真义

二、中国伦理的文化原理

三、西方文化的意义旨向

第三节 道德与意义

一、文化与道德

二、道德与意义

三、道德的意义世界

第四节 道德教育与个体意义世界的建构

一、个体自然意志的本质

二、教育与人的诞生

第五章 意义世界的“法”

第一节 情感与德性

一、情感与意义世界

二、中国伦理中的情感与德性

第二节 理性与价值

一、理性的本质

二、理性中的价值否定性

第三节 意志与“法”

一、意志

二、“法”

三、自由与“法”

第四节 “法”的教养

一、道德教育的本质——伦理解放

二、理性主义道德教育理论的合理性限度

第六章 道德自我

第一节 自我与道德

一、“自我”

二、个体与道德

第二节 良知

第三节 良能

第四节 信念与信仰

第五节 道德自我之建立

第七章 道德教育的文化过程

第一节 道德的真谛

一、“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二、“人文精神”、“文化”与道德教育

第二节 “大学之道”与中国道德教育的文化原理

一、“三纲领”与道德教育的文化原理

二、“八条目”与道德教育的文化过程

第三节 现代化、技术社会与道德教育的文化难题

一、现代化与道德教育的资源危机

二、科学主义与道德教育的技术化

第四节 道德教育的人文回归

结语:“完整的人”

第一节 德性与人性

第二节 自由——自律——自由

第三节 “完整的人”

参考文献目录

作者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 谢

发布时间: 2007-06-11

参考文献

  • [1].迷失与追寻[D]. 张夫伟.南京师范大学2006
  • [2].冲突与和谐[D]. 余维武.华东师范大学2007
  • [3].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 宋五好.陕西师范大学2010
  • [4].希望与命运[D]. 薛晓阳.南京师范大学2003
  • [5].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研究[D]. 张力红.河北师范大学2010
  • [6].道德矢量论[D]. 严蔚刚.东北师范大学2010
  • [7].德性与品格教育论[D]. 蔡春.复旦大学2010

标签:;  ;  ;  ;  ;  

道德教育的人文本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