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中Fe+、Cu+与CO和N2O的反应的量子化学计算研究

气相中Fe+、Cu+与CO和N2O的反应的量子化学计算研究

论文摘要

近几十年来,一些实验化学家在利用感应偶合等离子体/选择离子流动反应管(ICP/SIFT)串联质谱仪等研究过渡金属离子M+及其氧化物阳离子MO+与小分子的气相催化反应中,发现过渡金属离子和它们的氧化物阳离子对小分子的N-O键、C-O键和C-C键等具有独特的活化作用。近十几年来,理论化学家在研究过渡金属气相反应中发现基态反应物(或中间体)和基态产物有着不同的自旋态,整个反应前后频繁出现自旋多重度改变的现象,即反应不遵守“自旋守恒定律”。尽管有人在十几年前就已经提出了势能面交叉是两态反应根本机制的说法,但由于受当时自旋守恒定律的影响,直到1994年,高技术实验手段发展,使得人们在整个反应途径中,才检测到该类反应的确违背了“自旋守恒定律”。这样势能面交叉是两态反应根本机制的说法才被人们慢慢地接受。为了更好地解释这些现象,近几年实验化学家和理论化学家一直不断地深入研究两态反应微观机理。如今,出于对催化反应过程中精确反应机理进行探讨的需要,两态反应已经引起了国际上实验化学家和理论化学家的浓厚兴趣。本文对几个特殊的体系(Fe+、Cu+离子分别和N2O、CO的反应)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得到了一些很有意义的结论。本文以量子化学中的分子轨道理论、过渡态理论为理论基础,参考Armentrout、B?hme、Schwarz和Schr?der等人的实验观测结果,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计算方法对所研究的体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计算研究,通过计算找出反应中各物种(包括过渡态)的优化构型,进而得到体系势能面上反应物、中间体产物和过渡态等构型数据,以及热力学数据和轨道的有关信息。我们用这些数据综合分析反应机理问题。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概述了量子化学这一前沿领域的发展和应用,以及两态反应理论背景和研究现状。第二章简要地介绍了量子化学计算方法,主要包括量子化学基本理论和反应势能面、势能面相交与不相交规则、过渡态理论、系间窜越的选择规则和自然键轨道理论(NBO)。前两章主要概括了本文工作的理论背景和理论依据,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量子化学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第三章,我们选取了第一后过渡金属离子Fe+在CO与N2O的反应体系起的催化作用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第一后过渡金属离子Fe+对N-O键及FeO+对C-O键的活化作用和不同自旋态金属离子的夺氧能力,并通过对势能面交叉点前线轨道的分析来深入理解“系间窜越”。第四章中,我们选取了第一后过渡金属阳离Cu+在CO与N2O的反应体系起的催化作用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第一后过渡金属阳离子Cu+对N-O键及CuO+对C-O键的活化的反应机理,并对两态反应(TSR)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首先,我们主要运用电荷转移、自然键轨道(NBO)分析和分子轨道理论结合其它分析方法对初始复合物和过渡态的形成、性质进行了讨论。其次,对反应路径做了简单的描述,使反应的微观机理一目了然。第三,先用Hammond假设推断出势能面交叉的大致位置,再进一步运用Yoshizawa等的内禀坐标单点垂直激发态的方法,即在一自旋态的IRC反应坐标点所对应的构型上,计算该构型在另一自旋态下的单点能量,得到了一自旋态势能面上IRC反应坐标投影在另一自旋态势能面上的势能曲线,从而找到一自旋态IRC曲线与另一自旋态势能面相交的交叉点。最后,我们选了一个势能面交叉点为代表来讨论自旋翻转行为,即研究一个势能面交叉点的前线分子轨道,来理解“系间窜越”现象,讨论两势能面交叉的情况。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量子化学的发展和应用
  • 第二节 两态反应的研究背景及其进展
  • 第三节 本文主要工作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量子化学的基础理论和计算方法
  • 第一节 量子力学的基本假设
  • 1.1 量子力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 1.2 量子力学的五个基本假设
  • 1.2.1 假设Ⅰ—状态函数和概率
  • 1.2.2 假设Ⅱ—力学量与线性自共轭(Hermite)算符
  • 1.2.3 假设Ⅲ—态叠加原理
  • 1.2.4 假设Ⅳ—态随时间变化的Schr(o|¨)dinger方程
  • 1.2.5 假设Ⅴ— Pauli互不相容原理
  • 第二节 定态Schr(o|¨)dinger方程和三个基本假设
  • 2.1 定态Schr(o|¨)dinger方程
  • 2.2 关于定态Schr(o|¨)dinger方程求解的三个基本假设
  • 2.2.1 非相对论近似
  • 2.2.2 Born-Oppenheimer近似
  • 2.2.3 轨道近似(又称单电子近似)
  • 第三节 反应势能面
  • 3.1 势能面上临界点的几何性质
  • 3.2 势能面的相交与不相交规则
  • 第四节 活化络合物理论
  • 4.1 传统过渡态理论
  • 4.2 变分过渡态理论
  • 第五节 密度泛函理论简介
  • 第六节 基组的选择和频率分析及零点能的计算
  • 6.1 最小基组
  • 6.2 分裂基组
  • 6.3 极化基组
  • 6.4 弥散函数
  • 6.5 第三周期以后的原子基组
  • 6.6 频率的计算
  • 6.7 零点能的计算
  • 第七节 自然键轨道理论(NBO)概述
  • 参考文献
  • +在CO与N2O反应中催化作用的计算研究'>第三章 气相中Fe+在CO与N2O反应中催化作用的计算研究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计算方法
  • 第三节 结果和讨论
  • 3.1 结构和能量
  • 3.2 初始反应复合物的形成
  • 3.3 反应机理
  • +与N2O的反应机理'>3.3.1 Fe+与N2O的反应机理
  • +与CO的反应机理'>3.3.2 FeO+与CO的反应机理
  • 3.4 NBO电荷分析
  • 3.5 反应在两个势能面上的交叉行为
  • 3.6 不同自旋态金属离子夺氧能力的估算
  • 3.7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CO与N2O反应中催化作用的计算研究'>第四章 气相中 Cu+在CO与N2O反应中催化作用的计算研究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计算方法
  • 第三节 结果和讨论
  • 3.1 结构和能量
  • 3.2 初始反应中间体的形成
  • 3.3 反应机理
  • +与N2O的反应机理'>3.3.1 Cu+与N2O的反应机理
  • +与CO的反应机理'>3.3.2 CuO+与CO的反应机理
  • 3.4 NBO电荷分析
  • 3.5 反应在两个势能面上的交叉行为
  • 3.6 不同自旋态金属离子夺氧能力的估算
  • 3.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自动化势能面搜索方法新进展[J]. 中国科学:化学 2013(12)
    • [2].化学反应的高精度从头算势能面[J]. 化学进展 2012(06)
    • [3].值得引入物理化学教材的重要内容:势能面交叉[J]. 大学化学 2019(04)
    • [4].基于滑动势能面的二维材料原子尺度摩擦行为的量化计算[J]. 物理学报 2017(19)
    • [5].势能面移动对三(2-苯基吡啶)合铱磷光光谱影响的理论研究[J]. 中国科学:化学 2011(09)
    • [6].多原子反应体系的高精度拟合势能面[J]. 物理化学学报 2019(02)
    • [7].复合物Kr-CS_2的一个新的四维的势能面及其红外光谱的预测[J]. 化学学报 2018(02)
    • [8].Ar-CS_2体系势能面和微波谱的从头算研究[J].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16(05)
    • [9].He-H_2S复合物的六维从头算势能面和束缚态(英文)[J].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2020(03)
    • [10].大规模原子模拟软件包(LSASP)程序设计和进展[J]. 中国科学基金 2018(01)
    • [11].LookForMECP:计算极小势能面交叉点的程序[J]. 现代盐化工 2018(02)
    • [12].应用多中心分区方法构建H_3分子反应势能面[J]. 物理化学学报 2015(11)
    • [13].H~-+H_2体系的从头算势能面及准经典轨线研究[J].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10(07)
    • [14].O+NH反应在~3A″和~1A″势能面上的量子含时波包动力学研究(英文)[J].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9(02)
    • [15].Kr-H_2和Xe-H_2体系从头算势能面的理论研究[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2)
    • [16].大气中硫酸生成反应势能面的量子化学研究(英文)[J].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2018(04)
    • [17].探讨“零势能面”的选取[J]. 物理教学探讨 2008(07)
    • [18].He+H_2~+→He H~++H反应的从头算势能面[J].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10(02)
    • [19].范德华复合物Kr-C_2H_2的势能面和振转光谱的理论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9(08)
    • [20].人为扰动的模型势函数及其动力学特征(英文)[J].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18(03)
    • [21].关于氢气分子Lennard-Jones(12,6)势能面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研究[J]. 现代科学仪器 2011(04)
    • [22].He-AlH复合物体系的相互作用势能面[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3)
    • [23].原子核等势能面的Matlab绘制[J]. 科技风 2019(32)
    • [24].气相中二氧化铁活化H-H键的理论研究[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6)
    • [25].基于神经网络的分子体系势能面构造[J]. 中国科学:化学 2015(12)
    • [26].CH_3F-Ar体系的高精度势能面及预测的振转光谱[J]. 中国科学:化学 2015(12)
    • [27].气相中Y~+活化CS_2中的C—S键(英文)[J]. 物理化学学报 2008(11)
    • [28].NO+HCCCO反应势能面的理论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8(01)
    • [29].HCNO分子裂解机理的理论研究[J]. 化学学报 2008(06)
    • [30].Ne-HCN体系v_3正则模下红外谱的理论研究[J].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18(02)

    标签:;  ;  ;  ;  

    气相中Fe+、Cu+与CO和N2O的反应的量子化学计算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